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召开长江禁捕水域违法违规垂钓摸排及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
1
作者 郝趁义 《云南农业》 2025年第7期95-95,共1页
2025年6月9日,云南省召开长江禁捕水域违法违规垂钓摸排及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落实农业农村部及部长江办关于禁捕水域垂钓管理的最新要求,部署我省集中整治行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平华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从8个方面... 2025年6月9日,云南省召开长江禁捕水域违法违规垂钓摸排及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落实农业农村部及部长江办关于禁捕水域垂钓管理的最新要求,部署我省集中整治行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平华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从8个方面安排部署长江禁捕水域违法违规垂钓摸排及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垂钓问题,二是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是要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四是要全面提升监管效能,五是要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六是要健全垂钓管理制度,七是要加强违规钓具管理,八是要压紧压实属地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钓管理 违法违规垂钓 专项行动 长江禁捕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召开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视频会议
2
作者 郝趁义 《云南农业》 2025年第6期95-95,共1页
2025年5月23日,云南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召开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从5个方面安排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一是充分肯定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二是持续强化执法监管,保持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三是持续强化... 2025年5月23日,云南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召开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视频会议,会议从5个方面安排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一是充分肯定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二是持续强化执法监管,保持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三是持续强化渔民生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长江十年 长江禁捕退工作专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禁捕后长江口刀鲚资源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凤娇 杨彦平 +4 位作者 方弟安 应聪萍 徐跑 刘凯 殷国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0-1590,共11页
研究于2019—2021年对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生物学、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等展开调查,并结合刀鲚生产性捕捞退出前(2017—2018年)的调查结果,对长江禁捕后长江口水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共采集刀鲚2895... 研究于2019—2021年对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生物学、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等展开调查,并结合刀鲚生产性捕捞退出前(2017—2018年)的调查结果,对长江禁捕后长江口水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共采集刀鲚2895尾,抽样解剖1960尾,雌雄比为1.87﹕1,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72±32)mm和(91.4±33.4)g,较2019—2020年分别增加4.41%和37.55%,较2017—2018年分别显著增加5.84%和22.85%(P<0.05);平均丰满度系数为0.44±0.10,较2019—2020年增加18.28%,较2017—2018年增加12.82%(P>0.05)。2021年日均调查尾数N_(B)和重量W_(B)分别为170尾/d和15.56 kg/d,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09倍和1.48倍;单网调查尾数N_(t)和重量W_(t)分别为50尾/网和4.56 kg/网,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24倍和1.69倍,资源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和2021年长江口刀鲚的洄游时段主要集中在3—4月,较2019年洄游高峰期提前,深水水域资源密度显著高于浅水水域(P<0.05)。研究结果表明,受前期过度捕捞的影响,加之长江口其他渔业生产尚未全部退出,2019年刀鲚专项捕捞退出后,刀鲚资源并未立即出现恢复趋势。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及长江口禁捕管理政策的实施,极大减轻了刀鲚捕捞压力,长江口刀鲚种群生物学规格和资源密度均显著回升,资源恢复趋势良好,突出了长江禁捕效果的显著性。建议针对刀鲚等代表性洄游物种开展长期跟踪监测,掌握长江禁捕期间其资源特征及变动趋势,支撑长江禁捕效果评估及生物完整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禁捕 生物学特征 种群结构 资源特征 刀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模型的长江禁捕政策执行风险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玲 吴雁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36,共7页
