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0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颖霞 姜利彬 +2 位作者 周明霞 闻阳阳 温洪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5例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TTTY15的表达。将SW6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NC)组及TTTY15-s...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5例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TTTY15的表达。将SW6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NC)组及TTTY15-siRNA组,后两组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NC、TTTY15-siRNA。转染72 h后,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APC和7-AAD双染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TTTY15、miR-327-3p及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4、MMP-2、CDK4、CyclinD1、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TTTY1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空白对照组、si-NC组比较,TTTY15-siRNA组TTTY15、TLR4 mRNA表达下降,miR-372-3p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中TLR4、CDK4、CyclinD1、MMP-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TTTY15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敲低TTTY15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编码rna TTTY15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调控中的功能分析与预测
2
作者 孙程明 周晓婴 +8 位作者 陈锋 张维 王晓东 彭琦 郭月 高建芹 胡茂龙 付三雄 张洁夫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7,I0001-I0676,共685页
分枝角度是影响油菜种植密度和机收效率的关键株型性状,适度紧凑的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油菜种植密度、降低机收损失。本研究以2个分枝角度差异大的株系为材料,对抽苔期幼嫩分枝进行链特异性RNA-seq。分析表明,6305个基因在2个株系间差异... 分枝角度是影响油菜种植密度和机收效率的关键株型性状,适度紧凑的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油菜种植密度、降低机收损失。本研究以2个分枝角度差异大的株系为材料,对抽苔期幼嫩分枝进行链特异性RNA-seq。分析表明,6305个基因在2个株系间差异表达,包括FUL、SGR5、SGR6、SGR9、AXR1、ARG1、PIN1和PIN5等分枝角度相关途径基因在油菜中的同源拷贝,GO富集通路包括色氨酸、生长素和磷脂酰肌醇等重力反应相关物质的合成、代谢通路。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了4467个在分枝中活跃表达的lncRNA,包括3460个lincRNA、778个lncNAT和229个ilncRNA。50.3%的lncRNA包含转座子序列,其中Gypsy和Copia家族LTR逆转座子是2种主要插入类型。分析发现,1713个lncRNA在2个株系间差异表达,比较与50个分枝角度关联位点的位置关系,37个差异lncRNA落在26个关联位点的置信区间内。利用本研究和已公开的共计103份分枝转录组数据进行表达相关性分析,共鉴定了17,782个lncRNA-基因间靶向关系,包括1003个lncRNA和4592个基因,靶向基因包括LAZY1、SGR5、FUL1、WRKY40等分枝角度已知基因在油菜中的同源拷贝。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lncRNA在油菜分枝角度调控中的作用,为今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株型 分枝角度 编码rna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长链非编码RNA1153应对GCRV感染的调控功能
3
作者 刘帅 张烨煊 +1 位作者 胡旭东 曹宏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0,共9页
为了解长链非编码RNA在GCRV感染草鱼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对GCRV攻毒的草鱼肾脏细胞(CIK)进行长链非编码RNA组学测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在GCRV攻毒前后差异表达明显的lncRNA1153(PP712057)。利用qRT-PCR技术对lncRNA1153在草鱼CIK细胞... 为了解长链非编码RNA在GCRV感染草鱼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对GCRV攻毒的草鱼肾脏细胞(CIK)进行长链非编码RNA组学测序,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在GCRV攻毒前后差异表达明显的lncRNA1153(PP712057)。利用qRT-PCR技术对lncRNA1153在草鱼CIK细胞中的时空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在GCRV感染细胞后,lncRNA1153的表达水平在稳步上升至32h达到峰值。在CIK细胞内对lncRNA进行过表达实验,发现在lncRNA1153过表达的细胞系中,在GCRV攻毒后,干扰素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同时,通过在CIK细胞内进行过表达及RNA pull-down实验,将富集的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从中筛选出P62蛋白进行深入研究。qRT-PCR验证发现,在草鱼肝脏、肾脏等组织及CIK细胞中,lncRNA1153与P62的表达趋势大致相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CRV感染CIK细胞后,过表达lncRNA1153与P62都对GCRV病毒蛋白的复制起到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在草鱼拮抗GCRV感染的先天性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设计针对GCRV感染的lncRNA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1153 GCRV CIK细胞 P62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兆金(综述) 底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IRs)伴新生血管形成常严重损伤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与调控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MALAT1在IRs中表达上调,具有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IRs)伴新生血管形成常严重损伤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与调控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共表达。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了MALAT1在IRs中表达上调,具有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改变表观遗传修饰等作用,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病机制和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IRs的发病机制,MALAT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功能及其在血管生成、氧化应激、炎症、血管内皮损伤、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等方面的作用总结MALAT1在IRs中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更深入地了解MALAT1在IRs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开发其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表观遗传 氧化应激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UCAT1调控胰腺癌MIA PaCa-2细胞恶性机制研究
