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7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可佳 梁忠民 +4 位作者 陈红雨 钱名开 胡义明 王军 李彬权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1-659,共9页
针对水文资料缺乏流域机器学习模型建模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区域化洪水预报方法。对水文气候相似区内各流域的水文及地形地貌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局地因素的影响,从而构建相似区内建模统一... 针对水文资料缺乏流域机器学习模型建模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区域化洪水预报方法。对水文气候相似区内各流域的水文及地形地貌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局地因素的影响,从而构建相似区内建模统一数据集,扩大样本数量,为建立乏资料流域洪水预报模型提供了可能。本文选择胶东半岛作为研究区进行应用研究。为验证区域化模型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设计了预报流域数据不参与建模,而仅根据区域内其他流域资料建模(区域化模型Ⅰ),以及预报流域的部分数据参与建模(区域化模型Ⅱ)两种情景;此外,选取仅根据预报流域数据训练的单流域模型作为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本次研究的水文资料短缺流域,两种区域化模型均取得了较好效果,且都优于单流域模型。相较而言,考虑了预报流域数据的区域化模型精度更高,说明在区域化LSTM构建中融入预报流域的数据,可进一步提升区域化模型的精度。研究成果可为乏资料地区的洪水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洪水预报 区域化模型 水文气候相似区 乏资料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轴向柱塞泵健康状态评估
2
作者 魏娜莎 刘江锋 +1 位作者 丁泽鹏 田志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889-8897,共9页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重要的动力转换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为准确对柱塞泵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重要的动力转换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为准确对柱塞泵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结合的柱塞泵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引入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采集柱塞泵不同运行时刻的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包对振动信号进行能量特征提取,结合信号时频域特征,构建柱塞泵健康状态特征数据集,由CNN-LSTM方法进行健康状态识别分类,并通过样本熵评估分类结果。为验证该健康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到柱塞泵的试验测试中,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能够有效提高对柱塞泵健康状态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记忆网络 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局部认知结构的最优非线性卡尔曼滤波
3
作者 陈辉 胡荣海 席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4,F0003,共8页
为了解决复杂非线性目标跟踪中状态空间模型参数不准确、滤波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局部认知结构的最优非线性卡尔曼滤波.首先,在贝叶斯滤波框架下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认知卡尔曼增益这一组件,以数据驱动的方... 为了解决复杂非线性目标跟踪中状态空间模型参数不准确、滤波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局部认知结构的最优非线性卡尔曼滤波.首先,在贝叶斯滤波框架下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认知卡尔曼增益这一组件,以数据驱动的方式逼近最优卡尔曼增益,不需要完全了解底层模型参数,可以在具有部分信息非线性状态下执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其次,使用一种无监督离线训练算法,不需要提供真实数据,而是通过滤波器的可解释性,根据预测下一时刻观测的内部特征进行无监督损失函数计算.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在非线性模型中的参数不准确时,提出的滤波器性能优于传统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超 毛军逵 +3 位作者 杨悦 王飞龙 邵发宁 毕帅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了解决多级涡轮模型在高维度变量的复杂空间耦合效应下向高效、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提出的挑战,本文搭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和多任务学习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O-MTLLSTM)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智能预测模型,以实现过渡态叶... 为了解决多级涡轮模型在高维度变量的复杂空间耦合效应下向高效、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预测提出的挑战,本文搭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和多任务学习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O-MTLLSTM)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智能预测模型,以实现过渡态叶尖间隙高效、高精度预测。在BOMTL-LSTM模型中,通过高效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对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的高精度过渡态叶尖间隙时序信息进行学习,并在LST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MTL)用于多个叶尖间隙预测任务之间的信息共享,以缓解高维度变量复杂空间耦合作用的影响。同时,结合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对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进行全局自动优化,提升预测精度与训练效率。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计算模型,BO-MTL-LSTM模型在同等预测精度下,能够在秒量级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发动机历程的多级涡轮过渡态叶尖间隙的预测。此外,相比常规的BO-LSTM模型,BO-MTL-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84.39%和89.21%,模型训练时间缩短了30%,该模型可以实现多级叶尖间隙的高效、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涡轮 叶尖间隙预测 多任务学习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堆叠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水质连续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奇 冯乐源 +1 位作者 李东鹤 杨清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02,共10页
针对水环境监测中的水质参数异常、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LSTM)的水质参数预测模型,以解决时序数据不完整带来的挑战。首先,分析了缺失或异常的水质数据时序特征,并基于堆叠长短期记忆网络设计了水... 针对水环境监测中的水质参数异常、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SLSTM)的水质参数预测模型,以解决时序数据不完整带来的挑战。首先,分析了缺失或异常的水质数据时序特征,并基于堆叠长短期记忆网络设计了水质预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次,采用逐点预测和多步预测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最后,为了量化模型的预测性能,引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两类指标,评估SLSTM模型相对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短期(24h)和长期(48h)水质余氯预测中,SLSTM的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类模型:在多步预测中,SLSTM的MAPE至少比SVR降低了9.15%;逐点预测中,SLSTM的RMSE至少比SVR降低了31.25%。此外,相较于ARIMA模型,SLSTM能够更有效地捕捉水质数据的非线性变化趋势,提升预测稳定性。研究不仅验证了SLSTM在水质参数预测中的有效性,还为水环境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氯预测 水质参数预测 数据时序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预测方法
