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Database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喆 谭德宝 +2 位作者 程学军 汪朝晖 宋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的组织方式,讨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方法,最后进行了模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 空间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总体方案设计与示范区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学军 谭德宝 +1 位作者 汪朝辉 宋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建立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库为目的,在用户需求、数据需求、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库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结果输出、数据... 以建立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库为目的,在用户需求、数据需求、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库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检索、数据结果输出、数据库管理等。在生态环境信息库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以金沙江流域乌东德水电站为示范区,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开发了基于Visual Basic和ArcGIS Engine平台的陆生生态环境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环境 信息库 总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鸿洋 田娜娜 +3 位作者 孙赫英 孙志伟 王英才 李瑞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0-95,共6页
为加深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推进流域“三水统筹”综合治理,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的现状、演变趋势以及水生态监测评价的工作进展、方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目前存在湖库富营养化、水生生... 为加深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推进流域“三水统筹”综合治理,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的现状、演变趋势以及水生态监测评价的工作进展、方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目前存在湖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完整性下降、生境破碎化等水生态问题,水生态监测评价方法存在现有监测评价体系不完善、标准规范不统一、能力区域化差异明显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监测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支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的进一步深化,以期持续推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监测评价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困境及其破解
4
作者 李晨光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推进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一体化保护需求与科层式推进模式有一定抵牾;另一方面,高质量修复需求与鉴定评估能力及修复机制间存在张力。为解决上述困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引入合作治理范式,从地方...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推进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一体化保护需求与科层式推进模式有一定抵牾;另一方面,高质量修复需求与鉴定评估能力及修复机制间存在张力。为解决上述困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引入合作治理范式,从地方政府分散探索转向全流域体系性推进,从基于职权的协作转向基于专业的合作。在具体进路上,一是应软硬法结合构建一体多元的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则体系,二是应构建流域生态环境损害协同索赔机制,三是探索构建互联互通的流域鉴定评估支撑体系,四是完善以专业及效率为导向的流域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损害 环境保护法 合作治理 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仕明 姚立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目前长江流域基本建立了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体系,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但影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问题尚未根除。深入剖析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特征与防御、水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 目前长江流域基本建立了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体系,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但影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问题尚未根除。深入剖析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特征与防御、水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染、水生生境与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现状与水资源调度、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围绕长江流域在水灾害防御、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系统修复、供水安全保障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挑战与重点,提出了防洪体系建设及水利工程优化调度、工业园区与沿江企业优化布局及生产工艺提升、岸线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枯水期用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监督管理、水土流失区划与分类治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支撑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安全 防汛抗旱 生态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被引量:44
6
作者 姜加虎 黄群 孙占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429,共6页
在对长江流域湖泊湿地长期调查或考察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的战略地位,进而提出其当前存在的人水争地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对湖泊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 在对长江流域湖泊湿地长期调查或考察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的战略地位,进而提出其当前存在的人水争地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对湖泊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和关系作了探讨。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水争地矛盾将愈来愈突出,加之种种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流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压力将愈来愈大,并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可为寻求长江流域湖泊湿地治理及管理对策提供基础资料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湿地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常福宣 张洲英 +1 位作者 陈进 徐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共5页
长江流域的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择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之一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进行研究。将长江流域的河流分为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河流(或河段)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生态环境缺水... 长江流域的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择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之一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进行研究。将长江流域的河流分为3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河流(或河段)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生态环境缺水量的角度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重新定义,以适于长江流域可能季节性缺水的特点,并利用来水和用水资料,计算了各河流(或河段)的满足程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其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仍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 河流健康 河流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及综合自然灾害区划 被引量:21
8
作者 胡宝清 刘顺生 +1 位作者 张洪恩 木士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9,共7页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形成的综合机制及其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技术手段,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进行综合自然灾害区划,其区划等级体系为3个自然灾害区和9个自然灾害亚区,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防治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 演化机制 自然灾害系统 综合区划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被引量:21
9
作者 燕文明 刘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613,共4页
分析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长江口的赤潮、长江水质污染、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流域内人群健康等问题;论述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森林植被的锐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长江口的赤潮、长江水质污染、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流域内人群健康等问题;论述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森林植被的锐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洪灾和地质灾害的基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长江水质的污染和长江口的赤潮,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得濒危物种增多,城市化增加了洪灾损失;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增加环境建设的投入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森林植被的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污染 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价值估算——以南京段居民支付意愿调查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蒋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2,共9页
