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红牛-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花岗斑岩钾长石巨晶成因及其指示意义
1
作者 陈羽馨 彭惠娟 +1 位作者 毛星星 王天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1,共15页
为探讨云南红牛-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巨晶的结晶过程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钾长石巨晶及其伴生磷灰石进行了岩相学、电子探针、激光原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钾长石富Sr(平... 为探讨云南红牛-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巨晶的结晶过程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钾长石巨晶及其伴生磷灰石进行了岩相学、电子探针、激光原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钾长石富Sr(平均915 μg/g)、Rb(平均334 μg/g)和Ba(平均4709 μg/g),具明显正Eu异常(δ_(Eu)=7.06~101),Al、Si和Ba分布均匀,K和Rb沿裂隙富集。钾长石核部结晶温度为613~680℃,发育沿生长环带定向排列的斜长石和石英包裹体;边部结晶温度为720~750℃,发育非定向的单斜辉石、黑云母和磷灰石包裹体。钾长石中磷灰石包裹体与基质中的磷灰石均结晶于高温熔体(1004~1017℃)且具有相似的元素组成。综合研究认为云南红牛-红山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钾长石巨晶核部形成于地壳浅部的长英质晶粥储库中,经历了基性岩浆侵入导致的晶粥活化过程,使其在高温条件下结晶形成富Sr和富暗色矿物包裹体的边部。基性熔体的注入为岩浆储库提供了挥发分和大量金属元素,促使成矿流体的饱和出溶,形成矽卡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牛-红山 矽卡岩型铜矿 长石巨晶 晶粥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玄武岩中长石巨晶的结构水: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群科 潘尤杰 +5 位作者 陈道公 Kohn Simon 支霞臣 郭立鹤 程昊 吴元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91,共7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FTIR,红外区和近红外区 )和质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1 H MAS NMR)对来自安徽女山、江苏盘石山和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 4个歪长石巨晶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这些巨晶含有结构水 ,主要以 H2 O...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FTIR,红外区和近红外区 )和质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1 H MAS NMR)对来自安徽女山、江苏盘石山和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 4个歪长石巨晶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这些巨晶含有结构水 ,主要以 H2 O的形式存在 ,其中 3个样品的结构水含量 (H2 O)分别为 40 5μg/ g,915μg/ g和 36 5μg/ g。这些数据和文献中已有的资料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长石巨晶 玄武岩 结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巨晶:以南岭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夕生 周新民 王德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石显微结构研究表明 ,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是岩浆结晶的产物 ,不是交代斑晶 ,也不是变斑晶。它们与基质中的微斜长石构成双峰式粒径 ,反映了岩浆的两阶段结晶历史。由于微斜长石是钾长石的低温变体 ,因此一... 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石显微结构研究表明 ,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微斜长石巨晶是岩浆结晶的产物 ,不是交代斑晶 ,也不是变斑晶。它们与基质中的微斜长石构成双峰式粒径 ,反映了岩浆的两阶段结晶历史。由于微斜长石是钾长石的低温变体 ,因此一种可能的机制是佛冈花岗质杂岩岩浆在侵位和基本固结后 ,冷却缓慢 ,使早结晶的正长石转变为微斜长石。此外 ,在新近的研究中 ,还发现了罕见的、但在佛冈花岗质杂岩体中为数不少的“十字”贯穿式双晶微斜长石 ,以及微斜长石巨晶的“环斑”和“珠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斜长石巨晶 微花岗岩类包体 晶体生长动力学 花岗岩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类中钾长石巨晶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伟 莫宣学 +2 位作者 赵志丹 朱弟成 黄丹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5,共6页
本文回顾了钾长石巨晶成因认识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各种地质特征,讨论了认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争论,特别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模型;指出钾长石在成核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强调在这个反复... 本文回顾了钾长石巨晶成因认识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各种地质特征,讨论了认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争论,特别是两种针锋相对的模型;指出钾长石在成核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强调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外部热源(基性端员或新侵位的岩浆)、结晶潜热和差应力对流等所供给的热源可使钾长石的近于固相线附近维持较长的时间。最后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巨晶 热对流 结晶潜热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成因及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国旺 李红艳 +1 位作者 牛之建 王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3,共9页
