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受力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富庆 杨成斌 +1 位作者 娄建 杨建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167-1170,共4页
文章应用SAP84结构计算通用程序中的AUTOMESH3D模块对箱形索塔进行了分析,充分利用程序的自动化,避免了手工划分的简化。通过实际分析计算,对多边形索塔的受力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根据索塔受力的实际工况,给出结构特征点处的应力值,... 文章应用SAP84结构计算通用程序中的AUTOMESH3D模块对箱形索塔进行了分析,充分利用程序的自动化,避免了手工划分的简化。通过实际分析计算,对多边形索塔的受力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根据索塔受力的实际工况,给出结构特征点处的应力值,给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新型索塔的设计和模型建立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索塔 锚固区 受力分析 斜拉桥 拉索 应力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深水沉井基础定位下沉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建波 张永涛 +1 位作者 杨炎华 牛照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1,共6页
为解决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在复杂条件下深水沉井定位难、摆动大等难题,以该桥中塔沉井为例,采用河工模型试验、CFD方法分析沉井着床阶段的河床冲刷形态和沉井摆动,同时研究终沉阶段下沉系数和沉井施工监控系统。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沉井定... 为解决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在复杂条件下深水沉井定位难、摆动大等难题,以该桥中塔沉井为例,采用河工模型试验、CFD方法分析沉井着床阶段的河床冲刷形态和沉井摆动,同时研究终沉阶段下沉系数和沉井施工监控系统。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沉井定位采用"钢锚墩+锚系"的半刚性定位系统;采用"小锅底"取土方式下沉;采用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沉井空间几何姿态,确保了沉井准确定位与平稳下沉,最终将其平面误差控制在30cm以内,垂直度误差为1/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沉井基础 定位系统 研究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设计风速值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正洪 杨宏青 +1 位作者 向玉春 陈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利用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9年的风的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最多风向及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及频率、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大风危害等风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序列(其中... 利用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9年的风的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最多风向及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及频率、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大风危害等风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武汉市气象站1961~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序列(其中1989~1995年的逐年最大风速,通过与未受城市化影响的黄陂气象站的比较而进行了合理的订正)。根据建筑设计规范采用极值Ⅰ型曲线,并用两种参数估计方案,推算出武汉市气象站不同重现期(100,50,30a)10m高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基本风速)分别为19.4m/s,18.4m/s和17.8m/s。采用比值法求出,从气象站到大桥江边最大风速的增大系数为1.54,从而得到桥位区不同重现期(100,50,30a)10m高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设计风速)分别为29.9m/s、28.3m/s和27.4m/s。最后分析了大风在146m高度内的变化特征,并采用指数和对数法将设计风速外推到200m以下每10m高度层,可供设计、施工及将来维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最大风速 基本风速 设计风速 极值I型函数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设计 被引量:25
4
作者 丁望星 姜友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1,共5页
根据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处自然环境条件,主桥采用主跨816 m双塔双索面六跨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双柱H形,北塔采用双圆形分离式基础,南塔采用矩形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梁结构,中跨和北边跨采用扁平钢箱梁结构... 根据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处自然环境条件,主桥采用主跨816 m双塔双索面六跨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桥塔为双柱H形,北塔采用双圆形分离式基础,南塔采用矩形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梁结构,中跨和北边跨采用扁平钢箱梁结构,南边跨采用PC箱梁结构,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带钢格室的部分连接填充混凝土方案;斜拉索采用外缠PVF氟化膜的高强平行钢丝索,除桥塔附近几对大倾角斜拉索直接锚固在混凝土塔壁齿块上外,其余均采用钢锚梁锚固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箱形梁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设计与创新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强 徐宏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右汊为主跨2×260 m三塔斜拉桥。左汊三塔悬索桥中塔的设计原创性地采用了钢-混叠合和塔梁固结体系,有效解决了三塔悬索桥的主缆与鞍座间的抗滑移问题及主梁的刚度...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右汊为主跨2×260 m三塔斜拉桥。左汊三塔悬索桥中塔的设计原创性地采用了钢-混叠合和塔梁固结体系,有效解决了三塔悬索桥的主缆与鞍座间的抗滑移问题及主梁的刚度问题。右汊采用3个不等高的拱形塔斜拉桥,桥型新颖、线形流畅、简洁美观。左汊跨江心洲大堤桥梁基础采用新型根式基础,大幅度提高了竖向承载力,降低了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总体设计 悬索桥 斜拉桥 根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斜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佑荣 贾洪彪 +1 位作者 唐辉明 周丽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8-1831,共4页
巴东长江大桥是连接209国道和巴东县长江两岸新城区的特大型公路大桥,为一简支梁斜拉桥,长900.5 m,主桥跨度388 m,桥塔高218 m,桥荷重大,安全等级高。桥位区地处长江三峡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地区,地形陡峻,河谷切割强烈,褶皱断裂密集,岩体... 巴东长江大桥是连接209国道和巴东县长江两岸新城区的特大型公路大桥,为一简支梁斜拉桥,长900.5 m,主桥跨度388 m,桥塔高218 m,桥荷重大,安全等级高。桥位区地处长江三峡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地区,地形陡峻,河谷切割强烈,褶皱断裂密集,岩体破碎、力学性质差,滑坡、泥石流极为发育,其斜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安全。在分析论述桥位区斜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及块体极限平衡理论模拟了斜坡稳定性,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及大桥建成后斜坡稳定性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桥荷载、库水位波动和地震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诱发因素。水库蓄水及大桥建成后桥位区两岸斜坡稳定性明显变差,有沿T2b3/T2b2岩层交界面失稳的可能,必须加以处理。在分析了斜坡变形破坏对大桥的影响后,提出了处理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 斜坡稳定性 桥位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区河床抗冲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洪大林 谢瑞 +1 位作者 张思和 唐存本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96,共6页
