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孔隙演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钟红利 陈礼华 +1 位作者 张凤奇 梁咏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5-1156,共12页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变化大。为了探究致密砂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孔喉大小分布的变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变化大。为了探究致密砂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孔喉大小分布的变化及其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试手段,定量计算了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孔喉参数的统计模型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主要成藏期孔喉大小分布模型,利用积分方法计算出了主要成藏期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甘泉地区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在早成岩期—中成岩期受到强烈的压实作用,平均压实减孔率为81.85%,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孔隙度平均降低11.00%左右,溶蚀作用虽然增加了孔隙空间,但增幅较小,平均为4.38%;主要成藏期开始(128 Ma)和结束(111 Ma)对应的平均古孔隙度分别为13.82%和8.68%,大于最小流动孔喉半径(0.1μm)的孔喉体积占比低,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5.05%~93.27%。主要成藏期孔喉半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偏低是含油饱和度低的原因之一。受储层自生黏土矿物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现今含油饱和度值并未急剧降低。成藏时期孔喉大小分布模型计算油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研究类似地区油气储层孔喉大小演化及其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度演化 孔喉大小分布 含油饱和度 6—长8段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油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
2
作者 李坪东 苏幽雅 +3 位作者 邵晓岩 徐宁 张雁 杨国斌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致密砂岩油气通常需要通过压裂等技术措施方可获得工业产量,而脆性指数是评价储层可压裂性的重要参数,对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甜点优选至关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例,针对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开展... 致密砂岩油气通常需要通过压裂等技术措施方可获得工业产量,而脆性指数是评价储层可压裂性的重要参数,对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甜点优选至关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例,针对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首先,利用阵列声波测井、岩石声波特性室内实验测试资料,通过求取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岩石弹性力学参数,定量计算长8段脆性指数;随后,将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计算的脆性指数作为目标值,寻找其与自然伽马、横波时差等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岩石脆性指数测井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全面提取常规测井信息,建立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脆性指数多元函数评价模型。根据研究区内单井实例,测井预测脆性指数与岩石声波特性实验测试结果匹配良好,对于脆性指数定量预测,基于岩性指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33,基于物性指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19,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89。通过实例验证,脆性指数预测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达0.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地区 长8段 致密砂岩 脆性指数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梅芳 吴玮 袁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近年来,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段油层组发现了工业油流井,但平面分布不均,具有点状含油的特点,勘探开发总体显示出该区具有多层位含油、局部层位富集的特征,但油水分布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尚不清楚,制约了该区下组合油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基... 近年来,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段油层组发现了工业油流井,但平面分布不均,具有点状含油的特点,勘探开发总体显示出该区具有多层位含油、局部层位富集的特征,但油水分布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尚不清楚,制约了该区下组合油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基于钻井和生产资料,分析了研究区长8段油层组的油藏类型、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区内长8段油藏类型主要为上倾尖灭岩性油藏、透镜状岩性油藏和致密层遮挡岩性油藏;油气成藏受烃源岩、储层物性、砂体厚度、局部构造共同控制;长8段油气成藏模式为典型的三明治型,有利于致密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8段油层组 富县地区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赵小强 万友利 +2 位作者 易超 张世懋 贺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94-99,共6页
延长组长8段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沉积相展布的精细描述显得非常重要。文中通过物源及相标志分析,认为延长组长8段受西北和东北2个方向... 延长组长8段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沉积相展布的精细描述显得非常重要。文中通过物源及相标志分析,认为延长组长8段受西北和东北2个方向物源的控制,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的过渡,沉积了纵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对长81层不同亚相及不同物源控制下的砂体物性进行了对比,得出长81层三角洲平原的砂体物性比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物性好,受西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比受东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好。最后,对长8段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认为姬塬油田西北方向的储集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沉积相 油气聚集 长8段 姬塬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低渗透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1 位作者 谢世文 易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0,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长8油藏具有渗透率低、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长8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沉积微层、层序、裂缝及湖盆底形分析,认为长81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部的坝顶席状砂为高效储层发育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长8油藏具有渗透率低、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长8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沉积微层、层序、裂缝及湖盆底形分析,认为长81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部的坝顶席状砂为高效储层发育段;与基底断裂有关的裂缝极大地改善了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长8湖盆底形的起伏控制着早白垩世晚期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底形的高点是铁方解石弱胶结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为甜点发育区。通过主控因素分析,提出长8致密低渗透油藏勘探思路及工作方法,即"定层序、占高点、追裂缝、打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泾地区 长8段 低渗透 成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俊飞 李琦 +1 位作者 朱如凯 毛治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9,共10页
