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长江流域经济带PM_(2.5)浓度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锋 韩兴钰 王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0-101,共12页
文章基于长江流域经济带沿线99个城市的PM_(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熵构建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并从整体和局部2个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污染物传导方向和传导强度。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信... 文章基于长江流域经济带沿线99个城市的PM_(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熵构建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并从整体和局部2个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污染物传导方向和传导强度。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信息,文章使用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改进了T-GCN图卷积神经网络,并构建了基于T-GCN_(TE)的预测模型,对长江流域经济带99个城市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流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表现出很强的紧密性,整体网络的信息传递以地区间的信息传递为主。另外,T-GCN_(TE)能够捕捉到大气污染的时空依赖性和影响方向,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从建立大气污染多方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产业合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深入开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网络分析 长江流域经济 转移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构建三峡生态经济区 被引量:4
2
作者 梁云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0-73,共4页
 文章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对三峡生态经济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流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文章认为,应根据三峡地区的特殊条件和背景,立足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建设与长久运行、库区移民与...  文章从长江流域经济带角度对三峡生态经济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流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文章认为,应根据三峡地区的特殊条件和背景,立足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建设与长久运行、库区移民与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学习国际流域开发经验,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型流域开发模式。加强长江流域经济协作,与东部产业互补承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展三峡优势生态产业经济。通过重庆、宜昌两点联动,西联成都,远呼上海,实现三峡生态经济区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的强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三峡生态经济 发展 流域开发 突出特色 产业互补 三峡工程建设 文章 角度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曙光 张思平 《江汉论坛》 1985年第2期16-20,共5页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干流从西向东全长6,38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支流大体为南北走向,与干流成扇形展开,形成辽阔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地跨18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人口3.56亿,...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干流从西向东全长6,38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支流大体为南北走向,与干流成扇形展开,形成辽阔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地跨18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人口3.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据统计,1981年长江干线沿江六省一市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9.14%,其中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8.24%,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9.45%,轻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1.69%,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在振兴我国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 长江水系 长江流域经济 比较发达 长江干线 长江航运 南北走向 长江沿江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及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尚颖 李国民 顾淳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11期42-44,共3页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及其特征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以发展内陆地区的经济为重心,形成了以封建帝王...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及其特征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以发展内陆地区的经济为重心,形成了以封建帝王所在的都城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地区 长江流域经济 空间演化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 发展重点 帝国主义 中国经济发展 沿海地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承宗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西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张承宗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代魏建晋称帝。公元280年,晋灭吴,中国重新出现统一的局面。西晋太康年间,全国出现了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中,夫下书同文,车同轨。牛... 西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张承宗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代魏建晋称帝。公元280年,晋灭吴,中国重新出现统一的局面。西晋太康年间,全国出现了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中,夫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时期 长江流域经济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西晋墓 长江中下游 行政建置 青瓷器 东晋南朝 长江上游 发掘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江流域经济总体开发战略的十个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新华 夏肖龙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4期54-59,共6页
一、长江经济开发与全国经济振兴充分认识长江经济与全国经济的关系,是考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起点。长江流域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其接东西而摄南北的适中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其大而富的现状发展水平和雄... 一、长江经济开发与全国经济振兴充分认识长江经济与全国经济的关系,是考察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起点。长江流域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其接东西而摄南北的适中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其大而富的现状发展水平和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必将在我国经济振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特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战略 长江流域经济 长江经济开发 中心城市 自然资源 沿江城市 长航 岸线资源 铁路建设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 重振长江流域经济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战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1-11,共1页
武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搞得很不错,有三个显著特点:(1)有远见,开放性。不是就本地区论本地区,就事论事,而是力图从世界经济、全国经济的发展,武汉市自己的应有功能来谋划武汉经济的发展。武汉的... 武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搞得很不错,有三个显著特点:(1)有远见,开放性。不是就本地区论本地区,就事论事,而是力图从世界经济、全国经济的发展,武汉市自己的应有功能来谋划武汉经济的发展。武汉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二个铁三角(上海——武汉——广州(香港),北京——武汉——上海)有新意;我们在研究上海发展战略时,认为:在中国,国际化城市不止一个,武汉确定在“中部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住机遇 长江流域经济 武汉市 上海发展战略 国际化城市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世界经济 武汉经济 社会发展 应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江流域经济区际间的协调
8
作者 熊毅 吴光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8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市场协调 长江流域经济 经济 经济增长 协调方式 外向型经济 长江经济 传统产业 企业家 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经济带经济金融合作问题研究
9
