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胺仿油基钻井液在川西长水平井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智晖 兰林 +1 位作者 杨文静 夏海英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01-505,共5页
针对川西地区中浅层长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存在的水平井段长易卡阻、砂岩泥岩交错易发生井壁失稳等难题,研制出了新型聚胺仿油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主要由具有强抑制作用的处理剂聚胺和主要作用为润滑和降滤失、兼具抑制功能的处理剂MEG(甲... 针对川西地区中浅层长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存在的水平井段长易卡阻、砂岩泥岩交错易发生井壁失稳等难题,研制出了新型聚胺仿油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主要由具有强抑制作用的处理剂聚胺和主要作用为润滑和降滤失、兼具抑制功能的处理剂MEG(甲基葡萄糖甙)组成,具有高润滑性和强抑制性的特点,其抑制性能和润滑性能接近油基钻井液水平。现场应用表明,聚胺仿油基钻井液性能稳定、密度调节范围广、流变易于控制、滤失量小且泥饼薄而韧性好,能有效地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保持井壁稳定,满足川西长水平井段施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井段 聚胺 甲基葡萄糖甙 强抑制性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风西区块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民立 袁贵德 +5 位作者 庄伟 王威 刘武 郭超 明洪涛 杨鹏梅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青海油田为实现稀井高产开发技术方案,在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地区风西构造部署五口长裸眼水平井,并同时应用水基、油基钻井液进行施工对比,总结完善风西长裸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工艺技术模板。以优质复合盐水基钻井液在风西ⅠH1-5井的... 青海油田为实现稀井高产开发技术方案,在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地区风西构造部署五口长裸眼水平井,并同时应用水基、油基钻井液进行施工对比,总结完善风西长裸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工艺技术模板。以优质复合盐水基钻井液在风西ⅠH1-5井的现场应用实例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钻井工艺技术应用、工程参数控制、流变性与携带等进行分析。风西ⅠH1-5井完钻井深为5478 m,水平段长2541 m,创青海油田水平段最长、油层钻遇率最高(100%)、水平井单趟进尺最多(1566 m)、水平段短程起下钻井段最长(达1000 m)、首次采用漂浮下套管技术等多项施工新纪录,该井的成功钻探对于超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完井工艺在青海油田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应用油基钻井液施工的邻井就钻井周期进行了对标分析,该优质复合盐水基钻井液施工井均优于油基钻井液施工井,对今后钻探长裸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体系优选有较好的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水基钻井液 井壁稳定 井眼清洁 润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41
3
作者 陈作 何青 +2 位作者 王宝峰 刘世华 吴春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5,共4页
针对大牛地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压裂段数多、缝间干扰严重、压裂液滞留地层时间长且滤失量大、对地层伤害大、排液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裂缝模拟及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优化了裂缝参数、布缝方式、分段压裂工艺与施工参数,研... 针对大牛地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压裂段数多、缝间干扰严重、压裂液滞留地层时间长且滤失量大、对地层伤害大、排液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裂缝模拟及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优化了裂缝参数、布缝方式、分段压裂工艺与施工参数,研究了压裂液同步破胶方法,形成了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该技术在大牛地气田进行了广泛的现场应用,盒1层21口水平段长度超过1 000m的气井压裂结果表明:裂缝间距优化合理,后期生产没有出现明显的缝间干扰现象;施工参数与地层匹配性好,工艺成功率100%;压裂液同步破胶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达到同步破胶的目的;降低了地层滤失,提高了排液效果,压裂后自喷排液率达到50.0%以上;压裂措施有效率100%,平均产气量4.5×104 m3/d,产量增幅明显。现场应用分析表明,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可大大提高大牛地气田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水力压裂 压裂设计 裂缝参数 破胶剂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37
4
作者 闫振来 牛洪波 +2 位作者 唐志军 崔海林 李海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5-108,115,共5页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国内现有钻井装备条件为基础,形成了包括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并在大牛地气田DP4、DP5、DP6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 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国内现有钻井装备条件为基础,形成了包括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和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并在大牛地气田DP4、DP5、DP6等3口井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充气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提高了大牛地气田机械钻速,达到了在钻井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层和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总结了长水平段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建议,对于高效开发低孔低渗油气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轨迹控制 电磁波 MWD 无固相钻井液 欠平衡钻井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摩阻扭矩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世明 汤明 +2 位作者 熊继有 郑锋辉 邓红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2,共8页
