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筹视角下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困境纾解
1
作者 黄江曼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长江流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域。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广泛运用,我国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历经多个阶段演变,在统筹视角下建立了流域协调机制。然而与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进行对比,其管理体制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管理体制建设未... 长江流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场域。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广泛运用,我国长江流域管理体制历经多个阶段演变,在统筹视角下建立了流域协调机制。然而与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进行对比,其管理体制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管理体制建设未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要素间、区域间管理体制的统筹发展仍陷条块分割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流域管理立法,增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法治化;在明确流域管理体制优化方向的基础上,纵向上分阶段完善流域全要素管理体制建设,横向上明确地方协调机构之间的职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流域管理体制 统筹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理论溯源、核心要义与体制保障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灿发 张祖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31-42,共12页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流域环境协同共治对整体政府理论的遵循、对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以及对治理理论的运用,构成了一个成熟且自洽的理论框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规范意涵包括主体上的多元共治、客体上的要素整合以及过程上的效力变革三重维度内容。在实现进路方面,《长江保护法》将“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作为驱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目标实现的根本体制保障,通过信息赋能与智慧赋能二元规范构造的形式,充分挖掘流域协调机制在流域事权配置上所具有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三大价值功能,以切实增进长江流域环境利益的互惠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协同共治 理论框架 规范意涵 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