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2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讨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兰
王志刚
+3 位作者
钱峰
刘晓路
王一峰
刘纪根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有效防治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工程为例,分析了设计和施工中面临的平面布置制约因素多、土石方工程量大、生态环境敏感性强、施工组织复杂、水土流失风险高等难点。...
为有效防治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工程为例,分析了设计和施工中面临的平面布置制约因素多、土石方工程量大、生态环境敏感性强、施工组织复杂、水土流失风险高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工程布局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采取蓄、渗、滞、排的雨洪集蓄利用技术等建议。经多年运行,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设计思路可为同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区
工程
水土保持
设计难点
武汉新港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嫩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广有
李树森
+3 位作者
郑利民
俞冬兴
李杰
王秀芳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嫩江流域中下游水文资料 ( 1994~ 1998年 )及现有森林资源的统计分析 ,针对嫩江流域中下游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 。
关键词
嫩江流域
中下游
防护林
体系
流域区划
水土保持林
农田
防护林
堤防配套生物
工程
护岸生物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被引量:
44
3
作者
卢金友
黄悦
宫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57,87,共4页
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改变了水库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坝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河道将发生沿程冲刷,并可能引起河势的调整,进而可能对防洪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采用数学模型计算与实测资料分析的手段进行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长...
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改变了水库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坝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河道将发生沿程冲刷,并可能引起河势的调整,进而可能对防洪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采用数学模型计算与实测资料分析的手段进行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对防洪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大量冲刷,同流量水位降低。各河段冲刷量达到最大时,荆江河段河床平均冲深约2.0~5.3 m,槽蓄量约增加13亿m3,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河床平均冲深约2.5 m,槽蓄量约增加8.5亿m3;由于干流河床冲刷,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湖区淤积减缓,增加调蓄量约23.8亿m3;水沙过程改变、河床冲刷及局部河势调整对河道稳定及堤防、护岸工程的安全会带来一定影响,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冲淤
水位
河势调整
防洪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0
4
作者
胡向阳
张细兵
黄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共6页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库调度以及库区淤积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进入长江中下游泥沙大幅度减少,"清水"下泄、河床冲刷,使沿程沙量逐步恢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水沙系列对三峡工程蓄水运用20年三峡水库淤积和...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库调度以及库区淤积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进入长江中下游泥沙大幅度减少,"清水"下泄、河床冲刷,使沿程沙量逐步恢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水沙系列对三峡工程蓄水运用20年三峡水库淤积和坝下游长河段冲淤进行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分析长江中下游年来水量、年输沙量变化规律以及沿程变化趋势,并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其成果可为其他行业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年水量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与岸线利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
19
5
作者
卢金友
张细兵
黄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基于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情况,根据宜昌至大通河段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估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基于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情况,根据宜昌至大通河段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估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总体河势变化不大,局部河段河势将有所调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河道演变
岸线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姜月华
程和琴
+11 位作者
周权平
倪化勇
金阳
梅世嘉
张鸿
顾轩
施斌
顾凯
魏广庆
李云
杨国强
齐秋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1696,共16页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沉积和地貌特征测量与数据采集。(2)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河槽冲刷强烈,岸线窝崩、条崩发育。(3)悬沙和床沙粗化,河床阻力下降,发育侵蚀型链珠状沙波,长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4)潮区界显著上移,潮区界变动河段地貌发生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沿岸高陡岸坡、支流入汇干流河口、崩岸以及跨江大桥桥墩冲刷等调查、监测和成因机理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对长江岸滩防护和修复、航道整治、沿岸防洪、长江大桥桥墩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中下游
地区
潮区界
崩岸
窝崩
河槽冲刷
侵蚀和淤积
地质调查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潘立武
周建中
+1 位作者
江兴稳
黎育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99,201,共4页
根据确定的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方法)分析了各影响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了五层递阶结构解释模型,进而确定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三峡生态调度、保护长...