钾长石巨晶在花岗岩中较为常见,对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介绍了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一些典型地质特征,讨论了钾长石巨晶的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关于钾长石巨晶原位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 钾长石巨晶在花岗岩中较为常见,对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介绍了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一些典型地质特征,讨论了钾长石巨晶的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关于钾长石巨晶原位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巨晶 结构加粗 Rb-Sr-Pb同位素 Ba振荡环带 阴极发光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昌乐新生代碧玄岩中歪长石巨晶特征及成因
6
作者 杜青 孟凡超 +4 位作者 王千军 田雨露 韩慧妹 刘浩毅 左耿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6-781,共16页
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中发育大量长石、辉石和刚玉巨晶。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辉石和刚玉上,而长石巨晶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长石巨晶矿物特征、包裹体成分和原位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中发育大量长石、辉石和刚玉巨晶。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辉石和刚玉上,而长石巨晶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长石巨晶矿物特征、包裹体成分和原位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长石巨晶主要存在于K_(2)O和Na_(2)O含量较高、SiO_(2)含量较低的碧玄岩中。背散射图像下长石巨晶无环带,存在长石、辉石微晶及玻璃质组成的反应边。巨晶原位主量元素分析表明:长石为歪长石,An值为4.76%~5.62%,Ab值为49.81%~71.89%,巨晶核部Mg、Fe、Na、Al、K等元素及An、Ab的含量处于小范围内的无序波动状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可能为地幔环境下结晶的高温无序矿物;长石巨晶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12.37~26.22),Sm、Nd、Gd相对亏损,核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98×10^(-6)~2.46×10^(-6),LREE/HREE=21.71~76.51,(La/Yb)N为18.14~36.70,长石巨晶与碧玄岩的稀土元素总量比值在0.006~0.015之间,暗示两者无演化联系。综合歪长石巨晶以及寄主岩浆的成因特征,本文认为歪长石巨晶结晶于含有洋壳俯冲流体组分的地幔环境,后期被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捕获,带出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玄武岩 长石巨晶 碧玄岩成因 昌乐火山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及芒康岩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长石及石榴子石巨晶
7
作者 赖绍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用X衍射分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可可西里和芒康岩区透长石和石榴子巨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可西里粗安岩及芒康粗面英安岩中透长石巨晶内部光性均一,无环带和双晶,X光束见出溶条纹,矿物边部及核部成分变化很小,属高温极低... 用X衍射分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可可西里和芒康岩区透长石和石榴子巨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可西里粗安岩及芒康粗面英安岩中透长石巨晶内部光性均一,无环带和双晶,X光束见出溶条纹,矿物边部及核部成分变化很小,属高温极低有序度结构状态的钾透长石类型;石榴子石巨晶以Alm和Pyr为主要的二种端元组分,其结晶深度大约相当于中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火山岩 长石巨晶 石榴子石巨晶
全文增补中
西藏冈底斯中段南木切地区岩石学特征
8
作者 许博 杨志明 +2 位作者 刘云飞 杜等虎 曲焕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05-1006,共2页
<正>南木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中段,雅鲁藏布缝合带北部,距日喀则地区西北100 km。在构造位置上处于冈瓦纳北缘,冈底斯构造复合岩浆带中部。区内自三叠系以来(Yin et al.,2000)经历了印支期岛弧造山、白垩纪陆缘弧叠加、古近... <正>南木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中段,雅鲁藏布缝合带北部,距日喀则地区西北100 km。在构造位置上处于冈瓦纳北缘,冈底斯构造复合岩浆带中部。区内自三叠系以来(Yin et al.,2000)经历了印支期岛弧造山、白垩纪陆缘弧叠加、古近纪碰撞造山、新近纪岩浆-变形等4次构造-岩浆事件,使得现在形成达70~80 km的巨厚地壳和长达1500 km的冈底斯岩浆带(侯增谦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 长石巨晶 长石 碱性长石 南木 黑云二长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广轰先生关于斜长岩和环斑花岗岩的一部专著
9
作者 赵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8-1228,共1页
斜长岩(anorthosite)基本是由单一矿物斜长石(含量>90%)所组成的岩浆岩.Ashwal(1993)把斜长岩分为六类:①太古宙斜长岩(富钙,斜长石An>80);②元古宙岩体型斜长岩(massif-type anorthosite);③层状镁铁质杂岩体中的斜长岩层;④大洋环... 斜长岩(anorthosite)基本是由单一矿物斜长石(含量>90%)所组成的岩浆岩.Ashwal(1993)把斜长岩分为六类:①太古宙斜长岩(富钙,斜长石An>80);②元古宙岩体型斜长岩(massif-type anorthosite);③层状镁铁质杂岩体中的斜长岩层;④大洋环境中的斜长岩;⑤其它岩浆岩中的斜长岩包体;⑥地外星体中的斜长岩,如月球斜长岩.环斑花岗岩(rapakivi)则是具有环斑结构的A型花岗岩(Haapapa,1999).所谓"环斑结构"是指:①钾长石巨晶成卵球状;②部分钾长石卵球具斜长石外环;③存在两个世代的钾长石和石英.由于岩体型斜长岩和环斑花岗岩在时间、空间上有密切共生,Emslie(1991)把它们称之为AMCG(Anorthosite-Mangerite-Charnockite-Rapakivi Granite)组合(Vorma,1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斜长岩 专著 环斑结构 A型花岗岩 长石 长石 长石巨晶 岩浆岩 太古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