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MIMO神经网络均衡算法
1
作者 户俊杰 延凤平 +2 位作者 郭浩 王鹏飞 骆长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6,共5页
针对模分复用光传输系统中的模式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神经网络均衡算法(MIMO-NNE-CAM)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神经网络专注于更重要的信道特征,实现信号的有效均衡。为验证算法性... 针对模分复用光传输系统中的模式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神经网络均衡算法(MIMO-NNE-CAM)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神经网络专注于更重要的信道特征,实现信号的有效均衡。为验证算法性能,利用VPI Transmission仿真平台搭建了三模模分复用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误码率为1×10^(-3)的条件下,MIMO-NNE-CAM算法相较原始MIMO-NNE算法和最小均方(LMS)算法分别具有1.3dB和3.1dB的性能增益,且在强耦合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误码性能,展现出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抗耦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均衡 模分复用 神经网络 模间串扰 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长距离信道注意力与病理特征的肺结节分类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其川 王力 刘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网络普遍存在的长距离特征通道关联性缺失、网络自提取特征会湮没肺结节病理显性特征等问题,首先,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结合,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建立长距离特征通道关联性的注意力模块LCA(long-distance channel atte...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网络普遍存在的长距离特征通道关联性缺失、网络自提取特征会湮没肺结节病理显性特征等问题,首先,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结合,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建立长距离特征通道关联性的注意力模块LCA(long-distance channel attention),让模型能获取肺部CT图像的全局显著特征,提高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精度.其次,将肺结节直径、纹理、钙化度等病理显性特征与其深度特征融合,以增强这些显性特征的重要度,提高模型的分类效果.最后,搭建一种特征提取网络DLCANet(dual-connected long-distance channel attention network)和一种分类器模型MARTM(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 model).在数据集LIDC-LDRI和LUNA16上进行分类实验,与基准模型DPN(dual path network)相比,准确率提高了3.63%,假阳性率下降了8.66%,且整体性能优于目前主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分类 长距离信道注意力机制 病理显性特征 特征融合 迭代决策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层注意力机制与CNN-LSTM的反向散射信道预测
3
作者 徐双 文永新 +3 位作者 刘文斌 李佳龙 李灯熬 赵菊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8-2284,共7页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十分有限且易受链路突变性影响,信道预测是提高其频谱资源利用率和通信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大多数现有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偏低、依赖完全已知的信道状态信息、适用性受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层注意力...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十分有限且易受链路突变性影响,信道预测是提高其频谱资源利用率和通信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大多数现有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偏低、依赖完全已知的信道状态信息、适用性受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层注意力机制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的信道预测方法.利用CNN模型与注意力机制提取接收信号强度序列的特征,并进一步使用LSTM模型与注意力机制提取其跨时间步长的特征,从而实现对信道指标的预测.最后,借助商用阅读器与标签采集3种不同场景下的信道状态数据,并基于Tensorflow与Keras验证了所提预测方法性能.结果表明,融合多层注意力机制与CNN-LSTM的信道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场景适用性,且其预测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散射通信 信道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层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
4
作者 申滔 朱正发 刘受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00-3606,共7页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噪声干扰引发的导频污染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模型CE-SERNet。将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值当作低分辨率带噪声图像,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进行去噪和恢复高分...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噪声干扰引发的导频污染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模型CE-SERNet。将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值当作低分辨率带噪声图像,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进行去噪和恢复高分辨率图像,实现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低导频和高导频条件下都优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相比传统的LS算法和MMSE算法,在估计精度上有较大提升,在不同的信道场景下,拥有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噪声干扰 导频污染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大规模MIMO信道状态信息特征向量反馈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蓓 梁鑫 +2 位作者 尹航 蒋峥 佘小明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为5G和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令人满意的频谱效率的增益。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需要将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特征向量精确地反馈到基站侧以获得这种增益。为了提升下行CSI特征向量的反馈精度,提出...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以为5G和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令人满意的频谱效率的增益。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需要将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特征向量精确地反馈到基站侧以获得这种增益。为了提升下行CSI特征向量的反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CSI反馈方法SA-CsiNet。