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重构与作家的现代文化立场─—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秀明 陈林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关键词 白门柳 长篇历史小说 历史重构 现代文化 知识分子 钱谦益 明末清初 早期民主思想 士大夫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与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满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新世纪大众文化语境下,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取得了新拓展。叙述容量的增大使之彰显出宏大的气魄,人性内涵的丰厚使之呈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在通俗和先锋之间保持着张力的审美格调使之雅俗共赏。在出版社的推动下,在与电视连续剧的互动中... 在新世纪大众文化语境下,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取得了新拓展。叙述容量的增大使之彰显出宏大的气魄,人性内涵的丰厚使之呈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在通俗和先锋之间保持着张力的审美格调使之雅俗共赏。在出版社的推动下,在与电视连续剧的互动中,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一些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语境 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 拓展 缺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识扭曲·史实硬伤·史诗缺失——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功正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2期1-10,共10页
史识即历史文化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小说的创作灵魂。史实即历史真实,是历史小说创作的起码要求。史诗即诗性叙事,是历史小说的审美方式。孙皓晖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艺出版社2... 史识即历史文化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小说的创作灵魂。史实即历史真实,是历史小说创作的起码要求。史诗即诗性叙事,是历史小说的审美方式。孙皓晖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在这三个基本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和讹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大秦帝国》 文学评论 创作灵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失范·满纸荒唐·遍体硬伤——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二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功正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5期12-20,共9页
我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三卷(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上发表了《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本体——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一》),在文章的结尾处写道:"当前长篇历史小说尚... 我在《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三卷(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上发表了《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本体——当前长篇历史小说的现状分析之一》),在文章的结尾处写道:"当前长篇历史小说尚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和缺陷,留待下一篇文章再行解析。"本篇就是完成这一写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雍正皇帝 价值失范 二月河 中国现代文学 辛弃疾 滕子京 中国当代文学 价值判断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历史与宿命人生——读郭文斌、韩银梅的长篇历史小说《西夏》
5
作者 季红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9-204,共6页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在纯粹史学的领域大可质疑。但是在文学的领域几乎是一个铁律,作家们只是寄根于历史的母体,开辟出超越时空的思想飞地,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独到见解。但是基本的时间顺序则是真实性的坐标,剩下的只...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在纯粹史学的领域大可质疑。但是在文学的领域几乎是一个铁律,作家们只是寄根于历史的母体,开辟出超越时空的思想飞地,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独到见解。但是基本的时间顺序则是真实性的坐标,剩下的只是阐释的角度与方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人生 郭文斌 宿命 西夏 时间顺序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空间的拓展与历史文本的重读——评吴秀明的《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
6
作者 王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文化阐释 中国当代 历史文本 文化空间 吴秀明 现实主义创作 重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戊戌风云中的历史现场——评穆陶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
7
作者 吴秀明 俞清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穆陶的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于纪念戊戌维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面世,旋即受到广泛关注,《文艺报》《文学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等报刊网站纷纷发文,一致给予好评。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总体处于沉寂、思想艺... 穆陶的长篇历史小说《戊戌变法》于纪念戊戌维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面世,旋即受到广泛关注,《文艺报》《文学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等报刊网站纷纷发文,一致给予好评。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总体处于沉寂、思想艺术质量与影响力尚不景气甚至出现集体性下滑的情况下,《戊戌变法》对历史的反思、温情和敬意,以及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文艺评论 《文艺报》 《文学报》 《中华读书报》 使命意识 戊戌维新 集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
8
作者 满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6,共3页
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作家充分认识到史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将历史事实转化为文学事件,将历史人物塑造为文学形象,并为历史事件与人物营造特定的文化环境,通过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结构和文化人格,揭示改朝换代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 新世纪长篇历史小说作家充分认识到史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将历史事实转化为文学事件,将历史人物塑造为文学形象,并为历史事件与人物营造特定的文化环境,通过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结构和文化人格,揭示改朝换代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密码,表现出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长篇历史小说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历史小说传统形式的突破——论李劼人历史小说的独创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继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1-29,共9页