以1 592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价值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Spike模型估算了南京市居民对流域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总补偿价值。结果发现,不考虑"零响应"会造成支付意愿的明显高估。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区间为459-475元/户.年,总... 以1 592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价值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Spike模型估算了南京市居民对流域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总补偿价值。结果发现,不考虑"零响应"会造成支付意愿的明显高估。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区间为459-475元/户.年,总补偿价值约为9.43亿元/年;实行差别定价能获取更多的补偿价值,为9.82亿元/年。环境服务为奢侈品,只有收入超过某个最低水平后居民才愿意购买。年龄越高支付意愿越低,以5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支付意愿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恢复 经济价值 支付意愿 Spike模型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解析及综合整治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斌 朱洪涛 +3 位作者 齐飞 李虹 申璐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以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估算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通江湖城市COD、氨氮、TN和TP污染排放负荷,梳理典型城市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和水安全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内56个城市COD、氨氮、TN、TP的排放量分别为193.78万、15.5... 以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估算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通江湖城市COD、氨氮、TN和TP污染排放负荷,梳理典型城市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和水安全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内56个城市COD、氨氮、TN、TP的排放量分别为193.78万、15.57万、31.01万和2.18万t/a,流域内大部分城市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源,但工业源和城市面源不容忽视。近年来,流域内城市面源排放负荷占比升高,部分城市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存在水质型和资源型缺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非常规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部分城市仍存在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内城市“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城市水生态环境 污染特征解析 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对洪涝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俊峰 李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5,共6页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其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结果导致洪水威胁加剧.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其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结果导致洪水威胁加剧.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上游森林的过度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中下游河湖的泥沙淤积;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水域调蓄面积减少.最后就生态环境问题对洪涝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 湖泊围垦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小勇 邱凉 涂建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77-80,98,共5页
生态环境需水是一个整合的新概念。根据水资源配置中提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要求,建立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体系,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原则与方法,为流域水资源配置确... 生态环境需水是一个整合的新概念。根据水资源配置中提出的"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要求,建立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体系,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原则与方法,为流域水资源配置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根据水文法确定了长江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用定额法确定了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所确定的长江流域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 313.8亿m3,现状年长江流域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为13.2亿m3,2030年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0.2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水资源配置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正阳 蒋爱萍 +5 位作者 林俊强 任玉峰 张迪 刘新波 杨靖 赵庆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97-309,共13页
长江流域建设有诸多水工程,在实现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众多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关于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目前缺乏系统总结归纳。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 长江流域建设有诸多水工程,在实现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众多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关于水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目前缺乏系统总结归纳。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长江流域水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按流域不同生态空间及敏感保护区评述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总结当前生态环保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相关分析成果可为今后长江流域生态环保理论技术研究与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实践提供宏观视角的指引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程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保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土壤碳酸酐酶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伟志 Sila Onesmus Nzung’a +3 位作者 申泰铭 李为 王晨玮 余龙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为了探讨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碳酸酐酶(CA)活性、有机碳含量及CA固碳之间的潜在关系,选取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样地,比较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表层土壤(0--20cm)中的碳酸酐酶(CA)活性与土壤有... 为了探讨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碳酸酐酶(CA)活性、有机碳含量及CA固碳之间的潜在关系,选取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样地,比较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表层土壤(0--20cm)中的碳酸酐酶(CA)活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岩溶区的表层土壤CA活性要高于非岩溶区(P〈0.01),土壤CA活性的差异与样地的地质类型及植被类型不同有关;(2)位于岩溶区高场(GC)样地的年平均SOC含量最高(1.09%),而位于非岩溶区外洲(WZ)样地的年平均SOC含量最低(0.29%),而且总体比较而言,长江流域冬季表层土壤的平均SOC含量显著高于夏季(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长江流域岩溶区表层土壤CA活性与SOC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CA与土壤固碳能力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不同地质生态环境 碳酸酐酶(CA) 土壤有机碳(SOC)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继军 刘建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亟需针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产保护的多维互馈关系及良性协同机制、流域生态资产的定量核算方法与生态服务空间流转特征、多元化流域生态补偿格局与长效运行机制、区域试点示范引领与全流域统筹协调推进之间的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技术体系、强化立法保障、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为探索制定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总体框架提供科技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市场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空间维度与法治进路——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正爱 张黎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9,共11页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经历了从重视发展到重视保护、从工程修复到整体修复的模式转变,但囿于行政分区分级对流域空间的束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线性思维的制约,也未能基于空间主义形成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空间逻辑。在实践演进中,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经历了从重视发展到重视保护、从工程修复到整体修复的模式转变,但囿于行政分区分级对流域空间的束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线性思维的制约,也未能基于空间主义形成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空间逻辑。在实践演进中,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凸显了纵向空间的行政性削弱、横向空间的从属性制约和要素空间的单一性掣肘,也在规范实践层面暴露出回应流域空间与生态空间耦合的精细化规范不足、针对流域空间与区域空间差异的回应性规范缺失、因应流域空间与城乡空间重叠的差序化规范匮乏等问题。《长江保护法》关于生态环境修复专章规定所建构的治理理念、体制机制与制度框架一定程度上蕴含了浅层空间逻辑范式,但其所隐含的空间逻辑更偏向于实质的物理空间规范,亟须在空间关系与空间理论的再审视中重构空间主义。亨利·列斐伏尔以三元空间辩证法为核心创设的空间生产理论引致了社会理论的空间化转向,为反思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权力运行、权益配置、组织机制及其空间结构提供了新的法理方向与方法论基础。基于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应当以空间生产理论为逻辑出发点,重塑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的空间结构并在能动与实践中推进其空间化法治转型,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理念的空间转向、主体权责的空间衡平、规范协同的空间构筑以及评价制度的空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修复 空间生产 法治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树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1998 年长江发生了自 1954 年最大洪水以来历史上又一次全流域特大洪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这次洪灾的主因,如何尽快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整治生态环境,确保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合作:完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军 成金华 付宏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长江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近代工业化却给这一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空间组织结构的理论从区域联合的角度出发,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 长江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近代工业化却给这一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空间组织结构的理论从区域联合的角度出发,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使生态环境一体化协作体系成为分析问题的主线,为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整体保护战略刍议(代序言)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洪铸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解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文系统分析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解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文系统分析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及其根源,提出若干保护原则和关键科学问题,并简介本专刊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整体保护 生态系统 长江流域 压倒性 关键科学问题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