5
作者 叶梦洁 瞿薇薇 骆广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对人胰腺癌细胞MIA PaCa-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LUCAT1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在线数据库GEPIA分析LUCAT1在胰腺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q-PCR实验检测对比人胰腺导管细胞HPNE及人胰腺...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对人胰腺癌细胞MIA PaCa-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LUCAT1在胰腺癌恶性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在线数据库GEPIA分析LUCAT1在胰腺癌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q-PCR实验检测对比人胰腺导管细胞HPNE及人胰腺癌细胞中LUCAT1的表达水平;FISH检测人胰腺癌组织中LUCAT1表达及分布。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LUCAT1对MIA PaCa-2细胞增殖、凋亡、耐药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基因集合富集分析比对LUCAT1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GEPIA分析结果显示,LUCAT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q-PCR实验结果显示,人胰腺癌细胞中LUCAT1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低及过表达LUCAT1可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吉西他滨耐药性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在胰腺癌中LUCAT1影响p-Akt表达水平,并在Akt抑制剂MK-2206处理后相关功能被抑制。结论LUCAT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MIA PaCa-2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LUCAT1 胰腺癌 MIA PaCa-2 肿瘤耐药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RNF157-AS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姚羽 林敏杰 +1 位作者 金文芳 吕艳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肺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潜在靶标。方法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NF157-AS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患者分期、性别、年龄、吸烟状态情况之间的关系。收集4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肺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潜在靶标。方法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NF157-AS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腺癌患者分期、性别、年龄、吸烟状态情况之间的关系。收集40对肺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根据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中位表达值为界,分为RNF157-AS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根据肿瘤大小,按T分期进行分组(T1,肿瘤最大径≤3 cm;T2,肿瘤最大径>3 cm,≤5 cm;T3,肿瘤最大径>5 cm);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按N分期进行分组(N0,无淋巴结转移;N1,肺内淋巴结转移;N2,纵膈淋巴结转移);根据肿瘤整体情况,按TNM分期进行分组(Ⅰ、Ⅱ、Ⅲ期)。比较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NF157-AS1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RNF157-AS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EPIA数据库中,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UALCAN数据分析表明,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在女性患者及有吸烟史的患者中表达更高(P<0.01)。在收集的40对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NF157-AS1在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进一步分析表明,RNF157-AS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RNF157-AS1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有望成为肺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编码rna RNF157-A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GAS5通过miR-135b-5p/APC轴抑制胶质瘤进展
7
作者 张吉东 王雨涛 冀建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4,共12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5(growth arrest-specific 5,GAS5)与miR-135b-5p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阐明其在胶质瘤增殖、转移、侵袭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CGGA数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5(growth arrest-specific 5,GAS5)与miR-135b-5p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阐明其在胶质瘤增殖、转移、侵袭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CGGA数据库分析GAS5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的关系;通过qRT-PCR检测GAS5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人类神经胶质瘤T98和A172细胞系分别用于过表达和敲低实验。通过转染来过表达或者沉默GAS5、miR-135b-5p和APC;通过Western blot与qRT‑PCR技术检测GAS5、miR-135b-5p、APC的表达水平;利用CCK-8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肿瘤细胞运动活性;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5b-5p与GAS5或APC的靶向关系。结果CGGA数据库分析显示GAS5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Western blot与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分别与癌旁组织和正常人星形胶质瘤细胞系比较,GAS5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下调(P<0.01);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表明,与vector组比较,GAS5过表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GAS5和miR-135b-5p之间存在结合位点,且二者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9)。