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PCR技术从高GC含量绿脓杆菌模板中扩增长片段外毒素A全基因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晓梅 饶贤才 +3 位作者 黄建军 金晓琳 朱军民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PCR技术 高GC含量 绿脓杆菌模板 DNA 外毒素A PCR扩增 长片段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Ribozyme两侧长片段附加序列(LAS)的去除及其转录载体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桦 陆长德 祁国荣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44-49,共6页
选择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特异Ribozyme做为目的Ribozyme(Rz),在目的Ribozyme两侧分别设计5'-顺式Rz和3'-顺式Rz,在目的Ribozyme上设计BamHI酶切位点,并构建了上述Riboz... 选择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特异Ribozyme做为目的Ribozyme(Rz),在目的Ribozyme两侧分别设计5'-顺式Rz和3'-顺式Rz,在目的Ribozyme上设计BamHI酶切位点,并构建了上述Ribozyme转录载体pSCRz262,采用该质粒进行体外转录,并对转录靶RNA分子进行了切割反应。结果显示pSCRz262在转录过程中发生了自身切割,并释放出目的Ribozyme-Rz262,该目的Ribozyme不但去除了两侧长片段附加序列,而且保持了正确的生物学活性,通过BamHI切点的设计简化了该质粒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Ribozyme 长片段附加序列 转录 RNA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村建 郝飞 +3 位作者 邓永键 李永平 王鲁 钟白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并探讨其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LongSAGE)构建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LongSAGE文库,并从中挑取10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白念珠菌酵母相细...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并探讨其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LongSAGE)构建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LongSAGE文库,并从中挑取10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白念珠菌酵母相细胞LongSAGE文库。1000个测序文件中,共获得标签17773个,代表单一转录本7333种,其中单一匹配标签占16·65%,多重匹配标签占6·59%,推测蛋白标签占16·27%,基因组及粘粒等标签占1·64%,新标签为58·86%。标签拷贝数超过35的33个高表达标签中有11个可能属于新的表达序列。结论LongSAGE是一种能够快速、高通量地研究细胞基因表达谱及其丰度的方法,可发现新的表达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二态性 基因表达谱 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片段非编码RNA及其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长片段非编码RNA的特性、功能以及与一些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长片段非编码RNA 转录调控 疾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的构建及结果分析
5
作者 周村建 邓永键 +3 位作者 郝飞 钟白玉 王鲁 李永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构建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并探讨其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LongSAGE)构建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LongSAGE文库,从文库中挑取阳性克隆测序,用SAGEs-oftware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检索... 目的构建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文库并探讨其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LongSAGE)构建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LongSAGE文库,从文库中挑取阳性克隆测序,用SAGEs-oftware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检索,从而了解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的1 000个测序文件中,共获得标签17 552个,代表单一转录本6 627种,其中单一匹配标签占20.5%,多重匹配标签占6.64%,假设蛋白标签为18.47%,新标签为53.07%。标签拷贝数超过35拷贝的36个高表达标签中有15个可能属于新的表达序列。结论用LongSAGE技术获得了菌丝相白假丝酵母菌基因表达谱及其丰度的量化信息,可以发现新的表达序列,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二态性 长片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的制备RNA方法比较及长片段DNART-PCR扩增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昌源 张洪花 +1 位作者 陈雅棠 刘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从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制备RNA的最佳方法,研究逆转录PCR扩增DNA长片段目的基因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琼脂糖核酸电泳方法和RT-PCR技术比较观察了5种商品化RNA/mRNA提取试剂/试剂盒用于提取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RNA的效果... 目的探讨从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制备RNA的最佳方法,研究逆转录PCR扩增DNA长片段目的基因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琼脂糖核酸电泳方法和RT-PCR技术比较观察了5种商品化RNA/mRNA提取试剂/试剂盒用于提取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RNA的效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比较了不同的DNA聚合酶用于RT-PCR扩增长片段EMⅡ/3(1.72kb)和EM10(1.76kb)的效果。