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波红外激光目标仿真中拖尾现象的消除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战华 陈勃昊 +2 位作者 刘堃 蔡怀宇 张尹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5,共6页
目标仿真是一种能够降低武器测试时间与成本的技术。使用长波红外激光器投射光斑到屏幕上进行目标仿真时,往往会在屏幕上产生拖尾现象,使点状目标难以在屏幕上保持原有形状,严重干扰对目标的精确识别,降低测试精度。通过理论分析了激光... 目标仿真是一种能够降低武器测试时间与成本的技术。使用长波红外激光器投射光斑到屏幕上进行目标仿真时,往往会在屏幕上产生拖尾现象,使点状目标难以在屏幕上保持原有形状,严重干扰对目标的精确识别,降低测试精度。通过理论分析了激光功率、激光斑移动速度以及屏幕材料等因素对拖尾的影响,并通过系列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首先,在相同的激光斑移动速度下,激光功率越高,拖尾现象越明显;其次,在激光功率相同的条件下,激光斑移动速度越慢,拖尾现象越明显;最后,不同的材料对10.6μm激光的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差别,散热性能越差,拖尾现象越明显。结果证明:采用根据激光斑移动速度实时调节激光功率以及使用适当热物理性质的屏幕材料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和减轻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尾现象 长波红外激光 激光辐照 红外目标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晶体应用于中长波红外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毅 刘高佑 +8 位作者 王瑞雪 杨超 杨科 密淑一 戴通宇 段小明 姚宝权 鞠有伦 王月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9-1395,共17页
中波红外3~5μm波段以及长波红外8~12μm波段的激光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在激光成像、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激光医疗、化学遥感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非线性光学晶体,采用光学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在实现中长波红外... 中波红外3~5μm波段以及长波红外8~12μm波段的激光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在激光成像、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激光医疗、化学遥感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非线性光学晶体,采用光学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在实现中长波红外固体激光输出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该方法激光器结构简单,且晶体本身并不参与能量交换,因而没有量子亏损,从而产热很少。同时具有单色性好、宽调谐、高功率等优点。本文针对常用以及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对其应用于中长波红外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激光 固体激光 非线性光学晶体 光学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GeP2光参量振荡器的长波红外双波段调谐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冬冬 乔占朵 +2 位作者 高宝光 王天齐 樊仲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4,共7页
文中报道了一种基于ZnGeP;(ZGP)的纳秒宽调谐长波红外光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采用重复频率50 Hz、脉冲宽度小于10 ns的1064 nm基频光泵浦基于Ⅱ类相位匹配KTP的光参量振荡器产生2.1μm激光,进而泵浦基于Ⅰ... 文中报道了一种基于ZnGeP;(ZGP)的纳秒宽调谐长波红外光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采用重复频率50 Hz、脉冲宽度小于10 ns的1064 nm基频光泵浦基于Ⅱ类相位匹配KTP的光参量振荡器产生2.1μm激光,进而泵浦基于Ⅰ类相位匹配的ZGP光参量振荡器产生7~11μm长波红外输出。通过对ZGP的角度调谐获得了2.815~2.963μm连续可调谐信号光,对应闲频光波长连续可调谐范围为7.82~9.08μm。通过泵浦波长调谐的方式,当采用2107.13~2153.95 nm范围内的激光泵浦ZGP-OPO,获得了信号光波长范围为2.624~2.662μm和2.745~2.956μm的连续可调谐输出,对应闲频光范围为7.94~9.07μm和10.20~10.82μm。闲频光波长为8.03μm、能量为0.8 mJ时,ZGP-OPO的泵浦光至闲频光转换效率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参量振荡器 长波红外激光 连续可调谐 双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facet coatings for high-performance LWIR quantum cascade lasers atλ∼8.5μm 被引量:1
4
作者 MA Yuan LIN Yu-Zhe +5 位作者 WAN Chen-Yang WANG Zi-Xian ZHOU Xu-Yan ZHANG Jin-Chuan LIU Feng-Qi ZHENG Wan-Hua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2,共6页
We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ong-wave infrared quantum cascade lasers(LWIR QCLs)by studying and optimizing the anti-reflection(AR)optical facet coating.Compared to the Al2O3 AR coat⁃ing,the Y_(2)O_(3)A... We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ong-wave infrared quantum cascade lasers(LWIR QCLs)by studying and optimizing the anti-reflection(AR)optical facet coating.Compared to the Al2O3 AR coat⁃ing,the Y_(2)O_(3)AR coating exhibits higher catastrophic optical mirror damage(COMD)level,and the optical facet coatings of both material systems have no beam steering effect.A 3-mm-long,9.5-μm-wide buried-heterostruc⁃ture(BH)LWIR QCL ofλ~8.5μm with Y_(2)O_(3)metallic high-reflection(HR)and AR of~0.2%reflectivity coating demonstrates a maximum pulsed peak power of 2.19 W at 298 K,which is 149%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coated device.For continuous-wave(CW)operation,by optimizing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Y_(2)O_(3)AR coating,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reaches 0.73 W,which is 91%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coated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cascade lasers long-wave infrared optical facet coatings catastrophic optical mirror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