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珊珊 张勇 +3 位作者 龚淑云 于开宁 林曼曼 毕世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1,共9页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6、Cu为19.33×10-6、Hg为34.87×10-9、Pb为22.31×10-6、Zn为67.13×10-6;空间分布上,元素含量从象山到乐清沿岸普遍偏高,而最低含量区见于江苏海岸;以综合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重污染区分布在长江口河道内,轻污染分布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宁波-温州附近海域,清洁区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浙江经济的外资引进策略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20-22,共3页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将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 ,浙江经济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与各种制约条件 ,探索对策 ,寻求发展之道 ,本刊于近期召开了“再创浙江经...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将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 ,浙江经济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与各种制约条件 ,探索对策 ,寻求发展之道 ,本刊于近期召开了“再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经济发展 外资 引进策略 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由来和发展
3
作者 佘之祥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1,共4页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数的经济总量。长江三角洲因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是我国开发历史最... 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数的经济总量。长江三角洲因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资本集聚和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经济 经济发展 黄金海岸 黄金水道 水资源 结合部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差异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立见 林志平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49,共3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差异分析及其启示肖立见,林志平1.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但是,这两个经济区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差异分析及其启示肖立见,林志平1.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但是,这两个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条件、发展模式、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 长江三角洲经济 长江三角洲区域 差异分析 增长极 外向型经济 区域布局 引进外资 集体经济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生态──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交流会综述
5
作者 陶康华 顾其麟 《现代城市研究》 1998年第6期4-4,共1页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学术交流 生态 长江流域 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 文化渊源 长江水体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江三角洲的实际出发探索上海经济区合理模式
6
作者 顾松年 《江海学刊》 1983年第6期47-51,共5页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应建成什么样的经济区,该怎么样建设这个经济区?这个问题的提出,不只是要求明确规划上海经济区的战略思想,而且要具体探索什么是上海经济区的合理模式。模式清楚了,规划上海经济区才有方向,参加经...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应建成什么样的经济区,该怎么样建设这个经济区?这个问题的提出,不只是要求明确规划上海经济区的战略思想,而且要具体探索什么是上海经济区的合理模式。模式清楚了,规划上海经济区才有方向,参加经济区的上海和江、浙两省才能有坚决而统一的行动,并收到预期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经济 上海 实际出发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文化事业发展一体化刍议
7
作者 周一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饶、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这一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正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一体化的形成。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经济 文化事业发展 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 文化资源 海派文化 师范院校 行政区划 本地区 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光远纵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
8
作者 辛佳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7-17,共1页
于光远纵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文/辛佳6月24日下午,广东省经济学会及南方市场经济研究院的负责同志曾牧野、曾广灿、李新家等在珠岛宾馆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围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于光远同志发表了自己的... 于光远纵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文/辛佳6月24日下午,广东省经济学会及南方市场经济研究院的负责同志曾牧野、曾广灿、李新家等在珠岛宾馆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围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于光远同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光远是中国太平洋学会的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光远 珠江三角洲经济 海洋资源 海洋产业 交通运输 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 珠江水道 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长三角城市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的政策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海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构建长三角知识经济创新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职责和任务。这个体系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一是教育创新体系 ;二是科研创新体系 ;三是技术创新体系。为了构建这一体系 ,必须以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树立整体规划的政策理念 。
关键词 城市一体化 知识经济 创新体系 政策理念 教育体制 科研工作 技术创新 长江三角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经济圈问题讨论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碧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城市经济 京津 经济发展 中国 拉动 长江三角洲经济 大北京经济 力量 问题讨论 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会展经济战略分析与可拓营销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中俊 《技术经济》 2005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会展经济 企业 中国 战略分析 长江三角洲经济 会展产业 内陆 安徽 同类 相互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占恒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5-28,共4页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着重要意义 ,探索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 ,是推动浙...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着重要意义 ,探索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 ,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在接轨上海、学习江苏、参与合作中 ,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 ,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经济 竞争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珠三角"为湖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国忠 《技术经济》 2004年第10期5-6,共2页