根据确定的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方法)分析了各影响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了五层递阶结构解释模型,进而确定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三峡生态调度、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M方法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环境流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王学雷
姜刘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804,共8页
环境流是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水文情势过程.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天然水文情势,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该流域重要生物资源,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等,从而对长江中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
环境流是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水文情势过程.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天然水文情势,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该流域重要生物资源,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等,从而对长江中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态与环境带来深远影响.基于IHA分析法,研究三峡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及环境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4个水文站的环境流组成在三峡蓄水前后呈不同程度的变化;环境流组成也逐渐趋于单一化,各水文站的流量事件以枯水流量事件和高脉冲流量事件为主;三峡蓄水对大、小洪水事件和特枯流量事件的影响较为显著;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生态水文指标和环境流指标的影响,整体上表现出随着离三峡大坝距离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减弱的趋势;沿程汉江支流的汇入,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对长江干流水文情势的调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峡蓄水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
三峡
工程
蓄水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和护岸工程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4
9
作者
余文畴
卢金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7,共3页
在简述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情况和整治任务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建国 5 0a来河道整治工程的实践 ,包括规模宏大的护岸工程 ,蜿蜒河道裁弯工程 ,分汊河道稳定和堵汊工程以及重点河段综合整治 ;介绍了护岸工程的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 ;对...
在简述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情况和整治任务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建国 5 0a来河道整治工程的实践 ,包括规模宏大的护岸工程 ,蜿蜒河道裁弯工程 ,分汊河道稳定和堵汊工程以及重点河段综合整治 ;介绍了护岸工程的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 ;对新世纪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工作提出了建议。再经过 5 0a的奋斗 ,长江一定会成为堤防稳固、河势稳定、水环境优良 ,永远造福于人类的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中下游
河道整治
护岸
工程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制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
8
10
作者
许继军
陈进
常福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76,共8页
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
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下游干流及河口水资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工程运行发挥了巨大的蓄洪补枯作用,对中下游及河口水资源利用总体上是有利的,能有效提高中下游供水保障,缓解枯水季节干旱缺水矛盾。为减缓9-11月水库蓄水期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完善水库群综合调度目标,优化蓄水方案,另一方面需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同时加强中下游地区引调水工程取用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控制性水利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长江
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对策
被引量:
5
11
作者
陈肃利
胡春燕
王永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10,共3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事关中下游防洪安全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近年来在上游来沙减少和三峡工程的作用下,清水下泄导致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了长距离的冲刷,并引起局部河势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事关中下游防洪安全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近年来在上游来沙减少和三峡工程的作用下,清水下泄导致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了长距离的冲刷,并引起局部河势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治理措施
长江
中下游
三峡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姚仕明
卢金友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促淤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回缓流区,在水深流急的位置自身不稳定,不宜用在顶冲段护岸。对整个试验研究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
工程
砂枕
六边四面透水框架
试验研究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设计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振青
吴昌洪
+1 位作者
李会云
杜晓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19,共4页
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水沙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今后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水文条件的仿真性提供保证和依据,统计分析了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长江中下游泥沙的变化情况,并针对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中常选取的频率水文年的泥沙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水沙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今后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水文条件的仿真性提供保证和依据,统计分析了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长江中下游泥沙的变化情况,并针对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中常选取的频率水文年的泥沙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泥沙模型中设计频率水文年所要模拟的沙质泥沙部分的处理方法与途径,即床沙质的输沙率过程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推求设计洪水对应的沙量过程。并出于工程安全的考虑,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的下包线作为沙量过程确定的依据。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量减少条件下的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泥沙模型
床沙质
设计频率水文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有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
5
14
作者
肖荣炜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阐明我国血防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长江中下游五省洲滩有钉螺分布的面积约28亿m^2,病人每年保持在100万左右,不仅一时治理不了,而且仍有可能出现继续蔓延之势。根据实验及论证结果,兴建三峡工程将为...
本文阐明我国血防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长江中下游五省洲滩有钉螺分布的面积约28亿m^2,病人每年保持在100万左右,不仅一时治理不了,而且仍有可能出现继续蔓延之势。根据实验及论证结果,兴建三峡工程将为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带来有利影响。三峡水库的运行可以加强长江中下游的抗洪能力,使洲滩钉螺随洪水扩散的机会和数量减少,压缩洲滩有螺面积,并为综合开发利用洲滩创造条件。三峡库区所在地原无钉螺分布,研究证明,建库后库区出现钉螺孽生场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有利无弊,可以充分利用三峡建坝对灭螺和防病的有利因素,着手探讨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使消灭血吸虫病成为三峡工程的社会效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
工程
库区
钉螺
洲滩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
4
15
作者
周立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8-13,共6页
在系统总结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20年建设目标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工程自身和外部条件,对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及后续建设基本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长江
流域
防护林
体系
工程
可持续性评价
后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2
16
作者
覃庆锋
陈晨
+1 位作者
曾宪芷
贺佳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152,共8页
通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历程的回顾,明晰我国针对大江大河的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地区,并展望我国流域性防护林...