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开发方式在大牛地气田的开发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然而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水平段后期的摩阻扭矩控制问题。以理论分析和实钻工程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并对水平段长度、轨迹剖... 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开发方式在大牛地气田的开发中取得了理想效果,然而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水平段后期的摩阻扭矩控制问题。以理论分析和实钻工程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并对水平段长度、轨迹剖面、钻具组合和钻井液流变性等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加,钻进和起钻的摩阻扭矩均在增加,当摩阻扭矩不再增加时,此时便是水平段的极限长度;随着单增剖面靶前位移的增加,摩阻扭矩增加;采用组合钻杆(φ1 01.6 mm/φ114.3 mm+φ88.9 mm)既有利于水平段和大斜度井段携岩,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摩阻扭矩;钻井液屈服值和塑性黏度越低,摩阻扭矩越小。将摩阻扭矩综合控制技术应用于DPH7井,水平段轨迹平稳,平均全角变化率1.79。/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井眼 水平水平井 摩阻扭矩 软杆模型 钢杆模型 连续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长水平段压裂一体化动态评估--以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沈骋 吴建发 +1 位作者 付永强 曾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的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为厘清页岩气井水平段及压裂长度增加带来的气井产能动态影响,以川南地区的长宁区块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336口气井为研究对象,采...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的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为厘清页岩气井水平段及压裂长度增加带来的气井产能动态影响,以川南地区的长宁区块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336口气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影响气井效益开发的靶体、压裂、排采生产一体化动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产气井具有靶体钻遇率大于70%、钻遇长度大于1200 m的特征,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可保障高靶体钻遇率进而保障产量;②流体压力降和孔眼摩阻会削弱施工作业强度,严重影响压裂效果,采用低黏压裂液和差异化射孔工艺可有效克服该难题;③前序段“相对低排量+相对密簇距”、后序段“相对高排量+相对大簇距”可实现有效改造,并能解决邻井长期生产带来的影响;④跟端和趾端垂深差异较大易造成井底积液,严重影响前序压裂段簇效率和产量,跟趾端垂深差异在±300 m、斜率在±0.15内有利于气井高产。结论认为,长水平段压裂是气井一体化动态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长宁区块最优水平段压裂长度为2200 m左右,研究成果为后续川南地区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长水平井段 压裂 一体化动态评估 簇间距 垂深差异 最优压裂 规模效益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平井暂堵酸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丁咚 刘林 +2 位作者 王兴文 钟森 付育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84-89,共6页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长井段水平井采用暂堵酸化优化设计难度大的问题,以提高暂堵酸化设计的针对性和措施效果为目标,按照水平段的破裂压力、地应力特征结合储层发育情况和暂堵剂的转向性能制订暂堵酸化设计路线。通过对暂堵酸化关键...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长井段水平井采用暂堵酸化优化设计难度大的问题,以提高暂堵酸化设计的针对性和措施效果为目标,按照水平段的破裂压力、地应力特征结合储层发育情况和暂堵剂的转向性能制订暂堵酸化设计路线。通过对暂堵酸化关键参数——暂堵位置与级数、酸化规模与排量、暂堵液用量与排量的优化,建立了多级暂堵酸化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室内实验获取暂堵剂转向性能参数和酸岩反应参数,结合数值模拟,对暂堵位置和级数、酸化规模和排量、暂堵液用量和排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完善。采用此方法对YB27—3H等24口井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酸化针对性,措施成功率100%,增产有效率100%,取得了极好的增产效果,为元坝气田的合理、高效开发和川西海相的勘探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水平井 暂堵酸化 优化设计 关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H50-7井超4000 m水平段套管下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江乐 梅明佳 +3 位作者 段宏超 魏周胜 李勇 吴晋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8,共9页
长庆油田华H50-7井完钻井深6266 m,水平段长4088 m,是目前亚洲陆上水平段最长的致密油井,针对该井套管居中难以保证和下入难度大等难题,结合井内实际工况,基于居中度分析计算模型,采用4种安放方式开展了套管居中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推荐... 长庆油田华H50-7井完钻井深6266 m,水平段长4088 m,是目前亚洲陆上水平段最长的致密油井,针对该井套管居中难以保证和下入难度大等难题,结合井内实际工况,基于居中度分析计算模型,采用4种安放方式开展了套管居中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推荐水平井段1根套管安放1个210 mm刚性扶正器,可确保套管下入过程居中效果较好;基于套管下入模拟分析模型,开展了考虑漂浮接箍的套管下入模拟分析研究,并与国外PVI Drilling SoftWar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均推荐该井漂浮接箍的最佳安放位置在2700 m,可确保套管下入摩阻较小且管柱发生屈曲的风险较低。该井现场施工选取该深度作为漂浮接箍的安放位置,最终套管顺利下入井底,下入时长仅26.5 h,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后续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套管安全下入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套管居中 漂浮接箍 屈曲风险 安全下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含硫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核心理念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建春 管晨呈 +6 位作者 李骁 苟波 任冀川 白翔 赵峰 肖彬 詹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4,共11页
