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棉区陆地棉品种的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佳怡 赵树琪 +5 位作者 常辉 刘瑞杰 李黎贝 颜梦圆 冯震 喻树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1672,共12页
为了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品种特性,本研究收集了2001-2023年通过长江流域国家区试的100份棉花品种,并对其生育期和株高、产量相关性状、纤维品质相关性状进行了鉴定,发现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选育总体呈现出生育期逐渐缩短、产量逐... 为了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品种特性,本研究收集了2001-2023年通过长江流域国家区试的100份棉花品种,并对其生育期和株高、产量相关性状、纤维品质相关性状进行了鉴定,发现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选育总体呈现出生育期逐渐缩短、产量逐渐升高、纤维品质稳定改善的现象。采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对12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6%~24.37%,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42~2.05之间,其中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子指与铃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被分为3大类群,分别为产量与品质综合表现均较差的品种类群、低产优质的品种类群和高产低质的品种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与大部分产量相关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长度、整齐度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0.23%,铃数、纤维强度与纤维长度是棉花出现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各供试品种的得分在0.48~2.29之间,并筛选出综合得分前8以及2份早熟的综合表现优异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可为棉花的遗传改良提供一定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长江流域棉区 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早衰的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友昌 余隆新 +3 位作者 夏松波 张教海 王孝刚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20-3923,共4页
结合长江流域的气候环境,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导致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早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早衰的有效防控措施。
关键词 花(Gossypium hirsutum L.) 早衰 成因分析 防控措施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三集中”的轻简高效理论与栽培途径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瑞显 周治国 +4 位作者 陈德华 张志刚 郑曙峰 杨长琴 张国伟 《中国棉花》 2018年第9期11-12,17,共3页
长江流域棉区轻简化栽培是棉花生产的必然选择。改传统育苗移栽棉为麦(油)后机械化直播棉的种植方式,并完善集中现蕾、集中成铃和集中吐絮的"三集中"调控技术是实现棉花生产轻简高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棉花"三集中"... 长江流域棉区轻简化栽培是棉花生产的必然选择。改传统育苗移栽棉为麦(油)后机械化直播棉的种植方式,并完善集中现蕾、集中成铃和集中吐絮的"三集中"调控技术是实现棉花生产轻简高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棉花"三集中"轻简高效理论和以此形成的麦(油)后早熟棉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真正实现了棉花种植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轻简快乐型"的转变,为加快提升棉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现蕾 集中成铃 集中吐絮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长琴 周治国 +2 位作者 陈德华 郑曙峰 张志刚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棉区 麦(油)两熟 增密减肥 轻简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树春 王树林 +13 位作者 李飞 梅正鼎 张教海 周家华 李红菊 白志刚 柯兴盛 徐道清 刘小玲 马小艳 别墅 李卫华 赵明明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3年第7期13-23,共11页
准确核算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深入了解当前当地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 准确核算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对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所处的状态和实际水平,深入了解当前当地农情、棉情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包括轧花加工)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分别为1398.36元、1404.52元和1389.14元,每666.67 m^(2)主产品表观产值分别为1617.78元、1412.47元和2637.69元,每666.67 m^(2)表观纯收益分别为219.42元、7.95元和1248.55元。其中:2020年由于气候因素导致棉花产量下降、表观纯收益明显降低;2021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表观纯收益明显提高。长江流域棉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每千克皮棉表观生产总成本分别为13.22元、16.45元和12.85元,每千克皮棉表观物化成本分别为5.13元、6.51元和5.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2元、1.44元、5.00元。除2020年受气候因素影响外,其他年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比较,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不同市场主体投入产出和收益差异大。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总成本表现为合作社(1909.87元)>家庭农场(1831.19元)>基本农户(1394.13元)。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籽棉产量则表现为基本农户(261.55 kg)>家庭农场(249.58 kg)>合作社(241.99 kg)。3年平均每666.67 m^(2)表观生产性纯收益表现为基本农户(536.52元)>家庭农场(9.77元)>合作社(-91.88元)。按照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降低成本目标对农业规模经营方式进行比较,在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应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合作社经营,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基本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成本 产值 收益 市场主体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霞 郑曙峰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7年第12期32-34,共3页
基于长江流域棉区现行两熟或多熟种植制度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在保持现有棉田两(多)熟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改革简化种植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以轻简育苗和简化施肥为核心的套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套种棉花种植管理的轻... 基于长江流域棉区现行两熟或多熟种植制度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在保持现有棉田两(多)熟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改革简化种植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以轻简育苗和简化施肥为核心的套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套种棉花种植管理的轻便简捷;另一方面改套种或移栽为直播,建立油(蒜、麦)后早熟棉机械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用工。两套栽培技术构成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简化栽培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形图在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含杂率异常值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梦辉 桑小田 +1 位作者 田振川 申献夫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895-2898,2954,共5页
