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配置长程气池的FTIR技术研究挥发份中氮赋存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兴明 惠世恩 郝吉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3种不同煤阶的我国电站典型动力用煤———神木烟煤、铜川贫煤和宜宾无烟煤的挥发份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微氮现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6m光程的长程气池。研究结果显示,红外光线在16m长程... 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3种不同煤阶的我国电站典型动力用煤———神木烟煤、铜川贫煤和宜宾无烟煤的挥发份中氮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研究工作中的微氮现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6m光程的长程气池。研究结果显示,红外光线在16m长程气池构造作用下多次穿过挥发份,检测出含量微少的氮元素,成功地克服了微氮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我国电站用煤的挥发分中氮的赋存形态有4种,分别为吡啶型氮化合物、吡咯型氮化合物、吡啶-N氧化物和腈类化合物。氮在煤与挥发分中赋存形态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煤分子中的大分子量含氮结构在温度作用下发生分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挥发份 赋存形态 长程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