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犏牛PPP1R11基因的克隆及在睾丸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闵星宇 杨丽雪 +5 位作者 于海玲 胡宇磊 杨满珍 杨璐瑜 李键 熊显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1-492,共12页
旨在克隆犏牛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1(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11,PPP1R11)基因,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解析其在雄性生殖中的功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成年犏牛睾丸、附睾、心、肝、脾、... 旨在克隆犏牛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1(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11,PPP1R11)基因,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解析其在雄性生殖中的功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成年犏牛睾丸、附睾、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肌肉和脂肪组织(n=3),犏牛和牦牛在胎牛时期(5~6月龄)、幼年时期(1~2岁)和成年时期(3~4岁)睾丸(n=3)作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PPP1R1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构建PPP1R11基因在犏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比较分析PPP1R11在犏牛和牦牛不同时期睾丸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PPP1R11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结果显示,犏牛PPP1R11基因CDS区为324 bp,编码107个氨基酸,犏牛PPP1R11蛋白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性较高;PPP1R11可与PPP1R2、PPP1R7、PPP1CB和UTP20等蛋白相互作用,互作蛋白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磷酸化相关,参与调控睾丸发育、精子发生和性成熟等生物学过程。PPP1R11在犏牛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该基因在犏牛睾丸中的表达量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幼年和成年时期犏牛睾丸中PPP1R11的表达与同时期牦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IHC染色结果发现,PPP1R11蛋白在犏牛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中低表达并与牦牛存在显著差异,雄性犏牛初级精母细胞数量减少并且减数分裂阻滞于此。本研究表明,犏牛与牦牛PPP1R11在睾丸中存在时空表达差异,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相关,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犏牛 PPP1R11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减数分裂 睾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靶向调控miR-214在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宁金卓 卓栋 程帆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IncRNA MALAT1)在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对G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睾丸GC-1细胞缺氧复氧模型,qRT-PCR法检测不同复氧损伤时间点IncRNA MALAT1和微小RNA-214(miR-2...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IncRNA MALAT1)在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对G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睾丸GC-1细胞缺氧复氧模型,qRT-PCR法检测不同复氧损伤时间点IncRNA MALAT1和微小RNA-214(miR-214)的表达变化;分别采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IncRNA MALAT1对G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荧光素酶实验验证IncRNA MALAT1和miR-214的靶向关系,并采用qRT-PCR法检测转染IncRNA MALAT1后细胞中miR-214的表达变化。结果:IncRNA MALAT1随着复氧损伤时间的增加,其表达增高,在缺氧3 h/复氧24 h细胞上调最为明显,而miR-214的表达降低;过表达IncRNA MALAT1能显著抑制GC-1细胞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沉默IncRNA MALAT1可使GC-1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凋亡水平减弱;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IncRNA MALAT1序列上有miR-214的结合位点。过表达IncRNA MALAT1抑制GC-1细胞miR-214表达,而沉默IncRNA MALAT1能促进miR-214表达。结论:IncRNA MALAT1可以通过靶向miR-214改变GC-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从而影响睾丸IR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 链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1 微小RNA-2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暴露对幼龄雄性小鼠睾丸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艳云 王亚峰 +6 位作者 高鹏 郭奇彦 胡俊峰 刘军叶 郭国祯 郎海洋 曾丽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14,共7页
将96只3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暴露组和暴露组。暴露组小鼠每日接受场强200kV/m、脉冲数400次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暴露,连续暴露30 d,2 h/d,暴露期间观测小鼠体质量的变化。于照后第1、7、14、21、30和6... 将96只3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暴露组和暴露组。暴露组小鼠每日接受场强200kV/m、脉冲数400次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暴露,连续暴露30 d,2 h/d,暴露期间观测小鼠体质量的变化。于照后第1、7、14、21、30和60天检测暴露后小鼠睾丸指数、精子数量、精子畸形率、精子凋亡及睾丸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tumor antigen 1,MTA-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小鼠体质量从照射第8天至第28天明显降低;睾丸指数于照后第21天至第60天明显降低;精子数量于照后第7天至第60天明显减少;精子畸形率从照后第1天至第30天时增高;生精细胞凋亡率在照后第1天和第60天时明显增高,但在照后第7天和第14天时明显降低;睾丸组织中MTA-1蛋白表达量于照后第1、7、14和60天时明显降低,且MTA-1mRNA表达量也于照射后第1天至第21天时明显降低。