粒度是沉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通过粒度资料分析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水动力条件,能有效判断储层的沉积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致密储层为例,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粒度分析、测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砂岩粒度概... 粒度是沉积物的重要结构特征,通过粒度资料分析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水动力条件,能有效判断储层的沉积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致密储层为例,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粒度分析、测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并建立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和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主要发育中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中等,磨圆中等—差,以牵引流为主;长8段沉积时期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次之;随着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减小,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致密油最有利的储集体。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环境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指导研究区乃至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进一步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致密砂岩储层 沉积环境 长8段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泾地区长8段三维地震强振幅异常带成因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荔青 刘忠群 +3 位作者 蒲仁海 薛宇泽 潘杰 周思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80,共10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地区约2000km2三维地震区的长8段沿层振幅平面图上,存在多条北西向带状强振幅异常,它们与多年来地质上所勾绘的长8段河道砂岩北东向延伸方向近于垂直,北西向的振幅异常延伸对属性和反演等方法预测长8段砂岩厚...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地区约2000km2三维地震区的长8段沿层振幅平面图上,存在多条北西向带状强振幅异常,它们与多年来地质上所勾绘的长8段河道砂岩北东向延伸方向近于垂直,北西向的振幅异常延伸对属性和反演等方法预测长8段砂岩厚度和展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从700km2代家坪三维地震和区内60余口钻井资料入手,经过综合分析可知,长8段北西向振幅异常与长7段的沿层振幅趋势完全一致,而与黄土塬地表地貌无关,与浅层白垩系、侏罗系、延长组长6段和长9段沿层切片上振幅异常的延伸趋势不同。长8段振幅切片上不同振幅区钻井合成道振幅大小与振幅切片上井点实际振幅大小一致,其振幅增强与长7段张家滩页岩厚度增大和波阻抗减小相关。页岩厚度变化可能与垂直于湖岸线的长72重力流水道对下伏长73侵蚀有关。延安组低速煤层强反射对下伏地层的不均衡屏蔽与长8带状振幅异常无明显关系;某些北西向断裂带的振幅减弱对带状振幅异常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这些振幅变化对长8砂岩三维地震储层识别造成了较大影响,是该区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泾地区 张家滩页岩 低密度 共轭断裂 层切片 长8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油田三叠系长8段天然裂缝特征与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凌川 徐文玺 +3 位作者 邓虎成 刘延军 梁臣 韩杰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1-296,共6页
据野外露头、岩心和FMI测井等资料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三叠系长8段天然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和高角度斜交裂缝,裂缝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向。裂缝主要在砂岩岩层内发育,穿层裂缝较少,裂缝充填程度低,大多为开启缝,有效性较好。... 据野外露头、岩心和FMI测井等资料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三叠系长8段天然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和高角度斜交裂缝,裂缝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向。裂缝主要在砂岩岩层内发育,穿层裂缝较少,裂缝充填程度低,大多为开启缝,有效性较好。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构造变形和断层等因素控制,其中断层是主要因素。天然裂缝分布预测表明,泾河油田东部泾河17井区和西部泾河2井区为裂缝发育区,同时储集层砂体较厚,开发潜力较好;中部和北部地区裂缝较发育,开发潜力次之,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泾河油田 三叠系 长8段 天然裂缝 发育特征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8段砂质碎屑流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江琦 丁晓琪 +2 位作者 刘曦翔 任启豪 万友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5,4-5,共10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CT扫描等方法,分析长8段砂质碎屑流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砂质碎屑流具有单层厚度小、累计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既可单独产出,也可与浊...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CT扫描等方法,分析长8段砂质碎屑流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砂质碎屑流具有单层厚度小、累计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既可单独产出,也可与浊流相互叠置;岩屑长石砂岩的储集空间主要是粒间孔,其次是粒内溶孔和微孔,覆压条件下渗透率较高,长石岩屑砂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是微孔,其次是粒内溶孔和粒间孔,覆压条件下喉道闭合,渗透率急剧下降;砂质碎屑流具有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差别大的特点,压实过程中塑性岩屑形变是砂岩致密的最主要原因.沉积环境是控制这类储层形成的关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化,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作用是溶蚀和构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长8段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安塞地区延长组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繁荣 张志东 +1 位作者 吴向阳 付国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1,共7页