SA-CsiNet通过分别在编、解码器部署自注意力模块实现CSI的特征提取和重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码本和传统的深度学习CSI反馈方案而言,SA-CsiNet能够提供更高的CSI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反馈 大规模MIMO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卷积和注意力网络的DNS隐蔽信道检测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冬 张映敏 +1 位作者 李育强 刘仁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137-15144,共8页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隐蔽信道是一种利用DNS协议实现数据泄露的网络攻击手段,受到诸多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组织的青睐,给网络空间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特征依赖性强、...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隐蔽信道是一种利用DNS协议实现数据泄露的网络攻击手段,受到诸多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组织的青睐,给网络空间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特征依赖性强、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通道卷积和注意力网络的DNS隐蔽信道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DNS请求与响应双向流,首先将残差结构和并行卷积相结合,采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提取并融合多尺度特征信息,实现不同感受野特征的捕获;其次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加卷积通道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丰富网络模型的表达能力;最后采用softmax函数实现DNS隐蔽信道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检测DNS隐蔽信道,平均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6.42%、97.82%和96.16%,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S隐蔽信道 流量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BiLSTM低轨卫星信道预测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唐一强 杨霄鹏 朱圣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63-3870,共8页
针对低轨道卫星信道质量变化迅速、信道参数“过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attent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AT-CNN-... 针对低轨道卫星信道质量变化迅速、信道参数“过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attentio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AT-CNN-BiLSTM)融合的信道预测方法。该方法由信号预处理、网络训练和信号预测3部分组成。首先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模拟室外卫星信号,得到卫星信号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将训练集输入构建的训练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测试数据输入网络进行预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与其他4种人工智能方法的对比中,所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能够在较快的收敛速度下达到较高的准确率(91.8%),有效地缓解了低轨道卫星信道参数“过时”的现状,对提升卫星通信质量和节省卫星信道资源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信道预测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和双向长短时记忆混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侧信道攻击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梓馨 张功萱 +1 位作者 寇小勇 杨威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8期812-824,共13页
深度学习可以自由地提取组合特征,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方法避免了选取兴趣点和对齐等预处理操作,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深度学习实施侧信道攻击.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模型使用多层感知机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 深度学习可以自由地提取组合特征,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方法避免了选取兴趣点和对齐等预处理操作,促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深度学习实施侧信道攻击.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模型使用多层感知机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在训练时存在快速过拟合、梯度消失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表现出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深入剖析自注意力机制的原理后,根据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特质,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侧信道攻击模型SADLSCA,使自注意力机制适用于深度学习侧信道攻击领域.SADLSCA充分地发挥自注意力机制以全局视角提取兴趣点的优点,解决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攻击模型在训练时存在的快速过拟合、梯度消失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公开数据集ASCAD和CHES CTF 2018上攻击成功所需要的能量迹数量分别减少了23.1%和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信道攻击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建模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CNN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紫燕 马珊珊 +2 位作者 梁静 朱明成 袁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7-312,共6页
在室外光线追踪通信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具有稀疏特性、系统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去噪的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首先,... 在室外光线追踪通信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具有稀疏特性、系统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去噪的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首先,设定参数产生模拟真实环境的数据集,将所产生的信道矩阵看作二维图像。然后,构建注意力机制网络以增强图像中噪声特征的显著性,并将注意力机制网络嵌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融合。最后,通过网络模型提取噪声并得到去噪的图像,即估计信道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LS)、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去噪CNN (denoising CNN, DnCNN)算法相比,所提出的Attention-CNN方法信道估计精度平均提升约1.8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大规模MIMO系统CSI反馈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发堂 戴东林 袁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8,共9页
