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方伟 杜江涛 +4 位作者 周莎桑 吕宇 桂飞 宋晓明 褚晓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31,共5页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 目的对普通环境饲养的长爪沙鼠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为制定长爪沙鼠病原体检测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小鼠、大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对普通环境饲养的30只长爪沙鼠进行16项细菌、11项病毒和8项寄生虫的检测。结果饲养于普通环境的30只长爪沙鼠有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III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支原体、泰泽病原体、螺杆菌抗体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6.7%、3.3%、100.0%、6.7%、10.0%、6.7%、6.7%和56.7%,同时检出嗜肺巴斯德杆菌感染率为3.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为10.0%,大肠埃希菌O115 a,C,K(B)感染率为6.7%,鼠三毛滴虫感染率为100.0%,鞭毛虫感染率为100.0%。结论本研究为制定长爪沙鼠等级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环境长爪沙鼠种群中病原体携带情况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动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地沙化形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雅珍 张强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72-71,共2页
吉林西部地区是指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8′至125°,北纬43°20′到26°38′之间的松嫩平原西地端的广阔地带。 一、动植物群落演替 1.啮齿动物群落演替 (1)长爪沙鼠种群迁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喜栖... 吉林西部地区是指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8′至125°,北纬43°20′到26°38′之间的松嫩平原西地端的广阔地带。 一、动植物群落演替 1.啮齿动物群落演替 (1)长爪沙鼠种群迁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喜栖于松软沙质土壤的荒漠草原动物。主要分布在典型沙漠化的草原地带。吉林省原本没有分布。历史上曾有过两次迁入,1918——1920年;1937——1940年。都没有长期定居下来。自70年代初由内蒙喇麻营、花灯等地向东北方向迁入我省。经22年时间从最先于72年发现长爪沙鼠的包拉温都、团结等地已经迁入到乾安的兰字乡,长岭的七撮乡、州号乡。年均迁移距离18.25公里。密度(一日弓形夹法)为11—28.5只/Ha。1982年双辽的那木期乡也有长爪沙鼠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动植物群落 吉林西部 长爪沙鼠种群 形势分析 演替 固定沙地 沙地植物群落 小毛足鼠 先锋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