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衰减模型在长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存禄 杨建 +2 位作者 张晓英 姜崇鹏 柴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3,共3页
长江水环境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模糊概念,模糊识别理论在处理多个模糊概念时展示了其客观性和实用性。通过运用模糊识别理论并考虑江河自然净化能力建立了模糊衰减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同时研... 长江水环境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模糊概念,模糊识别理论在处理多个模糊概念时展示了其客观性和实用性。通过运用模糊识别理论并考虑江河自然净化能力建立了模糊衰减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同时研究长江干流近1 a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含量,得出长江干流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指出了氨氮污染源的所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衰减模型 水质评价 污染源 长江水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质预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佳秋 张向华 赵淑莹 《煤炭技术》 CAS 2005年第12期92-93,共2页
针对长江流域17个观测站(地区)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检测数据,以及干流上7个观测站近一年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规划求出整个流域的Ⅰ、Ⅱ、Ⅲ、Ⅳ、Ⅴ、及劣Ⅴ水的相互转移的概率矩阵。再根据水污染情况的无后效性即(本段只与前一段有... 针对长江流域17个观测站(地区)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检测数据,以及干流上7个观测站近一年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规划求出整个流域的Ⅰ、Ⅱ、Ⅲ、Ⅳ、Ⅴ、及劣Ⅴ水的相互转移的概率矩阵。再根据水污染情况的无后效性即(本段只与前一段有关而与初始状态无关),并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采用马尔柯夫链(Markov)模型对长江水质未来十年作出预测,并修正有关数据及采取控制Ⅳ、Ⅴ、劣Ⅴ、的方法,使污染控制在20%以内。由河流水质预测一维模型来分析17个站点的污染状况,进而推测出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质 转移矩阵 马尔柯夫链(Markov)模型 河流水质预测一维模型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质综合评价与预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韩中庚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75,共11页
本文针对200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A题"长江水质评价和预测"问题,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这个问题的立意与背景,然后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及结果,最后根据评卷情况、对评卷要点、问题... 本文针对200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A题"长江水质评价和预测"问题,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这个问题的立意与背景,然后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及结果,最后根据评卷情况、对评卷要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质 水质类型 综合评价与预测 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璐 童永琴 刘天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0-64,共5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长江沿岸各个观测点的水质,找出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利用各个站点污染物浓度与该站点排污量和上游站点污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各个站点的排污量。用灰色理论GM(1,1)预测长江...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及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长江沿岸各个观测点的水质,找出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利用各个站点污染物浓度与该站点排污量和上游站点污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各个站点的排污量。用灰色理论GM(1,1)预测长江沿岸未来10年的污水排放量可知,在未来10年,若不对长江沿岸污水进行处理,长江水质将逐年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质 模糊评价 灰色系统理论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长江水质——“绿行之踪”社会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一平 张舒琪 +6 位作者 赵梓润 徐志衡 王松阳 张宇航 杨迈克 余炫霖 朱亚先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6期25-30,共6页
2018年和2019年小学期,厦门大学本科生“绿行之踪”社会实践队赴重庆、上海等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采集了当地的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的磷酸根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同时进行了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和网络问卷调查。
关键词 长江水质 水质分析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长江水质评价中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婷婷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7期24-25,共2页
本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长江干流以及其支流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长江水质基本满足III类水体的功能要求,在时间上,长江水质从2003年到2005年有所好转;空间上,长江干流水质好于其支流水质,部分支流存在污染情况,分析结... 本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长江干流以及其支流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长江水质基本满足III类水体的功能要求,在时间上,长江水质从2003年到2005年有所好转;空间上,长江干流水质好于其支流水质,部分支流存在污染情况,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于水体的水质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质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质及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欲敏 曾德芳 +2 位作者 阙思思 罗晗郁 周文强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41-47,74,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重视的问题。三峡库区作为长江干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水质情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文章根据三峡库区2008年—2017年p H值(7.63)、DO...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重视的问题。三峡库区作为长江干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水质情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文章根据三峡库区2008年—2017年p H值(7.63)、DO含量(8.5 mg/L)、CODMn含量(1.71 mg/L)、氨氮含量(0.1 mg/L)的监测数据,以及潜在的多项水质影响因素的多方统计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筛选出的6项水质影响因素与4项水质指标间的两个整体系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根据分析得出的典型相关系数(1.000、0.960、0.895)、典型相关模型以及典型结构分析和冗余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两个系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航运 三峡库区 典型相关分析 长江水质 水质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地同测的长江口水文数据建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包起帆 彭德艳 +1 位作者 鲍道阳 楼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6-151,166,共7页
为探索实现长江口水文、地形和生态的大范围、高频次、抗恶劣海况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高分五号卫星,进行了星地同步监测方案试验,获取了建模所需高光谱大数据。采用函数拟合等数据建模方法,逐步建立了含沙量等水体参数的高光谱影... 为探索实现长江口水文、地形和生态的大范围、高频次、抗恶劣海况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高分五号卫星,进行了星地同步监测方案试验,获取了建模所需高光谱大数据。采用函数拟合等数据建模方法,逐步建立了含沙量等水体参数的高光谱影像反演模型,并给出含沙量浓度反演模型的输出效果,最后指出后续深化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 星地同测 长江口水文水质、地形和生态 数据建模 高光谱影像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of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system:a case study in reaches cross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劲松 李哲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describing complicated water quality process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rive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We built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models,a feed-forward back-propagation(BP) mod...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describing complicated water quality process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rive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We built tw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models,a feed-forward back-propagation(BP) model and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model,to simul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and Jialing Rivers in reaches cross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P. R. China. Our models used the historical monitoring data of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dissolved oxygen,ammonia,oil and 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s. Comparison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tradit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suggest that both BP and RBF models are superior; their higher accuracy and better goodness-of-fit indicate that the ANN calculation of water quality agrees better with measuremen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NN modeling can be a tool for estimat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Of the two ANN models,the RBF model calculates with a smaller mean error,but a larger root mean square error. More effort to identify out the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would help optimize the structures of neural network water-quality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modeling Yangtze Rive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ck-propagation model radial basis function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