李劼人表现四川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是五四后最早出现的新长篇历史小说。本文不准备探讨李劼人历史小说在语言、体例等方面显而易见的革新,而集中从创作模式这一角度着手,谈谈李劼人对我国长篇历... 李劼人表现四川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是五四后最早出现的新长篇历史小说。本文不准备探讨李劼人历史小说在语言、体例等方面显而易见的革新,而集中从创作模式这一角度着手,谈谈李劼人对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传统形式的根本性突破,以及这种突破为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带来的新风貌,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李劼人作品的重要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李劼人 《暴风雨前》 《大波》 《死水微澜》 历史人物 传统形式 司各特 四川社会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丰神活 干振枝披──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长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7-75,共9页
形丰神活 干振枝披──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龙长吟认知向历史的本相还原历史中的曾国藩是一个善恶兼备、美丑杂陈、充满矛盾而又影响深远的大名人。他的脸上涂抹了实在太多、太厚、太杂的油彩。要把这样一个人物转化为完满的艺术... 形丰神活 干振枝披──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龙长吟认知向历史的本相还原历史中的曾国藩是一个善恶兼备、美丑杂陈、充满矛盾而又影响深远的大名人。他的脸上涂抹了实在太多、太厚、太杂的油彩。要把这样一个人物转化为完满的艺术形象,并且合乎历史的实际,的确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长篇历史小说 《曾国藩》 太平天国 经济思想 儒家理想 对立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 理学名臣 审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成功之作——读《白门柳》 被引量:3
11
作者 辛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广东青年作家刘斯奋的长篇小说《白门柳》,可以说是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中的上乘之作。它以明未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以东林、复社清流同阉党遗孽斗争的描写为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明末历史的壮阔图卷。在这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 广东青年作家刘斯奋的长篇小说《白门柳》,可以说是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中的上乘之作。它以明未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以东林、复社清流同阉党遗孽斗争的描写为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明末历史的壮阔图卷。在这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哲学观念乃至于社会风情、审美意识等深层的文化意识,无不显现于作者的笔下,数十年间的社会风云变幻、历史浮沉、儿女风情、沙场争战、廷争面折,也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进入了深广的历史时空之中,富有浓郁的历史苍茫感。 《白门柳》的成功,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明朝末年,阉党擅权,朝政腐败,灾荒遍地。这种社会现状造成的历史后果,一是使清流人物的清议成为社会上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二是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三是导致边防松弛,为清兵入关造成了可乘之机。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描写明末这场农民大起义的成功之作,刘斯奋的《白门柳》,没有再驻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这一题材,也没有把目光瞄向清兵入关,而是把重彩浓墨泼向东林、夏社那些清议人物。这样,它和姚雪垠的《李自成》正好是互为补充,成为描写晚明社会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双壁。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近代西方那样的多党政治,而始终是皇帝独裁。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门柳 长篇历史小说 知识分子 《李自成》 农民起义 清兵入关 历史人物 姚雪垠 刘斯奋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劼人的创作在我国长篇历史小说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武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2-58,共7页
把李劼人的长篇历史小说与传统的“演义”“传”“志”三类历史小说作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历史小说在李劼人手里发生了一个大变化。在语言形式上,摆脱了文言文、半文半白或旧语体文,发展为现代白语文;在体裁格式上,旧历史小说惯用的... 把李劼人的长篇历史小说与传统的“演义”“传”“志”三类历史小说作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历史小说在李劼人手里发生了一个大变化。在语言形式上,摆脱了文言文、半文半白或旧语体文,发展为现代白语文;在体裁格式上,旧历史小说惯用的章回体被打破了,对偶呆板的回目被生动活泼的单句或单词所代替,并彻底洗净了“说话”的胎记;在写作手法上,“世情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小说 李劼人 长篇历史小说 《大波》 蔡大嫂 历史真实 兵变 袍哥 赵尔丰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的挽歌——刘斯奋的长篇历史小说试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0-84,共5页
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处境十分尴尬。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方法上的因循守旧,以致于长期不能摆脱正统史传写作方法的窠臼。所以,就叙事的“真实性”而言,我们宁愿去读司马迁的《项羽本记》,甚至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就文气的连贯雄... 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处境十分尴尬。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方法上的因循守旧,以致于长期不能摆脱正统史传写作方法的窠臼。所以,就叙事的“真实性”而言,我们宁愿去读司马迁的《项羽本记》,甚至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就文气的连贯雄浑、谋篇的诡奇而言,又有明清的古典历史小说堪为楷模;就想象力丰富,贴近当代读者的审美趣味而言,我们宁愿去读“故事新编”之类的“准历史小说”。当代长篇历史小说这种窘迫的现状,逼得它只好常常在通俗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抛头露面(如报刊连载、改编成类似于肥皂剧的电视连续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刘斯奋 历史小说 士大夫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 董小宛 历史事件 士大夫阶层 中国当代 挽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学的基本情节不应虚构——评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开沅 周祖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3,共7页
