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对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月明
周彬
+6 位作者
何凯波
张红梅
沈亚强
王保君
杨海龙
权新华
程旺大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177-2180,共4页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作为嘉兴市桐乡当地一种特色新型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为对照,研究在水稻-长梗白菜特色新型稻菜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活...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作为嘉兴市桐乡当地一种特色新型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为对照,研究在水稻-长梗白菜特色新型稻菜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均可以增加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而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相比,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的微生物量有机碳含量增加,微生物量有机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减少。在肥料用量方面,同常规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相比,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的肥料用量有所减少。在经济效益方面,每667 m^(2)水稻-长梗白菜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为4802元,较常规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增收9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梗白菜
轮作
土壤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保君
沈月明
+4 位作者
何凯波
韩斌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981-984,987,共5页
秸秆还田和氮肥调控是稻菜轮作模式下后茬蔬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生产措施。为了明确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桐乡市当地特色蔬菜长梗白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量(S)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研究秸秆造粒还...
秸秆还田和氮肥调控是稻菜轮作模式下后茬蔬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生产措施。为了明确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桐乡市当地特色蔬菜长梗白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量(S)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研究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造粒还田可以显著提高长梗白菜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同N处理相比,SN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同N-25%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显著降低了长梗白菜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同N处理相比,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同SN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造粒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的长梗白菜产量最高,在维持土壤养分和活性碳库方面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造粒还田
氮肥
长梗白菜
碳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你番薯-迷你番薯-长梗白菜多熟种植模式
3
作者
张育青
鲁燕君
毛伟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199-200,共2页
多熟制种植模式在迷你番薯双季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冬闲季节种植长梗白菜,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种植效益。
关键词
迷你番薯
长梗白菜
多熟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对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沈月明
周彬
何凯波
张红梅
沈亚强
王保君
杨海龙
权新华
程旺大
机构
桐乡市大麻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桐乡市龙图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农艺师学院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177-2180,共4页
基金
桐乡市科技项目(202001050,202201061)。
文摘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作为嘉兴市桐乡当地一种特色新型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面积和提高种粮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为对照,研究在水稻-长梗白菜特色新型稻菜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均可以增加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而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相比,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的微生物量有机碳含量增加,微生物量有机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减少。在肥料用量方面,同常规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相比,水稻-长梗白菜轮作模式的肥料用量有所减少。在经济效益方面,每667 m^(2)水稻-长梗白菜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为4802元,较常规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增收95.20%。
关键词
水稻
长梗白菜
轮作
土壤
效益
分类号
S63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保君
沈月明
何凯波
韩斌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机构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桐乡市龙图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
桐乡市大麻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981-984,987,共5页
基金
桐乡市科技项目(202001050)。
文摘
秸秆还田和氮肥调控是稻菜轮作模式下后茬蔬菜种植过程中重要的生产措施。为了明确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桐乡市当地特色蔬菜长梗白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置秸秆还田量(S)和施氮量(N)两个因素,研究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造粒还田可以显著提高长梗白菜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同N处理相比,SN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同N-25%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叶片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显著降低了长梗白菜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同N处理相比,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同SN处理相比,SN-25%处理的单株净重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造粒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的长梗白菜产量最高,在维持土壤养分和活性碳库方面效果最佳。
关键词
秸秆造粒还田
氮肥
长梗白菜
碳
盆栽试验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你番薯-迷你番薯-长梗白菜多熟种植模式
3
作者
张育青
鲁燕君
毛伟强
机构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省临安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199-200,共2页
文摘
多熟制种植模式在迷你番薯双季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冬闲季节种植长梗白菜,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种植效益。
关键词
迷你番薯
长梗白菜
多熟
种植模式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3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长梗白菜轮作对土壤养分、活性炭、氮库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沈月明
周彬
何凯波
张红梅
沈亚强
王保君
杨海龙
权新华
程旺大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秸秆造粒还田耦合氮肥调控对长梗白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王保君
沈月明
何凯波
韩斌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迷你番薯-迷你番薯-长梗白菜多熟种植模式
张育青
鲁燕君
毛伟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