结果提示一定参数的EMP暴露可能通过影响MTA-1表达水平而对幼龄雄性BALB/c小鼠睾丸发育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BALB/C小鼠 睾丸 精子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UCA1对膀胱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莉 肖燕萍 +2 位作者 林颖烽 崔兆磊 陈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77-80,84,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lncRNA-UCA1)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lncRNA-UCA1用于膀胱癌诊断的相关文献,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lncRNA-UCA1)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lncRNA-UCA1用于膀胱癌诊断的相关文献,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7月31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QUADAS-2条目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合并UCA1用于膀胱癌诊断的统计量。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共含膀胱癌患者919例,非癌对照418例。lncRNA-UCA1用于区分膀胱癌和非癌对照的合并敏感度为0.78(95%CI:0.76~0.80),特异度为0.87(95%CI:0.85~0.90),曲线下面积(AUC)为0.9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于GAPDH为内参的lncRNA-UCA1检测效能(AUC:0.98)高于非GAPDH(AUC:0.85);以尿液为检测基质的lncRNA-UCA1分析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敏感度:0.78;特异度:0.86;AUC:0.93)。结论 lncRNA-UCA1对膀胱癌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 膀胱癌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Dkkl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对外源性激素处理的响应
5
作者 汪泳昌 祝骏贤 +13 位作者 李建松 陈辰 纪利芹 洪孝友 刘晓莉 王亚坤 吴聪聪 余汶君 罗来福 陈海港 魏成清 朱新平 张俊杰 李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2,共7页
Dkkl1基因在哺乳动物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在龟鳖类动物中的研究十分有限。为探索龟鳖类Dkkl1基因的潜在功能和作用机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Dkkl1基因的cDNA片段,分析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以... Dkkl1基因在哺乳动物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在龟鳖类动物中的研究十分有限。为探索龟鳖类Dkkl1基因的潜在功能和作用机制,克隆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Dkkl1基因的cDNA片段,分析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对外源性激素处理的响应。克隆获得的Dkkl 1基因cDN A序列长度为823 bp,其中3'-非编码区(UTR)为67 bp,5'UTR为90 bp,开放阅读框为666 bp,共编码222个氨基酸。中华鳖Dkkl1蛋白是一种稳定性较差、亲水性较强的碱性蛋白,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Dkkl1蛋白的相似性较高(81%),与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Dkkl1蛋白的同源性较低(70%)。通过RT-PCR和RT-qPCR分析发现,中华鳖Dkkl1 mRNA在3冬龄成体精巢中极显著性高表达(P<0.001),而在其余体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华鳖精巢中Dkkl1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并在3冬龄时达到顶峰。此外,17β-雌二醇(E2)和17α-甲基睾酮(17α-MT)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成体中华鳖精巢中Dkkl1基因的表达(P<0.05)。研究表明,Dkkl1基因可能在中华鳖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Dkkl1基因 睾丸发育 精子发生 生物信息学分析 外源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LncRNA OGFRP1、TDRG1表达变化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堃 宋丹 康程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阿片类生长因子受体假基因1(OGFRP1)、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TDRG1)表达变化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EC患者90例,采用RT-qPCR法检...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阿片类生长因子受体假基因1(OGFRP1)、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TDRG1)表达变化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EC患者90例,采用RT-qPCR法检测E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LncRNA OGFRP1、TDRG1及PI3K、AKT mRN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C组织中LncRNA OGFRP1、TDRG1与PI3K、AKT mRNA表达的相关性。根据EC组织中LncRNA OGFRP1、TDRG1的表达均值将患者分为LncRNA OGFRP1、TDRG1高表达者及低表达者,K-M法绘制EC组织中不同LncRNA OGFRP1、TDRG1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EC组织LncRNA OGFRP1、TDRG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E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EC组织中LncRNA OGFRP1、TDRG1及PI3K、AKT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C组织中LncRNA OGFRP1表达与PI3K、AKT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4、0.571,P均<0.01),LncRNA TDRG1表达与PI3K、AKT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3、0.584,P均<0.01)。LncRNA OGFRP1、TDRG1高表达的EC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ncRNA OGFRP1、TDRG1低表达患者(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OGFRP1≥1.19、LncRNA TDRG1≥1.35为影响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EC组织中LncRNA OGFRP1、TDRG1表达升高,LncRNA OGFRP1、TDRG1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存在相关性,且为E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阿片类生因子受体假基因1 长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 PI3K/AKT信号通路 预后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ncRNA-PVT1、Atg5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斌 黄俏莹 +5 位作者 黄顺荣 钟晓刚 麦威 牙韩清 朱州 张贵年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LncRNA PVT1)和自噬相关基因5(Atg5)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的LncRNA PVT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LncRNA PVT1)和自噬相关基因5(Atg5)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Atg5,同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Atg5相对表达量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P均<0.05)。