针对交通、水利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现场原状土取样,并通过封闭管道水力试验,得到原状土起动的临界切应力及冲刷率,并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原状土的起动流速,这一方法可用来确定物理模型试验中动床模型设计参数,并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 针对交通、水利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现场原状土取样,并通过封闭管道水力试验,得到原状土起动的临界切应力及冲刷率,并通过公式换算得到原状土的起动流速,这一方法可用来确定物理模型试验中动床模型设计参数,并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 起动切应力 冲刷率 凝聚力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桥区河床 抗冲性能 封闭管道水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斜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贾洪彪 马淑芝 +1 位作者 唐辉明 刘佑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6-48,24,共4页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对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方法计算了桥荷载施加前后及水库水位变动情况下桥址区斜坡应力分布特征,并对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桥荷载施加后,主桥墩处的应力...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对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方法计算了桥荷载施加前后及水库水位变动情况下桥址区斜坡应力分布特征,并对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桥荷载施加后,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显著,对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其稳定性将进一步发生改变。局部稳定性较差,但整体稳定性尚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稳定性 工程地质条件 有限元法 应力 三峡水库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 桥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克亮 陈健 +1 位作者 祝烨然 黄国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0,74,共3页
 本文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及其配合比设计的原理。NVC自流平外加剂是制备自密实混凝土的优良外加剂。经过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现场试块模拟试验后,NVC自流平外加剂成功应用于润扬大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NVC自流平外加剂 试块模拟试验 润扬大长江公路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氟碳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维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商汉章 师华 +3 位作者 马震 杨振波 白华栋 徐永祥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6,共3页
分析了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所处的环境特点,确定了该桥主缆的维修材料和涂装方案。介绍了涂装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涂装工艺关键点,并跟踪了柔性氟碳涂料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 柔性氟碳 桥梁维修 涂装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GPS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栋材 王新洲 +1 位作者 何良洪 余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1-32,35,共3页
结合现代大型斜拉桥施工建造的要求 ,介绍了应用 GPS定位系统建立桥梁施工控制网时精度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实践应用表明 ,应用 GPS定位系统建立短边高精度的桥梁施工控制网完全可以满足大型斜拉桥的施工要求。
关键词 控制网 GPS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 施工 大跨度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基础沉降计算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兆祥 王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83,共4页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两岸锚碇采用沉井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预测该桥南锚基础的沉降值。工程类比法以已经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北锚为原型,基于弹性理论类比出待建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两岸锚碇采用沉井基础。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预测该桥南锚基础的沉降值。工程类比法以已经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北锚为原型,基于弹性理论类比出待建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的沉降量,施工期沉降观测值表明,实际沉降值约为类比值的60%,类比值仅能供初步设计参考。有限元法则根据锚碇浇注过程中的实测沉降反演出力学参数,然后预测施工后期即架缆和桥面铺装阶段锚拉点的位移,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反演后的参数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不同施工阶段沉井的变形特征,并指导后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锚碇 沉井基础 沉降 有限元法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常英 詹建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侧距桥塔中心12.5 m处,结合段位置主梁的变形和内力均较小;中跨标准梁段宜采用15 m索距,边跨宜采用7.5 m索距;该桥桥面以上塔高为180.5 m;索塔锚固形式采用钢锚箱方案,并设置弧形预应力筋减少和控制主桥索塔锚固区外壁裂缝;主梁采用PK断面,可充分发挥全截面的性能;采用优化的"混凝土后设承压板"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型式,应力和刚度过渡较为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凝土结合段 索距 桥塔 主梁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三塔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达磊 马如进 陈艾荣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研究三塔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颤振稳定性,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和风洞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分析中塔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塔的设置使影响结构颤振稳定性的关键模态的频率降低很多... 