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下游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浩林 赵亚辉 +3 位作者 张洁 宋小晶 彭瑞明 张春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 为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金沙江下游现有鱼类资源可能发挥的替代生境保护作用,在对金沙江下游鱼类进行多次实地采样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了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名录,并与"保护区"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共有194种,其中土著鱼类162种,隶属于5目15科79属;分布于"保护区"内的鱼类197种,其中土著鱼类187种,隶属于6目21科94属。进一步分析显示,既见于金沙江下游又见于"保护区"的土著鱼类129种,反映出两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保护区"内未能包括的仅见于金沙江下游的鱼类多为金沙江下游支流或附属高原湖泊中生活的种类,"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金沙江下游替代生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 物种多样性 替代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
2
作者 徐杰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188-190,共3页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态保护策略。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态保护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保护区50种鱼的多样性、空间分布、年龄结构及生长率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虽然...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态保护策略。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态保护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保护区50种鱼的多样性、空间分布、年龄结构及生长率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虽然该区鱼类群落多样性很高,但是栖息地丧失、水质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着鱼类的生存。研究提出的栖息地恢复、水质管理及外来物种防控策略对增加鱼类群落多样性及恢复生态平衡有积极影响。同时指出栖息地恢复与水质管理对增加鱼类群落多样性至关重要,而外来物种的控制与本地物种的修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该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是缺少长期数据支持,今后研究可从长期监测与保护效果评估两方面作进一步探讨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鱼类群落结构 生态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理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伟华 曹慧群 +1 位作者 黄茁 王振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采用流量过程变异程度、高流量频率、高流量历时偏差、岸坡稳定性、栖息地类型多样性、底质类型多样性、河岸植被覆盖度、垂向透水性等8项指标对向家坝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关键河段的物理完整性进行了评... 采用流量过程变异程度、高流量频率、高流量历时偏差、岸坡稳定性、栖息地类型多样性、底质类型多样性、河岸植被覆盖度、垂向透水性等8项指标对向家坝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关键河段的物理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赤水河的物理完整性远高于长江干流,长江干流的3个河段中江津段的物理完整性较高,其次是宜宾和合江;向家坝蓄水前后,高流量频率、高流量历时偏差、栖息地类型多样性、垂向透水性等4项指标差异较大;向家坝蓄水对保护区关键河段水文过程,特别是脉冲流量及其持续时间、底质中值粒径和水深、流速的分布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干支流物理完整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 蓄水 长江上游保护区 珍稀特有鱼类 物理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技术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梦 杨鑫 +5 位作者 王维 段聪 刘智皓 陈启亮 李英文 沈彦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共15页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基础...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研究于2021年3月在保护区重庆段共设置6个采样点,通过水样采集、eDNA捕获及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和数据库对比分析等环境DNA宏条形码标准化分析流程来检测鱼类的多样性组成。结果表明保护区重庆段6个采样点中共检测出74种鱼类(不包括未鉴定到种水平的3属),隶属于6目16科52属,其中国家级保护鱼类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0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1种,外来物种8种。鲤属(Cyprinus)、鲫属(Carassius)、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和黄颡鱼属(Tachysurus)在各采样点均被检测到且为优势种。各样点鱼类组成的Alpha和Beta多样性的各项指数差异不大,表明保护区鱼类的生态结构较为均衡和稳定。总体上,在现阶段的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监测中,可根据监测任务的需要,将环境DNA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结合使用,用于快速调查长江流域鱼类的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栖息地生境特征及增殖放流点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亮 赵文贵 +3 位作者 成江 胡胜利 赵志超 刘国旺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河道改道、堤防修建和水文调节等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栖息环境恶化和大量栖息地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情况,选取长江上游保护区中段典型代表性朱沱站中4个典型河流断面近3 a的生境数据... 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河道改道、堤防修建和水文调节等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栖息环境恶化和大量栖息地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这种情况,选取长江上游保护区中段典型代表性朱沱站中4个典型河流断面近3 a的生境数据,分析典型断面的水文特征、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流速、水深以及珍稀特有鱼类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全面的鱼类生境特征数据。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建设完善的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措施。研究发现,99%的珍稀特有鱼类信号采集于低流速区(0.0~1.4 m/s),其中80%左右的鱼类聚集在流速低于0.8 m/s的缓流区;在冬季越冬期间,鱼群位置点的水深平均值为44.28 m,最小值为15 m,最大值为57.47 m。长江上游的绝对水深在23~56 m之间时,不足以提供鱼类栖息。但在蓄水期,水位抬高进而在同时满足流速、水深和干扰少等条件下,能够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通过研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生境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分布和迁徙规律,辅助合理规划和管理渔业资源。同时,研究增殖措施可以指导人工放流等管理行为,有助于恢复和增强鱼类种群,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生境特征 鱼类栖息地 增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实践创新——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志禹 王殿常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共7页
为协调金沙江下游的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国家设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介绍了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科研设计机构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共同开展的保护区管理工作,工作内... 为协调金沙江下游的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国家设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介绍了自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科研设计机构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共同开展的保护区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保护区机构与基础设施建设、渔民安置、鱼类增殖放流、水生态监测与生态保护相关科研等多个方面。在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参与各方首次构建了规划策划-实施运行-监测评估-管理改进(Plan-Do-Check-Act,PDCA)的适应性管理机制,开创了“企-政-地-研”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区工作格局。该管理机制的实践创新有效协调了水电开发与鱼类生态保护,秉持“生态优先”原则,贯彻“自然恢复”理念,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各方良好协作、高效实时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自然保护区 适应性管理 P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预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秦卫华 刘鲁君 +2 位作者 徐网谷 王智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6,36,共5页
对拟建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72.5km江段的水文情势发生改变,部分江段的结构和功能将遭受严重破坏,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对拟建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72.5km江段的水文情势发生改变,部分江段的结构和功能将遭受严重破坏,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等珍稀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和主要栖息地将直接减少。为最大限度减缓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南海水利工程 珍稀特有鱼类 自然保护区 生态影响 就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行动规划调研组到贵州调研
8
作者 徐吟梅 《现代渔业信息》 2011年第7期31-31,共1页
6月上旬,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牵头,以西南大学姚维志、苏胜齐、郑永华等教授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官方代表杨波博士组成的调研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江段(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运行及管理情况... 6月上旬,由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牵头,以西南大学姚维志、苏胜齐、郑永华等教授及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官方代表杨波博士组成的调研组,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江段(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运行及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保护区保护对象现状,研究编制《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行动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特有鱼类 长江上游 行动规划 调研 贵州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管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水生生物调查
