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以南岳军事会议和长沙会战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红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详细研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军事战略的学术成果不多,且以否定居多。通过研究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和四次长沙作战的具体史实,可归纳出此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四个特点:持久战的总体构想;重视湖南战场,屏蔽大后方;不再一味死守重... 详细研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军事战略的学术成果不多,且以否定居多。通过研究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和四次长沙作战的具体史实,可归纳出此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四个特点:持久战的总体构想;重视湖南战场,屏蔽大后方;不再一味死守重要城市;应战而不求战的策略。据此可以认为,国民政府基本把握了抗战相持阶段的特点,其军事战略基本上是正确的,即以持久战对抗日本的速决战,以空间换时间。尽管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的军事战略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不加分析地责难其"消极、妥协、退让",是有些苛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军事战略 南岳军事会议 长沙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会战与湖湘赤诚爱国精神的彰显
2
作者 薛其林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开展最成功、最受世界关注、所获评价最高的战役。它不仅处于中国抗战的关键点,而且也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点;不仅改变了中国抗日战场的被动局面,开创了中国正面战场战役反击的先例,而且成功...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开展最成功、最受世界关注、所获评价最高的战役。它不仅处于中国抗战的关键点,而且也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点;不仅改变了中国抗日战场的被动局面,开创了中国正面战场战役反击的先例,而且成功逆转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连遭失败的格局。战争的胜负虽决定于物质的力量,但更决定于精神的力量。长沙会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民众的积极参与和军民的亲密合作,长沙会战胜利的直接原因就是"必战、必死、必胜"的决心和"将士忠勇用命,人民动作协同"。正是凭借湖南民众的竭力支持,凭借湖南民众"不退缩、不畏惧"的"蛮干精神",长达三年之久的长沙持久抗战才有可能。会战中湖南民众自强不息、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的精神,战区统帅气岸高标、守土有责、赤诚报国的精神,官兵大义凛然、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赋予了湖湘精神全新的思想内涵,是对赤诚报国、自立自强、爱国爱家之湖湘精神的最好诠释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会战 赤诚爱国 湖湘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长沙会战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启河 姜海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62-65,共4页
1939年9月14日至10月7日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第9战区部队与驻武汉地区侵华日军第11军进行的一次会战,由于战争在湘北和赣西北地区进行,因此,日本战史称这次会战为“赣湘会战”。这次会战对后来中日战争的军事以至政治形势,都产生... 1939年9月14日至10月7日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第9战区部队与驻武汉地区侵华日军第11军进行的一次会战,由于战争在湘北和赣西北地区进行,因此,日本战史称这次会战为“赣湘会战”。这次会战对后来中日战争的军事以至政治形势,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是国民党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本文试作一概要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长沙会战 湘北 战区 述评 主力 赣北 集团军 部队 营田 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神复仇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第9战区炮兵部队
4
作者 冯杰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2-45,共4页
被斯大林称之为“战争之神”;被拿破仑认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火炮,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最早使用火炮的国家,然而近代以来的积弱积贫,使国防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火炮在中国军队中的装备和革... 被斯大林称之为“战争之神”;被拿破仑认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火炮,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最早使用火炮的国家,然而近代以来的积弱积贫,使国防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火炮在中国军队中的装备和革新。抗战进入1941年,由于损耗巨大,且补充困难,中国的炮兵部队处境艰难。虽然由苏联购入野炮200门,补充装备了7个炮兵团,并改编了2个轻迫击炮团,然而对于当时总兵力达300余万人的陆军而言,这样的补充无异于杯水车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兵部队 长沙会战 雷神 战区 复仇 现代战争 中国军队 工业发展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桂系见闻录——读《李宗仁回忆录》后记 第一次“长沙会战”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启汉 《学术论坛》 1987年第6期76-79,共4页
白崇禧就任桂林行营主任期间,曾爆发了两场比较大的战役,一是1939年9月的所谓第一次长沙会战。一是同年冬的桂南会战。这两个战役是日寇占领武汉后企图打通粤汉线和切断我国与越南的国际交通进而威胁我整个西南的攻势战略的一部分。
