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江防护林体系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9,共8页
采用净现值法对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由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3部分构成。①在防护林体系的直接经济收益中,林副产品... 采用净现值法对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由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3部分构成。①在防护林体系的直接经济收益中,林副产品的收益现值为119.01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62%;木材收益的现值为57.01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29%;薪材收益的现值为16.84亿元,占直接收益总现值的9%。②在防护林体系的间接经济效益中,以评价期内,减少N、P、K损失数量货币化后值计,改良土壤的经济效益现值为7 447.57亿元,约占间接总效益的99%。以调蓄水量货币化值计,涵养水源的经济效益现值为36.92亿元,约占间接总效益的1%。③防护林体系内部产生的土壤改良和水源涵养效益在评价期内的现值就已达到7 484.794亿元,占综合经济效益的98%。如果再加上不能以货币表示的部分,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将更加巨大。④防护林体系的直接经济效益现值为192.86亿元,间接效益现值为7 484.59亿元,而投资费用现值53.07亿元,其综合经济效益的净现值高达7626.28亿元。在长江中上游川江段防护林体系中,投资较少的用材林和防护林占整个防护林面积的91%,而其他投资费用较高的林种只占9%,这也是形成净收益现值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经济效益 长江中上游川江地区 净现值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