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豆豉姜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良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293-293,共1页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南椁箱内,有一个硬纹硬陶的大口罐,黄褐色釉,高38公分,腹径30公分,口径19公分,出土时,罐口由草和泥填塞,方法是把草的下部捆扎填塞罐口,再用泥糊封,这和现代湖南乡间制酱或做泡菜的方法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打开...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南椁箱内,有一个硬纹硬陶的大口罐,黄褐色釉,高38公分,腹径30公分,口径19公分,出土时,罐口由草和泥填塞,方法是把草的下部捆扎填塞罐口,再用泥糊封,这和现代湖南乡间制酱或做泡菜的方法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打开草塞后,发现罐内装的是豆豉姜,这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生前所用的调料,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人人皆知,豆豉是湖南传统的土特产,特别是浏阳豆豉,早已闻名全国,它既是湘菜的重要调料,也可以烹饪后佐食。豆豉是用泥豆或小黑豆当原料,然后经过拣选、蒸煮、干燥等工序发酵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豆豉姜 罐口 湖南 长沙 小黑豆 填塞 土特产 腹径 黄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人首蛇身图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世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4-88,共5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现震惊中外考古界,它为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及神话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古墓中出土的彩绘帛画又是一件极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但对其...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现震惊中外考古界,它为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及神话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古墓中出土的彩绘帛画又是一件极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但对其中的人首蛇身图像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此神应是烛龙,有的认为是镇木神,钟敬文先生提出伏羲说,郭沫若先生则认为是女娲。人首蛇身神究竟是谁呢?最近,我在研究女娲神话的过程中又考察了汉代画像石和壁画等文物,认为人首蛇身神确是女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帛画 神话故事 郭沫若 钟敬文 保护神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西汉中期 形象 神话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物考辨二题——兼与周世荣先生商榷
3
作者 方健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224-225,272,共3页
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物考辨二题——兼与周世荣先生商榷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1972—1974年,我国先后两次对位于长沙东部的马王堆三座西汉前期墓葬,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一、三号墓出土的竹简及帛... 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物考辨二题——兼与周世荣先生商榷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1972—1974年,我国先后两次对位于长沙东部的马王堆三座西汉前期墓葬,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一、三号墓出土的竹简及帛书,是最为重要的发现,我国著名的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出土物 考辨 农业考古 耳杯 古文字学 长沙 苦荼 协作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与屈原《招魂》 被引量:6
4
作者 韩自强 《江淮论坛》 1979年第1期91-97,共7页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以它丰富的内容、完美的构图、鲜丽的色彩、奇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而博得国内外人士的赞赏和珍视。关于帛画的内容,许多同志已著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取得一...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以它丰富的内容、完美的构图、鲜丽的色彩、奇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而博得国内外人士的赞赏和珍视。关于帛画的内容,许多同志已著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仍有一些地方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笔者以为,若能用屈原的《招魂》来作系统地、全面地对照和考证,帛画上所存在的问题,是能够由《招魂》的启发而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马王堆汉墓 帛画 屈原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彩绘 国内外 《大招》 《楚辞》 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 被引量:9
5