结果总RNA提取试剂盒(RNeasyTotalRNAKit)提取的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RNA电泳显示出清晰的28S、18SrRNA条带和弥散于0.8kb至20kb之间未降解的mRNA,是唯一能逆转录扩增出单一目的条带的核酸提取物。TaqDNA聚合酶与高保真DNA聚合酶Pfu的混合制剂TaqPlus应用于RT-PCR可扩增出大量1720bp和1760bp单一目的基因。结论总RNA提取试剂盒(RNeasyTotalRNAKit)对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RNA的提取效果最好;TaqPlus适合用于RT-PCR扩增长片段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片段DNA 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房棘球绦虫 DNA聚合酶 RNA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单拷贝序列的长片段PCR体系优化
7
作者 魏利洁 苏建辉 +3 位作者 轩淑欣 王彦华 申书兴 赵建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可作为FISH技术的有效探针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然而,传统PCR技术对于5 kb以上的长片段进行有效扩增很难。合适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是进行长片段PCR有效扩增的必要前提。为了获得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以用于... 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可作为FISH技术的有效探针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然而,传统PCR技术对于5 kb以上的长片段进行有效扩增很难。合适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是进行长片段PCR有效扩增的必要前提。为了获得目的序列长片段PCR产物以用于FISH研究,根据大白菜A03染色体顶端无重复序列区段设计了80对长片段PCR引物,从基因组DNA模板质量、d NTPs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和延伸时间方面对PCR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试验证明,选用幼苗嫩叶的基因组DNA和LA Taq DNA聚合酶可以提高长片段PCR引物的扩增质量和扩增效率;确定了适合5~15 kb长片段PCR的反应体系为20μL:50 ng/μL模板DNA 2μL,2.5 mmol/L d NTPs 1.6μL,10μmol/μL正反引物各1μL,10×LA PCR BufferⅡ(含Mg^2+)2μL,5 U/μL LA Taq酶0.2μL;反应条件为98℃变性15 s;58~64℃退火10 s,68℃延伸5 min,35个循环;68℃延伸10 min,4℃保存。在大白菜基因组中成功获得了60对5~15 kb的扩增片段。为在大白菜粗线期染色体上开展长片段PCR-FISH技术研究及在近缘种间开展比较染色体涂染揭示进化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长片段PCR 体系优化 单拷贝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长片段插入/缺失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8
作者 李曼 史晓蕾 +8 位作者 邸锐 刘志芳 孟庆民 付才 杨春燕 王冬梅 张孟臣 张洁 闫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6,共9页
为了开发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的大豆分子标记,以12份地理来源不同的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基因组10倍深度重测序开发长片段插入/缺失(InDel)标记,并应用2018年黄淮海大豆多点鉴定96份参试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 为了开发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的大豆分子标记,以12份地理来源不同的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基因组10倍深度重测序开发长片段插入/缺失(InDel)标记,并应用2018年黄淮海大豆多点鉴定96份参试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插入/缺失片段长度大于20 bp的InDel标记66561个,平均每条染色体InDel标记的数量为3262个;位于内含子的InDel占比12.35%,位于基因上游序列和下游序列的InDel占比分别为25.83%,20.44%,位于基因间隔区的InDel占比34.39%,位于外显子的InDel占比0.19%,位于5′-UTR和3′-UTR的InDel占比分别为0.93%和1.51%;片段长度介于20~40 bp的InDel数量为42453个,41~60 bp为13044个,61~80 bp为5034个,81~100 bp为2285个,大于100 bp为2413个;从检测到的66561个InDel位点中,根据插入/缺失片段长度,在基因组中随机选区160个InDel位点,利用引物设计、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在55℃的退火温度条件下,开发出32个有且仅有2个等位变异、基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易于分辨的长片段插入/缺失标记。应用新开发的32个标记,构建了2018年黄淮海大豆多点鉴定96个参试品系DNA指纹图谱,参试的大豆材料纯度为96.84%,没有同物异名现象发生。研究开发的InDel标记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大豆DNA指纹图谱构建、种子纯度检测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子标记 长片段插入/缺失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PCR进行长片段DNA的合成
9
