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方志勇 邢凡 +1 位作者 毛萍静 胡建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评估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4组,各36例。其中,A组、B组和C组艾司氯胺酮的负荷剂量依次为0.2、... 目的评估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4组,各36例。其中,A组、B组和C组艾司氯胺酮的负荷剂量依次为0.2、0.3和0.4 mg/kg,D组不使用艾司氯胺酮,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使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进行麻醉镇静。分别于入室建立心电监护后即刻(T0)、检查开始前即刻(T1)、胃镜置入即刻(T2)、肠镜检查前即刻(T3)、肠镜置入即刻(T4)和检查结束即刻(T5),记录4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4组患者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分别于T0和苏醒时(T6)对患者进行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比较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HR、MAP和SpO2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21.65、6.17,P<0.05)。4组患者HR、MAP和SpO2的组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7、7.14、30.34,P<0.05)。A组、B组、C组与D组的SpO2交互效应有差异(F=2.88,P<0.05)。4组患者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首次用量和总用量,以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B组和C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首次用量和总用量明显少于D组,且B组和C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和D组,且C组长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6时点QoR-40量表总分明显低于T0时点,B组T6时点QoR-40量表总分明显高于A组、C组和D组,且A组和C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体动和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低氧血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83),C组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A组有1例因低氧血症而需面罩加压通气,D组有3例,4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加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血流动力学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 内镜技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
2
作者 董宴斌 周莹 +1 位作者 于淼 赵云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水平,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的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TM ODS-3V(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 ...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水平,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的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TM ODS-3V(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 3.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75 nm和254 nm;进样量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有关物质的分离度符合要求;在酸、碱、氧化、高温、高温氧化及光照降解条件下,丙泊酚与各杂质及降解产物之间分离度良好.在质量浓度0.1852~2.0637μg·mL^(-1)内丙泊酚及各杂质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的各杂质与总杂含量的RSD≤5.5%;回收率为95.4%~105.7%(RSD≤5%,n=9);将供试品在柱温、流速、流动相比例和pH微小变化的条件下分别进行考察,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结果均无影响,耐用性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能够准确测定本品中5种有关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骨转子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静脉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韬 李婧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7期74-75,共2页
目的 :分析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进行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9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 :分析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进行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9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行静脉麻醉,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行静脉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注射痛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在用药期间,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注射痛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骨转子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静脉麻醉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降低其注射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丙泊酚 长链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长秀 李琼 聂采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纽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0%的中/长链脂肪乳注...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纽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0%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滴注,首日剂量0.5g/(kg·d),之后递增至3g/(kg·d),以4~6滴/min,6—10h/d缓慢输入,3—5d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3.3%(Х^2=5.678,P〈0.05)。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平均时间(4.4±1.5)d,对照组(6.1±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治疗有效,能加速硬肿消退、提高治愈率及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新生儿 硬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与中/长链脂肪乳对危重症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汤丽萍 周锦扬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5期198-200,21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脂肪乳及中/长链脂肪乳对危重症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MCT/LCT组与STG组,两组均为49例,两组所患疾病、APACHE II评分、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目的:探讨结构脂肪乳及中/长链脂肪乳对危重症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MCT/LCT组与STG组,两组均为49例,两组所患疾病、APACHE II评分、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进入ICU后,立即对身体状况及病情进行评估,确定不存在肠外营养支持方面的禁忌证后采用MCT/LCT及STG进行治疗。在第1~2天静脉输注葡萄糖,第3天后开始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的脂肪乳进行治疗后,两组的AST、TG及TCH、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LCT组的AST、TG、TCH及LDL-C值大于STG组。在HDL-C、DBIL、TBIL、ALP、及ALT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在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时,STG对血脂及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应推广使用S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 结构脂肪乳 危重症 血脂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海涛 林桂兰 +2 位作者 周艳 黄才芸 杨姝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昆明市中医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丙泊酚...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昆明市中医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用量更少,检查过程中的Ramsay评分更低,用药后其意识消失的时间和清醒的时间均更短,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联合舒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麻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少其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用量,缩短其用药后意识消失的时间和清醒的时间,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舒芬太尼 无痛胃肠镜检查 麻醉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曹世红 曾忠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6期188-189,共2页