通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历程的回顾,明晰我国针对大江大河的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地区,并展望我国流域性防护林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方式,在长江全流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增加绿色资源,扩大生态容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存在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不够、投资项目过少等问题。未来长江流域仍有大面积可造林地需要绿化,工程建设任务还很重,工程建设空间还很大,流域生态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工程
建设
长江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珠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启动
17
作者
李晓梅
《国土绿化》
2013年第7期9-9,共1页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工程建设(2011-2020年)。到2020年,国家将投资2129亿元,完成造林2167.2万公顷,促进工程区防护...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工程建设(2011-2020年)。到2020年,国家将投资2129亿元,完成造林2167.2万公顷,促进工程区防护林体系更趋健全,结构日益完善,功能明显提升,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平均提升4.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体系建设
三期
工程
建设
珠江流域
长江
流域
平原绿化
新闻发布会
国家林业局
森林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
39
18
作者
许全喜
董炳江
+1 位作者
袁晶
朱玲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0-661,共12页
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建成运用后,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2001-2021年期间宜昌至长江口已累计冲刷了50.3亿m^(3),需厘清河道冲刷对河势、防洪、航运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表明:三峡...
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建成运用后,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2001-2021年期间宜昌至长江口已累计冲刷了50.3亿m^(3),需厘清河道冲刷对河势、防洪、航运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稳定,弯道段出现切滩撇弯、汊道段出现塞支强干等现象;河道槽蓄量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增大了河道调蓄和行洪能力,但水流顶冲点的变化和近岸河床的冲刷下切,使得河道崩岸频发,并影响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在河道冲刷、河势控制与航道工程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航道条件总体得到改善,但河道不均衡冲刷使得坝下游砂卵石河段出现“坡陡流急”,沙质河段出现洲滩散乱、航槽移位等现象,影响航道条件;同流量下枯水位呈下降态势,逢极枯年份影响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江湖关系发生新变化,“三口”分流道由原淤积转为冲刷,两湖湖区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有所提前,不利于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实施枯水期补水调度和“压咸潮”调度以及长江口北支淤积减缓,对于遏制长江口咸潮入侵有利,入海泥沙显著减少引起长江口近岸河床冲刷,影响沿岸码头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水沙变化
河道冲淤
河势变化
防洪安全
江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4
19
作者
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2,共4页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防洪形势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通过三峡工...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防洪形势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通过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遇1954年洪水的模拟得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得以提高,但仍存在约400亿m3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处理,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仍需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关系
防洪形势
荆江河段
长江
中下游
三峡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
6
20
作者
马贵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共3页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 3 6 0 0km ,堤基多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 ,地质结构复杂多变 ,存在较多的地质缺陷。因此 ,每到汛期 ,堤防出险频繁 ,严重影响堤防的安全 ,给堤防保护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长江中、下游各堤防...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 3 6 0 0km ,堤基多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 ,地质结构复杂多变 ,存在较多的地质缺陷。因此 ,每到汛期 ,堤防出险频繁 ,严重影响堤防的安全 ,给堤防保护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长江中、下游各堤防工程地质勘察成果 ,对堤基地质结构进行了分类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即渗透破坏和岸坡稳定问题 ,找出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堤基地质结构的内在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结构
渗透破坏
岸坡稳定
堤防
工程
地质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讨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兰
王志刚
钱峰
刘晓路
王一峰
刘纪根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基金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S-2022085)
长江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1447/TB)
2019年武汉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生产建设项目监管项目(CKSK2019444/TB)。
文摘
为有效防治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武汉新港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工程为例,分析了设计和施工中面临的平面布置制约因素多、土石方工程量大、生态环境敏感性强、施工组织复杂、水土流失风险高等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工程布局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采取蓄、渗、滞、排的雨洪集蓄利用技术等建议。经多年运行,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设计思路可为同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港区
工程
水土保持
设计难点
武汉新港
长江
中下游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嫩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广有
李树森
郑利民
俞冬兴
李杰
王秀芳
机构
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
黑龙江省林业厅
孙吴县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通过对嫩江流域中下游水文资料 ( 1994~ 1998年 )及现有森林资源的统计分析 ,针对嫩江流域中下游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 。
关键词
嫩江流域
中下游
防护林
体系
流域区划
水土保持林
农田
防护林
堤防配套生物
工程
护岸生物
工程
分类号
S759.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被引量:
44
3
作者
卢金友
黄悦
宫平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57,87,共4页
文摘