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且普遍含硫化氢,采用超长水平井开发方式能够在安全环保严格受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储层的生产潜力;但随着勘探开发层位转向深层、超深层,储层特征、井型、井筒条件发生改变,酸压改造技... 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且普遍含硫化氢,采用超长水平井开发方式能够在安全环保严格受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储层的生产潜力;但随着勘探开发层位转向深层、超深层,储层特征、井型、井筒条件发生改变,酸压改造技术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厘清深层含硫天然气碳酸盐储层酸压改造难点的基础上,丰富了立体酸压技术理念内涵,阐释了其核心理念和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立体酸压技术包括3个新的内涵,分别为“布裂缝”“扩体积”“调导流”。②立体酸压核心理念和关键技术包括:基于储层精细刻画的长裸眼水平井智能布缝、动态布酸理念与调控技术,酸压裂缝体形态综合调控技术,多流体、变黏逆序多级交替注酸调控导流能力技术和一体化新型高温变黏酸体系。③针对8000 m以深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建议攻关外来流体扰动条件下超深井破裂压力精准预测、耐温220℃以上多功能酸液体系和暂堵材料的研发、酸压—返排—生产全过程酸压裂缝参数多维度动态评估与智能酸压技术,以及探索超深超高温高应力储层超临界CO_(2)酸压技术。结论认为,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理念新内涵的丰富和关键技术的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国内外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开发,同时也为下一步8000 m以深乃至万米深井的酸压改造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立体酸压 智能优化 长水平井段布酸 酸压裂缝体 导流能力 一体化变黏酸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油价下的页岩油气开发工程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宗田 肖勇 +1 位作者 李宁 李凤霞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5,共9页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这对页岩油气的经济高效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推动了新一轮的工程技术创新。如何改善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成本高、投资风险大、效益回报低的现状,已经成为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文中对国内外超长水平段水...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这对页岩油气的经济高效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推动了新一轮的工程技术创新。如何改善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成本高、投资风险大、效益回报低的现状,已经成为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文中对国内外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建造技术、长水平井段密切割和工厂化压裂技术、快速连续压裂核心设备、压裂液体系等页岩油气开发工程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调研,结果表明: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成功,使得该国油气产量迅猛增长,实现了国家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战略,当前美国在页岩油区带的钻完井效率提高了约50%,水平段钻完井效率提高了100%,单台钻机新井日产油量是油价下跌前的3倍左右,从而使得页岩油生产成本降至314.5$/m^(3)以下;在工艺技术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借鉴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成功做法,持续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是应对低油价的必由之路;国际上创新性建立了以地质-工程综合研究为基础的作业流程,持续优化水平井钻井和体积压裂设计,实现了勘探开发效益最大化,使得页岩油气开发适应低油价。调研成果为今后页岩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智能钻井 长水平井段密切割 工厂化压裂 页岩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溶变径球座体积压裂工具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思文 王治国 +5 位作者 薛晓伟 赵敏琦 李治君 张家志 任国富 费二战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77,I0005,共4页
长庆油田致密油气藏水平井主要采用快钻桥塞和可溶桥塞进行改造,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加,施工中出现以下问题:快钻桥塞在长水平段钻磨时钻压难以施加;可溶桥塞橡胶件溶解时间较长易形成残留物堵塞井筒。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全可溶变径球... 长庆油田致密油气藏水平井主要采用快钻桥塞和可溶桥塞进行改造,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加,施工中出现以下问题:快钻桥塞在长水平段钻磨时钻压难以施加;可溶桥塞橡胶件溶解时间较长易形成残留物堵塞井筒。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全可溶变径球座的研制,设计了带导轨的四瓣式结构,入井时分瓣相互错开,球座处于缩径状态,下到预定位置后,分瓣闭合形成球座,处于扩径状态,实现段间封隔,并调整了可溶材料配方,使球座可产生微塑性形变增加了金属密封可靠性,压后全部溶解实现免钻磨。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球座丢手顺利、坐封可靠、承压达到70 MPa、在50℃返排液条件下120 h可全部溶解。现场开展了6口井的试验,封隔可靠、压后免钻、全通径、综合成本低,能够满足致密油气藏长水平段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全可溶 变径球座 金属密封 免钻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深1-平1井钻井工程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郭敏 岳书海 +1 位作者 刘云鹏 王军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6,158,共3页
为了解决丰深1区块大段盐膏层和砂砾岩发育导致的钻井难题,对长水平段水平井丰深1-平1井进行了钻井工程设计与提速方案研究。以邻井实钻资料和钻探地质目的为基础,优化井眼轨道,确定四开次井身结构,水平段采用扶正器稳斜钻具复合钻井方... 为了解决丰深1区块大段盐膏层和砂砾岩发育导致的钻井难题,对长水平段水平井丰深1-平1井进行了钻井工程设计与提速方案研究。以邻井实钻资料和钻探地质目的为基础,优化井眼轨道,确定四开次井身结构,水平段采用扶正器稳斜钻具复合钻井方式,盐膏层选用饱和盐水封堵性润滑防塌钻井液。对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机械钻速低、井壁不稳定、井下温度高、水平段轨迹不易控制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该井的安全顺利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水平井 盐膏层 砂砾岩 钻井设计 丰深1-平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