9
作者 陈斐 杨树国 +1 位作者 杨剑虹 郁惠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215-216,共2页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 于2018年5月和9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进行了底栖动物及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24属、浮游动物14种、底栖动物11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8种;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渔业资源及渔业环境监测工作完成
10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7,共1页
根据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工作安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于2008年-2010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开展了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鱼类早期资源及渔业环境监测。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全力... 根据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措施补偿项目工作安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于2008年-2010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开展了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鱼类早期资源及渔业环境监测。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共计投入人力334人次,圆满地完成了野外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特有鱼类 环境监测工作 渔业资源 长江上游 保护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经济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落渡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志英 袁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水电站 长江上游 珍稀特有鱼类 鱼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背景下长江上游流域鱼类保护现状与规划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鹏程 王春伶 +5 位作者 刘飞 刘猛 刘焕章 王小明 于江 朱昕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0-143,共14页
长江上游地区集中了长江流域近90%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和河道渠化导致河流原有生境破碎化、鱼类多样性丧失,水电开发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系统收集了长江上游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电梯级开... 长江上游地区集中了长江流域近90%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和河道渠化导致河流原有生境破碎化、鱼类多样性丧失,水电开发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系统收集了长江上游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电梯级开发现状资料并矢量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鱼类多样性特点,分析了当前水电开发背景下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化以及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保护区普查和管理效果评估、优化空间布局,实施鱼类关键栖息地生态修复,实施上游濒危特有鱼类拯救行动计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科研监测和基础研究等建议,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和水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流域 珍稀、特有鱼类 空间分析 保护空缺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落渡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及珍稀特有鱼类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英 袁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溪落渡水利工程 长江上游 生态环境 珍稀特有鱼类 人工驯养繁殖场 人工繁殖放流站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启动会在渝召开
14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83-83,共1页
2012年7月1日,由中国三峡集团组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长江水文上游局、长江科学院、清华大学协作开展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启动会在渝召开。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将改变长江上游... 2012年7月1日,由中国三峡集团组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长江水文上游局、长江科学院、清华大学协作开展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启动会在渝召开。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电站的建设运行将改变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河段的河流生态特性,进而对鱼类自然繁殖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开展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栖息地和关键环境因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鱼类繁殖 环境因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生长 珍稀特有鱼类 长江科学院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保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达氏鲟等鱼种群体得到补充
15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5,共1页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自2008年7月建成后,已经累计放流35万尾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内的7种珍稀特有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 珍稀鱼类 达氏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珍稀特有鱼类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保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 达氏鲟等保护鱼种得补充
16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3期17-17,共1页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 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种群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长江上游濒危鱼类。我国从2000年开始批准建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规划中的增殖放流站之一和两个巨型水电站的生态保护配套工程,金沙江下游的洛溪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自2008年7月建成后,已经累计放流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在内的七种珍稀、特有鱼苗35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 珍稀鱼类 达氏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珍稀特有鱼类 鱼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全面启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工作
17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综合调查 生态环境 鱼类资源 农业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野生动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资源调查启动
18
《水产养殖》 CAS 2007年第1期45-45,共1页
11月26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共同主办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在四川宜宾启动。
关键词 鱼类资源调查 长江上游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保护 珍稀特有鱼类 管理委员会 综合调查 工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农业部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在成都召开
19
作者 董海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5期30-30,共1页
近日,农业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2009年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会议。会上,委员们对拟申报国家级的四川省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湖北咸丰忠建河大鲵自然保护区,以及对申请功能区调整的云南... 近日,农业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2009年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会议。会上,委员们对拟申报国家级的四川省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湖北咸丰忠建河大鲵自然保护区,以及对申请功能区调整的云南段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评审委员会 水生动植物 农业部 成都市 会议 珍稀水生动物 珍稀特有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逐步施行全面禁捕
20
《农家致富》 2017年第24期54-54,共1页
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公布率先全面禁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名录的通告》。《通告》指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商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率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水生生物... 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公布率先全面禁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名录的通告》。《通告》指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商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率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逐步施行全面禁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保护区 长江流域 禁捕 水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特有鱼类 法律法规 人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