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显示,GAS5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是通过靶向miR-135b-5p完成的,APC过表达逆转了miR-135b-5p对胶质瘤细胞的促进作用(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imic_NC比较,miR-135b-5p升高能够抑制APC的表达(P<0.001),GAS5通过靶向miR-135b-5p上调APC的表达(P<0.01)。结论GAS5通过miR-135b-5p/APC轴共同抑制肿瘤发展,揭示了GAS5/miR-135b-5p/APC在胶质瘤发展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停滞特异性5 神经胶质瘤 miR-135b-5p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相关癌变差异LncRNAs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文亮 黄一丹 +2 位作者 郭文卓 杨慧霞 张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筛选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黏膜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的癌变相关差异性表达谱,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探索其在OL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OLP(糜烂型)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 目的:筛选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黏膜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的癌变相关差异性表达谱,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探索其在OL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OLP(糜烂型)病损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各5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OLP中基因差异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关系密切的LncRNAs。结果:筛选获得400个与OLP相关的LncRNAs,其中250个表达上调,150个表达下调,得到5个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s:54055、100128560、399717、378825、100130231。结论:筛选得到的OLP病损黏膜中差异表达LncRNAs400个,发现其中5个LncRNAs可能与OLP发病、癌变倾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s 口腔扁平苔藓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9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STRG.22610.1对BHV-1体外复制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姜坤生 王禹淳 +2 位作者 马金柱 于立权 宋佰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4,299,共8页
本研究室前期将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感染牛肾细胞(MDBK),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到了转录显著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MSTRG.22610.1(lncRNA-MSTRG.22610.1),为了探究其在MDBK中对BHV-1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聚凝... 本研究室前期将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感染牛肾细胞(MDBK),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到了转录显著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MSTRG.22610.1(lncRNA-MSTRG.22610.1),为了探究其在MDBK中对BHV-1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聚凝胺、嘌呤霉素的最佳浓度;将重组慢病毒r ZHLV-U6-Zs Green1-puro-MSTRG.22610.1和r ZHLV-U6-Zs Green1-puro(对照慢病毒)按照不同的MOI分别感染MDBK细胞,48 h后观察荧光,采用Image J软件检测并计算各慢病毒感染细胞后出现绿色荧光细胞的比率,出现绿色荧光细胞的比率达80%的细胞对应的MOI即为最佳MOI。筛选结果显示聚凝胺与嘌呤霉素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5μg/mL及3μg/m L,慢病毒感染的最适MOI为80。将r ZHLV-U6-Zs Green1-puro-MSTRG.22610.1和对照慢病毒分别以最佳条件感染MDBK细胞并培养及传代,传至8~10代,每代均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中的绿色荧光,并通过RT-q PCR检测第6、8、10代细胞中lncRNA-MSTRG.22610.1的转录水平,以构建并鉴定稳定表达lncRNA-MSTRG.22610.1的MDBK细胞系1T及对照细胞系1NC。结果显示,每代1T细胞、1NC细胞的状态均良好并均与阴性对照MDBK细胞的形态无差别,且每代1T及1NC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RT-q PCR结果显示,与1NC及阴性对照细胞相比,1T细胞系中lncRNA-MSTRG.22610.1的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01)。表明获得了高水平表达lncRNA-MSTRG.22610.1却不影响细胞增殖的细胞系,且该细胞系的遗传稳定性较强。将BHV-110倍倍比稀释后分别感染传至10代的1T与1NC细胞,24 h后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各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1T、1NC及MB细胞(感染BHV-1的MDBK细胞)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5.15 TCID50/0.1 m L、104.41TCID50/0.1 m L及104.58 TCID50/0.1 m L。与MB和1NC细胞相比,1T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升高(P<0.05),表明lnc RNA-MSTRG.22610.1表达后促进BHV-1在MDBK细胞中的复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lncRNA-MSTRG.22610.1促进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及深入了解BHV-1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牛肾细胞 牛疱疹病毒I型 慢病毒过表达 病毒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对α-烯醇化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纯远 李菲 王玉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α-烯醇化酶(enolase 1,ENO1)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纤维蛋白原受体和DNA结合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lnc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EN... α-烯醇化酶(enolase 1,ENO1)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纤维蛋白原受体和DNA结合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基因调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lnc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ENO1:在细胞核中,作用于ENO 1基因启动子,调节ENO1的转录;在细胞质中,与ENO 1 mRNA直接或间接作用,以及通过对微小核糖核酸的海绵吸附作用影响ENO1翻译;此外,在细胞质中lncRNA与ENO1蛋白直接结合以及作为支架分子诱导ENO1形成聚合物,影响ENO1的稳定性和功能。