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改变了水库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坝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河道将发生沿程冲刷,并可能引起河势的调整,进而可能对防洪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采用数学模型计算与实测资料分析的手段进行了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对防洪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大量冲刷,同流量水位降低。各河段冲刷量达到最大时,荆江河段河床平均冲深约2.0~5.3 m,槽蓄量约增加13亿m3,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河床平均冲深约2.5 m,槽蓄量约增加8.5亿m3;由于干流河床冲刷,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湖区淤积减缓,增加调蓄量约23.8亿m3;水沙过程改变、河床冲刷及局部河势调整对河道稳定及堤防、护岸工程的安全会带来一定影响,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河床冲淤
水位
河势调整
防洪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Keywords
scouring and sedimentation of river bed
water level
river regime adjustment
flood control
Three Gorges project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0
4
作者
胡向阳
张细兵
黄悦
机构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08-01-02-0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29B08)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1003)
文摘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库调度以及库区淤积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特性,进入长江中下游泥沙大幅度减少,"清水"下泄、河床冲刷,使沿程沙量逐步恢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水沙系列对三峡工程蓄水运用20年三峡水库淤积和坝下游长河段冲淤进行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分析长江中下游年来水量、年输沙量变化规律以及沿程变化趋势,并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其成果可为其他行业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年水量
输沙量
Keywords
TGP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annual water volume
transport sediment volume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与岸线利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
19
5
作者
卢金友
张细兵
黄悦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基金
水利公益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200901002
200901003)
水利部公益院所基金资助项目(2011001)
文摘
基于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情况,根据宜昌至大通河段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估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总体河势变化不大,局部河段河势将有所调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河道演变
岸线开发利用
Key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s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river evolution
shoreline exploitation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姜月华
程和琴
周权平
倪化勇
金阳
梅世嘉
张鸿
顾轩
施斌
顾凯
魏广庆
李云
杨国强
齐秋菊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流域生态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南京大学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1696,共1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工批2015-03-02、0531、08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260、DD20160246)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沉积和地貌特征测量与数据采集。(2)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河槽冲刷强烈,岸线窝崩、条崩发育。(3)悬沙和床沙粗化,河床阻力下降,发育侵蚀型链珠状沙波,长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4)潮区界显著上移,潮区界变动河段地貌发生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沿岸高陡岸坡、支流入汇干流河口、崩岸以及跨江大桥桥墩冲刷等调查、监测和成因机理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对长江岸滩防护和修复、航道整治、沿岸防洪、长江大桥桥墩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江
中下游
地区
潮区界
崩岸
窝崩
河槽冲刷
侵蚀和淤积
地质调查
工程
Keywords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idal limit
bank collapsing
arc collapsing
channel erosion
erosion and deposition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潘立武
周建中
江兴稳
黎育红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99,201,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01080)
文摘
根据确定的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方法)分析了各影响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建立了五层递阶结构解释模型,进而确定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三峡生态调度、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ISM方法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生态环境
影响
Keywords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Three Gorges Project
eco-environment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zte River
influence
分类号
TV2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N949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环境流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王学雷
姜刘志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8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26)
中国科学院测地所重要方向项目
文摘
环境流是为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河流生态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水文情势过程.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改变了长江的天然水文情势,也直接或间接影响该流域重要生物资源,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分布等,从而对长江中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态与环境带来深远影响.基于IHA分析法,研究三峡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及环境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4个水文站的环境流组成在三峡蓄水前后呈不同程度的变化;环境流组成也逐渐趋于单一化,各水文站的流量事件以枯水流量事件和高脉冲流量事件为主;三峡蓄水对大、小洪水事件和特枯流量事件的影响较为显著;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生态水文指标和环境流指标的影响,整体上表现出随着离三峡大坝距离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减弱的趋势;沿程汉江支流的汇入,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对长江干流水文情势的调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峡蓄水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流
三峡
工程
蓄水
长江
中下游
Keywords
environmental flow, Three Gorges Dam
impoundment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和护岸工程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4
9
作者
余文畴
卢金友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7,共3页