在频分双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方法重建精度低、未考虑量化损失以及压缩率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密... 在频分双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方法重建精度低、未考虑量化损失以及压缩率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多压缩率CSI反馈方案。该方法采用双重注意力机制提取CSI空间和时间相关性,串行全连接网络和密集连接卷积网络分别压缩和重构CSI。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信道条件下,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siNet相比,所提方法的参数量较少,归一化均方误差平均降低4.8 dB。所提反馈方法仅8比特量化可实现与未量化相近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信道状态信息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多压缩率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太赫兹系统深度学习信道估计算法
11
作者 于舒娟 赵阳 +3 位作者 魏玉尧 张昀 高贵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在导频处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获得初始信道信息,并将其作为所提FPN-OTFN算法的输入,通过训练学习低精度信道图像和高精度图像间的映射关系,恢复出真实的信道状态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继承了FPN框架的高效性、自适应性,同时对THz信道拥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学习 图像恢复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定点网络的太赫兹UM-MIMO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12
作者 于舒娟 魏玉尧 +3 位作者 蔡良隆 卢宏宇 张昀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0,共14页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了特征提取网络SRLG,并结合FPN-OAMP框架,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以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后的导频信息作为输入特征,通过FPN-OAMP-SRLG中线性估计器和非线性估计器迭代来恢复信道状态信息。仿真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高精度地估计THZ信道,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残差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信道估计
13
作者 王丹 张文豪 彭丽娟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3-1618,共6页
针对智能反射面(RIS)辅助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去噪网络(CDN)的信道估计方案,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信道噪声消除的问题。首先使用传统算法对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进行初步预估计,随后将该预估计信号输入信道估... 针对智能反射面(RIS)辅助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去噪网络(CDN)的信道估计方案,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信道噪声消除的问题。首先使用传统算法对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进行初步预估计,随后将该预估计信号输入信道估计网络以学习噪声特征并进行去噪处理,从而恢复出精确的信道系数。为了提高网络的去噪能力,设计了加权注意力块(WAB)和膨胀卷积块(DCB)以增强网络对噪声主体特征的提取,同时设计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防止浅层特征的丢失。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DnCNN (Denoi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和CDR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Deep Residual Network)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在不同信噪比(SNR)下平均降低了2.89 dB和2.0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学习的矿井无线信道估计的算法研究
14
作者 王安义 李明珠 +1 位作者 李新宇 李婼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共5页
为解决现有信道估计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信道增益相关矩阵时忽略非对角线元素及其时间序列信息的局限性,文中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基于下行链路导频的信道进行精确估算。提出一种创新的基于递归残差学习的深度神... 为解决现有信道估计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信道增益相关矩阵时忽略非对角线元素及其时间序列信息的局限性,文中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基于下行链路导频的信道进行精确估算。提出一种创新的基于递归残差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其递归结构有效处理序列数据,捕捉信道状态的时间相关性。此外,残差连接的引入有效缓解了深度学习中常见的梯度消失问题,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训练效果。文中进一步集成了SE注意力机制,赋予网络自适应调整对不同信道矩阵关注程度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特征提取和分类的效率。在3GPP信道模型下,对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信道估计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证明,该方法在信道估计误差方面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和ReEsNet信道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深度学习 残差学习 注意力机制 OFDM系统 时间序列数据 梯度消失问题 3GPP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意力机制网络的调制识别算法
15
作者 王安义 王煜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8-334,共7页
针对小尺度衰落信道下调制信号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网络的调制识别算法。提取信号瞬时幅度/相位特征与同相/正交序列构建双通道输入方式,实现多尺度感受野。通过残差密集块提取双通道数据的频域特征,将特征向量融... 针对小尺度衰落信道下调制信号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网络的调制识别算法。提取信号瞬时幅度/相位特征与同相/正交序列构建双通道输入方式,实现多尺度感受野。通过残差密集块提取双通道数据的频域特征,将特征向量融合后送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时域信息,引入改进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和软注意力机制捕捉信号的关键特征,构建多注意力机制网络对BPSK、QPSK、8PSK、16PSK、PAM4、GMSK、CPFSK、16QAM、64QAM这9种信号进行调制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大于10 dB时,9种信号平均识别率达89.2%以上,与其它深度学习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小尺度衰落信道 瞬时幅度/相位 双通道输入 残差密集块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NNet: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行为识别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仰杰 李昊 +2 位作者 段鹏松 王福超 王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针对Wi-Fi信号的行为感知研究中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困难、深度学习方法特征提取方式单一,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混合神经网络模型AHNNet。