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动力电池组温度场时空建模 被引量:1
1
作者 韦鹏 舒小杨 +2 位作者 朱文超 杨扬 谢长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06-4315,共10页
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用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由于其中大量的参数未知,且很多模型参数表现出较强的时变性,传统基于物理建模方法在实现动力电池组温度场在线建模方面难度较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虽然不依赖物理模型,然而在训练过程中需... 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用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由于其中大量的参数未知,且很多模型参数表现出较强的时变性,传统基于物理建模方法在实现动力电池组温度场在线建模方面难度较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虽然不依赖物理模型,然而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模型训练时间较长,温度场预测的实时性较差。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动力电池组温度场时空建模。首先利用时空分离方法提取离线条件下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在增量学习的帮助下不断进行更新,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用于时间动力学的建模。最后,将更新后的空间特征和时间模型进行整合,得到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的预测模型。在一个由24节电池单体组成的动力电池包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在正常条件下还是有气流干扰条件下,所提方法都能对动力电池包的温度场进行准确预测。在有气流干扰下,所提方法的单点温度预测误差小于0.07℃,在测试集上的方均根误差为0.0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时空 长短期记忆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LSTM(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变形预测
2
作者 吴迪 孙建军 卢让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8-103,共6页
[目的]基坑工程变形预测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预测方法在处理基坑变形的复杂时空演化特征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基坑变形的时空耦合预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龙东大道站基坑工程为案例,... [目的]基坑工程变形预测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预测方法在处理基坑变形的复杂时空演化特征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基坑变形的时空耦合预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龙东大道站基坑工程为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LSTM(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分析了案例车站基坑工程概况,以该基坑C区3个测点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监测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的方法。构建了基于ConvLSTM的基坑变形预测模型结构图,采用Adam优化器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对不同开挖阶段下这3个测点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采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拟合优度3个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预测精度评价,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及结论]所提方法能同时捕捉基坑变形的空间特征和时间序列特性,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3个测点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2 mm、1.20 mm和1.26 mm。所建模型对基坑关键变形特征(如最大变形位置、变形拐点)识别准确,能有效支持基坑工程实时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变形预测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学习 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共享单车短时需求量预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曹旦旦 范书瑞 +1 位作者 张艳 夏克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344-8349,共6页
共享单车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高随机性,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某区域内每小时的单车使用数量,通过爬取纽约市Citi Bike共享单车的天气特征数据信息,并分析时间因子、气象因子等对单车需求量的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 共享单车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高随机性,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某区域内每小时的单车使用数量,通过爬取纽约市Citi Bike共享单车的天气特征数据信息,并分析时间因子、气象因子等对单车需求量的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共享单车的短期需求量,并与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单车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节假日、季节以及早晚高峰时间段等因素;与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相比,LSTM鲁棒性高,泛化能力强,且预测结果曲线与真实结果曲线相吻合;预测精度高(精确度为0.860)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090),误差小。可见LSTM模型可以用来对共享单车的短时需求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网络爬虫 数据分析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误差修正的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4
作者 伍骏杰 张倩 +1 位作者 陈凡 李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28-4834,共7页
精确地短期负荷预测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机组最优负荷分配交易奠定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支持... 精确地短期负荷预测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和机组最优负荷分配交易奠定基础。因此,提出了一种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构建修正后的误差序列对初始预测序列补偿。首先,运用VMD算法将非平稳的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平稳的模态分量;然后,将每个模态分量输入LSTM模型进行预测,并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合并得到VMD-LSTM的预测结果;最后将残差值输入SVR模型中构造误差序列,来修正后一日的VMD-LSTM预测结果。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实验结果对比其他模型结果有更低的预测误差,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变分态分解(VMD)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支持向量回归(SVR)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数据层次化缓存系统设计
5