目的评价我院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6-11月住院病历1950份,对其中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病历(321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全院中/长链脂肪乳用药频率为16.5%,手术科... 目的评价我院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6-11月住院病历1950份,对其中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病历(321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全院中/长链脂肪乳用药频率为16.5%,手术科室用药频率为16.6%,非手术科室用药使用频率为13.4%;手术科室用药频率最高是普外科,为37.5%,非手术科室用药频率最高是消化内,为24.0%。用药合理性评价:有适应症用药为72.6%,用法、用量正确为96.9%,患者肝功能允许用药为99.8%,长时间用药监测血清廓清为66.7%,同时提供糖类输液为83.0%,无禁忌证用药为100.0%;用药时间1~6d、7~14d、15~21d、22~28d、29d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5.0%、29.1%、27.9%、11.6%、6.4%。结论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无指征用药、长时间用药不监测血清廓清、不同时提供糖类输液或提供量不足等不合理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合理用药 患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蓉 马冬阳 顾晓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价,...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价,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当大豆油质量分数为9.63%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0%(k=2)。当中链甘油三酸酯质量分数为10.00%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1%(k=2)。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制备过程。该不确定度评定为实验过程的控制和测定结果的评估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保证该类药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气相色谱法 不确定度 大豆油 甘油三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鉴华 周传华 +1 位作者 张蓉 李连杰 《北方药学》 2017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非插管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择期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采用非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两组入室前开放静脉通道,先在手术室门口静注...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非插管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择期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采用非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两组入室前开放静脉通道,先在手术室门口静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mg/kg,患儿入睡后车床送入手术间,A组单次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后,继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10mg/kg.h持续泵注,B组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与舒芬太尼混合液0.2m L/kg(混合液每10m L含丙泊酚100mg与舒芬太尼5μg),继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与舒芬太尼混合液1m L/(kg·h)持续泵注。监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5min(T1)、10min(T2)、苏醒时(T3)的HR、MAP、RR、SPO2;记录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及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镇痛镇静均完善;两组HR、MAP、RR在T1、T2时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呼吸抑制、躁动发生率、苏醒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非插管全麻手术中的麻醉,具有效果良好、安全,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舒芬太尼 小儿 非插管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试验测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旭明 黄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确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鲎试验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稀释至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 目的:确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鲎试验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稀释至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0.5EU.ml-1。结论:所建立方法检查长链脂肪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验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下丙泊酚脂肪乳含量对血浆CGRP浓度与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奉光举 冯洁华 +4 位作者 罗晓敏 涂汉坤 聂玲 吕倩茹 姚尚龙 《现代医院》 2019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MARSH模式血浆浓度靶控输注进行全凭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LCT)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协同芬太尼3μg/kg和维库溴铵0. 1 mg/kg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2~3μg/m L及瑞芬太尼0. 2~0. 25μg(kg·min)持续泵注,间断注射舒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CGRP、IL-6、TNF-α浓度变化及手术前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各比例变化。结果 LCT组气腹后1 h、3 h及术后24 h CGRP浓度升高,两组气腹后3 h及术后24 h IL-6浓度上升,TNF-α浓度在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LCT组术后48 h白细胞总数低于手术前。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腹后IL-6浓度增加,但TNF-ɑ浓度、白细胞总数维持正常或下降,与中长链和长链脂肪乳维持及增加CGRP浓度产生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丙泊酚 长链脂肪乳丙泊酚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剂对大面积褥疮早期治疗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文立 《天津药学》 2015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大面积褥疮患者氮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褥疮患者2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各12例,于住院后第3日开始接受5 d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STG组使用结构脂肪乳剂,MCT/LCT组使...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大面积褥疮患者氮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褥疮患者2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各12例,于住院后第3日开始接受5 d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STG组使用结构脂肪乳剂,MCT/LCT组使用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氮平衡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的负氮平衡,从治疗后第2日起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氮平衡明显改善,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从治疗后第3日起,具有显著差异,STG组积氮平衡值明显高于MCT/LCT组。结论:STG和MCT/LCT均对改善氮平衡有益,结构脂肪乳具有更好的节氮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褥疮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有利于大面积褥疮患者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 结构脂肪乳 氮平衡 蛋白质代谢 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药品使用情况说明分析及其建议
13
作者 李星洁 《北方药学》 2020年第9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麻醉科药品使用情况,为后续医院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选取麻醉科使用前十药物,统计使用情况,探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主要应用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占比分别为40.63%、30.25%。结论:麻醉科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目的:分析麻醉科药品使用情况,为后续医院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选取麻醉科使用前十药物,统计使用情况,探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主要应用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占比分别为40.63%、30.25%。结论:麻醉科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不建议将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作为首选药物。故临床应加强用药规范、管理,促使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地佐辛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