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中游干流浮游动物空间分布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罗丹
李星浩
余育和
李凤超
黄洁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8,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色研究所项目(支撑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对策研究)资助。
-
文摘
2016年10月对长江中游干流5个江段(宜昌、荆州、岳阳、武汉、湖口)开展了以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为代表的浮游动物调查,共检测到浮游动物23种,隶属13科14属,其中轮虫16种,桡足类4种,枝角类3种。各调查江段比较显示,湖口江段浮游动物物种数最多,为9种,岳阳江段浮游动物物种数最少,为5种,宜昌、荆州、武汉江段物种数接近。武汉江段浮游动物密度最高,为(10.94±5.81)ind./L,湖口江段次之,宜昌、岳阳和荆州段密度接近。轮虫为优势类群,密度为(3.41±0.21)ind./L,其中曲腿龟甲轮虫、尖尾疣毛轮虫和螺形龟甲轮虫为优势种。桡足类密度为(0.75±0.07)ind./L,多为无节幼体。枝角类密度最低。武汉江段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湖口江段次之,其他3个江段相当。与长江干流其他江段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调查的各江段浮游动物群落呈现较低的物种多样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多样性均与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
关键词
长江中游干流
浮游动物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
Keywords
Main stem of middle Yangtze River
Zooplankton
Diversity
Biomass
-
分类号
S932.8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钉螺分布变化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朱朝峰
曾庆芳
李以义
吕尚标
黄文均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血防办公室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湖北省公安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6,共3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1261120265002)
-
文摘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江滩钉螺密度消长态势,在沿岸江滩先后设置了25个螺情监测点,包括11个长江委水文站点和14个地方血防单位共同参与设置的站点。其中,15个监测点查到钉螺,且各监测点测到的活螺密度差异较大。与2003年比较,2014年活螺平均密度大幅下降,未见人患血吸虫病例。长江中游干流江滩有螺面积并不随洲滩面积扩大而增加,钉螺向堤内扩散机率大幅降低。
-
关键词
钉螺密度
血吸虫病
三峡水库蓄水
长江中游干流
-
Keywords
schistosomiasis
oncomelania density
impoundmen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mainstream of middle Yangtze River
monitoring site
-
分类号
R23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