关键词 国民党桂系 战役 部队 参谋长 东路军 主任 第一次长沙会战 白崇禧 集团军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电台帮中国打赢长沙会战
6
作者 明镜(编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18-I0018,共1页
据俄罗斯《军事文学》报道,抗日战争初期,苏联的援军成为帮助中国军队作战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亲历者,苏联军用无线电专家库·米·波克罗夫斯基撰文叙述了自己配合中国军队打击日寇的一段传奇经历。
关键词 中国军队 长沙会战 苏联 电台 抗日战争初期 军用无线电 军事文学 传奇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长沙大会战述评
7
作者 徐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95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旨在揭示日寇三次疯狂进犯长沙的战略企图,通过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完整地描述出三次会战的过程,阐明会战中部分国民党官兵和人民所显示的英雄本色,从而揭示出三次会战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望借此点燃海峡两岸人们爱国爱乡热忱的火... 本文旨在揭示日寇三次疯狂进犯长沙的战略企图,通过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完整地描述出三次会战的过程,阐明会战中部分国民党官兵和人民所显示的英雄本色,从而揭示出三次会战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望借此点燃海峡两岸人们爱国爱乡热忱的火焰,促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早日结束海峡两岸人民相互隔绝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会战 第九战区 爱国官兵 英雄本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凛冽的青天下追踪热血 2005赴长沙拍摄抗战纪念遗址随记
8
作者 赵楚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90-93,共4页
这是计划已久的行程。因本刊推出回顾第三次长沙会战纪念特辑,我一个来到长沙,此行的任务是寻访和拍摄抗战国军73军烈士公墓及有关城内遗址。时间仓促,行前匆忙准备了一些有关资料,在飞机上,我临时背诵着这些地名:岳麓山、天心阁... 这是计划已久的行程。因本刊推出回顾第三次长沙会战纪念特辑,我一个来到长沙,此行的任务是寻访和拍摄抗战国军73军烈士公墓及有关城内遗址。时间仓促,行前匆忙准备了一些有关资料,在飞机上,我临时背诵着这些地名:岳麓山、天心阁、狮子岭、兴汉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会战 遗址 纪念 拍摄 公墓 抗战 追踪 殉国 抗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高会战胜利原因简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信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62-66,共5页
1941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纠集重兵向江西高安、上高地区大举进犯,国民党第9战区所属第19集团军在该地区组织了一次重大战役,称为上高会战。整个战役分诱敌深入、包围决战和追击歼敌三个阶段,历时25天。中国军队以略占优势的兵力,对日军... 1941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纠集重兵向江西高安、上高地区大举进犯,国民党第9战区所属第19集团军在该地区组织了一次重大战役,称为上高会战。整个战役分诱敌深入、包围决战和追击歼敌三个阶段,历时25天。中国军队以略占优势的兵力,对日军进行了两次围攻,歼敌15000名,大获全胜。这是国民党军在赣北战场上继万家岭大捷后的又一次胜利,也是抗战史上国民党正面战场若干著名的胜仗之一,其战略战术应用之成功,被何应钦称为“抗战4年来最精彩之战术杰作”。上高会战的胜利,是国民党军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官正确指挥和广大抗日军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它给后人留下了反侵略战争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高会战 国民党军 抗日军民 正面战场 日本帝国主义 万家岭大捷 何应钦 罗卓英 战场上 第一次长沙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长避短”——抗战剧《战长沙》的叙事新思维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筱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7,共4页
2014年,《战长沙》的热播引起人们关注。本剧的切入口是以往抗日剧里从未有过的,以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开始,火烧长沙,一夜倾覆;以8年抗战中最为惨烈的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作为背景,唤醒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并没有太多血淋淋的... 2014年,《战长沙》的热播引起人们关注。本剧的切入口是以往抗日剧里从未有过的,以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开始,火烧长沙,一夜倾覆;以8年抗战中最为惨烈的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作为背景,唤醒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并没有太多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却以国内很少见的、不一样的战争视角,展现了国民对于战争的复杂心理。本剧崭新的叙事方法承袭了以往抗战剧模式中的优点,更正以往叙事方法的弊端,扬长避短,用新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战争场面 衡阳保卫战 常德会战 长沙会战 叙事方法 中国抗战 好莱坞影片 《四世同堂》 家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档案展览新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文展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3,共2页