在肿瘤中,lncRNA异常表达,调节ENO1的过表达和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目前,对lncRNA与ENO1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仍需进一步揭示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以及lncRNA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本文综述了长非编码RNA对ENO1的调控作用,重点介绍了16个已发现的lncRNA对ENO1的调节。深入认识lncRNA对ENO1的调节作用,将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中ENO1的调控网络,开辟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醇化酶 糖酵解 编码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银霞 周岳 +2 位作者 鲁霞 王生霞 王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期死亡及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HIE常导致永久性脑瘫、神经感觉障碍和认知缺陷,并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HIE新的治疗策略成为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焦点。随着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基因调控功能被逐渐认识,研究表明ln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与微小RNA相互作用、干预基因转录、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等多种机制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在新生儿HIE中的表达特征、潜在功能以及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讨论了它们对不同神经细胞的特定调控效应,以深入了解其治疗潜力,旨在为HIE的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编码rna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编码微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桂英 王李伟 +3 位作者 刘嘉茵 王松 陈吉龙 池晓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随着翻译组测序、多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含有可编码功能性微肽的短开放阅读框。这些由lncRNA编码的微肽不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 随着翻译组测序、多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含有可编码功能性微肽的短开放阅读框。这些由lncRNA编码的微肽不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理功能、胚胎发育和神经细胞发育,还对多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研究这些微肽的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概述了鉴定lncRNA编码微肽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微肽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短开放阅读框 微肽 鉴定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
14
作者 何玉婷 翁凯鸿 +2 位作者 李发林 翁锡全 元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骨代谢的平衡取决于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骨代谢失衡将诱发骨质疏松症等多种骨代谢疾病。Notch信号通路参与骨吸收与骨形成的调控,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不仅... 骨代谢的平衡取决于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骨代谢失衡将诱发骨质疏松症等多种骨代谢疾病。Notch信号通路参与骨吸收与骨形成的调控,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不仅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组织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广泛参与骨代谢的调节,也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但目前lncRNA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概述Notch信号通路及lncRNA在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及探讨lncRNA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控骨代谢的可能机制,为lncRNA调控骨代谢疾病的机制研究及骨代谢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NOTCH 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宁 赵倩 +2 位作者 刘芬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ACS的患者159例为ACS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ACS的患者159例为ACS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148例为对照组。提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ALA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LAT1表达水平与ACS的相关性及其对ACS的诊断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与ACS独立相关(OR=1.193,95%CI:1.037~1.372,P=0.014)。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对于AC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AUC=0.664,95%CI:0.600~0.72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平均随访(558±223)d期间,外周血MALAT1高表达水平(≥0.816)ACS患者的MACE累积发生率高于外周血MALAT1低表达水平(<0.816)ACS患者(39.05%vs.30.61%,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中MALAT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对于AC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识别肝细胞癌中的PANoptosis相关lncRNAs并构建预后模型
16
作者 何锐 郑秀娟 +4 位作者 王宁宁 李旭颖 李明其 辇士晶 王克维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75,共20页
PANoptosis是一种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尚未被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 PANoptosis是一种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尚未被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中检索了肝癌数据集。结合肝癌数据集和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了PANoptosis相关lnc RNAs。一致性聚类分析发现,肝细胞癌患者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即Cluster 1亚型和Cluster 2亚型。与Cluster 2亚型相比,Cluster 1亚型具有更好的预后和更高水平的免疫浸润。然后,对PANoptosis相关lnc RNAs进行了Lasso-Cox降维分析,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风险组患者生存率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校准曲线证实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PANoptosis相关lnc RNAs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后续的肝细胞癌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凋亡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坏死性凋亡 编码rna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筛选及验证
