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干流南京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旭东 王雨春 +4 位作者 曾艳 张静 岑模珊 殷超 陈敬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8-1429,共12页
为了解长江干流南京段水生态情况,并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分别于2022年6月和2023年9月对长江干流南京段16个点位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浮游生物丰度、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与环境... 为了解长江干流南京段水生态情况,并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分别于2022年6月和2023年9月对长江干流南京段16个点位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浮游生物丰度、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长江干流南京段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6属,其中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优势门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其多样性处于“中等”至“良好”状态;长江干流南京段共检出浮游动物2类28种,物种组成上呈现桡足类大于枝角类的特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其多样性处于“较差”至“中等”状态。②温度(WT)是影响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浮游动物密度受到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的显著影响。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单一监测时段内,TP和NH3-N是影响长江干流南京段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④冗余分析表明,温度和T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而NH3-N是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变化的关键因子。⑤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表明,温度和营养盐不仅直接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还通过调控水质和浮游植物多样性间接对浮游动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研究显示,长江干流南京段浮游植物整体组成为硅藻-蓝藻型,温度和营养盐是影响其群落结构特征的关键因素;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其密度受浮游植物调控,NH3-N是群落组成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冗余分析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 长江干流南京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