长江禁捕承载着长江水生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恢复的重要功能,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为量化长江禁捕政策执行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以安徽省、江苏省两地政策执行为例,分别从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3个方面,建立风... 长江禁捕承载着长江水生环境保护与渔业资源恢复的重要功能,同时也蕴含着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为量化长江禁捕政策执行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以安徽省、江苏省两地政策执行为例,分别从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3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打分,并运用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CIM)进行风险测量。结果表明:安徽省、江苏省两地禁捕政策执行风险概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执行主体职业能力素养、执行策略、目标群体利益受影响情况、补贴对象认定、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配套性支持政策为高风险因子。基于这一结果,参考各因素间的关联性,实现长江禁捕政策执行风险的精准识别和有效应对,保障政策顺利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禁捕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C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长江禁捕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博 苏俊先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长江禁捕工作,本文从属地责任落实情况、非法捕捞整治情况、消除非法捕捞隐患、市场清查监管情况、水生生物保护情况、渔政执法能力建设、政策宣传引导情况、社会稳定维护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甘南... 为了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长江禁捕工作,本文从属地责任落实情况、非法捕捞整治情况、消除非法捕捞隐患、市场清查监管情况、水生生物保护情况、渔政执法能力建设、政策宣传引导情况、社会稳定维护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甘南州境内长江禁捕工作取得的成效,实现了江中无捕捞作业船只、江面无捕捞网具、江边无垂钓人员、市场餐馆无野生鱼类、全年无涉渔案件的目标,有效地维护了境内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从设立专职渔政机构、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境内长江流域各水电站积极增殖放流、加强宣传教育、进行社会效益评估等方面总结了甘南州境内长江禁捕工作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渔政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深化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禁捕 成效 经验 建议 甘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6
作者 曹乐乐 王银平 +2 位作者 葛坤 徐少远 刘凯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 为掌握长江十年禁捕初期石臼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于2023年平水期(6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在石臼湖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鉴定鱼类56种,隶属8目14科41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38种),占比67.86%。石臼湖鱼类优势种为鳙、贝氏■、似鳊、鲢等4种,其中鳙为第一优势种。生态类型上,群落优势类群为定居性鱼类(78.57%)、杂食性鱼类(46.43%)、底层鱼类(35.71%)。石臼湖鱼类多样性指数不同水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枯水期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最高,平水期最低;鱼类物种数不同水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丰水期最多(47种),平水期最少(41种)。聚类(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表明,鱼类聚为入湖口、湖心区—湖汊区—沿岸带2个类群,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989,P<0.01)。冗余分析(RDA)显示,水位、水温、总氮和浊度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石臼湖禁捕后鱼类资源恢复效果明显,鱼类物种数较禁捕前(2017年)增加20种,多样性指数(H')从1.64提升至2.24。但总体来看,鱼类资源现状与历史记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巩固禁捕成效,加强执法监管,强化鱼类资源养护及栖息地生态修复等保护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石臼湖鱼类资源养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也为石臼湖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十年 鱼类群落 环境影响因子 石臼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捕初期鄱阳湖江湖通道鱼类早期资源时空特征
7
作者 沈迎东 王银平 +6 位作者 华忠 余进祥 王生 葛坤 杨彦平 王慧 刘凯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9-1708,I0006,I0007,共12页
