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起地区长6_(1)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1
作者 袁方 李元昊 +2 位作者 任雄风 郭秀 冯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吴起地区低渗、特低渗油藏建产比例逐年降低,储量品位持续下降,长6油藏作为建产主力层系,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厚度较大的特点,但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引起长6储层致密的原因尚不明确等问题,需进一步开展储层特征研究,明确储层致密成因,为储层预测等提供依据。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吴起地区长6_(1)储层开展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_(1)时期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喉道细、分选差,属低孔-超低渗储层。导致该区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沉积相控制着储层原始物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区内可见高角度裂缝和垂直裂缝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_(1)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