6
作者 李江 陈斌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409,共20页
选取中国大陆及邻区32个地磁台站的地磁场要素即磁偏角D、地磁场水平分量H、垂直分量Z的时均值数据,利用磁静条件筛选并剔除异常值,之后通过月均值年差分得到主磁场各要素的长期变化序列,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未来一年台... 选取中国大陆及邻区32个地磁台站的地磁场要素即磁偏角D、地磁场水平分量H、垂直分量Z的时均值数据,利用磁静条件筛选并剔除异常值,之后通过月均值年差分得到主磁场各要素的长期变化序列,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未来一年台站各要素数据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预测的D要素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的平均值为1.139′和0.040,H分量的RMSE和NRMSE的平均值为11.85 n T和0.086,Z分量的RMSE和NRMSE的平均值为15.10 n T和0.026;LSTM模型对Z分量的预测精度最高,其次是D要素,最差的是H分量。分别计算由LSTM模型、线性外推、二次外推得到的台站各要素年变率误差,结果显示:对于D要素,LSTM预测结果的RMSE平均值为0.361′/a,较线性外推法提高了54%,较二次外推法提高了59%;对于H分量,LSTM预测结果的RMSE平均值为3.921 n T/a,较线性外推法提高了58%,较二次外推法提高了76%;对于Z分量,LSTM预测结果的RMSE平均值为4.339 n T/a,较线性外推法提高了47%,较二次外推法提高了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磁场 长短记忆(lstm) 长期变化 深度学习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燃煤机组NO_(x)生成浓度预测
7
作者 陈东升 梁中荣 +3 位作者 郑国 何荣强 屈可扬 甘云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0-2718,I0022,共10页
建立更准确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对于燃煤机组减少NO_(x)排放,降低脱硝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搭建NO_(x)生成模型基于机组相关变量,同时依赖模型结构设计,设计模型结构的参数称为超参数。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与超参数设定,能够有效提升N... 建立更准确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对于燃煤机组减少NO_(x)排放,降低脱硝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搭建NO_(x)生成模型基于机组相关变量,同时依赖模型结构设计,设计模型结构的参数称为超参数。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与超参数设定,能够有效提升NO_(x)预测模型精度与泛化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优化长短期记忆(tree-structure parzen estimator optimi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TPE-LSTM)神经网络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基于某330 MW燃煤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获取NO_(x)生成相关变量参数,将模型结构参数与NO_(x)相关变量参数的时间序列窗口长度以及主成分数量相互耦合,组成一类新的超参数;通过优化改进后的超参数取值,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将所提出的超参数优化后的NO_(x)预测模型与基于未优化的LSTM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的LST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ptimized LSTM,PSO-LSTM)模型对比,预测结果表明,TPE-LST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模型精度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NO_(x)生成浓度预测 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 超参数优化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电网宽频振荡定位
8
作者 李雨攸 顾洁 +1 位作者 吴佳庆 金之俭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快速准确的振荡源定位是消除振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子站与主站之间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与... 新能源发电机组大规模接入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隐患,快速准确的振荡源定位是消除振荡、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子站与主站之间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信息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结合的输电网宽频振荡定位模型。首先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高频采样,并经压缩感知稀疏化处理后得到压缩振荡数据;进一步将输电网拓扑结构和部分节点的振荡采样数据相结合,通过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全局振荡信息生成模型补全未知节点信息,形成节点特征矩阵;最后根据全网各节点振荡特征矩阵,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算法实现振荡源定位。基于含直驱风电机组的四机两区域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GCN补全数据的均方根误差(0.0319)显著优于对比模型,且所提模型定位准确率达96.93%,尤其对风电机组振荡源定位精度达99%,显著高于GCN-SVM(94.22%)等基准方法,证实该方法在部分可观条件下能有效融合拓扑与时空特征,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运用MATLAB/Simulink制作样本数据集,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宽频振荡定位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振荡源定位 振荡信息生成模型 图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记忆网络 特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
9
作者 亓振广 王桂从 +2 位作者 褚宏博 张帅 李映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维间耦合产生的原因及LSTM神经网络解耦原理,构建LSTM神经网络解耦模型;最后,采用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解耦算法,对传感器输出的多维非线性特性开展优化,解耦后得到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对应的输出数据,并与径向基函数(RBF)及最小二乘(LS)解耦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四点支撑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1.55%;采用基于LSTM的神经网络算法解耦后,传感器输出结果的最大非线性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分别为0.55%和0.28%,均小于RBF和LS算法。LSTM神经网络解耦算法能有效减少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维间耦合,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压电式 解耦算法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维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地震记录去噪方法
10
作者 王泰然 鲍逸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500,共14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时间域波形去噪.选取四川省自贡和内江地区的微震观测数据,基于该地区的构造模型和震源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生成无噪声数据集,并叠加观测微震噪声,构建模...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时间域波形去噪.选取四川省自贡和内江地区的微震观测数据,基于该地区的构造模型和震源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生成无噪声数据集,并叠加观测微震噪声,构建模拟含噪声数据集.通过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获得性能稳定且泛化能力强的去噪模型,该模型在验证集上也表现优异.与传统去噪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去噪效果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保留信号的细节特征和频谱特征.将该模型应用于自贡和内江地区的实际微震观测数据,结果表明能有效地去除实测数据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地震 噪声去除 卷积神经网络(CNN) 双向长短记忆网络(Bilstm)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NN(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伯芝 黄永亮 +6 位作者 陈文明 丁爽 刘浩 刘学增 彭子晖 吴炜枫 王嘉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5,共7页
