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PSR模型的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少杰
李兰兰
+2 位作者
孙宏鑫
肖铁桥
董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31-6245,共15页
长江流域(安徽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失、经济社会衰败等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
长江流域(安徽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失、经济社会衰败等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探讨了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机制。乡村韧性被定义为乡村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的适应、恢复和转型能力。通过构建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安徽段2011—2020年间31个县级单位的乡村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呈正相关;空间上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梯度状”分布特征;根据全局自相关测度结果,长江流域安徽段地区乡村韧性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乡村韧性高值区主要聚集在合肥、马鞍山市周边县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大别山区,2011—2020年,乡村韧性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由弱变强,表明此时区域乡村韧性状况的“极化”现象愈发明显;局部自相关测度结果显示,乡村韧性的“高-高”集聚区在空间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周边,并逐步扩张,“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的大别山片区的县域,乡村韧性呈现“块状”分布且较为规则,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乡村韧性水平在空间趋势上呈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布局态势。研究强调了经济基础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交互作用对乡村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全面理解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面临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何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探讨城乡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韧性
PSR模型
时空演变
长江流域
(
安徽
段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SR模型的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少杰
李兰兰
孙宏鑫
肖铁桥
董冬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31-6245,共15页
基金
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22AH050226)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AH050244)。
文摘
长江流域(安徽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失、经济社会衰败等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探讨了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机制。乡村韧性被定义为乡村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的适应、恢复和转型能力。通过构建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安徽段2011—2020年间31个县级单位的乡村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呈正相关;空间上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梯度状”分布特征;根据全局自相关测度结果,长江流域安徽段地区乡村韧性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乡村韧性高值区主要聚集在合肥、马鞍山市周边县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大别山区,2011—2020年,乡村韧性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由弱变强,表明此时区域乡村韧性状况的“极化”现象愈发明显;局部自相关测度结果显示,乡村韧性的“高-高”集聚区在空间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周边,并逐步扩张,“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的大别山片区的县域,乡村韧性呈现“块状”分布且较为规则,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乡村韧性水平在空间趋势上呈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布局态势。研究强调了经济基础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交互作用对乡村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全面理解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面临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何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探讨城乡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乡村韧性
PSR模型
时空演变
长江流域
(
安徽
段
)
Keywords
rural resilience
PSR mode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Yangtze River Basin(Anhui section)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PSR模型的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张少杰
李兰兰
孙宏鑫
肖铁桥
董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