为了解禁捕初期鄱阳湖江湖通道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于2023年4月5日-8月21日在鄱阳湖江湖通道逐日开展仔稚鱼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仔稚鱼142054尾,鉴定出仔稚鱼38种,隶属于7目9科;其中优势种6种,刀鲚(Coilia nasus)为第一优势种,其仔稚... 为了解禁捕初期鄱阳湖江湖通道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于2023年4月5日-8月21日在鄱阳湖江湖通道逐日开展仔稚鱼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仔稚鱼142054尾,鉴定出仔稚鱼38种,隶属于7目9科;其中优势种6种,刀鲚(Coilia nasus)为第一优势种,其仔稚鱼丰度相比禁捕前恢复明显,其余优势种依次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Hemiculter leucisculus)、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调查期间,仔稚鱼丰度高峰期出现在7月,7月21日达到峰值(11476 ind./100 m^(3))。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南岸仔稚鱼丰度显著高于北岸和河道中心。冗余分析表明,浊度、流速和水位是影响仔稚鱼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浊度与仔稚鱼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依据亲鱼洄游习性分类,仔稚鱼以淡水定居性鱼类为主,物种数和数量占比分别为76.32%和68.29%;依据产卵方式分类,仔稚鱼以产漂流性卵鱼类为主,物种数和数量占比分别为47.37%和48.94%。研究表明,鄱阳湖江湖通道仔稚鱼种类较为丰富,但以小型鱼类为主,仔稚鱼平均丰度整体表现为南岸(1743 ind./100 m^(3))大于北岸(431 ind./100 m^(3))和河道中心(258 ind./100 m^(3))。本次调查成果补充了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后鄱阳湖江湖通道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数据,为鄱阳湖鱼类资源养护和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禁捕 江湖通道 仔稚鱼 时空特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捕初期鄱阳湖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阳敏 盛漂 +4 位作者 张燕萍 过龙根 王海华 高小平 陈宇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9-1579,共11页
为掌握禁捕初期鄱阳湖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于2020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21年1月(冬季)在鄱阳湖21个采样点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全年共采集到57种鱼类,隶属于8目12科43属。优势种有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短颌... 为掌握禁捕初期鄱阳湖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于2020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21年1月(冬季)在鄱阳湖21个采样点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全年共采集到57种鱼类,隶属于8目12科43属。优势种有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蛇(Saurogobio dabryi)、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等4种鱼类。江湖洄游型、江海洄游型和河流型鱼类物种数共占比45.61%,平均体重<20 g的物种的丰度占所有渔获物丰度的88.47%。在空间结构上,基于鱼类丰度的非度量多维排序分析将鄱阳湖分为通江水道和主湖区两个大的空间类群,方差分析表明通江水道鱼类丰度显著低于主湖区,但多样性高于主湖区。在季节变化方面,不同季节渔获物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差异极其显著,高水位时期(夏、秋季)的多样性高于低水位时期(春、冬季)。2020年10月在鄱阳湖主湖区中部的S9和通江水道的S20两个采样点发现了鄱阳湖历史文献中没有记录的广盐性近海鱼类——鲻(Mugil cephalus),可能得益于长江禁捕,由于消除了捕捞压力,促使了该鱼类的资源恢复和上溯,也不排除其他人为因素的可能,因而需要更长时间序列的跟踪和监测。研究为全面评估鄱阳湖禁捕的生态效果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制定鄱阳湖鱼类资源的保护政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禁捕 通江湖泊 鱼类群落 季节变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汉江干流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聚臣 杜红春 +7 位作者 王晓宁 覃剑晖 夏成星 侯杰 范泽宇 吴虎 王洁 何绪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为研究汉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和长时间变化趋势,2017-2020年间,对汉江干流汉中、老河口和钟祥江段鱼类、浮游生物和水生高等维管束植物等生物资源进行季节性调查分析。共采集鱼类98种,其中经济鱼类以鲤、鲫、鲢、鳙、草鱼等为主;共镜检... 为研究汉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和长时间变化趋势,2017-2020年间,对汉江干流汉中、老河口和钟祥江段鱼类、浮游生物和水生高等维管束植物等生物资源进行季节性调查分析。共采集鱼类98种,其中经济鱼类以鲤、鲫、鲢、鳙、草鱼等为主;共镜检浮游植物7门71属116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46种);优势种12种,以硅藻门为主。浮游动物共镜检出55属86种,其中轮虫最多(共48种);优势种8种,以原生动物为主。水生高等维管束植物16科24属29种,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与过去监测数据相比,汉江干流鱼类种类减少38种,主要以珍稀小型鱼类为主,如峨眉后平鳅、中华纹胸鮡等。新增鱼类27种,总体种类数下降、渔获物小型化趋势明显,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浮游动物种类增多,密度和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水生高等维管束植物种类呈下降趋势。上述变化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梯级开发等水利工程建设,下泄水量减少、径流量的人为调节、下泄水的温度降低、部分江段水流变缓等水文情势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相关,建议通过实施流域污染治理、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做好生态流量的管控等具体措施,加大汉江渔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干流 渔业资源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长江禁捕 水生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