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情景下长江口滩涂湿地2020年景观演变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希之 李秀珍 +3 位作者 任璘婧 沈芳 黄星 闫中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滩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根据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演变规律,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Dyna-CLUE模型和CA模型预测2020年长江口3处典型滩涂湿地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以及九段沙在生态保护、现行趋势和围垦加剧3...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滩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根据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演变规律,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Dyna-CLUE模型和CA模型预测2020年长江口3处典型滩涂湿地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以及九段沙在生态保护、现行趋势和围垦加剧3种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演变。结果表明:到2020年,在生态保护情景、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堤外滩涂湿地总面积分别增长56、44 km2以及减少7 km2,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群落面积比由2010年的36∶38∶26分别变化为2020年的46∶34∶20、38∶38∶24和38∶37∶25。对于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九段沙而言,生态保护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分别增加7、43和6 km2,而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CLUE模型 CA模型 景观预测 长江滩涂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N、P营养物质净化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璘婧 郭文永 +1 位作者 李秀珍 闫中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基于长江口4 期遥感影像及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研究区及其周边植被、气候等条件类似地区湿地对水体中N、P 营养物质的去除潜力,估算了长江口滩涂湿地去除N、P 营养物质的潜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围垦导致的陆域面... 基于长江口4 期遥感影像及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研究区及其周边植被、气候等条件类似地区湿地对水体中N、P 营养物质的去除潜力,估算了长江口滩涂湿地去除N、P 营养物质的潜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围垦导致的陆域面积、湿地总面积扩大以及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长江口滩涂湿地年N 去除潜力由1980 年的710. 53~4 039. 37 t 增加到2010 年的5 137. 68~9 305. 83 t,P 去除潜力由1980 年的64. 62~408. 55 t增加到2010 年的886. 45~1 228. 08 t.30 a 来堤外3 种典型盐沼植被对N 的去除潜力约增加800~1 100 t,对P 的去除潜力约增加60~70 t,但占总去除潜力的比例却分别下降约44~71 和62~84 百分点.其中,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对N、P 的去除潜力贡献均呈不断减少趋势,相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对N、P 的去除潜力贡献分别由0%和0%增加到17%~24%和10% ~ 19%.湿地净化潜力评估可为长江口地区水质改善、水源与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 净化潜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长江滩涂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安庆段植物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方全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4-17,37,共5页
本文对长江安庆段植物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掌握该区域的植物资源现状,进而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该区域维管植物共计70科207属325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7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均为栽培种),被子植物63科198属316... 本文对长江安庆段植物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掌握该区域的植物资源现状,进而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该区域维管植物共计70科207属325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7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均为栽培种),被子植物63科198属316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被子植物区系中,泛热带分布占比最高,为23.74%;其次为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占比分别为20.20%和19.19%;研究区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性质略占优势。该区域乔木层的平均蓄积量为103.24 m^(3)/hm^(2),18个代表性草本植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 648.36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滩涂 植物区系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