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
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
静态
长波
高低不平
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状态辨识理论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加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怀志
牛留斌
+1 位作者
谷永磊
杨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深入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关系动态,掌握轨道结构传递特性,对科学评价车辆、轨道的服役状态及精准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辨识理论,以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深入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关系动态,掌握轨道结构传递特性,对科学评价车辆、轨道的服役状态及精准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辨识理论,以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车载检测系统在一高速铁路上的实测轨道不平顺及车体垂向加速度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平均周期图谱法计算检测数据功率谱密度及其相干函数,用状态空间方法构建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模型,并用关联模型传递函数及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车体垂向加速度与相应实测数据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利用合理阶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能够有效辨识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
车体垂向加速度
平均周期图谱法
功率谱密度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260290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SY2021G00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3YJ020)。
文摘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
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
静态
长波
高低不平
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Keywords
long-span bridge of high-speed railway
preset track irregularity
real train test
track static long-wave longitudinal level irregularity
mid-point chord method with 60 m chord
vertic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f car body
分类号
U213.2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状态辨识理论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加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怀志
牛留斌
谷永磊
杨飞
机构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基金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基金(京沪科研-2018-06)。
文摘
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车辆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深入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关联关系动态,掌握轨道结构传递特性,对科学评价车辆、轨道的服役状态及精准指导线路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辨识理论,以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车载检测系统在一高速铁路上的实测轨道不平顺及车体垂向加速度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平均周期图谱法计算检测数据功率谱密度及其相干函数,用状态空间方法构建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模型,并用关联模型传递函数及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车体垂向加速度与相应实测数据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利用合理阶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能够有效辨识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关系。
关键词
长波轨道高低不平顺
车体垂向加速度
平均周期图谱法
功率谱密度
状态空间模型
Keywords
long wave track longitudinal irregularity
vertical acceleration of car-body
average periodic map metho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state-space model
分类号
U216.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李国龙
孙宪夫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空间状态辨识理论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加速度预测模型
杨怀志
牛留斌
谷永磊
杨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