胃癌组织中LncRNA PVT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Atg5表达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LncRNA PVT1与Atg5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3,P=0.000)。结论LncRNA PVT1和Atg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 自噬相关基因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G18调控miR-324-5p/GLI1轴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雷荟融 +2 位作者 成延娟 唐元艳 黄知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92,共8页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ML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入选人员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与miR-324-5p的表达。体外培养AML细胞HL-60,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HCG18 siRNA组、miR-NC组、miR-324-5p mimics组、miR-324-5p mimics+GLI1 NC组、miR-324-5p mimics+GLI1组、lncRNA HCG18 siRNA+NC inhibitor组、lncRNA HCG18 siRNA+miR-324-5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检测HL-60细胞中lncRNA HCG18、miR-324-5p表达、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GLI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表达水平(2.85±0.32)较对照组(1.03±0.11)显著升高(P<0.01),而miR-324-5p表达水平(0.47±0.05)较对照组(1.05±0.09)显著降低(P<0.01);沉默lncRNA HCG18表达或过表达miR-324-5p后HL-60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数、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均有靶向关系;抑制miR-324-5p表达可逆转沉默lncRNA HCG18表达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GLI1过表达可逆转过表达miR-324-5p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HCG18在AML细胞中高表达,抑制lncRNA HCG18表达可通过调控miR-324-5p/GLI1轴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 微小RNA-324-5p 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龚艳清 韩涛 +1 位作者 章坤 张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98,共3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肝癌有关的lncRNA包括H19、HOC转录反义RNA、肝癌过表达转录本、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人母系表达基因3等,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肝癌有关的lncRNA包括H19、HOC转录反义RNA、肝癌过表达转录本、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人母系表达基因3等,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新型的肝癌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在肝癌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母源性印记基因 HOC转录反义RNA 肝癌过表达转录本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人母系表达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DRG1、miR-194-3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放疗敏感性影响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刚 武青生 +3 位作者 赵延礼 马生彪 王巍 穆元忠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lncRNA TDRG1)、微小RNA-194-3p(miR-194-3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直肠癌细胞凋亡、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lncRNA TDRG1)、微小RNA-194-3p(miR-194-3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直肠癌细胞凋亡、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TDRG1、miR-194-3p。使用Lnc Base Predicted v.2在线预测网站分析lncRNA TDRG1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TDRG1的靶基因。取人直肠癌细胞系SW1643分别转染si-TDRG1、si-NC、miR-194-3p mimics、miR-NC、si-TDRG1+anti-miR-194-3p、si-TDRG1+anti-miRNC,记为si-TDRG1组、si-NC组、miR-194-3p组、miR-NC组、si-TDRG1+anti-miR-194-3p组、si-TDRG1+anti-miR-N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算各组细胞放疗敏感性[以细胞存活分数、放射增敏比(SER)表示]。结果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TDRG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miR-194-3p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均<0.05)。转染WT-TDRG1、miR-194-3p mimics的SW1643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于转染WT-TDRG1、miR-NC的SW1643细胞(P<0.05)。siTDRG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NC组,miR-194-3p组细胞凋亡率高于miR-NC组,si-TDRG1+anti-miR-194-3p组细胞凋亡率低于si-TDRG1+anti-miR-NC组(P均<0.05)。si-TDRG1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NC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i-NC组(P<0.05);miR-194-3p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iR-NC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miR-NC组;si-TDRG1+anti-miR-194-3p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i-TDRG1+anti-miR-NC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TDRG1+anti-miR-NC组(P均<0.05)。si-TDRG1组、si-NC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0.330、0.657,SER为2.016;miR-194-3p组、miR-NC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0.370、0.669,SER为1.913;si-TDRG1+anti-miR-194-3p组、si-TDRG1+anti-miR-NC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0.547、0.320,SER为0.574。