作者 张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提升对多模态数据的管理效果,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并减轻数据库负载,设计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数据层次化缓存系统。在DRAM/NVM混合内存模块中,利用DRAM完成主存NVM的缓存。当DRAM存在缓存缺失时,利用访问监控模块内置高速采集... 为提升对多模态数据的管理效果,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并减轻数据库负载,设计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数据层次化缓存系统。在DRAM/NVM混合内存模块中,利用DRAM完成主存NVM的缓存。当DRAM存在缓存缺失时,利用访问监控模块内置高速采集卡来采集NVM上频繁访问4 KB数据块的历史访问记录,再将历史访问记录编码为访问向量后构建训练集,作为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输入,用于预测访问频率。在缓存过滤模块中,将访问频率预测结果高于设定阈值部分的4 KB多模态数据读取到DRAM中进行缓存。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系统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带宽占用情况,TLB缺失率低,缓存执行效率较高,面对大页面具备显著缓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数据 层次化缓存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 DRAM NVM 访问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厦门风暴潮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苗庆生 徐珊珊 +3 位作者 杨锦坤 杨杨 刘玉龙 余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9,共10页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强大的长短期记忆能力,建立厦门风暴潮增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信息流理论确定了影响增水的10种因子,分别利用不同因子组合测试了不同模型的表现,确定了表现最佳的因子组合。基于此因子组合,... 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强大的长短期记忆能力,建立厦门风暴潮增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信息流理论确定了影响增水的10种因子,分别利用不同因子组合测试了不同模型的表现,确定了表现最佳的因子组合。基于此因子组合,对比了LSTM模型和常用的BP神经网络模型、SVM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了LSTM模型在风暴潮增水上的优势。基于LSTM最佳预测模型预测了1、2、3及6 h风暴潮增水值,并基于三种不同台风路径分析了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相关系数、有效系数和极值偏差指标。结果显示,LSTM模型在预报风暴潮短期增水有很高精度,可为防灾减灾提供辅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信息流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神经网络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多时次土壤水分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嘉智 谭诗琪 +3 位作者 罗宇 庄翔宇 周伟 罗曼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9-216,共8页
基于长沙站2016—2019年10 cm深度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小时数据集,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结合随机采样学习方法,开展了土壤水分多时次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对6、12、24、48 h后的土壤体积含水量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 基于长沙站2016—2019年10 cm深度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小时数据集,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结合随机采样学习方法,开展了土壤水分多时次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对6、12、24、48 h后的土壤体积含水量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22%、0.28%、0.38%、0.54%,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9、0.98、0.96,除6 h预测步长外,准确率均优于自回归整合滑动平均(ARIMA)模型,且误差稳定、无异常值出现,预测准确率远优于相关研究。该结果证实了基于LSTM模型精准预测土壤水分动态的可行性,为精准灌溉和干旱预警提供了计算机技术及手段支撑,为政府及科研部门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土壤体积含水量 气象因子 多时次预测 精准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弱反射信号增强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隋京坤 陈胜 +1 位作者 郑晓东 胡天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由于沉积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下介质中不同反射界面的波阻抗差可能差异巨大。如果储层的有效反射信息较弱,在地震数据中极可能被强反射信息掩盖,不易被识别,影响了储层识别效果,因此亟需一种解释性处理技术突出弱反射信息。常规方... 由于沉积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下介质中不同反射界面的波阻抗差可能差异巨大。如果储层的有效反射信息较弱,在地震数据中极可能被强反射信息掩盖,不易被识别,影响了储层识别效果,因此亟需一种解释性处理技术突出弱反射信息。常规方法一般是先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强反射分量,再将它削弱或删除。但如果地震子波提取不准确,减去法中强反射残留会引入虚假信号。文中提出了一种“升弱降强”的新思路,通过构建幂次反射系数映射模型缩小弱反射信号与强反射信号的相对差异。首先计算测井反射系数的幂次反射系数,将弱反射系数相对增大、强反射系数相对减小,得到拟反射系数序列;再用原始反射系数序列和拟反射系数序列分别与地震子波进行褶积运算,得到合成地震记录和拟合成地震记录,生成训练样本集;然后用该样本集训练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合成地震记录与拟合成地震记录的映射关系;最后将该网络应用于地震数据,增强了地震弱反射信号。模型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增强地层本身引起的弱反射信号,提高地震数据的储层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反射系数 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 弱反射信号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绞杀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动态软测量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凯 隋璘 +1 位作者 张芳芳 杨根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3,共11页
现代工业过程建模中,生产过程的多变量、非线性及动态性会导致模型复杂度增高且建模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将非负绞杀算法(NNG)嵌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及其输入变量选择的动态软测量算法.首先,通过参... 现代工业过程建模中,生产过程的多变量、非线性及动态性会导致模型复杂度增高且建模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将非负绞杀算法(NNG)嵌入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及其输入变量选择的动态软测量算法.首先,通过参数优化生成训练好的LSTM神经网络,利用其出色的历史信息记忆能力处理工业过程中的动态、时滞等问题;其次,采用NNG算法对LSTM网络输入权重进行压缩,剔除冗余变量,提高模型精度,并采用网格搜索法与分块交叉验证对其超参数寻优;最后,将算法应用于某火电厂脱硫过程排放烟气SO_(2)浓度软测量建模,并与其它先进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剔除冗余变量,降低模型复杂度并提高其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软测量 长短期记忆 动态 变量选择 型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和LSTM神经网络的管道腐蚀阶段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新颖 刘岚 +2 位作者 陈海群 胡磊磊 谢逢豪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针对声发射检测获得的管道腐蚀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管道腐蚀阶段预测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腐蚀信号分类,再构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采取了无监督学习的方式,以声发射波... 针对声发射检测获得的管道腐蚀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管道腐蚀阶段预测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腐蚀信号分类,再构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采取了无监督学习的方式,以声发射波形为出发点,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最后进行管道腐蚀阶段预测,并根据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对LSTM神经网络模型适当增加隐藏层,可以使得模型更加稳定,鲁棒性更好;与现有故障诊断模型相比,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无损检测 腐蚀阶段预测 K-MEANS聚类算法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墨通 杨维芳 +3 位作者 刘祖昱 曹小双 张瑞琪 侯宇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8,170,共7页