作者 周世荣 《农业考古》 1983年第1期81-90,共10页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文字有帛书与简牍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简(竹片)牍(木片)文字。简牍有两种,一是《遣册》,即随葬物清单,内容包括许多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另一种是方技书“养生方”,内容包括《十向》、《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文字有帛书与简牍两种,这里主要介绍简(竹片)牍(木片)文字。简牍有两种,一是《遣册》,即随葬物清单,内容包括许多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另一种是方技书“养生方”,内容包括《十向》、《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和《杂禁方》。因为与农业关系不大,故从略。《遣册》共两卷,一卷出自一号汉墓。三百一十二支,全部是竹简,简长二七·七五厘米,约合汉尺一尺二寸,宽零点七厘米,合汉尺三分。简文二千零六十三字,每简小则二字,多则二十五字不等;另一卷系三号汉墓出土,共四百一十支,二千六百二十二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古文字 简文 出土 马王堆汉墓 汉代 农业科学技术 粮食作物 长沙地区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十二)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文华 张忠宽 《农业考古》 1987年第1期413-425,333+2+427,共16页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一编“农作物”原在《农史研究》第二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发表。因一般读者不易见到该刊,现应读者要求先将该编粮食作物部...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一编“农作物”原在《农史研究》第二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发表。因一般读者不易见到该刊,现应读者要求先将该编粮食作物部份重新在本刊发表,并补充了1981年以后的材料。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建国以来已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酌量介绍一些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及解放前的资料。三、索引中的“时代”,均按原发表报告注明,有明显出入者酌加更改。索引中的“名称”均按原发表报告的文物名称抄录,即使原报告的所定名称欠妥者也不加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新石器时代 新疆吐鲁番 河南辉县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湖南长沙 文物名称 稻谷 洛阳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江南农村的多种经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福昌 《农业考古》 1999年第3期271-279,共9页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江南农村 江南地区 后汉书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 家禽家畜养殖 云梦秦简 林木采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十三)
8
作者 陈文华 张忠宽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410-418,共9页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一编“农作物”原在《农史研究》第二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发表。因一般读者不易见到该刊,现应读者要求将蔬菜瓜果部分重新... 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生产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第一编“农作物”原在《农史研究》第二辑(农业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发表。因一般读者不易见到该刊,现应读者要求将蔬菜瓜果部分重新在本刊发表,并补充了1981年以后的材料。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建国以来已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酌量介绍一些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及解放前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西汉 新石器 湖南长沙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农史研究 农作物 新疆吐鲁番 战国 江苏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越族的纺织文化成就 被引量:1
9
作者 梅华全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4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闽越族 武夷山 纺织业 经纬密度 平纹组织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商周时期 纺织技术 省博物馆 《尚书·禹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锺容量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维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高志辛先生在《汉代亩产量与锺容量考辨》一文中考证《史记·货殖列传》所言“亩锺之田”乏锺容量为一石(即一斛),谓汉代是“锺、石异名,而所表明的容量相同。这个容量既可称为石,也可称作锺。”然检索史籍,高先生此说与诸多史事抵... 高志辛先生在《汉代亩产量与锺容量考辨》一文中考证《史记·货殖列传》所言“亩锺之田”乏锺容量为一石(即一斛),谓汉代是“锺、石异名,而所表明的容量相同。这个容量既可称为石,也可称作锺。”然检索史籍,高先生此说与诸多史事抵梧,难以令人置信。弄清汉代锺容量,涉及正确估计汉代亩产量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实为研究汉代经济史所必需。故笔者在此不避谫陋,略呈管见,以求教于史学界诸前辈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殖列传 经济史 史学界 亩产量 生产力发展水平 考辨 《史记》 标准量器 史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商榷
11
作者 杨金达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1期99-,106,共2页
关键词 注释商榷 子路 浴乎沂 曾皙 《四书集注》 侍坐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辞源》 冉有 《辞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形币”质疑——铜璜考
12
作者 何志国 朱俊辉 《西南金融》 1998年第5期59-62,共4页
“桥形币”质疑———铜璜考何志国朱俊辉在我国古代墓葬中,时常出土一种形制奇特的小型青铜器,该器形似玉璜,研究者称呼颇不统一,主要分为“璜形饰”和“桥形币”两种称谓,究其性质,一直存在佩饰和货币两种观点。最近,一些研究... “桥形币”质疑———铜璜考何志国朱俊辉在我国古代墓葬中,时常出土一种形制奇特的小型青铜器,该器形似玉璜,研究者称呼颇不统一,主要分为“璜形饰”和“桥形币”两种称谓,究其性质,一直存在佩饰和货币两种观点。最近,一些研究者连续发表论文,论证该器为货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铸币 巴蜀文化 春秋晚期 先秦时期 战国中期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西汉晚期 马王堆汉墓 罗开玉 中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染料化学
13
作者 罗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3,共2页