[目的]土仓压力是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安全评估的关键参数,准确预测土仓压力有助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进而保障地铁隧道的建设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多分支的LSTM(长短期... [目的]土仓压力是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安全评估的关键参数,准确预测土仓压力有助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进而保障地铁隧道的建设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多分支的LSTM(长短期记忆)-DNN(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模型。LSTM分支通过回溯历史数据提取其时序演变特征,DNN分支提取掘进状态特征,将两者组合后通过全连接层进行融合,实现对土仓压力的预测。依托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实际盾构隧道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LSTM模型、DNN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基于LSTM-DNN融合算法建立的土仓压力预测模型可以高效收敛,且所提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预测效果良好。在后续的100步测试中,由LSTM-DNN融合模型得出的土仓压力预测值较好地反映了真实值的变化趋势,其平均偏差为7.65 kPa,相对误差为6.09%,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仓压力预测 长短记忆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预测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茂庭 徐金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1,共6页
[目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影响周围环境。传统地面沉降预测方法难以综合考虑沉降影响因素,对此,为提高地面沉降的预测精度,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 [目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影响周围环境。传统地面沉降预测方法难以综合考虑沉降影响因素,对此,为提高地面沉降的预测精度,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LSTM(长短期记忆)联合神经网络,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方法]以某地铁施工区间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CNN对影响参数(压缩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土层厚度、隧道埋深和施工参数)与地面沉降监测值进行连接,使用LSTM神经网络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CNN-LSTM联合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探讨了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地面沉降预测值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使用CNN对地面沉降相关的影响参数特征提取效果较好;所建CNN-LSTM模型的准确率比单独使用LSTM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3%、比传统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提高了9%;所建CNN-LSTM模型,对单测点短时间地面沉降预测准确率达到93%,预测值与监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地面沉降 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汽轮机汽缸状态预测与异常监测研究
13
作者 李东 刘志德 +1 位作者 程学亮 谢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10,共3页
以汽轮机汽缸为研究对象,针对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具有的高维度、强耦合、非线性等复杂特性,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性维护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汽轮机状态预测与异常监测方法。通过... 以汽轮机汽缸为研究对象,针对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具有的高维度、强耦合、非线性等复杂特性,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性维护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汽轮机状态预测与异常监测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小波包降噪、LSTM模型训练与休哈特控制图相结合,实现了对汽轮机关键参数的精确预测与异常检测,且在频繁启停的实际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汽轮机故障预测精度与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记忆网络(lstm) 小波包 休哈特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止环境下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自主导航方法
14
作者 南子寒 刘大禹 +3 位作者 苏牡丹 隋叶叶 朱嘉婧 孟凡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9,349,共10页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拒止环境下空间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紧组合导航方法,将LSTM神经网络与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器(RCKF)深度融合,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惯导系统时间序列中的量测误差...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拒止环境下空间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紧组合导航方法,将LSTM神经网络与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器(RCKF)深度融合,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惯导系统时间序列中的量测误差,进而抑制导航系统的误差发散,实现导航滤波器的平滑快速收敛。通过量测不确定性分析与非线性误差模型的滤波器估计,精确量化紧组合导航模式中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引入RCKF以提高误差协方差矩阵的估算精度;当卫星拒止时,导航系统将训练后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视为组合导航滤波器的量测新息,维持其量测矩阵的正常更新,减少单一惯性基下的误差累积。仿真表明,针对40 s的GNSS拒止场景,相比于RCKF,所提方法的位置误差增长率减少约20.8%,有效提升了自主导航系统的输出精度和误差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GNSS拒止 鲁棒滤波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风暴潮数值模拟的优化应用
15
