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利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2期61-65,共5页
-
基金
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XNYJY16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川南民族地区作为长江流域上游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其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深受国家重视,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川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剖析川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SWOT分析模型认清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此为进一步提高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效率效果提供战略建议和策略参考,从而促进发展川南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
关键词
川南民族地区
长江经济带建设
SWOT分析
-
Keywords
the southern Sichua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nstruction
SWOT analysis
-
分类号
F127.7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推进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邓玲
-
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4,共5页
-
文摘
西部大开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要求合理选择重点地区使其发展为区域的增长中心 ,并依托交通干线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 ,带动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跨越中国西南中南腹地的重要经济带 ,是整个长江综合经济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要通过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
-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长江上游经济带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的评价模式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钟芸香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事关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式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并以省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
关键词
长江上游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
成效
指标体系评价模式
实证研究
-
分类号
F2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框架构建
被引量:27
- 4
-
-
作者
罗志高
杨继瑞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6,共10页
-
基金
2017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泰晤士河-嘉陵江流域协同治理比较研究"(2017YBGL149)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招标项目"莱茵河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循环经济视角"(KFJJ201600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项目"中法流域管理机制比较研究"(15SKJD08)
-
文摘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主体众多、利益复杂,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传统的科层型治理、市场型治理、自治型治理机制都无法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在综合三种治理机制基础上,提出建立网络化治理机制,以整合多元主体力量,推进协作共治。为此,要完善多层治理的责权利分配机制,着力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偏差;强化区际伙伴治理,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多元主体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多元主体间伙伴治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建设
生态环境治理
网络化治理机制
-
Keywords
Yangtze Economic Belt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network governance mechanism
-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