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静
祁莉
+1 位作者
何金海
吴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85-3995,共11页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部降水的联系和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土壤湿度总体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去除该线性趋势后,我们定义了一个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来定量表征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表层、中层、深层的土壤湿度年际变率趋于一致,且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56).当TPSMI偏大时,即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偏大,而西部偏小时,夏季在高原东部(西部)存在一个潜热(感热)热源,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对流层中高层从高原西部经我国大陆直至东北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该波列呈相当正压结构,有利于东北冷涡的加强及冷空气向南爆发;与此同时,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副高西伸加强,低空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汇合,伴随着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有利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当TPSMI偏小时,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
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大气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陶云
赵荻
杨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根据1998年北半球夏季6、7、8月逐月500hPa高度场实测资料,利用具有双重筛选功能的二维空间谱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能大致反映1998年北半球6、7、8月500hPa高度场分布特征的3组空间波集,每组包含15个空间波。分别利用这3组空间谱函数,从G...
根据1998年北半球夏季6、7、8月逐月500hPa高度场实测资料,利用具有双重筛选功能的二维空间谱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能大致反映1998年北半球6、7、8月500hPa高度场分布特征的3组空间波集,每组包含15个空间波。分别利用这3组空间谱函数,从Galerkin途径出发,获得了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在前期典型ElNi?o型海温异常,以及5月后ElNio型海温异常减弱,Lania型海温异常分布建立的这些外部异常热力强迫作用下,导致大气环流出现不同的非线性内部动力过程,6月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和波流相互作用较弱,7、8月的大气环流演变中尽管波波相互作用明显,但波流相互作用仍然很弱。波流相互作用的持续偏弱,导致了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持续偏南,夏季强降雨带持续稳定于长江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空间谱分析
GALERKIN方法
热力强迫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
18
3
作者
詹艳玲
林朝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中晚春(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湿度偏高(低)时,晚春(5月)长江中下游上空低层气温偏低(高),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区的海陆温差减小(增加)。海陆温差的减弱(增强)使得6月东亚夏季风较常年偏弱(强),伴随的风场异常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南风(北风)异常所控制,而长江以北则为北风(南风)异常,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异常辐合(散),最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土壤湿度
海陆温差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异常
东亚
夏季
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被引量:
21
1
作者
王静
祁莉
何金海
吴志伟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85-399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6
91437216
+5 种基金
91337108
4157507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
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部降水的联系和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土壤湿度总体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去除该线性趋势后,我们定义了一个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来定量表征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表层、中层、深层的土壤湿度年际变率趋于一致,且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56).当TPSMI偏大时,即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偏大,而西部偏小时,夏季在高原东部(西部)存在一个潜热(感热)热源,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对流层中高层从高原西部经我国大陆直至东北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该波列呈相当正压结构,有利于东北冷涡的加强及冷空气向南爆发;与此同时,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副高西伸加强,低空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汇合,伴随着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有利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当TPSMI偏小时,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关键词
卫星资料
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大气热源
Keywords
Satellite data
Tibetan Plateau soil moisture index(TPSMI)
Yangtze river basin summer precipitation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分类号
P4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陶云
赵荻
杨明
机构
云南省气候中心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云南省气象台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自然基金项目(40305005)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40233033)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40475040)
文摘
根据1998年北半球夏季6、7、8月逐月500hPa高度场实测资料,利用具有双重筛选功能的二维空间谱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能大致反映1998年北半球6、7、8月500hPa高度场分布特征的3组空间波集,每组包含15个空间波。分别利用这3组空间谱函数,从Galerkin途径出发,获得了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在前期典型ElNi?o型海温异常,以及5月后ElNio型海温异常减弱,Lania型海温异常分布建立的这些外部异常热力强迫作用下,导致大气环流出现不同的非线性内部动力过程,6月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和波流相互作用较弱,7、8月的大气环流演变中尽管波波相互作用明显,但波流相互作用仍然很弱。波流相互作用的持续偏弱,导致了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持续偏南,夏季强降雨带持续稳定于长江流域。
关键词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空间谱分析
GALERKIN方法
热力强迫
副热带高压
Keywords
summer rainfall over Yangtze valley
spatial spectrum analysis
Galerkin method
thermal forcing
subtropical high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
18
3
作者
詹艳玲
林朝晖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406)
财政部与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GYHY200906016)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29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0821092)
文摘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中晚春(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湿度偏高(低)时,晚春(5月)长江中下游上空低层气温偏低(高),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区的海陆温差减小(增加)。海陆温差的减弱(增强)使得6月东亚夏季风较常年偏弱(强),伴随的风场异常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南风(北风)异常所控制,而长江以北则为北风(南风)异常,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异常辐合(散),最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少)。
关键词
春季土壤湿度
海陆温差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异常
东亚
夏季
风
Keywords
Spring soil moisture, Land-sea temperature contrast, Summer rainfall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王静
祁莉
何金海
吴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
陶云
赵荻
杨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
詹艳玲
林朝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