档案展览作为档案宣传和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档案宣传工作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展览进行档案宣传创新,是湖南省档案局(馆)研究和探索的课题。2015年,湖南省档案局(馆)举办的"血战三湘卫... 档案展览作为档案宣传和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档案宣传工作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展览进行档案宣传创新,是湖南省档案局(馆)研究和探索的课题。2015年,湖南省档案局(馆)举办的"血战三湘卫山河——?湖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展",就是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将传统办展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档案展览。此项工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展览 教育工作 常德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 信息技术 湘西会战 馆藏档案 档案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与传统观点的商榷 被引量:3
12
作者 隆武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3,共8页
建国以来,史学界普遍把武汉失守当作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认为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由“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转到“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第二阶段。综观抗日战争发展的轨迹,这个观点... 建国以来,史学界普遍把武汉失守当作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的标志,认为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由“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转到“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第二阶段。综观抗日战争发展的轨迹,这个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是值得商榷的。现在分两个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的第一时期转到战略防御的第二时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陷落,中外舆论为之震动,这确实使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某些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抗战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日本并未停止战略进攻,国民党仍在积极培养抗战力量以停止日本的战略进攻。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从武汉失守到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是抗日战争由第一阶段转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 战略进攻 国民党 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失守 正面战场 第一次长沙会战 战略防御 敌后战场 传统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中国共产党对相持阶段到来的认识——兼与隆武华商榷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国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6-80,84,共6页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发表了隆武华的《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以下简称隆文)一文,对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相持阶段到来的始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把“武汉失守到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时期...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发表了隆武华的《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以下简称隆文)一文,对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相持阶段到来的始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把“武汉失守到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时期’,也就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第二时期”,第一次长沙会战后才转入相持阶段。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就中共对相持阶段到来认识的演变作一简要叙述,并就与此有关的问题与隆武华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共产党 武汉失守 战略进攻 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 过渡时期 毛泽东 第一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殊美学品格的战争诗篇——读熊育群长篇小说《己卯年雨雪》
14
作者 胡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134,共4页
一 己卯年,指1939年,那一年秋天,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在湖南营田一带打响。9月2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营田惨案,杀戮800多名中国老百姓,打死1200多名国军战士,烧毁1000多间房屋,一时,血流成河,尸骨成堆,惨状空前。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美学品格 诗篇 战争 1939年 长沙会战 侵华日军 老百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保卫战的悲剧英雄方先觉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旻 沈岚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3,共2页
