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基因1(CoLACS1)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江南 谭晓风 +3 位作者 张琳 李泽 蒋瑶 黄丽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CS1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LACS1(Gene Bank登录号:KJ960228),全长2114 bp,开放阅读框2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oLACS1具有3个B1ock,从分子特征可判断CoLACS1属于LACS家族;氨基酸同源比对显示与其他物种的LACS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拟南芥LACS7相似性为78%,与麻风树、大豆、毛果杨等物种LACS6(peroxisomal)相似性可达80%以上;对CoLACS1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构建的p ET30a-CoLACS1载体成功转化至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菌液检测获得预测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6 k D);分析转录组数据中CoLACS1的Unigene序列RTKM值并对CoLAC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oLACS1在油茶华硕种子发育各时期平稳表达,表达丰度变化不大,荧光定量结果变化规律与转录组数据分析一致;同时分析华硕种仁不同时期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变化,双变量统计分析发现CoLACS1表达模式与油茶油脂积累规律呈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油茶油脂积累与代谢的基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 基因表达 油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基因9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汪信东 章挺 +2 位作者 杨海宽 郑永杰 江香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5-1345,共11页
该研究以樟树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克隆了拟南芥AtLACS9同源候选基因CcLACS9,二者序列相似性为75%。相关软件预测CcLACS9享有植物LACS亚家族成员3个特征motifs,且N端含有定位质体信手肽。在Δlacs缺陷型酵母互补测试中,以油酸作为唯一... 该研究以樟树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克隆了拟南芥AtLACS9同源候选基因CcLACS9,二者序列相似性为75%。相关软件预测CcLACS9享有植物LACS亚家族成员3个特征motifs,且N端含有定位质体信手肽。在Δlacs缺陷型酵母互补测试中,以油酸作为唯一外源脂肪酸、转化了CcLACS9的突变型酵母恢复正常生长,证明CcLACS9具有典型的脂肪酰基CoA合成酶的功能。为探究CcLACS9是否参与了樟树籽油生物合成,进一步研究了其组织表达模式和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其表达量与籽油累积量之间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cLACS9基因在种仁与花中优势表达,种仁中相对表达量是根中的17.74倍。随机测定了30棵成年樟树成熟期种子千粒重、籽油含量和中链脂肪酸比例等指标。根据仁油含量将测试群体划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品级,并在各品级中挑选3棵单株、逐月关联分析其仁油含量与CcLACS9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种仁发育前期,仁油含量和CcLACS9表达量都持续上升且二者呈正相关性,8月份为CcLACS9表达量峰值期; 9月下旬后,仁油含量趋向稳定但CcLACS9表达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下降趋势,二者无明显相关性。LACS亚家族在植物进化中较为保守,同源基因在不同植物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该研究结果暗示CcLACS9可能拥有AtLACS9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即在樟树种仁油酯合成和累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9 籽油 基因表达分析 酵母互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基因表达差异及其对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宝维 孔敏 +3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马传兴 张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79-208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2个基因表达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选取16周龄五龙鹅30只(公母各占1/2),屠宰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2个基因表达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选取16周龄五龙鹅30只(公母各占1/2),屠宰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织器官(肝脏、心脏、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胸肌、腿肌、肌胃、腺胃、小肠、肾脏、大脑、肺、脾脏)中A TG L、A CSL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鹅的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均检测出ATGL和ACSL1基因的表达;ATGL基因在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脾脏,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只有少量表达;ACSL1基因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肌胃、腺胃和肺中几乎不表达。