"泛珠三角"为湖南带来的机遇 在"泛珠三角"提出之前,湖南早已经提出并进行着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想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因为湖南省既不靠东又不偏西,没有国家沿海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 "泛珠三角"为湖南带来的机遇 在"泛珠三角"提出之前,湖南早已经提出并进行着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想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发展.因为湖南省既不靠东又不偏西,没有国家沿海大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振兴战略又无缘于湖南等中部省份.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因此,湖南曾有过接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还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犹豫.但是此后,湖南不再"东张西望"而是主动向南,并提出将深圳作为"唯一的出海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 湖南省 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经济 振兴战略 珠江三角洲经济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国 开放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跨世纪的战略
14
作者 王兴昌 《学习与实践》 1999年第8期52-53,共2页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这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则是长江中游...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这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则是长江中游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1.开路架桥,夯实基础长江中游地区的区位优势,确有独特之处:南可承接以港穗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经济辐射,北可感受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方经济区的经济信风,东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是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中游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武汉距上述4个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的距离均在1200公里左右。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中心城市 长江流域 区位优势 地区经济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 长江三角洲经济 优势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 华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报刊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斯龙 沈惠云 +1 位作者 何小军 邵菊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洲经济 三角 报刊 土地面积 GDP总值 人均GDP 上海市 经济格局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经济区情况介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静 《南方经济》 1983年第6期90-92,94,共4页
形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是我国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并成立了规划办公室的经济区有上海、东北和山西经济区。其中:东北区以煤、电为主;山西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只有上海才是全面、综合... 形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是我国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并成立了规划办公室的经济区有上海、东北和山西经济区。其中:东北区以煤、电为主;山西区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只有上海才是全面、综合性的经济区。我们把上海经济区组建中的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简要介绍,对我省建立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想必会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珠江三角洲经济 体制改革 区域规划 长江三角洲经济 经济联合 基本情况 上海市 国务院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17
作者 杨益生 廖荣天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海峡西岸繁荣带 区域经济一体化 珠江三角洲经济 长江三角洲经济 生产力布局 三角 闽东南地区 产业结构 保税区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和制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朱川 《财经问题研究》 1983年第2期9-20,69,共13页
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和制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弄清楚地区经济这个概念。所谓地区经济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按照行政区划而确定的地区经济,这是我们多年来所实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所产生的结果;二是按照... 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和制订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弄清楚地区经济这个概念。所谓地区经济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按照行政区划而确定的地区经济,这是我们多年来所实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所产生的结果;二是按照地区条件,通过经济的自然联系而形成的经济区划。如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特区等等。按照经济联系所划分的经济区,它与行政管理区划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的,前者往往超出后者的联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 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规划 技术改造 提高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经济 经济区划 战略目标 重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州第一县”的经济腾飞之谜──无锡县领导发展乡镇经济的成功实践
19
作者 陈金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神州第一县”的经济腾飞之谜──无锡县领导发展乡镇经济的成功实践陈金陵党的十一届三中主会以来,无锡县:镇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达306.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8.7%,形成了“六分天下有其... “神州第一县”的经济腾飞之谜──无锡县领导发展乡镇经济的成功实践陈金陵党的十一届三中主会以来,无锡县:镇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全县乡镇工业总产值达306.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8.7%,形成了“六分天下有其五”的格局。全县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经济 工业总产值 外向型经济 中主 外向带动 长江三角洲经济 农业为基础 常规发展 百强 引进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三大经济增长中心
20
作者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 《产经评论》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三个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个性鲜明的增长中心,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 A.珠江三角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构筑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 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三个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个性鲜明的增长中心,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 A.珠江三角洲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构筑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形成实力更强大的、面向国内外的经济增长中心。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994年11月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中心 环渤海经济 大珠江三角洲经济 长江三角洲经济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流域 企业组织结构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