本刊从去年第二期起连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对历史小说《皖南事变》的一些主要情节进行评论,这期再发一篇,集中议论小说描写的项英的“南进计划”。历史文学作品是历史与文学两个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它既是文艺领域中的一个品种,又... 本刊从去年第二期起连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对历史小说《皖南事变》的一些主要情节进行评论,这期再发一篇,集中议论小说描写的项英的“南进计划”。历史文学作品是历史与文学两个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它既是文艺领域中的一个品种,又是历史研究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吏学研究者不大注意自己家族中的这个特殊成员,一直以为它姓“文”,不姓“史”,使它遭到不应有的冷遇。其实,它是一个复姓,是“文”“史”杂交的产物,同史学研究者有着密切联系,是史学研完成果发挥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历史文学发展很快,并迅速同现代科技成果影视艺术结合,开始走向世界影院,走向前所未有的亿万群众家庭,以它不断成熟的技巧、不断翻新的形式、不断扩大的题材、不断出新的思想强烈吸引着社会各方人士,际此“盛世”,史学研究者再想把它撇在一旁,不益难乎!我们企望有志于历史文学的史学研究者参与历史文学的创作、评论和研究,以促进其发展;企望史学研究者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走出原来习惯的圈圈,用新的形式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同广大读者、观众见面,同亿万群众交流,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历史文学 皖南事变 项英 长篇历史小说 南进 蒋介石 苏南 历史研究 北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诗的结合——简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缉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2-67,共6页
“历史小说”,顾名思义,具有“历史”和“小说”这两重性质,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历史”吧。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就是历史与诗的结合。作者徐兴业同志是位历史学家,却具有真正的艺术家的气质和才能。在《金瓯缺》里,他是把历... “历史小说”,顾名思义,具有“历史”和“小说”这两重性质,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历史”吧。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就是历史与诗的结合。作者徐兴业同志是位历史学家,却具有真正的艺术家的气质和才能。在《金瓯缺》里,他是把历史学家透视历史的目光、独到的历史见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艺术家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了。作者最初起意写这部小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八·一三”的炮声萦绕在他的耳际,日寇的深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使他悲愤地问:“这个素餐尸他的腐败政府究竟负得起领导抗战的重任吗?”他在《给巴黎的一封信——〈金瓯缺〉书简》一文中说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 历史 宋徽宗 历史学家 历史知识 战争爆发 艺术形象 想象力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显克微支长篇历史小说《火与剑》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建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83-88,共6页
整整一个世纪以前,当沙俄大兵的铁蹄蹂躏着华沙,波兰人民生活在外国侵略者联合绞杀的血泊之中的时候,波兰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显克微支为了振奋民族的自信心,用他的饱含血泪的如椽之笔,写出了十七世纪中叶那场悲壮的民族战争的历史小说... 整整一个世纪以前,当沙俄大兵的铁蹄蹂躏着华沙,波兰人民生活在外国侵略者联合绞杀的血泊之中的时候,波兰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显克微支为了振奋民族的自信心,用他的饱含血泪的如椽之笔,写出了十七世纪中叶那场悲壮的民族战争的历史小说——《火与剑》。然而,就是这部用血泪凝成的优秀作品,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身精神 优秀作品 显克微支 苏联 祖国 性格 长篇历史小说 爱国主义 外国侵略者 十七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创作论》
17
作者 范奇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69,共2页
长篇历史小说是当代重要的文学收获,它在整个当代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文以中国历史小说的发展为基点,从具体创作中提取了具有普遍性的四大关键问题:小说与历史关系的处理、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的艺术及雅俗契合的... 长篇历史小说是当代重要的文学收获,它在整个当代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文以中国历史小说的发展为基点,从具体创作中提取了具有普遍性的四大关键问题:小说与历史关系的处理、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的艺术及雅俗契合的寻求,通过有典型意义的小说文本分析,探讨了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特点、演进规律和得失,力图在理解、对话的基础上为创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当代文学 创作论 小说文本 雅俗 典型 得失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 历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末世的文学投影──谈瀛泳长篇历史小说《西风瘦马》
18
作者 周兴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0-114,共5页
辽宁青年作家瀛泳(本名戴宝军)步入文坛伊始,就以其历史小说的创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创作收获颇丰,短短三年多时间,就先后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僧格林沁王爷》、《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和《西风瘦马》(即《恭亲王奕讠斤传》)。... 辽宁青年作家瀛泳(本名戴宝军)步入文坛伊始,就以其历史小说的创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创作收获颇丰,短短三年多时间,就先后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僧格林沁王爷》、《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和《西风瘦马》(即《恭亲王奕讠斤传》)。相比较而言,这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奕讠斤 长篇历史小说 封建末世 历史人物 当代意识 作品 清王朝 办洋务 小说创作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长篇历史小说《五国城》中秦桧的艺术形象
19
作者 张廷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五国城》 长篇历史小说 刘文生 女真民族 汉民族 民族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中的人——评长篇历史小说《逐鹿金陵》
20
作者 梦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39,共3页
历史小说的创作不同于一般小说的创作。它必须尊重历史真实,艺术内容必须以历史内容为骨骼。这就要求作者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大量占有并深刻钻研史料,使历史小说的创作在主要史实方面有据可考,有迹可寻。但历史小说创作的难度却不仅在... 历史小说的创作不同于一般小说的创作。它必须尊重历史真实,艺术内容必须以历史内容为骨骼。这就要求作者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大量占有并深刻钻研史料,使历史小说的创作在主要史实方面有据可考,有迹可寻。但历史小说创作的难度却不仅在于此,也不仅在于史实与虚构的搭配问题(所谓“七实三虚”、“三实七虚”)。更在于将历史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蒋介石 周恩来 马歇尔 小说创作 国共谈判 金陵 中国共产 历史真实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