在对信道状态信息影响因子分析的... 针对Wi-Fi信号的行为感知研究中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困难、深度学习方法特征提取方式单一,导致特征提取不充分、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体行为识别混合神经网络模型AHNNet。在对信道状态信息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振幅数据作为行为识别的基础数据;采用时间滑窗将长时间人体活动序列分割为短时间序列,构建样本数据,克服全局人体行为数据非实时、长度不固定的缺点;通过双向循环门控网络和时序卷积网络并行提取输入数据特征,充分挖掘数据潜在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双向循环门控网络中融合注意力机制以强化数据特征,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将双向循环门控网络和时序卷积网络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增加特征的多样性;将融合特征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得到人体活动数据对应的行为。与长短期记忆网络、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数据采集室数据集上,AHNNet的行为识别正确率达到97.15%,比未使用注意力机制的模型分类正确率提高1.81%;在公共数据集上,AHNNet的行为识别正确率比其他对比模型的提高至少0.65%,参数量下降47%;在不同环境下,AHNNet在卧室环境中的正确率为95.7%,比标准数据采集室中的下降1.45%。AHNNet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和鲁棒性,并且在复杂的居家环境中应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信道状态信息 双向循环门控网络 时序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LSTM人体活动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彬 常俊 +2 位作者 武浩 张力 刘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124,共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活动识别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来提取特征,耗时且繁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加注意力机制的识别方法。将传统的LSTM网络扩展为双向LSTM并加入注意力机制,实现有选... 针对目前大多数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活动识别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来提取特征,耗时且繁琐,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加注意力机制的识别方法。将传统的LSTM网络扩展为双向LSTM并加入注意力机制,实现有选择性地提取序列的前后信息,从而提升了人体活动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识别 无线网络 信道状态信息 长短期记忆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数据输入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LSTM股票价格预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康瑞雪 牛保宁 +1 位作者 李显 苗雨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6-333,共8页
股票价格预测是金融和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的经典问题,由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高波动性等特征,及时预测股票价格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预测问题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然而,该模型及其改进模型... 股票价格预测是金融和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的经典问题,由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高波动性等特征,及时预测股票价格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预测问题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然而,该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专注于顺序捕获序列信息,在学习输入数据之间非序列性的内部关联方面没有优势.此外,模型在输入数据的融合方面往往并不全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多源数据、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A-LSTM)股票价格预测模型.SA-LSTM模型具有自注意力单元,在学习序列特征时能够快速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有效学习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多源数据的融合方面,同时融合与目标股票直接间接相关的数据,解决输入数据不全面的问题.通过对股票次日收盘价预测的实验表明,与其他基准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取得了最佳性能,在不同数据集上均具有最小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价格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多源数据 长距离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的跨域手势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俊 黄彬 武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2,共5页
针对现有WiFi单一场景下手势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跨域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RAN)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跨场景手势识别方法,通过提取与场景无关的特征人体坐标速度谱(BVP),并结合3D RAN来实现跨场景手势识别... 针对现有WiFi单一场景下手势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跨域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残差卷积注意力网络(RAN)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跨场景手势识别方法,通过提取与场景无关的特征人体坐标速度谱(BVP),并结合3D RAN来实现跨场景手势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跨域手势识别效果,并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状态信息 手势识别 人体坐标速度谱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T模型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估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舒娟 刘荣 +2 位作者 张昀 谢娜 黄丽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具有时间相关性、系统易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获得的信道矩阵以二维图像数据方式输入系统;利用时间相关性进行特...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具有时间相关性、系统易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获得的信道矩阵以二维图像数据方式输入系统;利用时间相关性进行特征融合,构建集中注意力机制网络,增强系统模型对信道深层特征的提取能力;将AAN嵌入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系统输出去噪后的二维图像,即信道估计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信道估计方法在性能和复杂度方面优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并且当测试场景发生改变时依旧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 时序卷积神经网络 信道估计 集中注意力机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