为研究三塔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颤振稳定性,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和风洞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分析中塔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塔的设置使影响结构颤振稳定性的关键模态的频率降低很多。对节段模型进行颤振稳定性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检修车轨道移到采用尖角型风嘴的上斜板位置后,模型在+3°风攻角的颤振临界风速达到63.2 m/s。利用三维耦合颤振分析方法对该桥成桥状态+3°风攻角下桥梁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颤振时第15阶振型占绝大部分能量,说明颤振主要以扭转形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气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兼作钻孔平台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立奎 米长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2×1 080 m三塔悬索桥,该桥中塔承台采用钢吊箱围堰法施工。考虑钢吊箱围堰需满足护筒插打导向、钻孔依托平台、承台施工围水结构及渡汛4个功能,将钢吊箱围堰结构设计为底板、壁板、内支撑桁架及定位系缆...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2×1 080 m三塔悬索桥,该桥中塔承台采用钢吊箱围堰法施工。考虑钢吊箱围堰需满足护筒插打导向、钻孔依托平台、承台施工围水结构及渡汛4个功能,将钢吊箱围堰结构设计为底板、壁板、内支撑桁架及定位系缆装置四大体系。设计计算下水、浮运、锚碇定位、转化为钻孔施工、渡洪、封底浇筑、吊箱抽水及承台施工8项内容,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钢吊箱围堰 钻孔平台 承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寿昌 王立新 彭德运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 73 71m ,南汊主桥为主跨 14 90m悬索桥 ,北汊主桥为主跨 40 6m斜拉桥 ,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重点介绍该桥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
关键词 总体设计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斜拉桥 建设条件 技术标准 总体布置 主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装置结构稳定性及通航净空尺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江 母德伟 +2 位作者 余葵 刘洋 李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2,77,共5页
为了研究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装置的通航适应性,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对该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通航净空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船舶撞击防撞带后,防撞带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船舶也未出现擦刮大桥... 为了研究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装置的通航适应性,分别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对该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通航净空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船舶撞击防撞带后,防撞带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船舶也未出现擦刮大桥拱圈和自身翻覆现象,满足桥、船和防撞设施"三不坏"原则,防撞装置对大桥能进行有效地防撞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装置 结构稳定性 通航净空 万州长江公路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钢箱梁制造的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方大东 陈策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3期5-7,共3页
针对润扬长江大桥钢箱梁制造的工程特点 ,介绍本桥钢箱梁制造的板单元划分、板单元制作、钢箱梁拼装等关键工艺 。
关键词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公路 斜拉桥 钢箱梁 制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混凝土现场徐变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小平 蒋沧如 +3 位作者 彭少民 胡春宇 寇海平 胡志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在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徐变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与实验室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结构从施工到使用过程中的真实徐变作跟踪监测。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有限。荆沙长江公路大桥是湖北省内横跨长江的...  在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徐变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与实验室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结构从施工到使用过程中的真实徐变作跟踪监测。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十分有限。荆沙长江公路大桥是湖北省内横跨长江的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本文以此结构的主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现场条件下测试大桥主梁混凝土徐变系数的方法和措施,分别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和手持应变仪对成型典型梁段的应变进行了现场跟踪监测,并通过计算最终可以得到成型梁段的真实徐变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沙长江公路大桥 现场 徐变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塔线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义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360+2×1 080+360)m的三塔两跨悬索桥,中塔采用钢-混叠合、塔梁固结门式结构,下塔柱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为钢结构,钢塔共分21个节段,首节采用浮吊安装,标准节段长6m,最大起吊重达235t,采用...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360+2×1 080+360)m的三塔两跨悬索桥,中塔采用钢-混叠合、塔梁固结门式结构,下塔柱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为钢结构,钢塔共分21个节段,首节采用浮吊安装,标准节段长6m,最大起吊重达235t,采用塔吊进行安装。为确保钢塔线形满足要求,对影响钢塔安装精度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以控制钢塔制造质量为核心、钢塔首节段安装精度为基础的线形控制流程,对钢塔节段进行工厂制造控制和现场安装控制。工厂制造控制包括零部件加工、块体制作、节段组拼、端面机加工、预拼装;现场安装控制包括首节段安装、标准节段安装、横梁与钢塔的连接。实践表明,该桥采用以控制钢塔制造精度为核心的钢塔线形控制技术进行钢塔架设施工,施工过程中钢塔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实现了钢塔线形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桥塔 钢结构 线形 制造精度 安装精度 水平预拼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