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治盆地岩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傅耀军 武强 李树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6-102,共7页
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了长治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规律,系统地分析了岩溶水赋存及盆地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表明,长治盆地属辛安泉岩溶水系统部分,是其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该盆地岩溶水受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蓄水构造控制... 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了长治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规律,系统地分析了岩溶水赋存及盆地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表明,长治盆地属辛安泉岩溶水系统部分,是其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该盆地岩溶水受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蓄水构造控制。单斜蓄水构造及地垒蓄水构造是建设集中水源地的理想地段,各煤矿矿井用水可在背斜蓄水构造中就近解决。根据各蓄水构造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合理布置水源地、科学确定取水量是岩溶水合理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岩溶水资源 地下水 开发利用 长治盆地 蓄水构造 岩溶水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长治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环境变化特征
2
作者 李金秋 李向全 +5 位作者 范保硕 王振兴 李月丛 刘林敬 侯新伟 张春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32-3543,共12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是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气候模式、气候周期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然而不同区域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了长治盆地XZK4钻孔中更新世转型前后(1.8~0.1 Ma)共207个样品...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是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气候模式、气候周期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然而不同区域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了长治盆地XZK4钻孔中更新世转型前后(1.8~0.1 Ma)共207个样品,通过古地磁定年,运用粒度端元分析和孢粉分析,阐述了长治盆地中更新世转型期的环境变化与湖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8 Ma以来,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含量多高于60%,但个别时段草本植物花粉占优,显示区域植被多数阶段为森林,但存在明显冷期,并且1.1 Ma和0.55 Ma是研究区环境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中更新世转型期前(~1.1 Ma):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细,黏土含量多高于25%,EM1组分(湖相沉积)多高于60%,EM3(河流相组分)在个别时段出现,总体显示该阶段沉积物组成以湖相沉积为主,个别阶段受到河流影响大;中更新世转型时期(1.1~0.55 Ma):沉积物粒度较上一阶段更细,黏土含量(平均为30%)、EM1占比和孢粉浓度均达到研究段最高,沉积物颜色以棕灰色为主,EM3组分占比降至最低,其中1.1~0.95 Ma喜冷的云杉属花粉出现,显示该时期研究区气候总体偏冷湿,湖泊面积较1.1 Ma之前扩大;中更新世转型后(~0.55 Ma):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达到钻孔最高值,沉积物颜色变黄,EM2(风成组分)和EM3占主导,草本植物含量增加,尤其是喜干的蒿属花粉增加明显,表明气候较之前变干,沉积物类型以风力沉积为主,湖泊消亡。综合对比显示,构造运动是影响长治古湖消长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干加剧了湖泊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粒度分析 环境变化 长治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长治盆地第四系淡水泥灰岩的性状特征及工程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鑫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山西长治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通常是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也被用作高层建筑的桩端持力层,而在该组地层中经常有淡水泥灰岩夹层,它是地基计算及成桩工艺选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该地区这层特殊岩土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山西长治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通常是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也被用作高层建筑的桩端持力层,而在该组地层中经常有淡水泥灰岩夹层,它是地基计算及成桩工艺选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该地区这层特殊岩土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地基设计和变形计算时,淡水泥灰岩不能按基岩地层考虑,只能认为是较大范围的特殊埋藏物;淡水泥灰岩作桩端持力层时,端阻力参数不能按岩石取值,而应按适当修正的硬塑土层取值.同时,本文对这层特殊岩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长治盆地 淡水泥灰岩 力学指标 工程特性 成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盆地东部构造演化历史及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申 平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16,共2页
长治盆地位于汾渭断裂带与太行山断裂带之间,晋获断裂带穿长治盆地东部而过。前人对长治盆地研究集中在煤与地下水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治盆地东部形成历史及新构造运动研究(耿田波,2004;李广红,2005)。尚未有人针对目前长治盆地的地... 长治盆地位于汾渭断裂带与太行山断裂带之间,晋获断裂带穿长治盆地东部而过。前人对长治盆地研究集中在煤与地下水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治盆地东部形成历史及新构造运动研究(耿田波,2004;李广红,2005)。尚未有人针对目前长治盆地的地震活动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盆地 构造演化 地震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采煤影响的DRASTIC改进模型在长治盆地的应用
5
作者 程飞 武举国 晋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20,共5页
结合长治盆地煤炭开采,讨论了DRASTIC模型对煤水共生区域的适用局限性,构建了加入采煤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DRASTIC改进模型并运用其开展了长治盆地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辅以水质检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RASTIC改进模型评价... 结合长治盆地煤炭开采,讨论了DRASTIC模型对煤水共生区域的适用局限性,构建了加入采煤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DRASTIC改进模型并运用其开展了长治盆地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辅以水质检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RASTIC改进模型评价结果与水质检测反映相吻合。本研究可为煤水共生区域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评价 DRASTIC改进模型 采煤 长治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清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5年第2期27-29,共3页
长治盆地年降水量较多,地下水埋藏较浅,是我省的富水区之一。从水文地质、地下水开发利用特点、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保护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质 水资源利用 长治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解分析山西长治地区应力场特征
7
作者 董春丽 郭文峰 +1 位作者 丁大业 丁学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6-463,共8页
收集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2009年以来M_L≥2.0地震事件的波形数据,利用Snoke初动符号加振幅比方法计算其震源机制解,最终获得其中M_L≥2.4且RMS≤0.45的42条天然地震和6条非天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研究区天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 收集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2009年以来M_L≥2.0地震事件的波形数据,利用Snoke初动符号加振幅比方法计算其震源机制解,最终获得其中M_L≥2.4且RMS≤0.45的42条天然地震和6条非天然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研究区天然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和正走滑型为主,主要受NEE-SWW向挤压和NNW-SSE向拉张作用;长治盆地区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小区域应力场特征,T轴近NS向,P轴沿文王山断裂为NEE-SWW向,其他区域以NE-SW为优势方向,并显示出震源节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高倾角特征。探讨研究区内非天然地震的震源机制,发现矿山诱发地震多为正断型,塌陷为逆断型,其应力轴特征表现出P轴或T轴的大幅偏转,两轴夹角约180°,与天然地震的P轴和T轴接近垂直存在明显不同,这些特征可辅助判识地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长治盆地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代锋刚 张发旺 +2 位作者 王滨 么红超 陈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64-68,共5页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限制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煤炭资源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国富煤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仅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就占全国的73.1%,这些...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限制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煤炭资源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国富煤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仅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就占全国的73.1%,这些富煤地区多是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全国86个重点矿区缺水的占71%,严重缺水的占40%,而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矿区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结构变异 群矿开采 地下水 数值模拟 长治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