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同采样点的棉花含杂率样本中存在异常值的问题,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绘制不同样本的箱形图,确定不同样本中的异常值;通过比较剔除异常值前后的均值、标准差和Spearman偏度系数,分析了异常值对样本均... 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同采样点的棉花含杂率样本中存在异常值的问题,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绘制不同样本的箱形图,确定不同样本中的异常值;通过比较剔除异常值前后的均值、标准差和Spearman偏度系数,分析了异常值对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通过分析长江流域棉区不同采样点棉花含杂率样本箱形图,确定了不同加工设备对于棉花的清杂效果;结果确定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加工后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585%,可以为修订棉花含杂率国家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含杂率 箱形图 K-S检验 Spearman偏度系数 长江流域棉区 异常值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洋 高进 +6 位作者 陆镇威 施洋 孙健雄 于爱华 吴春 杨华 王为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0期37-39,共3页
根据长江流域棉区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特点,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绿色高效生产所适用的棉花品种、茬口、播期、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间苗和定苗、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脱叶催熟、机械化采摘、籽棉预处理等配套... 根据长江流域棉区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特点,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绿色高效生产所适用的棉花品种、茬口、播期、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间苗和定苗、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脱叶催熟、机械化采摘、籽棉预处理等配套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实现棉花机械采收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机械采收 绿色生产 高效生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关印 王维 +5 位作者 郑曙峰 徐道青 刘小玲 陈敏 阚画春 张西岭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质表现好;中棉所60结铃性强、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但霜前花率较低;中ZM6302单铃重大、衣分高、产量最高,但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差于其他品种;泗抗1号纤维品质最好,但早熟性和产量表现略差;综合来看,4个参试品种均比较适合在长江流域开展油后直播,但需要协调好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关系,以克服油棉两熟、生态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掘品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油后直播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琼珊 夏松波 +6 位作者 王孝刚 张友昌 冯常辉 张教海 秦鸿德 钟涛 别墅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2期55-59,共5页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 光温富能期 栽培技术 集中成铃 调控技术 长江流域棉区 全生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与密度对长江流域机采棉株型和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隋鲁鹏 徐姣 +10 位作者 成芳 张永莉 谢章书 荣志凌 王方园 朱家军 李飞 刘爱玉 江又红 赵世浩 周仲华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4,I0012-I0017,共20页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最优行距和种植密度。【方法】202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和衡阳市开展大田试验,以JX0010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主区为3种等行距处理,分别为90 cm(L1)、83 cm(L2)和76 cm(L3),副区为3种种植密度处理:6...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的最优行距和种植密度。【方法】202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和衡阳市开展大田试验,以JX0010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主区为3种等行距处理,分别为90 cm(L1)、83 cm(L2)和76 cm(L3),副区为3种种植密度处理: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和90000株·hm^(-2)(D3),比较不同处理下棉花株型指标、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以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同一行距处理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呈升高趋势,单株果枝数、茎粗和第4果枝长度整体呈降低趋势。L1D3处理的第1果枝节位高度较高。盛蕾期,同一行距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单株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呈增加趋势。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和吐絮期,L1D3处理的茎秆、叶片、生殖器官及单株的干物质质量均较高。盛花期和盛铃期,同一行距下,D2处理的P_(n)较大;吐絮期,随密度增加,P_(n)呈升高趋势,L1D3处理的P_(n)较高。盛蕾期至吐絮期,同一行距下,随密度增加,SPAD值和LAI(盛蕾期长沙L1处理除外)呈升高趋势。L1D3处理的单株结铃数最多。同一行距下,随密度增加,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升高,L1D3处理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在岳阳和衡阳试验点均显著高于除L2D3之外的其他7个处理。【结论】本试验条件下,JX0010棉花适宜的行距为90 cm、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密度 产量 株型 光合性能 长江流域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义平 许乃银 +3 位作者 谭永安 赵静 柏立新 肖留斌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1期22-24,39,共4页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长江流域棉区 抗虫性 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乙烯利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兴虎 张特 +5 位作者 张祥 张丽娟 徐道青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006-1014,共9页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个处理,同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探讨50%噻苯·乙烯利与乙烯利配合使用对麦/油后直播棉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地点的棉田熟相分别为贪青晚熟、正常熟相和早衰,不同熟相类型棉田对化学脱叶催熟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化学脱叶催熟处理提高了大丰试验点贪青晚熟棉田的脱叶率(药后14、28 d)和吐絮率(药后28 d),高剂量(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3000 mL/hm^(2))40%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和脱叶效果明显,但药后28 d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均低于90%,不能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药后14 d,仅高剂量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40%乙烯利可使九江试验点正常熟相棉田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显著提高到90%以上;药后28 d,单独使用低剂量(15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也分别达到96.1%和97.9%。安庆试验点的早衰棉田自然脱叶和吐絮进程较快,所有处理均未表现出脱叶催熟作用。脱叶催熟处理降低了棉花铃质量,但铃数有增加趋势,因此,各类熟相棉田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不受影响,除马克隆值降低外,脱叶催熟不影响棉纤维品质。综上所述,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模式下,考虑到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推荐使用50%噻苯·乙烯利1500 mL/hm^(2)进行脱叶催熟;如棉田出现贪青晚熟状况,用3000 mL/hm^(2)乙烯利配施3000 mL/hm^(2)噻苯·乙烯利可明显提高脱叶催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直播 脱叶催熟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棉花产业大事记