作者 陈鸿生 林小刚 林晓珍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两套针对粤东遮浪海洋站点台风风暴潮增水的预报优化方案。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显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增水和主振过程中增水后报...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两套针对粤东遮浪海洋站点台风风暴潮增水的预报优化方案。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显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增水和主振过程中增水后报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改善幅度分别为7.1 cm、8.2%、74%和16.1 cm、34.7%、33%。进一步分析表明,利用台风信息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的订正值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网络方法的不稳定性,比直接预测风暴潮增水值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记忆 神经网络 台风风暴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模态分解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明勇 董文韬 卢志刚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4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密度聚类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部分。为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密度聚类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密度聚类将风电功率与天气特征分成不同类别的数据集,通过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频域分解得到子序列分量。以此为基础,将不同的子序列分量与天气特征进行特征选择,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最后,将不同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整个预测过程通过聚类、分解和特征选择,有效提高了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密度聚类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辨识和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时序模式注意力机制的区域级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梅 肖徐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为了解决区域级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输入特征过多和负荷时序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辨识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时序模式注意力... 为了解决区域级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输入特征过多和负荷时序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群辨识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时序模式注意力机制(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TPA)的预测方法。首先,将用电模式和天气作为影响因素,基于二阶聚类算法对区域内的负荷节点进行集群辨识,再从每个集群中挑选代表特征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这样既能减少输入特征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又能综合考虑预测区域的整体特征,提升预测精度。然后,针对区域电力负荷时序性的特点,用CNN-BiLSTM-TPA模型完成训练和预测,该模型能提取输入数据的双向信息生成隐状态矩阵,并对隐状态矩阵的重要特征加权,从多时间步上捕获双向时序信息用于预测。最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例上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时序模式注意力机制 集群辨识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装备故障预测方法
18
作者 王龙 宋卫星 +1 位作者 张鑫 武婧婧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69,共8页
着眼解决装备故障预测难度大、精度低,影响装备维修期确定及装备维修资源筹措的现实矛盾,在总结分析现有装备故障预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装备故障数据时序性强的特点,引用当前最新流行、对时序数据处理效果最好的LSTM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改... 着眼解决装备故障预测难度大、精度低,影响装备维修期确定及装备维修资源筹措的现实矛盾,在总结分析现有装备故障预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装备故障数据时序性强的特点,引用当前最新流行、对时序数据处理效果最好的LSTM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装备故障数量预测方法。对网络结构进行详细设计,给出了网络训练和网络预测的实现算法,融合果蝇算法求解效率高的优势对网络参数进行优选,并利用某型装备故障发生的实际数据进行实验,与BP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压缩和激励网络等预测模型进行性能对比,证明方法效果良好,为科学预测装备故障数量、提高装备维修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装备故障预测 神经网络 果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底压力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智能辅助诊断
19
作者 李玳 王天牧 +5 位作者 张思 秦跃 谢福贵 刘辛军 聂振国 黄红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PressureConvLSTM,用来提取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并进行步态分类。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足底压力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诊断。结合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P...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PressureConvLSTM,用来提取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并进行步态分类。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足底压力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诊断。结合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PressureConvLSTM模型对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辅助诊断,能够达到95%的预测准确度;与卷积神经网络等其他模型相比,准确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诊断 前交叉韧带断裂 足底压力 深度学习 卷积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神经网络的充电桩故障诊断
20
作者 周锦 高天 +2 位作者 王强 殷张程 朱金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7-104,共8页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充电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功率等时序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前一时刻影响关联下一时刻的特点。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挖掘数据量中的关联特征,建立工作数据与故障之间的特征模型,可以进行充电桩故障诊断。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充电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功率等时序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前一时刻影响关联下一时刻的特点。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挖掘数据量中的关联特征,建立工作数据与故障之间的特征模型,可以进行充电桩故障诊断。但LSTM神经网络存在过拟合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遗传算法(GA)优化LSTM神经网络的充电桩故障诊断方法。使用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选择适应度高的个体进行繁殖,并引入变异操作逐步优化超参数组合,提高LSTM模型的性能与效率。经与LSTM神经网络的实验结果对比,GA-LSTM神经网络数据预测结果的RMSE值降低56.7%,MPAE值降低60.3%,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升3.2%。因此,GA-LSTM神经网络可以作为一种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充电桩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数据预测 故障诊断 遗传算法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归一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