作者 李炜东 梁布锋 祁自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利用PCR合成DNA长片段(Synthesis Large Frament DNA using PCR,SLFD PCR)是一种有效的合成长片段DNA的方法。采用一段已知的500~600bp碱基的DNA片段为PCR模板,根据所要合成的DNA序列可以设计一系列的PCR引物,这些引物都位于模板DNA的... 利用PCR合成DNA长片段(Synthesis Large Frament DNA using PCR,SLFD PCR)是一种有效的合成长片段DNA的方法。采用一段已知的500~600bp碱基的DNA片段为PCR模板,根据所要合成的DNA序列可以设计一系列的PCR引物,这些引物都位于模板DNA的5’端,长度为50~60bp,且从5’到3’方向顺序重叠,重叠碱基数目为12~15,全部引物叠加所得到的DNA正是自己所要合成的DNA。这组引物中最3’端的一条含有一个BamH Ⅰ酶切位点,在该位点后面有15碱基与模板DNA5’端一致的序列。另外还设计一条与该模板匹配的下游引物,引物内也含有一个BamH Ⅰ酶切位点。首先采用5’端最右侧的引物与下游引物进行PCR,在PCR进行10个循环后,以此次PCR的产物为下一轮PCR的模板,该轮PCR采用右侧倒数第二个引物为上游引物,下游引物保持不变。采用类似的方法,完成所有的PCR循环,就可以得到所需要合成的DNA长片段。该方法尤其适合100~200碱基左右的长片段DNA的快速合成与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DNA合成 长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的上海水牛遗传结构分析和家系鉴定
10
作者 孙玲伟 高骏 +5 位作者 陆雪林 章伟建 刘炜 胡杰 张德福 戴建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3期8-13,18,共7页
为提高上海水牛的育种效率和遗传种质资源丰富度,采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80头上海水牛进行基因组测序,质控后获得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群体亲缘关系以及近... 为提高上海水牛的育种效率和遗传种质资源丰富度,采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80头上海水牛进行基因组测序,质控后获得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群体亲缘关系以及近交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从80头上海水牛的24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上共检出的99963个高质量SNP位点、874个连续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80头上海水牛分为2个大支(家系),A1和A2属于第一大支(家系A),包含9头公水牛、18头母水牛;B1、B2和B3属于第二大支(家系B),包含16头公水牛、37头母水牛。基于ROH测算近交系数的结果显示:25头公水牛和55头母水牛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0145和0.0114。本研究构建了上海水牛家系,揭示了上海水牛的近交状态,为上海水牛繁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水牛 简化基因组测序 纯合片段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RPS2类候选抗病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玲玲 李磊 +7 位作者 韩小霞 邢俊杰 李玲龙 阳志刚 罗秀娟 李丁 谢灵灵 曹孟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利用NBS保守结构域获得的探针及基于RecA文库富集方法的试剂盒筛选东乡野生稻液体pCAMBIA1301质粒文库,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在NCBI上进行BLASTN序列比对后,设计相关引物,扩增获得编码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序列,与已... 利用NBS保守结构域获得的探针及基于RecA文库富集方法的试剂盒筛选东乡野生稻液体pCAMBIA1301质粒文库,杂交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在NCBI上进行BLASTN序列比对后,设计相关引物,扩增获得编码区,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序列,与已克隆的NBS-LRR类抗性基因建立进化树.结果分析表明,其预测蛋白除了部分氨基酸缺失及2个氨基酸不同外,与粳稻大部分序列一致,分子进化树表明其与粳稻、拟南芥RPS2基因的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液体质粒文库 长片段高保真PCR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ta2候选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骥诚 张向明 +3 位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徐鑫 刘新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33-2135,共3页
为了验证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ta2的功能,利用长片段PCR技术从基因的供体品种PiNo.4中扩增了2个候选基因Pita2-1,Pita2-2,长度分别为6.1 kb和16.5 kb,电泳回收目的片段,然后利用双酶切分别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对阳性克隆通过... 为了验证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ta2的功能,利用长片段PCR技术从基因的供体品种PiNo.4中扩增了2个候选基因Pita2-1,Pita2-2,长度分别为6.1 kb和16.5 kb,电泳回收目的片段,然后利用双酶切分别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对阳性克隆通过菌落PCR、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已成功地获得了2个候选基因的重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ita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候选抗性基因 长片段PCR技术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创建者序列重建问题的单亲遗传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璟莉 王华 梁彬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74,共4页
利用最大片断长度MFL(Maximum Fragment Length problem)模型研究创建者序列重建问题的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HF,该算法采用向前探测技术确定列值,并充分利用重组体列向0、1取值比例,以及该比例与创建者矩阵的列向0... 利用最大片断长度MFL(Maximum Fragment Length problem)模型研究创建者序列重建问题的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HF,该算法采用向前探测技术确定列值,并充分利用重组体列向0、1取值比例,以及该比例与创建者矩阵的列向0、1取值比例的相关性等启发式信息。其次,通过引入基于HF算法的遗传算子,提出一种重建创建者序列的单亲遗传算法PGMFL。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约束内,PGMFL算法能获得较其他算法更少的断点个数和更长的片段平均长度,是求解创建者序列重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者 重组体 重建 长片段度问题 单亲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丽萍 徐世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5,共4页
