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毛红山茶和长尾红山茶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雅琴 黄少甫 +1 位作者 徐炳声 梁盛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29,共5页
长毛红山茶(Camelliav uillosa Chang et S.Y.Liang)和长尾红山茶(C.longicaudata Chang et S.Y.Liang)均为张宏达教授定的新种,分别隶属于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的滇山茶亚组(Subsect.Reficulala)和光果红山茶亚组(S... 长毛红山茶(Camelliav uillosa Chang et S.Y.Liang)和长尾红山茶(C.longicaudata Chang et S.Y.Liang)均为张宏达教授定的新种,分别隶属于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的滇山茶亚组(Subsect.Reficulala)和光果红山茶亚组(Subsect.Lucidissima),前者分布在我国的湖南、广西和贵州,后者分布在广东和广西。 红山茶组共有33个种、1个亚种,7个变种。根据文献资料统计,该组作过染色体计数的有10个种,1个亚种和6个变种,作过核型分析的有4个种、1个亚种和2个变种。本文对该组的长毛红山茶和长尾红山茶的核型作首次报道,并与该组的10个种,1个亚种和6个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或核型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长毛红山茶 山茶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毛红山茶物种在天柱自然分布特征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昌选 杨芹 +4 位作者 邓伦秀 陈菊艳 刘艳春 李湘黔 吴晓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5,共5页
对长毛红山茶在天柱的自然分布、物种的生长形质指标及多种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长毛红山茶在天然状态下零星、散生或小块于针阔混交林中。在其分布的林分里,处于被压林层中,在森林群落中物种呈现出负向演替趋势。长毛红山茶... 对长毛红山茶在天柱的自然分布、物种的生长形质指标及多种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长毛红山茶在天然状态下零星、散生或小块于针阔混交林中。在其分布的林分里,处于被压林层中,在森林群落中物种呈现出负向演替趋势。长毛红山茶花期长达120d左右,盛花期持续80d左右,观赏价值高。其种子不易保存,实生繁育宜随采随播可提高种子发芽率。长毛红山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达80%左右,是当前迁地保护与资源扩繁的一项可行技术方法。通过大树换冠嫁接,第3年即具有一定数量的花朵供观赏。长毛红山茶在经典描述中其花瓣为6片,本研究在同株及株间其花瓣均发现有5、6、7片共存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分布 形态特征 繁育技术 长毛红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长毛红山茶观赏性状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菊艳 邓伦秀 +3 位作者 袁昌选 徐超然 龙海燕 李湘黔 《贵州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了发掘长毛红山茶的观赏价值,丰富我国城市绿化美化的种质资源,对贵州省内6个长毛红山茶分布地进行了物候期、观赏性状(树姿、叶、花、果等)和抗逆性等方面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天柱种源的长毛红山茶具有更好的观赏特性,适合... 为了发掘长毛红山茶的观赏价值,丰富我国城市绿化美化的种质资源,对贵州省内6个长毛红山茶分布地进行了物候期、观赏性状(树姿、叶、花、果等)和抗逆性等方面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天柱种源的长毛红山茶具有更好的观赏特性,适合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红山茶 种质资源 观赏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毛红山茶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菊艳 袁昌选 +1 位作者 邓伦秀 李湘黔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6-28,34,共4页
通过GA3、NAA、温水等不同处理对长毛红山茶种子萌发进行研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结果表明:GA3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缩短平均发芽时间,其中以GA3500mg/L处理种子2h发芽率最高,达到89.66%,平均发芽时间比对照缩短... 通过GA3、NAA、温水等不同处理对长毛红山茶种子萌发进行研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结果表明:GA3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缩短平均发芽时间,其中以GA3500mg/L处理种子2h发芽率最高,达到89.66%,平均发芽时间比对照缩短了13.8d天;NAA对种子发芽率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能缩短发芽天数;温水浸种随着初始温度的不断提高,发芽率逐渐降低,平均发芽时间缩短,长毛红山茶种子不能耐受高温浸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红山茶 种子萌发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万山发现长毛红山茶群落
5
作者 龙光日 《广西林业》 1993年第5期30-30,共1页
九万大山位于广西北部,横跨融水、环江和罗城三县,总面积100万亩,主峰老高山海拔1694米,山势陡峭,林幽壑深,风景秀丽,是我国中亚热带有代表性的林区之一。在历史上,九万山不曾受过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这里由于自然环境优越,曾一度成为各... 九万大山位于广西北部,横跨融水、环江和罗城三县,总面积100万亩,主峰老高山海拔1694米,山势陡峭,林幽壑深,风景秀丽,是我国中亚热带有代表性的林区之一。在历史上,九万山不曾受过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这里由于自然环境优越,曾一度成为各类生物的“避难所”。南来北往的植物在不同时期陆续到这里定居,因此保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群落和珍贵树种,成为生物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区科委下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红山茶 九万山 九万大山 生物遗传资源 第四纪冰川 珍贵树种 西南粗叶木 贵州山柳 大叶新木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