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刍议
1
作者 邓爱东 《经济前沿》 2007年第9期11-14,共4页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产生的背景是: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给沪苏浙三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外部压力和深刻的启发;沪苏浙三地的企业缺乏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存在着科技资源闲置和高科技研究重复建设的问题;沪苏浙三地都面临着能源短...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产生的背景是: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给沪苏浙三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外部压力和深刻的启发;沪苏浙三地的企业缺乏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存在着科技资源闲置和高科技研究重复建设的问题;沪苏浙三地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和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各自为政。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做法是:从沪苏浙三地一体化的角度来开展科技合作创新、设计新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有效的制度规制;主要由政府的力量来推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三地联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创新体系 背景 实践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方华 朱朝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8,共5页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如何通过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要素构成与制度框架...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如何通过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要素构成与制度框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超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中国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蒋天颖 刘程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42,共7页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构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获得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构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获得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2003—201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的差异较大,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态势;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整体上耦合协调度从0.151上升为0.293,其中高耦合协调度的区域为上海,苏州、南京与杭州属于较高耦合协调度区域,无锡与宁波也从较低耦合协调发展为较高耦合协调,湖州与舟山则相对靠后;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现集聚态势,热点区域基本稳定,其他区域仍处于变动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总体模式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汪镭 康琦 +1 位作者 熊学玉 吴启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对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这一类典型复杂系统进行了系统构建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分析,并应用复杂系统开发的并行工程方法进行开发组织和总体结构模型的研究,得到了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抢险救援体系的递阶控制体系结构的总体模型。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抢险救援体系 复杂系统 并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人口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海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帷幕已经拉开,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帷幕已经拉开,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新形势,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共同体,积极构建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已成为长江三角洲所属城市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一体化 区域人口管理机制 构建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严建援 李雅婷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5期18-20,共3页
创新已经从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发展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长三角区域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资源在区域内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产业协同创新和互补,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文... 创新已经从工程化、机械式的创新体系发展为生态化、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长三角区域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资源在区域内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产业协同创新和互补,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文章运用理论演绎、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在理清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战略地图,包括管理体制、"三维一体"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路径"五步曲"。本研究将对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推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长江三角洲区域 发展路径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栾贵勤 杨凤华 张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竞争优势 ,决定了该地区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 ,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基地、我国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缩小我国地区差别的协调区域以及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这一形势下 ,对如何保证该地区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 ,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区位优势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博弈与再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京祥 《规划师》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长三角,这个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刻的先导地区,目前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全球城市区域”,其先发优势正在转化成先发劣势。强调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发展内涵与发展质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引导区域经济由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改变政... 长三角,这个中国受全球化影响最深刻的先导地区,目前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全球城市区域”,其先发优势正在转化成先发劣势。强调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发展内涵与发展质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引导区域经济由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改变政府的角色与干预方式,提高区域竞争力是长三角目前应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全球化 长江三角洲 博弈 视野 城市区域 发展质量 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 竞争力 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体制创新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佑林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14,共4页
本文从长江三角洲现存的行政区划体制障碍出发,说明只有通过体制创新才能实现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本文还以体制创新四大原则为基础,从宏观制度创新和微观体制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创新 行政区划 体制性障碍 资源整合 利益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建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5,共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演绎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面对...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演绎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面对着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挑战,探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目标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对中国各个区域板块探索创新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 大都市群 探索创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与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体系与构建路径——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虎兆 王梦瑶 +1 位作者 王方 郭海轩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区域创新体系既是理论框架,也是政策分析工具。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一系列新的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出现了众多新范式,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框架成为当前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梳理提炼... 区域创新体系既是理论框架,也是政策分析工具。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一系列新的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出现了众多新范式,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框架成为当前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梳理提炼了当前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揭示了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区域创新体系演进发展新趋向,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新框架,并基于服务链接机制、平台链接机制、金融链接机制、制度链接机制、应用链接机制、条件链接机制,构建了“三层六链两通”新框架。同时基于新框架,以天津市为例,提出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思路建议,设计出“六个连接度”的构建路径,以加快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祥建 唐炎华 徐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69,共5页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是指上海市全部、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和浙江东北部地区,该区域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人口7 534万人,约占全国的6%.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空间结构演化 产业机理 空间体系 产业关联效应 产业转移效应 产业聚集效应 区域政策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定位长江三角洲的联动发展体系
14
作者 李从如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8期23-25,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定位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体系的根本理念。该文从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长三角联动发展体系的具体建议,致力于把长三角建设成为一体化、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长江三角洲地区 联动发展体系 区域经济 经济合作 经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全球化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熊军 胡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提出了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的关系问题 ,并以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为窗口 ,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二次创业”的内涵、主要特点和内容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特点和内容 。
关键词 全球化 区域创新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二次创业 历史分析方法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16
作者 傅晋华 王雅利 李跟强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放创新是其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创新主体国际化、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开放型创新制度构建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问题,对自由贸...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放创新是其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创新主体国际化、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开放型创新制度构建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问题,对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的理论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一般区域开放创新体系不同,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更强调国际化导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实现跨境自由便利流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创新制度体系,最终目标是切实提升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新时期,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加快完善区域开放创新体系,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创新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开放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充分发挥政府创新主体作用,在若干重点领域提升创新制度开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开放创新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创新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鹏程 孔德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5,共7页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安徽由于其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泛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安徽由于其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泛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进一步推进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地理、产业、要素、政策以及时间这五个维度来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快泛长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长三角区域和安徽的无缝对接与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合作 长江三角洲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克罗吉 顾庆良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位居我国前列,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特点,以期给我国其他地区建设创新型省市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科技创新体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巢来春 高福斌 楼巧玲 《技术经济》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三角 区域创新体系 东北老工业 区域经济协作 增长速度 三角 区域推进 成绩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框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温宪元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0,共6页
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把握自己命运,是泛珠三角面临的新任务。本文围绕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战略布局,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 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把握自己命运,是泛珠三角面临的新任务。本文围绕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战略布局,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思路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对策等进行研讨,对于加强泛珠三角省际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合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 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