文摘
在简述长江中下游河道基本情况和整治任务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建国 5 0a来河道整治工程的实践 ,包括规模宏大的护岸工程 ,蜿蜒河道裁弯工程 ,分汊河道稳定和堵汊工程以及重点河段综合整治 ;介绍了护岸工程的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 ;对新世纪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工作提出了建议。再经过 5 0a的奋斗 ,长江一定会成为堤防稳固、河势稳定、水环境优良 ,永远造福于人类的河道。
关键词
长江
中下游
河道整治
护岸
工程
综合整治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8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制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
8
10
作者
许继军
陈进
常福宣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76,共8页
文摘
利用水文站实测数据,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径流过程变化特点,并通过调度模拟分析,定量确定了三峡工程运行调度对中下游干流水位流量的影响程度;继而结合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取用水特点,分析了控制性水利工程对中下游干流及河口水资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工程运行发挥了巨大的蓄洪补枯作用,对中下游及河口水资源利用总体上是有利的,能有效提高中下游供水保障,缓解枯水季节干旱缺水矛盾。为减缓9-11月水库蓄水期不利影响,一方面需要完善水库群综合调度目标,优化蓄水方案,另一方面需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同时加强中下游地区引调水工程取用水管理。
关键词
水资源
控制性水利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长江
口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key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mid-lower Yangtze River
Yangtze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TV2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对策
被引量:
5
11
作者
陈肃利
胡春燕
王永忠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10,共3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三峡工程运用后泥沙与防洪关键技术研究"之课题五"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防洪技术研究"(2006BAB05B05)
文摘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事关中下游防洪安全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近年来在上游来沙减少和三峡工程的作用下,清水下泄导致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了长距离的冲刷,并引起局部河势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治理措施
长江
中下游
三峡
工程
Keywords
river regulation
regulation measure
mid-lower Yangtze River
TGP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姚仕明
卢金友
罗恒凯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工程建设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0,共2页
文摘
通过对砂枕与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两种新材料护岸工程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砂枕护岸机理与块石类似,但变形能力比块石差;六边四面透水框架促淤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回缓流区,在水深流急的位置自身不稳定,不宜用在顶冲段护岸。对整个试验研究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护岸
工程
砂枕
六边四面透水框架
试验研究
长江
中下游
分类号
TV8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设计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李振青
吴昌洪
李会云
杜晓阳
机构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19,共4页
文摘
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水沙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今后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水文条件的仿真性提供保证和依据,统计分析了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长江中下游泥沙的变化情况,并针对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中常选取的频率水文年的泥沙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泥沙模型中设计频率水文年所要模拟的沙质泥沙部分的处理方法与途径,即床沙质的输沙率过程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推求设计洪水对应的沙量过程。并出于工程安全的考虑,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的下包线作为沙量过程确定的依据。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量减少条件下的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实际情况。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泥沙模型
床沙质
设计频率水文年
Key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sediment model
bed material load
hydrological year of designed flood frequency
分类号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有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
5
14
作者
肖荣炜
机构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摘
本文阐明我国血防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长江中下游五省洲滩有钉螺分布的面积约28亿m^2,病人每年保持在100万左右,不仅一时治理不了,而且仍有可能出现继续蔓延之势。根据实验及论证结果,兴建三峡工程将为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带来有利影响。三峡水库的运行可以加强长江中下游的抗洪能力,使洲滩钉螺随洪水扩散的机会和数量减少,压缩洲滩有螺面积,并为综合开发利用洲滩创造条件。三峡库区所在地原无钉螺分布,研究证明,建库后库区出现钉螺孽生场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有利无弊,可以充分利用三峡建坝对灭螺和防病的有利因素,着手探讨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使消灭血吸虫病成为三峡工程的社会效益之一。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三峡
工程
库区
钉螺
洲滩
长江
中下游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
4
15
作者
周立江
机构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8-13,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2009年下达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评估"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在系统总结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20年建设目标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工程自身和外部条件,对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及后续建设基本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长江
流域
防护林
体系
工程
可持续性评价
后续建设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Project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Subsequent implementation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2
16
作者
覃庆锋
陈晨
曾宪芷
贺佳飞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北京市共青林场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152,共8页
文摘
通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历程的回顾,明晰我国针对大江大河的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地区,并展望我国流域性防护林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方式,在长江全流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增加绿色资源,扩大生态容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存在工程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投资支持力度不够、投资项目过少等问题。未来长江流域仍有大面积可造林地需要绿化,工程建设任务还很重,工程建设空间还很大,流域生态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防护林