2)ATGL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腹部脂肪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SL1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胸肌率呈正相关(P>0.05),与腿肌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3)ATGL基因表达量与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CSL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ATGL和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具有反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 脂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 组织器官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脂酰CoA合成酶基因pXT166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福各 谭小力 +2 位作者 崇保强 周佳 袁伟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s)在脂肪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游离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硫酯。pXT166经证实具有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活性。本研究通过酵母互补实验验证了pXT166具有LACS的酶活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 长链脂酰CoA合成酶(LACSs)在脂肪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游离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硫酯。pXT166经证实具有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活性。本研究通过酵母互补实验验证了pXT166具有LACS的酶活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底物偏好性显示,长链饱和脂肪酸是其优先底物。RT-PCR分析表明,在不同油脂含量的油菜品系种子中,授粉后35d,该基因在高含油量的种子中表达更强,表明pXT166参与了油菜种子中油脂的合成,与种籽含油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酰coa合成酶 RT—PCR 酵母互补 底物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纤维素长链酰基酯及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许玉芝 王春鹏 +3 位作者 储富祥 林明涛 陈鹏鹏 李芬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03-205,共3页
纤维素和高级脂肪酸在均相条件下借助微波辐射合成了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当对纤维素/月桂酸/甲苯磺酰氯反应体系进行微波辐照,反应时间从传统加热(80℃)下的24 h下降至90 s,而其产物的取代度最大为2.56,研究了原料配比、微波时间等对... 纤维素和高级脂肪酸在均相条件下借助微波辐射合成了纤维素长链脂肪酸酯。当对纤维素/月桂酸/甲苯磺酰氯反应体系进行微波辐照,反应时间从传统加热(80℃)下的24 h下降至90 s,而其产物的取代度最大为2.56,研究了原料配比、微波时间等对产物取代度(DS)、质量收率和摩尔收率的影响以及DS与产物溶解性的关系,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酸酯基接枝在了纤维素骨架上,由此制备的纤维素薄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纤维素 酰基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作用机理剖析
6
作者 吕显禄 《中国大学教学》 1987年第5期34-37,共4页
一、引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所需碳源来自乙酰CoA,而乙酰CoA是由线粒体中丙酮酸氧化脱羧、氨基酸氧化降解和长链脂肪酸β-氧化三者形成的。脂肪酸合成主要是在细胞液中。那么,线粒体形成的乙酰 CoA如何通过其膜到细胞液中去呢?实验证明:乙... 一、引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所需碳源来自乙酰CoA,而乙酰CoA是由线粒体中丙酮酸氧化脱羧、氨基酸氧化降解和长链脂肪酸β-氧化三者形成的。脂肪酸合成主要是在细胞液中。那么,线粒体形成的乙酰 CoA如何通过其膜到细胞液中去呢?实验证明:乙酰CoA不能直接通过线粒体膜,但可经两条途径透过膜到细胞液中去,作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脂肪 线粒体膜 合成脂肪 氧化脱羧 丙二酸 酞基 氧化降解 脂肪合成酶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芥酸合成代谢与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武玉花 卢长明 +1 位作者 吴刚 肖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6,共5页
芥酸是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特异积累的长链脂肪酸,是目前油菜品质育种的重要对象之一。FAE1基因是控制芥酸合成的关键基因。由FAE1基因编码的β-酮酯酰-CoA合酶(KCS)是芥酸合成的限速酶。目前发现的FAE1基因在植物中高度同源,只含一个开... 芥酸是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特异积累的长链脂肪酸,是目前油菜品质育种的重要对象之一。FAE1基因是控制芥酸合成的关键基因。由FAE1基因编码的β-酮酯酰-CoA合酶(KCS)是芥酸合成的限速酶。目前发现的FAE1基因在植物中高度同源,只含一个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521bp左右,不含有内含子。目前的低芥酸油菜品种主要来自ORO低芥酸血缘,其低芥酸特性是由于高芥酸品种FAE1基因的点突变造成的,导致编码的蛋白质在282位上的氨基酸产生差异,高芥酸品种中是丝氨酸,低芥酸品种中是苯丙氨酸。卢长明等在我国双低油菜品种中发现并克隆获得一种新型FAE1基因,标志着在国际上找到第二个低芥酸基因源。对FAE1基因的深入了解使得从分子水平培育高芥酸和低芥酸品种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芥酸 FAE1 β-酮酯酰coa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蜡质突变体gs1的鉴定和突变基因克隆
8