1944年,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日军在中国战场沿平汉、粤汉、湘桂铁路发动"一号作战",是为侵华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势。在这场纵贯南北两千公里的命运决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百余万兵力,却无法扭转在豫湘桂战场上到... 1944年,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日军在中国战场沿平汉、粤汉、湘桂铁路发动"一号作战",是为侵华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势。在这场纵贯南北两千公里的命运决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百余万兵力,却无法扭转在豫湘桂战场上到处丧师失地的溃败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保卫战 中国战场 一号作战 侵华战争 国民党军 战略反攻 战略地位 八年抗战 长沙会战 容有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在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柏汉 蔡北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9-24,共6页
湖南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表现在:一、湖南各界民众在抗战爆发后开展了抗日募捐、创办抗日报刊杂志等诸多抗日后援活动,成为抗战初期的大后方。二、从湖南的战略地位、中日双方兵力配备、会战次数及规模、影响等可知,... 湖南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表现在:一、湖南各界民众在抗战爆发后开展了抗日募捐、创办抗日报刊杂志等诸多抗日后援活动,成为抗战初期的大后方。二、从湖南的战略地位、中日双方兵力配备、会战次数及规模、影响等可知,湖南是抗日相持阶段的正面主战场。三、芷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次由馒略者向中国乞降洽谈的地点。四、湖南是众多抗日精英的故乡,这是湖南人民对抗日战争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史 抗日战争时期 相持阶段 国民党 抗战初期 第一次长沙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 八路军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万日军败逃两百公里 湘北追击
17
作者 胡博 秦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36-41,共6页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称之为第二次长沙作战)爆发后,由于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指挥得当以及坚守长沙的第10军官兵奋力抵抗,日军始终被遏制在长沙城下。同时,薛岳上将又命令第26、73军从第6战区,第4、74、79军从广东、广西方面...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称之为第二次长沙作战)爆发后,由于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指挥得当以及坚守长沙的第10军官兵奋力抵抗,日军始终被遏制在长沙城下。同时,薛岳上将又命令第26、73军从第6战区,第4、74、79军从广东、广西方面向长沙紧急集结,第20、58、78、99军从捞刀河以北南下,以期合围日军第3、第6师团于长沙聚而歼之。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大将与他的参谋长木下勇中将见长沙久攻不下,甚为焦虑。而且日军伤亡重大、疲劳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长沙会战 参谋长 上将 司令 战区 大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染湖南战场的抗日英雄王甲本
18
作者 刘敦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衡阳保卫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捞刀河 国民政府 雄王 抗日战争史 抗日战争时期 大队长 军长 浏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战场与重庆政府对日战略的演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柏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重庆政府对日战略的基本方针是“保持兵力”、“以待国际形势的好转”和“以待欧洲战事的结束”。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重庆政府的对日战略也是不断变化着的。重庆政府对日战略的变化,在国际上与欧洲战...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重庆政府对日战略的基本方针是“保持兵力”、“以待国际形势的好转”和“以待欧洲战事的结束”。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重庆政府的对日战略也是不断变化着的。重庆政府对日战略的变化,在国际上与欧洲战局、太平洋战争以及苏、美、英等国的参战态度有关;在国内,很大程度上则与湖南战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战略 重庆 南岳会议 第一次长沙会战 政府 常德会战 相持阶段 长沙大火 战役 太平洋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雅人的抗战
20
作者 黄珊琦 邓向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F0004-F0004,F0003,共2页
日军侵华之罪毁后的校园惨状抗日战争中,长沙饱经一次大火和四次会战之灾,其破坏程度惨不忍睹。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寇的纵火烧房,使湘雅校园和雅礼中学仅剩断壁残垣。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1942年1月3日,日军侵占湘雅路南北两个校园... 日军侵华之罪毁后的校园惨状抗日战争中,长沙饱经一次大火和四次会战之灾,其破坏程度惨不忍睹。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寇的纵火烧房,使湘雅校园和雅礼中学仅剩断壁残垣。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1942年1月3日,日军侵占湘雅路南北两个校园,将其作为发起对中国军队进攻的后援阵地,与坚守在湘春路的中国军队对峙。负隅顽抗的日军将其阵地强推到湘雅路以南的长春巷一线,企图突破中国守军在湘春路的防线。在两军相距约50米的对抗战中,疯狂进攻的日军被英勇顽强的中国军队彻底打败,处于劣势的日军只得退回到湘雅路南北两个校园继续负隅顽抗。1月4日凌晨,战败的日军开始从校园阵地溃退北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长沙会战 英勇顽强 湘雅路 雅礼中学 校园 抗日战争 破坏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