14
作者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期18-18,43,共2页
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 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等。1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统筹抓好棉糖胶生产。调优棉花。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政策。稳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振兴 花产业 长江流域棉区 农产品生产 挂钩政策 耕地保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棉区缺硼概况与施硼分区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运华 刘武定 +1 位作者 皮美美 王治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53-157,共5页
一、硼肥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增产作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两大主要棉区,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植棉面积约占全国植棉面积的94%,棉花产量约占... 一、硼肥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增产作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两大主要棉区,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植棉面积约占全国植棉面积的94%,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6%。1975年,我们在湖北省新洲县首次发现棉花“蕾而不花”症,随后证实该病症为严重缺硼症,1978年,我们又初步证实了我国棉田存在着潜在性缺硼;棉花缺硼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科委领导并支持了这项研究工作,从1981年起,由我校牵头,组织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的85个集中产棉县市和国营农场,开展棉花施硼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棉区 面积 田土壤 缺硼症 农牧渔业部 有效硼 硼肥 新洲县 国家科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棉品种--湘XH50
16
作者 彭凡嘉 《湖南农业》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湘XH50是长江流域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210034,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3天。湘XH50株型紧凑,株高92.1厘米,果枝短、上举,茎秆粗壮,茸毛少,叶片较大,叶色较浅,果枝始节位5.8节;单株结铃13.... 湘XH50是长江流域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210034,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3天。湘XH50株型紧凑,株高92.1厘米,果枝短、上举,茎秆粗壮,茸毛少,叶片较大,叶色较浅,果枝始节位5.8节;单株结铃13.3个,铃卵圆形,单铃重4.9克,衣分42.4%,子指11.2克,霜前花率95.2%。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开花结铃集中,吐絮畅,耐枯萎病(相对病指14),耐黄萎病(相对病指26.1)抗棉铃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开花结铃 霜前花率 单株结铃 耐黄萎病 单铃重 机采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平衡施肥与植棉经济效益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俊义 刘荣荣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29,共4页
我们在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工作中测定了14个省184个县的棉田土壤样品养分含量(有机质—丘林法,全氮—重铬酸钾、蒸馏法,速效磷—碳酸氢钠、比色法,速效钾—
关键词 全氮 有效锌含量 有机质含量 黄河流域 优质基地 科技服务工作 长江流域棉区 有效硼 产量 磷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棉花新品种——国欣棉GK39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德才 马亚娟 张伯谦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168-169,共2页
GK39是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选育的适宜长江棉区栽培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棉2015008。1特征特性GK39为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 GK39是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选育的适宜长江棉区栽培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棉2015008。1特征特性GK39为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新品种 GK39 长江流域棉区 转抗虫基因 抗虫品种 结铃性 中早熟品种 霜前皮 农作物品种审定 果枝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苏棉28油棉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蔡立旺 高进 +3 位作者 刘建功 施庆华 王为 周关印 《中国棉花》 2015年第9期34-35,共2页
粮(油)棉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并日趋严重,调整棉田种植模式,提高棉田复种指数,是实现光热水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粮(油)棉双丰收的重要手段。油棉两熟栽培制度因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苏棉28是江苏沿海... 粮(油)棉争地矛盾历来突出并日趋严重,调整棉田种植模式,提高棉田复种指数,是实现光热水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粮(油)棉双丰收的重要手段。油棉两熟栽培制度因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苏棉2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新品种 抗虫杂交 江苏沿海地 长江流域棉区 沿海地发展 高产栽培 油菜产量 农业科学 花铃肥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工棉2号在湖南华容县的试种表现
20
作者 彭凡嘉 张雪林 缪立群 《中国棉花》 2015年第7期43-43,45,共2页
省工棉2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早熟、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2013年参加湖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多点试验,2014年6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省工棉2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早熟、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2013年参加湖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多点试验,2014年6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棉2014001),是长江流域棉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湖南省华容县农业局从2012—2014年连续3年引进该品种在新河乡沙口村进行了试种,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种表现 长江流域棉区 种子管理局 多点试验 低酚 花杂交种 品种审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脱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