17
作者 刘絮影 李锦存 +3 位作者 翟堃 胡晨 董文 马坚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基于口腔癌在线数据库鉴定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构建ceRNA网络,分析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 目的:基于口腔癌在线数据库鉴定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构建ceRNA网络,分析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筛选出TCGA-OSCC、GSE23558和GSE30784数据集,进行表达谱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和mRNA,并进行生存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确定其与OSCC预后的相关性。利用starBase、miRTarBase数据库预测关键lncRNA及mRNA的共同靶标miRNA,以此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这些关键lncRNA在OSCC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结果:表达谱分析鉴定出23个差异表达lncRNA,其中有6个lncRNA与OSCC患者预后相关;mRNA的表达分析鉴定出282个差异表达mRNA,主要富集在三磷酸鸟苷(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酶激活剂活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nucle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其中10个差异表达的mRNA与OSCC预后相关。ceRNA网络构建了包括6个lncRNA、10个mRNA和靶向预测的26个miRNA分子网络。qRT-PCR结果显示包含LINC01980在内的5个lncRNA在OSCC细胞中高表达,而MIR99AHG低表达。在OSCC组织中,LINC0198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MIR99AHG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本研究筛选的LINC01980和MIR99AHG与OSCC进展和预后相关,可作为OSCC的生物学标志物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编码rna 预后 LINC01980 MIR99AH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信使RNA轴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栗文静 刘安 +5 位作者 张航耀 肖雨倩 万俊 孙可心 白艳杰 王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3-976,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由于大脑局部血供受阻引发局部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1]。IS发生后,神经元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后会导致细胞迅速死亡,随后引发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氧化应激...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由于大脑局部血供受阻引发局部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1]。IS发生后,神经元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后会导致细胞迅速死亡,随后引发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等。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积极而有序的细胞死亡方式,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周期和组织稳态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rna 编码 rnas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宁 徐玉善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1,共9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在转录后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调节作用。研究表明,lncRNAs在糖脂代谢、肝脏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肝细胞自噬...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在转录后和表观遗传水平发挥调节作用。研究表明,lncRNAs在糖脂代谢、肝脏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肝细胞自噬等细胞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lncRNA与NAFLD发病机制的密切关系,预测lncRNA作用的新靶点,为NAFLD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研究基础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基因调控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s对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关瑞娟(综述) 晏鑫 亢泽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470,共5页
青光眼是指一组异质性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盘进行性加深、视神经萎缩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缓慢凋亡导致的视野逐渐丧失,最终致盲。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的,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应重点强调早期诊断和预防的... 青光眼是指一组异质性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视盘进行性加深、视神经萎缩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缓慢凋亡导致的视野逐渐丧失,最终致盲。青光眼引起的视力丧失是不可逆的,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应重点强调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性。遗传因素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通过调控青光眼相关基因表达影响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如LncRNA ANRIL、LncRNA MALAT1、LncRNA GAS5和LncRNA TUG1等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分别通过干预眼压、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机制影响RGCs的生存。LncRNA ANRIL、LncRNA TGF-β2AS1可调控小梁网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小梁网细胞的生物学功能。LncRNA MEG3、LncRNA FAM22B可调控瘢痕形成相关基因表达而干预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过程。本文对LncRNAs的特征及其对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青光眼 细胞凋亡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