我国古代的染料化学四川资中三中(641221)罗军古代精美的丝绸使我国早已驰名世界,这除了祖先有高明手工技术外,伴随丝绸的染料也是我们祖先又一重大的发明,远古的人们不但爱美而且创造了美,通过染料的发现和应用织出了五彩... 我国古代的染料化学四川资中三中(641221)罗军古代精美的丝绸使我国早已驰名世界,这除了祖先有高明手工技术外,伴随丝绸的染料也是我们祖先又一重大的发明,远古的人们不但爱美而且创造了美,通过染料的发现和应用织出了五彩缤纷的纺织品,点缀着祖先们贫乏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染料 我国古代 矿物颜料 染料化学 春秋战国时期 媒染剂 植物染料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非瑟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
14
作者 侯良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38-39,37,共3页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良中国是茶的故乡,这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究竟饮茶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华阳国志·巴志》说,巴蜀地区给周天子的“贡品”中已有茶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良中国是茶的故乡,这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究竟饮茶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华阳国志·巴志》说,巴蜀地区给周天子的“贡品”中已有茶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都是传说。有确切记载的为西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营养价值 茶俗 茶史 乌龙茶 茶多酚 茶树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茶经》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流水鳜鱼肥
15
作者 林蒲田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鳜鱼 桂鱼 经济效益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主养鱼 《随息居饮食谱》 《本草纲目》 人民大会 湖南省 黑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敦愿先生论著目录
16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444-447,共4页
刘敦愿先生论著目录读《日照两城镇等七个遗址初步勘察》后的一些意见《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从黄县古遗址调查论暑假中学生进行考古活动的作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纹《考古通讯》1... 刘敦愿先生论著目录读《日照两城镇等七个遗址初步勘察》后的一些意见《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从黄县古遗址调查论暑假中学生进行考古活动的作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纹《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龙山文化若干问题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文史哲》 故宫文物 山东大学学报 汉画像石 农业考古 日照两城镇 民俗研究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地多奇树
17
作者 齐佳 《国土绿化》 2002年第12期23-23,共1页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亲往苏州游览司徒庙,对庙中四株形态各异的古柏十分欣赏,分别赐名为“清”、“奇”、“古”、“怪”。其实,比这四株古柏更奇特更怪异的树木,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 有的古树以有特异功能称“奇”。西双版纳...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亲往苏州游览司徒庙,对庙中四株形态各异的古柏十分欣赏,分别赐名为“清”、“奇”、“古”、“怪”。其实,比这四株古柏更奇特更怪异的树木,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 有的古树以有特异功能称“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会跳舞的树。它暗褐色皮,鸡心形叶,高40厘米,树冠120平方厘米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奇”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乾隆皇帝 原始森林 特异功能 “清” 神农架林区 石柱土家族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绘画研究报刊文章编目(1949——1979)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肇桐 《南艺学报》 198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二)帛画·壁画·石刻画·砖刻画·漆画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郭沫若《人民文学》1953年11期关于"晚周帛画"的补充说明郭沫若《人民文学》1953年12期长沙战国时代楚墓出土帛画考孙作云《人文杂志》
关键词 美术研究 《光明日报》 参考资料 参考材料 望都汉墓壁画 汉壁画墓 文物管理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石刻画像 王树村 永乐宫壁画 金维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木简上是刻字还是写字?
19
作者 吴梓林 《人文杂志》 1980年第3期34-34,共1页
古代竹木简上的文字,过去多数人认为是刀刻的,但是,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来看,竹木简上的文字都是书写的,并未见有刀刻的。 在殷商时代,甲骨文是用刀刻的,但有的甲骨上面,则有先写后刻的痕迹。1977年,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宫殿遗址出... 古代竹木简上的文字,过去多数人认为是刀刻的,但是,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来看,竹木简上的文字都是书写的,并未见有刀刻的。 在殷商时代,甲骨文是用刀刻的,但有的甲骨上面,则有先写后刻的痕迹。1977年,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宫殿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字,也是用刀刻的。甲骨文为何用刀刻?这可能与龟甲兽骨材料坚硬,书写不能经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木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木简 书写不能 甲骨文字 楚墓 殷商时代 宫殿遗址 西汉墓 写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