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组数据库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数据库的建设为鳞翅目害虫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技术平台。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GLGI)、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组数据库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数据库的建设为鳞翅目害虫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技术平台。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SAGE)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GLGI)、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LongSAGE)等在家蚕获取基因表达谱、发现组织特异表达以及发现新基因中应用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结果;众多通用SAGE数据库以及家蚕数据库为SAGE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条件;以SAGR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将把家蚕基因研究引入基因网络研究中,进行靶向定位以及辐射研究,加快家蚕后基因组时代步伐,为快速有效地发掘和研究鳞翅目害虫的功能基因提供模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结合标签的基因序列延伸 长片段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M13KE噬菌体展示系统的建立
15
作者 方月琴 郭娟宁 +1 位作者 陆豪杰 朱国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以M13KE噬菌体为起始载体,建立一种无需辅助噬菌体的较长片段多肽库展示系统,以解决当前噬菌体展示仅能筛选短肽库现象,并扩大靶向高通量筛选范畴。根据M13KE次要外壳蛋白(Minor coat protein of wild-type M13KE,wt-pⅢ)基因III(wt-ge... 以M13KE噬菌体为起始载体,建立一种无需辅助噬菌体的较长片段多肽库展示系统,以解决当前噬菌体展示仅能筛选短肽库现象,并扩大靶向高通量筛选范畴。根据M13KE次要外壳蛋白(Minor coat protein of wild-type M13KE,wt-pⅢ)基因III(wt-gene Ⅲ)结构与功能关系,设计并扩增出能发挥其基因功能的截短基因Ⅲ(Truncated gene Ⅲ,tgⅢ);通过拼接-重叠-延伸PCR(Splice-overlapping-extens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OEing-PCR)获得含启动子、信号肽和结构基因的融合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至M13KE载体的合适部位,进行蛋白质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同时在wt-gⅢ和tgⅢ部位分别插入HA和c-Myc多肽标签,再次进行表达和检测。结果显示,tgⅢ被插入到M13KE的非必需部位,利用抗蛋白III(anti-M13 pⅢ)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wt-gⅢ和tgIII均能表达pIII(protein Ⅲ,pⅢ);anti-HA和c-Myc抗体都能检测到2个标签蛋白和pⅢ蛋白质的表达。获得一种多功能M13KE载体,具有既能表达短片段多肽库,也能表达较长片段多肽库的潜能,而且无需辅助噬菌体,可用于更大范围的高通量靶向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高通量筛选 噬菌体展示系统 M13KE 长片段多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36候选基因双元载体的构建
16
作者 刘新琼 王春台 +1 位作者 刘学群 王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了验证Pi36候选基因的功能,利用长片段PCR(long-range PCR,LR-PCR)技术从Pi36基因的供体品种Q61中扩增了3个候选基因Pi36-1,Pi36-2,Pi36-3,长度分别为5.9kb,9.6kb和16.5kb,电泳回收目的片段,将Pi36-1和Pi36-2分别克隆到双元载体pCAMBI... 为了验证Pi36候选基因的功能,利用长片段PCR(long-range PCR,LR-PCR)技术从Pi36基因的供体品种Q61中扩增了3个候选基因Pi36-1,Pi36-2,Pi36-3,长度分别为5.9kb,9.6kb和16.5kb,电泳回收目的片段,将Pi36-1和Pi36-2分别克隆到双元载体pCAMBIA1300,而将Pi36-3克隆到双元载体pYLTAC27的AscI位点。为了将Pi36-3也克隆到具有高效转化效率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0中,首先在不改变pCAMBIA1300基本骨架的前提下,在其多克隆位点增加了AscI酶切位点,获得新载体pCAMBIA1300AscI;然后将克隆在载体pYLTAC27上的Pi36-3片段切下来,组装到新载体pCAMBI-A1300AscI上。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已成功地获得了3个候选基因的重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地研究Pi36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候选抗性基因 长片段PCR技术 双元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NP芯片信息评估新疆近交牛基因组纯合度 被引量:10
17
作者 师睿 张毅 +11 位作者 王雅春 黄涛 卢国昌 岳涛 卢振西 黄锡霞 卫新璞 冯书堂 陈军 乌兰·卡格德尔 茹先古丽·阿不力孜 努尔胡马尔·木合塔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3-505,I0003,共14页