作者 阙方平 戴志强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长江流域经济带经济金融合作的远景目标,包括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化,实现经济金融区域化、国际化。一、加强金融合作,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经济合作长江流域经济带涉及长江沿岸的上海、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经济金融合作 长江经济 金融区域化 中心城市 城市合作银行 长江三角洲 金融市场 经济社会化 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与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
10
作者 徐根兴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6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经济一体化 战略重组 国有经济 产业结构 企业结构 资产重组 产业政策 主导力量 战略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在发展长江流域经济中的几点对策
11
作者 陈锋 《西南金融》 1993年第3期57-58,共2页
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技术基础雄厚,资金密集,城市经济发达,是我国资金、技术、产业、城市密集的区域之一。现在长江流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攀西资源综合开发为契机,以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为开放带,展开了建设... 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技术基础雄厚,资金密集,城市经济发达,是我国资金、技术、产业、城市密集的区域之一。现在长江流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攀西资源综合开发为契机,以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为开放带,展开了建设长江流域经济的历史面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浦东开发 城市经济 工业技术基础 资金市场 资源综合开发 攀西 三峡工程 金融业务 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长江流域经济协作区的设想
12
作者 谭方宁 《中国科技论坛》 1988年第5期34-36,共3页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的工业总产值1986年分别排在全国的1,2,6,7,8位。流域内拥有大中城市90多座,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苏州、无锡、杭州和常州共9个,占全国17个同类城市的半数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形成 长江流域经济 协调发展 大中城市 重庆 中心城市 流域经济协作区 经济发展战略 苏州 华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长江流域作为实现东西部共富的战略扁担区——访武汉市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温强洲
13
作者 乐思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3-54,共2页
温强洲,河南信阳人,1944年11月生。1967年中南财大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1983年到武汉市社科院工作。现任武汉市社科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武汉市 东西部 社科院 开发战略 邓小平文选 国民经济计划 研究所 共富 河南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两头,放手中间,综合协调,全面突破──夏振坤谈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
14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全面突破 综合协调 发展战 经济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业 经济 落后地区 城市经济 经营机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王宝畬 《工业技术经济》 1993年第2期18-20,共3页
进入90年代以来,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喜讯不断传来,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信息,使长江流域3亿6千万人民欢欣鼓舞,流域内各省、市领导人深思谋划,流域理论研究工作者格外激奋。笔者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 进入90年代以来,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喜讯不断传来,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信息,使长江流域3亿6千万人民欢欣鼓舞,流域内各省、市领导人深思谋划,流域理论研究工作者格外激奋。笔者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课题组长,在课题组完成《确立沿江开发战略,加快长江经济走廊建设》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加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出几点思考. 一、确立沿海开放与沿江开发齐驱战略按照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沿海和沿江都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这就是理论界常说的“T”型生产力结构。但目前的状况是:沿海一条线是发展战略上的“实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沿江开发战略 国土开发 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结构 一条线 建设总体布局 国家哲学 浦东开发 内河通航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市为纽带发展长江流域经济
16
作者 徐惠蓉 《现代城市研究》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中心城市 中西部地区 大城市 南京市 港口 商贸走廊 小城市 经济发展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江流域经济的开发看湖北工业发展的对策
17
作者 朱焱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6期36-39,共4页
最近,国家在确立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同时,将制订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规划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这对湖北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那么,借助这一良机,并利用长江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湖北的工业发展应采取什么方略呢?我们认为,站... 最近,国家在确立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同时,将制订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规划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这对湖北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那么,借助这一良机,并利用长江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湖北的工业发展应采取什么方略呢?我们认为,站在开发长江大流域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当前湖北工业的发展必须确立重点建设长江工业走廊和汉水工业走廊的两大战略方针。此项战略方针的确立与实施,是长江大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开展长江大流域经济的必要步骤。任何一个地区或省份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往往与工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密不可分,工业的外部环境构成工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世界工业发展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大力发展 工业走廊 湖北工业 长江流域经济 长江中游 江汉平原 电站建设 战略方针 工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开发机电出口产品是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一着
18
作者 王保畲 温强州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1期17-21,共5页
去年底,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议纪要中提出:要联合生产国家急需的机电成套装备和出口产品,联合开发产品的深度加工,促进军民企业的联合协作。我们认为这是发展长江流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一着。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出口产品 开发产品 机电 成套装备 生产国家 经济协调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联合协作 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渝汉宁沪四市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三轮座谈
19
《学习与实践》 1985年第10期18-19,共2页
长江流域经济探讨 本刊讯 八月中下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市主要负责人,先后在武汉、南京、上海,就加强联合协作,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行了三轮座谈。利用开发长江出现了好势头。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流域经济开发 主要负责人 联合协作 武汉 南京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经济带共同发展的思路
20
作者 唐辉 《学习与实践》 1999年第6期53-54,共2页
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长江流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联结东西部的战略扁担区,联系着我国的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的实现。从研究长江流域... 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长江流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联结东西部的战略扁担区,联系着我国的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关系到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的实现。从研究长江流域经济带地理经济特征和现实发展状况入手,探讨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带共同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尤有必要。一、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特点长江流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农业发达,水资源、水能资源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水陆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和资本比较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科技人才比较集中、劳动力素质比较高等五大比较优势。但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经济 共同发展 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东中西部 落后地区 沿海与内地 东部地区 经济腹地 地理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