工程
建设
长江
流域
Keywords
shelterbel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Yangtze River Basin
分类号
S72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珠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启动
17
作者
李晓梅
机构
《国土绿化》编辑部
出处
《国土绿化》
2013年第7期9-9,共1页
文摘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工程建设(2011-2020年)。到2020年,国家将投资2129亿元,完成造林2167.2万公顷,促进工程区防护林体系更趋健全,结构日益完善,功能明显提升,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平均提升4.1%以上。
关键词
防护林
体系建设
三期
工程
建设
珠江流域
长江
流域
平原绿化
新闻发布会
国家林业局
森林覆盖率
分类号
S7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
39
18
作者
许全喜
董炳江
袁晶
朱玲玲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0-66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240206)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0001)
三峡水库科学调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0704198)联合资助。
文摘
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建成运用后,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2001-2021年期间宜昌至长江口已累计冲刷了50.3亿m^(3),需厘清河道冲刷对河势、防洪、航运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稳定,弯道段出现切滩撇弯、汊道段出现塞支强干等现象;河道槽蓄量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增大了河道调蓄和行洪能力,但水流顶冲点的变化和近岸河床的冲刷下切,使得河道崩岸频发,并影响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在河道冲刷、河势控制与航道工程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航道条件总体得到改善,但河道不均衡冲刷使得坝下游砂卵石河段出现“坡陡流急”,沙质河段出现洲滩散乱、航槽移位等现象,影响航道条件;同流量下枯水位呈下降态势,逢极枯年份影响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江湖关系发生新变化,“三口”分流道由原淤积转为冲刷,两湖湖区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有所提前,不利于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实施枯水期补水调度和“压咸潮”调度以及长江口北支淤积减缓,对于遏制长江口咸潮入侵有利,入海泥沙显著减少引起长江口近岸河床冲刷,影响沿岸码头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三峡
工程
长江
中下游
水沙变化
河道冲淤
河势变化
防洪安全
江湖关系
Keywords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s
river scouring and silting
river regime change
flood control safety
river-lake relation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4
19
作者
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
机构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2,共4页
基金
水利公益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1002
200901003
+1 种基金
200901006
200701008)
文摘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防洪形势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对于长江中下游,通过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遇1954年洪水的模拟得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得以提高,但仍存在约400亿m3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处理,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仍需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
关键词
江湖关系
防洪形势
荆江河段
长江
中下游
三峡
工程
Keywords
river- lake relation
flood control situation
Jingjiang River reach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GP
分类号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
6
20
作者
马贵生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共3页
文摘
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 3 6 0 0km ,堤基多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 ,地质结构复杂多变 ,存在较多的地质缺陷。因此 ,每到汛期 ,堤防出险频繁 ,严重影响堤防的安全 ,给堤防保护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长江中、下游各堤防工程地质勘察成果 ,对堤基地质结构进行了分类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即渗透破坏和岸坡稳定问题 ,找出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堤基地质结构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
地质结构
渗透破坏
岸坡稳定
堤防
工程
地质
长江
中下游
分类号
P642.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中下游岸线大型临江港区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讨
陈兰
王志刚
钱峰
刘晓路
王一峰
刘纪根
《中国水土保持》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嫩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刍议
毕广有
李树森
郑利民
俞冬兴
李杰
王秀芳
《防护林科技》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卢金友
黄悦
宫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
胡向阳
张细兵
黄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与岸线利用影响研究
卢金友
张细兵
黄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姜月华
程和琴
周权平
倪化勇
金阳
梅世嘉
张鸿
顾轩
施斌
顾凯
魏广庆
李云
杨国强
齐秋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潘立武
周建中
江兴稳
黎育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环境流特征变化研究
王学雷
姜刘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和护岸工程实践与展望
余文畴
卢金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控制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影响与对策
许继军
陈进
常福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对策
陈肃利
胡春燕
王永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研究
姚仕明
卢金友
罗恒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设计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研究
李振青
吴昌洪
李会云
杜晓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三峡工程有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肖荣炜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周立江
《四川林业科技》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覃庆锋
陈晨
曾宪芷
贺佳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长江珠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启动
李晓梅
《国土绿化》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
许全喜
董炳江
袁晶
朱玲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长江中下游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马贵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