结论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TDRG1高表达、miR-194-3p低表达;干扰lncRNA TDRG1可能是通过靶向miR-194-3p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提高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非编码RNA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 微小RNA-194-3p 直肠癌 细胞凋亡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UBC1和B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智 董亚静 谢宇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41-45,74,共6页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 UBC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中收集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 UBC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中收集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病灶>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进行lncRNA UBC1、BMP2 mRNA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BMP2蛋白水平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lncRNA UBC1、BMP2蛋白水平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 mRNA表达水平及BMP2蛋白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_(3)~T_(4)、Ⅲ~Ⅳ期、淋巴转移患者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T_(1)~T_(2)、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且低分化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UBC1、BMP2蛋白高表达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lncRNA UBC1、BMP2蛋白低表达患者(P<0.05)。浸润深度(T_(3)~T_(4))、TNM分期(Ⅲ~Ⅳ期)、淋巴转移、lncRNA UBC1高表达、BMP2 mRNA高表达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 UBC1、BMP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不良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胃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变化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涛 许昕炜 姜加宏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55-58,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基因(lncRNA MIA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预后不良32例、预后... 目的 观察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基因(lncRNA MIA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预后不良32例、预后良好90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1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MIAT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与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大面积梗死、NIHSS评分为≥16分的患者血清lncRNA MIAT、HMGB1分别低于小/中面积梗死、NIHSS评分<16分者,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升高及大面积梗死均是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lncRNA MIAT、HMGB1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779、0.93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MIAT、HMGB1水平均升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脑梗死 链非编码RNA 心肌梗死相关转录基因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ncRNA UCA1、miR-590-3p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艳梅 李伟 王海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CA1)、微小RNA(miR)-590-3p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患者,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CA1)、微小RNA(miR)-590-3p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患者,qRT-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UCA1和miR-590-3p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lncRNA UCA1与miR-590-3p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病理参数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lncRNA UCA1和miR-590-3p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 胃癌组织中lncRNA UCA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miR-590-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lncRNA UCA1与miR-590-3p表达呈负相关(r=-0.720,P <0.01)。不同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患者lncRNA UCA1和miR-590-3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M生存曲线显示,高lncRNA UCA1表达组累积生存率低于低lncRNA UCA1表达组,高miR-590-3p表达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低miR-590-3p表达组(χ^(2)=8.140、11.624;P=0.004、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lncRNA UCA1高表达,miR-590-3p低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链非编码RNA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 微小RNA-590-3p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刚刚 吴承骏 +3 位作者 卢利霞 郑英 王俊科 于晓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02-106,共5页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RNA,过去认为其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近年认为其可通过编码小肽调控细胞增殖。lncRNA参与各种器官的纤维化,包括肝脏、心脏、肺和肾脏。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ncRNA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根据作用可分为三类。大部分lncRNA发挥肝纤维化促进作用,如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肝纤维化相关的lncRNA1、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因子1等;少部分lncRNA发挥抑制作用,如母系表达基因3、生长停滞特异转录因5等;极少数lncRNA具备促进和抑制肝纤维化发生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牛磺酸上调基因1 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因子1 母系表达基因3 停滞特异转录因5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