为解决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域时序预测中存在的监测点空间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提取监测点关键空间特征的CNN-Attention-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增加作为特征输入的邻近监测点个数,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由多个... 为解决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域时序预测中存在的监测点空间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提取监测点关键空间特征的CNN-Attention-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增加作为特征输入的邻近监测点个数,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由多个监测点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的空间特征;其次,将提取后的多维特征时序输入多层感知器(MLP)中计算注意力权重,并与特征输入作Hadamard积,实现特征输入的注意力权重分配;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进行回归预测;最后,通过全连接层,整合输出目标监测点的预测值。本文以龙首矿西二采区地表塌陷区域为例,给出其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预测结果,并与实际采集的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引入注意力机制的CNN-Attention-LSTM的组合模型比CNN-LSTM模型和LSTM模型精度更高,且增加有效特征输入能够显著提升CNN-Attention-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地表沉降预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神经网络的建模与动态联想记忆
12
作者 周曙 余英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3-77,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全程耦合映射格子式的振荡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在其联想记忆的数值模拟中,观察到同步振荡和时空混沌现象。该网络的动态特性有助于区分具有相同吸引子的不同模式。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联想记忆 振荡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压电执行器位移迟滞建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时梦想 胡泓 +1 位作者 吴浩 徐希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8,共8页
该文搭建迟滞测量实验平台,测量一种用于LED晶圆检测压电执行器的迟滞效应,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压电迟滞模型,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压电执行器位移迟滞效应建模。将该模型与传统的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进行... 该文搭建迟滞测量实验平台,测量一种用于LED晶圆检测压电执行器的迟滞效应,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压电迟滞模型,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压电执行器位移迟滞效应建模。将该模型与传统的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较广泛的迟滞建模效果,对于正弦波,位移预测精度保证小于2%;对于衰减正弦波,位移预测精度可保证小于3%。较高的模型预测精度为使用压电执行器进行LED晶圆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执行器 迟滞非线性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宽带功放动态非线性行为建模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太君 陈豪 +2 位作者 苏日娜 叶焱 许高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6,共6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神经网络对宽带功放进行动态非线性行为建模的问题。首先简述了功放的动态非线性特性及行为建模的方法。然后回顾了基于实数时延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等浅层神经网络构建的功放动态非线性行为模型。... 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神经网络对宽带功放进行动态非线性行为建模的问题。首先简述了功放的动态非线性特性及行为建模的方法。然后回顾了基于实数时延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等浅层神经网络构建的功放动态非线性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5G/6G宽带功放具有更强的记忆效应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如何使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对功放的动态非线性进行精确的行为建模。最后展望了构建具有普适性的功放非线性行为模型将是5G/6G通信时代功放非线性建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记忆效应 动态非线性 宽带功放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采样率数据的TTPA-LSTM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法正 隋璘 熊伟丽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5-1646,共12页
实际工业生产中,过程变量间存在的时滞和采样率差异会降低建模质量,使得许多软测量模型无法适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模式注意力(time-aware 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TTPA)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将高... 实际工业生产中,过程变量间存在的时滞和采样率差异会降低建模质量,使得许多软测量模型无法适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模式注意力(time-aware temporal pattern attention,TTPA)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将高、低采样率对应的数据分别重构为短期和长期信息,采用时间感知模块将输入信息分解并考虑时间间隔特性,针对质量相关信息占比低的问题,设计非递增启发式衰减函数对短期信息进行加权,组合后获得长短期信息集成特征,降低因多采样率产生的数据缺失影响。其次,引入特征优化模块实现特征二维滤波,跨时间步解析多元时间序列中的时滞信息,获取更有效的质量相关特征。最后,搭建了基于TTPA的长短期记忆网络软测量模型。通过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和脱丁烷塔过程的应用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 时间感知式注意力 长短记忆网络 软测量 神经网络 过程控制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交通事故预测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志豪 杨文忠 +2 位作者 袁婷婷 李东昊 王雪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9-253,259,共6页