应用相似露头及岩心裂缝统计分析技术、地下裂缝古地磁定向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8段裂缝发育程度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与注水开发动态裂缝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碎屑岩普遍发育天然裂缝,裂缝形... 应用相似露头及岩心裂缝统计分析技术、地下裂缝古地磁定向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8段裂缝发育程度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与注水开发动态裂缝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碎屑岩普遍发育天然裂缝,裂缝形成时期主要为燕山期和喜山期,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面均直立、裂缝间距20~40 cm,受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裂缝发育程度和组系存在差异;古地磁定向天然显裂缝及微裂缝方位计有4组,其中东北及其东南方向裂缝最位发育,平均方位角分别为64.5°及141.5°,次为东西向裂缝,平均方位角为190°,南北向裂缝不发育,平均方位为2.5°.注水开发动态裂缝监测结果表明:在现今北东60°~80°最大主应力作用下,人工裂缝优先沿北东向天然显裂缝开启延伸,注水效果明显,局部引起油井水窜,而西北-东南方向储层裂缝张开程度差,注水效果不明显,在注水开发中应充分考虑裂缝特征进行井网型式及其压裂作业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裂缝 古地磁定向 长8段 陕北 安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驰 王峰 +1 位作者 田景春 张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45-48,147,共5页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与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相结合,对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段储集层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决口扇、远砂坝为其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岩性主要为灰色、灰...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与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相结合,对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段储集层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决口扇、远砂坝为其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绿色细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岩石学特点;储集层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少见次生孔隙,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分析研究区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孔喉中值半径等参数,建立本区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本区的储层以较好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地区 长8段 储层特征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的判别标准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功强 赵永刚 温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16-19,共4页
镇泾油田砂岩岩矿成分复杂,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地层水电阻率变化大,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总体上比较高、变化大,致使解释的差油层、油水同层界线混淆不清,给判断油水层带来了难度。通过对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优选了四种交会图,以两种油... 镇泾油田砂岩岩矿成分复杂,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地层水电阻率变化大,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总体上比较高、变化大,致使解释的差油层、油水同层界线混淆不清,给判断油水层带来了难度。通过对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优选了四种交会图,以两种油藏驱动类型划分了五种油水层级别,并由深感应电阻率、深中感应电阻率比值、含油饱和度三个参数来确定镇泾油田的油、水、干层的划分标准,与80口探井、开发井压裂测试储层改造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建立的油水层类型及判别标准比较符合实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泾油田 长8段储层 判别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贺旗-环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鸣 田景春 +2 位作者 雷启宏 王峰 林小兵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27-30,146-147,共4页
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贺旗-环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的长8段储集层主要为灰色、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和粉砂岩与... 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贺旗-环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特征、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的长8段储集层主要为灰色、灰白色细砂岩、中砂岩和粉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的互层,部分内含少量薄层凝灰岩和碳质泥岩,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岩石学特点。储层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少见,为典型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主要包括岩性因素、沉积相因素、成岩因素,其中岩性是基础,沉积是条件,成岩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贺旗-环北地区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长8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8段过剩压力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鑫 董浩 +1 位作者 董马超 王振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10-14,共5页
近年来的勘探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长8段油层分布与异常压力势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油层组的油气运聚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和长8段地层均存在过剩压力,... 近年来的勘探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长8段油层分布与异常压力势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油层组的油气运聚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和长8段地层均存在过剩压力,长7段的过剩压力比长8段普遍高出4~10 MPa,二者间较高的过剩压力差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段油层组 过剩压力 平衡深度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高阻水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阳 段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1期118-122,128,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局部区域水层电阻率偏高,导致水层易被误判为油层,限制了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勘探开发进程。针对高阻水层发育的问题,运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并结合华庆地区地质资料分析了长8段高阻水层形...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局部区域水层电阻率偏高,导致水层易被误判为油层,限制了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勘探开发进程。针对高阻水层发育的问题,运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并结合华庆地区地质资料分析了长8段高阻水层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接受了3期充注,规模最大的第三期充注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水关系,从侏罗世末期开始的盆地构造活动加剧了原生油水关系的破坏程度,复杂的油水关系导致残余油滞留于部分孔隙,泥质隔夹层和致密层进一步抑制了残余油向外运移,孔隙中的残余油增加了储层电阻率;绿泥石矿物在高阻水层区较发育,其在高阻水层的相对含量为34.32%~81.11%,比油层中的绿泥石含量高,颗粒表面的绿泥石矿物吸附孔隙中的原油造成水层电阻率偏高;长8段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也是引起水层高电阻率的因素,它的含量超过4.9%可导致水层表现为高阻。研究结果揭示了华庆地区长8段油层组高阻水层形成机制,为华庆地区长8段高阻水层识别、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提高勘探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水层 华庆地区 长8段油层组 绿泥石 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北延长组长8段油层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亚林 李涛涛 +4 位作者 徐龙 郭懿萱 韩天佑 张晓磊 邵晓州 《录井工程》 2021年第2期50-56,共7页