作者 李梦娇 范帆 +1 位作者 杨贤鹏 崔莉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目的]蜡质是陆生植物表面的疏水性屏障,筛选和鉴定拟南芥蜡质缺失突变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植物表皮蜡质合成途径。[方法]从拟南芥EMS诱变突变体库(Col-0背景)中筛选茎秆光亮表型的突变体glossy stem 1(gs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 [目的]蜡质是陆生植物表面的疏水性屏障,筛选和鉴定拟南芥蜡质缺失突变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植物表皮蜡质合成途径。[方法]从拟南芥EMS诱变突变体库(Col-0背景)中筛选茎秆光亮表型的突变体glossy stem 1(gs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色谱方法系统分析gs1突变体茎和叶片蜡质表型,然后挖掘候选突变基因并利用酵母异源表达分析和拟南芥转基因回补方法验证候选基因的功能。[结果]与拟南芥野生型相比,gs1茎表皮非常光滑,蜡质晶体结构几乎完全缺失。进一步气相色谱分析发现,gs1的茎秆和叶片蜡质含量急剧下降,并呈现C28及以上碳链蜡质单体含量显著降低,C24-C26碳链长度蜡质单体含量显著增加的模式。基于该表型的候选基因筛选并结合重测序发现,gs1突变体中编码β-酮脂酰CoA合成酶的重要蜡质合成关键基因CER6/KCS6的编码区上存在G1384A单碱基变异,对应mRNA上的UGG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UGA。最终导致编码蛋白在翻译过程中提前终止,缺失ACP_syn_lll结构域。随后,从拟南芥野生型和gs1中分别克隆CER6/KCS6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异源表达,通过脂肪酸分析发现gs1中的单碱基突变导致CER6/KCS6蛋白的功能完全丧失,不能合成C26和C28超长链脂肪酸。同时,将CER6pro::CER6-GFP引入gs1构建了转基因回补株系gs1R1和gs1R2。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gs1R1和gs1R2叶片中蜡质含量恢复到了野生型水平,而茎中蜡质部分恢复。[结论]gs1突变体CER6/KCS6基因发生G1384A单碱基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翻译过程提前终止,并丧失β-酮脂酰CoA合成酶活性,最终影响拟南芥茎和叶片蜡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蜡质 脂肪 β-酮脂酰coa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贺杰 漆正堂 丁树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4-797,共4页
关键词 脂酰转移酶 肉碱 棕榈 脂酰coa 酰基转移酶 运动 线粒体基质 C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巧玲 符璐 +4 位作者 石雨 叶严珏 卢日峰 刘永 尹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1-359,共9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罗格列酮组,每组6只。LPS组和LPS+罗格列酮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 ...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罗格列酮组,每组6只。LPS组和LPS+罗格列酮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 mg·kg^(-1));LPS+罗格列酮组小鼠在LPS注射前30 min尾静脉注射罗格列酮(0.5 mg·kg^(-1));对照组小鼠注射与LPS组小鼠同体积的生理盐水。LPS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肾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肌酐(CRE)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GPX4、SLC7A11和ACSL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肾小管管腔内出现空泡结构,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罗格列酮组小鼠肾组织中细胞排列紧密,管腔内基本无空泡,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血清中CRE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罗格列酮组小鼠CRE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鼠肾组织中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6、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罗格列酮组小鼠肾组织中ACSL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GPX4和SLC7A1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IL-6、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调控ACSL4改善LPS诱导的AK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脂酰coa合成酶4 铁死亡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L1促进肝脏脂质积累与炎症发生并参与疾病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可瑞 雷晨怡 +1 位作者 熊钟珉 李冬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4-653,共10页
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ACSL)属于多基因家族编码的酶,位于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ACSL主要催化脂肪酸形成脂酰辅酶A(acyl-CoA),参与脂肪酸代谢、膜修饰等多种生理过程。ACSL家族在不同细胞的脂肪酸代谢... 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ACSL)属于多基因家族编码的酶,位于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ACSL主要催化脂肪酸形成脂酰辅酶A(acyl-CoA),参与脂肪酸代谢、膜修饰等多种生理过程。ACSL家族在不同细胞的脂肪酸代谢中发挥不同作用,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如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的发生。ACSL家族成员1(ACSL family member 1,ACSL1)作为ACSL家族在肝脏中的主要亚型,主要参与维持胆固醇稳定、脂肪酸活化以及胆汁酸代谢,同时与某些肝脏疾病如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CSL家族各成员的生理功能、作用特点,并阐释了ACSL1对脂质代谢、调节细胞铁死亡的影响以及在相关疾病如肝纤维化、肝细胞癌、恶病质、非酒精性脂肪肝、甲状腺癌以及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酰辅酶A合成酶(ACSL) ACSL1 脂肪酸代谢 肝细胞癌 非酒精性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