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具体体现,为使预测数据更科学地为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提出建立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模型,训练交通事故相关的数据,对交通安全水平的指标进行预测。经过与传统回归... 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具体体现,为使预测数据更科学地为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提出建立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的交通事故模型,训练交通事故相关的数据,对交通安全水平的指标进行预测。经过与传统回归模型和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显示LSTM拟合效果最佳,另外LSTM模型对同一趋势上的预测效果有明显优势。通过使用LSTM模型捕获数据中存在的时序依赖关系,能够更准确地对交通事故安全水平进行预测,使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lstm) 预测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AN改进的CNN-LSTM短期电离层TEC预测模型
17
作者 焦迎香 李克昭 岳哲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针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值的时序变化通常呈现非线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空网络(CNN-LSTM)神经网络的TEC预测模型:采用分解、预测和重构的方法,结合CEE... 针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值的时序变化通常呈现非线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空网络(CNN-LSTM)神经网络的TEC预测模型:采用分解、预测和重构的方法,结合CEEMDAN在时间序列分解上和CNN-LSTM在预测精度上的优势,对电离层TEC值进行短期预测;然后利用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中心发布的2019和2023年4个季节,以及分布在中高低纬度的6个格网点的TEC格网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EEMDAN-CNN-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电离层TEC的时间变化特性,在2019年太阳活动低年和2023年太阳活动高年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相较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型可分别平均提升2.62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和10.44TECU,相较于CNN-LSTM模型可提升1.85TECU和7.23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NN) 完全集合经验态分解(CEEMDAN)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94
18
作者 庞传军 张波 余建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0,194,共7页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市场高效运行,电网调度人员和电力市场参与者对电力负荷预测准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式电源和间歇性负荷是影响负荷精准预测的关键因素。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无法同时对负荷本身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市场高效运行,电网调度人员和电力市场参与者对电力负荷预测准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式电源和间歇性负荷是影响负荷精准预测的关键因素。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无法同时对负荷本身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单元(LSTM)的负荷预测方法。利用具备时序记忆功能的LSTM构建深度循环神经网络(RNN),综合考虑历史负荷和各类负荷影响因素建立负荷预测模型。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和LSTM的时序记忆能力,能在更长的历史时间范围内辨识负荷内在变化规律及各类影响因素对负荷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实际负荷数据对不同历史时间窗口、不同网络架构的负荷预测性能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负荷预测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负荷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单元(lstm) 循环神经网络(RNN)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I-LSTM神经网络结构的人类动作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儒鹏 于亚新 +2 位作者 张康 刘梦 尚祖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6-1939,共14页
随着手机传感器的普遍使用,对人体日常行为动作识别需求越来越多,经典识别方法是利用启发式过程获得人工特征,再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动作。最新研究表明,Inception卷积结构在特征自动提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避免人工提取特征带来的偏差... 随着手机传感器的普遍使用,对人体日常行为动作识别需求越来越多,经典识别方法是利用启发式过程获得人工特征,再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动作。最新研究表明,Inception卷积结构在特征自动提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避免人工提取特征带来的偏差问题。人体动作由复杂运动序列构成,捕捉该时间序列是动作识别必不可少的。基于此,首先对Inception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O-Inception结构,并将其与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进行了融合,进而提出了OI-LSTM(optimization Inception-LSTM)动作识别模型。OI-LSTM模型一方面可以利用O-Inception结构实现对特征的自动提取,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LSTM捕获动作时序,进而提高了动作识别准确率。在WISDM(wireless sensor data mining)和UCI(UC Irvine)两个数据集上进行了扩展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OI-LSTM动作识别模型,在WISDM和UCI两个数据集上其准确率比当前最先进的方法分别提高了约4%和1%。实验还证明,此模型拥有很强的容错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传感器分析 人体动作识别 INCEPTION 卷积神经网络(CNN) 深度可分离卷积 长短期记忆型(lstm) 深度学习 O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394
20
作者 王鑫 吴际 +3 位作者 刘超 杨海燕 杜艳丽 牛文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2-784,共13页
有效地预测使用阶段的故障数据对于合理制定可靠性计划以及开展可靠性维护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复杂系统的历史故障数据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包括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训练和... 有效地预测使用阶段的故障数据对于合理制定可靠性计划以及开展可靠性维护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复杂系统的历史故障数据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包括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训练和预测过程实现算法等,进一步以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网格搜索的LSTM预测模型参数优选算法,通过与多种典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LSTM预测模型及其参数优选算法在故障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lstm) 循环神经网络 故障时间序列预测 多层网格搜索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