新疆近交牛是经45年近亲繁育形成的近交群体,但由于繁育记录缺失,其原始亲本品种未知。为了明确新疆近交牛的遗传背景,并探索利用基因组信息评价牛群近交水平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该群体及荷斯坦牛、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等16个国内外牛品... 新疆近交牛是经45年近亲繁育形成的近交群体,但由于繁育记录缺失,其原始亲本品种未知。为了明确新疆近交牛的遗传背景,并探索利用基因组信息评价牛群近交水平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该群体及荷斯坦牛、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等16个国内外牛品种的SNP芯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Admixture方法对塔城地区新疆近交牛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计算新疆近交牛、荷斯坦牛、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的群体遗传学参数以及基因组近交指标评估各群体近交程度;结合新疆近交牛的体型分类和基因组近交指标信息,探讨了个体近交程度与体型表现的关系;最后,基于对新疆近交牛和哈萨克牛高频长纯合片段区域的筛选,鉴定了新疆近交牛基因组特征区域。研究结果显示,新疆近交牛的遗传背景与哈萨克牛基本一致,近交牛基因组纯合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且基因纯合率越高的近交牛其体型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近交衰退对体型的影响。本研究还鉴定到与新疆近交牛基因组特征区域相关的6个基本生物学通路以及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32个数量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近交牛这一特殊遗传资源的育种规划及未来该群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近交牛 群体结构 基因组近交 纯合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全基因组ROH检测及候选基因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旭庭 徐盼 +4 位作者 马政 仲德 刘林雨 倪黎纲 吴井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4-1243,共10页
通过检测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的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鉴定其与3个猪种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芯片数据对这3个猪群体进行全基因组ROH检测,统... 通过检测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的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鉴定其与3个猪种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芯片数据对这3个猪群体进行全基因组ROH检测,统计ROH数量、长度及分布,计算基于ROH的近交系数(FROH),并在高频ROH区域鉴定候选功能基因。结果显示,从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88个、3314个和4419个ROH。枫泾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2.84 Mb,平均FROH为0.084;梅山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0.55 Mb,平均FROH为0.164;沙乌头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0.52 Mb,平均FROH为0.141。在高频ROH区域共鉴定到9个枫泾猪候选功能基因和8个梅山猪候选功能基因。研究结果为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的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合片段 近交系数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31(t)候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9
作者 赵传纪 刘学群 +1 位作者 王春台 徐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611-6612,6629,共3页
[目的]构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31(t)候选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长片段PCR在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扎昌龙中扩增长10.6 kb的候选基因,将其通过Asc I单酶切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并对阳性克隆进行质粒PCR、酶切检测和测... [目的]构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31(t)候选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长片段PCR在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扎昌龙中扩增长10.6 kb的候选基因,将其通过Asc I单酶切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并对阳性克隆进行质粒PCR、酶切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试验成功构建了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31(t)候选基因的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Xa31(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候选基因 长片段PCR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RCC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思力 李悦玮 +4 位作者 许现辉 张静 张翔宇 韩明哲 韩忠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ERCC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中2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5(8.2%),AC为57(31.1%),CC为111(60.7%);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3(6.8%),AC为83(43.7%),CC为94(49.5%),两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CC基因型频数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OR为1.57(95%CI为1.04-2.37);按性别分层,ERCC1G19007和C8092A男性病例组与男性对照组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年龄分层,ERCC1C8092A小于10岁病例组与对照组CC基因型分布频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CC 18092C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白血病 多态现象(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