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程皮下隧道及常规脑室外引流术后感染率比较及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垲 王雨涛 +3 位作者 沈光建 冀建文 程塞宇 张云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目的:探讨长程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long tunne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LTEVD)与常规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术后颅内感染率的差异,并分析患者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 目的:探讨长程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long tunnele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LTEVD)与常规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术后颅内感染率的差异,并分析患者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收治的45例实施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行LTEVD治疗(LTEVD组),32例行常规EVD治疗(EVD组)。记录2组的一般资料、术后引流管并发症及术后管理等,探讨其对降低颅内感染率的效果,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10)及非感染组(n=35),分析临床资料探讨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LTEVD组引流管置管天数继发感染率为2.40‰(1/417),低于EVD组引流管置管天数继发感染率27.19‰(9/331)(P=0.009)。LTEVD组置管时间14~85 d[27.00(22.50,36.50)d]长于EVD组置管时间8~22 d[9.00(8.00,11.50)d](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取样次数是脑室外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LTEVD治疗是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LTEVD较传统EVD可安全延长置管时间并降低脑室外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使用LTEVD术式、降低脑脊液采样频率可以减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分 导管相关感染 长程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