平凉北处于天环坳陷与西缘冲断带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其地层、构造、烃源岩、成藏控制因素等较盆地内部更加复杂。主力目的层延长组长8段储集层总体具有厚度大、物性较好的特点。由于勘探早期对油层的认识不够充分,改造工艺的选择和规... 平凉北处于天环坳陷与西缘冲断带两大构造单元结合部,其地层、构造、烃源岩、成藏控制因素等较盆地内部更加复杂。主力目的层延长组长8段储集层总体具有厚度大、物性较好的特点。由于勘探早期对油层的认识不够充分,改造工艺的选择和规模难以准确把握,导致油层经改造后,或单井产液量较低,或单井油产量较低而水产量较高,制约了勘探成效。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通过开展长8段油藏的构造解剖、饱和烃色谱分析、试油及投产数据分析,综合油层结构、含油水饱和度、油层物性、地面原油物性等分析,并考虑试油方案和工艺的合理性,对油层进行综合评价分类。结果表明生储圈配置和油气在系列古构造圈闭内的差异聚集控制了油、水的原生空间分布,自晚侏罗世末成藏开始经历了多次构造反转,导致油气调整、再聚集和油气显示普遍,引起局部生物降解并使流体性质进一步复杂化。油藏受古今构造共同控制,古构造控制油藏大致范围,今构造严格限定了油藏的发育部位。延长组长8段油层可分为2大类5小类。地质工程一体化有助于实现复杂油水层的准确判识和油层的精细评价,弥补常规测录井手段难以精细评价油层的不足,从而为差异化油层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油层改造方案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改造 油层评价 地质工程一体化 长8段油层 平凉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泾河长8段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家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
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的孔喉细小,裂缝发育,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可动流体参数是评价该类储层开发潜力的重要参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恒速压汞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8段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的可动流体特... 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的孔喉细小,裂缝发育,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可动流体参数是评价该类储层开发潜力的重要参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恒速压汞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8段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的可动流体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油田长8段储层存在5种典型的T2谱曲线形态,储层可动流体平均饱和度为44.8%,可动流体平均孔隙度为2.9%;储层孔道半径为90~180μm,喉道半径为0.1~0.8μm;水平层理缝密度为5.01~64.80条/米,平均21.10条/米。泾河油田长8段储层具有低可动流体饱和度和低可动流体孔隙度的特征;储层宏观物性与可动流体参数相关性越强,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主流喉道半径和层理缝密度是控制致密砂岩双重介质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泾河长8段 致密砂岩 双重介质 可动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发育区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锦锋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9-11,16,共4页
下寺湾油田在延长组下组合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中有了新发现,但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探明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开发前景,根据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 下寺湾油田在延长组下组合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中有了新发现,但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致密砂岩油藏的勘探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探明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的开发前景,根据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深入分析了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烃源岩和优质储层的控制。综合分析认为,LP163-LP177井区和X41-X45井区成藏条件较好,可作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开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长8段 致密砂岩油藏 成藏条件 有利发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地区长8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旭光 蒲仁海 +2 位作者 周思宾 张少华 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3-1221,7-8,共9页
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主要产油层之一。前人根据露头、钻井资料的矿物成分和含量统计认为长8段为南西—北东走向的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以往通常是将有利的河道砂岩储层描述为南西—北东向延伸的直线状。但首次获... 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主要产油层之一。前人根据露头、钻井资料的矿物成分和含量统计认为长8段为南西—北东走向的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以往通常是将有利的河道砂岩储层描述为南西—北东向延伸的直线状。但首次获得镇泾地区南部红河三维地震资料后,综合钻井资料得出了多种方向、形态的主河道砂体展布。结合区域长8段地层的展布、古构造和湖泊发育状况,认为红河三维地震区的长8段为辫状河—曲流河沉积,河道砂体宽厚比为1/500~1/1000,长8段河道呈南东、南北、近东西多种方向,优质储集体为心滩式纵坝砂体,漫滩及河道边部砂体物性较差。镇泾地区长8段湖相及三角洲相沉积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8段 沉积相 砂体展布 三维地震 古流向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20
作者 白杨 张晓磊 +5 位作者 刚文哲 张忠义 杨尚儒 庞锦莲 曹晶晶 侯云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5,共10页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恒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结合油源、构造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20%,而含水饱...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恒压压汞和核磁共振测试,结合油源、构造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北地区上三叠统长8段储层含油饱和度普遍低于20%,而含水饱和度则普遍高于50%,属于典型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且单井产量低,油水分异差,油藏呈零星状分布在长8段储层顶部。②供烃量不足是研究区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M53井区为异地成藏,供烃距离较远导致供烃量不足;Y80井区为原地成藏,原地烃源岩排烃量小导致油气充注不足。③M53井区受低幅度构造影响,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动力不足。全区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微细孔喉较为发育,束缚水占比大,可动水占比小,导致油气驱替可动水后其饱和度较低,从而使研究区油藏分布较分散、含油饱和度较低。④M53井区上新庄地区西南部构造高部位物性较好的储层为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油饱和度 油气充注 供烃距离 束缚水 可动水 长8段 上三叠统 平凉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