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定量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治理效果
1
作者 王丽华 恽才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3-161,共9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于1998年开工建设,2002年和2005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先后竣工,分别达到8.5和10.0 m通航水深。自2006年三期工程实施以来,北槽航道中段连续4a发生严重淤积,年疏浚维护量平均达6×107m3,影响三期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于1998年开工建设,2002年和2005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先后竣工,分别达到8.5和10.0 m通航水深。自2006年三期工程实施以来,北槽航道中段连续4a发生严重淤积,年疏浚维护量平均达6×107m3,影响三期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通过自主开发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分析平台,建立时间序列的空间分布属性数据库,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治理过程前后的河床冲淤变化规律和工程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长江口南港北槽深水航道近期淤积的泥沙来源、淤积过程、主要淤积原因和淤积部位,从而为工程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 数字高程定量分析 河床冲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北槽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对北槽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海 张华 阮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共8页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同步测验资料、浮泥观测分析资料、水下地形测量资料以及航槽回淤统计资料等为依据,首次对北槽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最大浑浊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评价了北槽最大浑浊带...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同步测验资料、浮泥观测分析资料、水下地形测量资料以及航槽回淤统计资料等为依据,首次对北槽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最大浑浊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评价了北槽最大浑浊带的分布对北槽航槽淤积和拦门沙地形发育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北槽深水航道治理二、三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同时澄清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 最大浑浊带 回淤 拦门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
3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一、工程概况。为彻底解决长江口栏门沙滩而水深不足,打通严重制约长江三角洲及上海经济发展的瓶颈,经国内三代专家学者近50年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工程分三期进行,目前航道水深分别为8.5m,10.0m和12.5m。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 航道水深 长江三角洲 工程概况 经济发展 专家学者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
作者 窦希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套技术 勘察设计研究院 长江口航道 管理局 交通部 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河势近15年变化特征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2 位作者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0,共7页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江口河势变化整体仍符合陈吉余等1979年提出的河口历史发育模式;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库等重大涉水工程建设对稳定"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之后长江口河床冲淤调整程度总体趋于放缓,年内冲淤变化受径流过程影响仍较明显。从河势发展的角度看,未来长江河口的治理开发,须继续遵循河口向东南方向的演化趋势,综合考虑河口开发的相互影响,以及加快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等规划的实施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河势 变化特征 河口治理启示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2 位作者 李为华 郭文华 刘高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量约为296.6Mt,其中洪季、枯季分别占年均越堤净输沙量的62.24%和3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南导堤 现场观测 越堤净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跨入“大船大港”新时代
7
《地理教学》 2010年第9期63-63,共1页
3月14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通过验收。长92.2公里、深12.5米的深水航道,犹如水上高速路,引领“长三角”跨入“大船大港”新时代,引领长江两岸奔向又一个发展黄金机遇期。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高速路 公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