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型城市群建设的精神实质--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匡跃辉 《湖湘论坛》 2010年第5期39-43,共5页
在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湖南省首次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应系统地分析生态型城市群的深刻背景、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以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在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湖南省首次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应系统地分析生态型城市群的深刻背景、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以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群 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波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0,共4页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部崛起和地区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湖南富民强省步伐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开展体制创...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部崛起和地区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湖南富民强省步伐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开展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建设路径创新,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水平,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过程中,要坚持解放思想、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完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两社会” 改革试验 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综合试验区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伏湘 胡希军 《湖湘论坛》 2008年第2期38-40,共3页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按照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整体要求,从核心带、空气污染、水资源、绿地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 城市群 试验区 环境生态 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的创建与发展——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许红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5,共6页
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创建与发展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推进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长株潭农产... 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是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创建与发展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推进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模式创建与发展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优越的政策及经济发展环境,探讨长株潭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业务模式的科学构建与发展举措,无疑对"十二五"时期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及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绿色物流 物流银行模式 创建与发展 潭“”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试验区发展“两型农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匡远配 曾锐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年第5期51-56,共6页
长株潭试验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即"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还可以为湖南省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 长株潭试验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即"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还可以为湖南省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中存在工业污染、生活垃圾、工农业资源争夺、农业弱势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思想、生态环境、资源节约、资金、智力和制度等方面来推进长株潭"两型农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农业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翔 曹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两型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区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现有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的内涵,以两型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为要求,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 两型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区域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现有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的内涵,以两型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为要求,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长株潭城市群2006—2008年的经验数据,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了长株潭三市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差异,整体评估了城市群区域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 发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顺娟 郑伯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章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含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并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2005~2007年间的&qu... 文章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含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并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2005~2007年间的"两型社会"建设现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途径——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风劲 易浪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1,162,共5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其他部门组织等多方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进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 人口 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市场化融资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修华 傅钰 +1 位作者 刘灿 贺小金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自设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然而要深入落实"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总战略,探索一条适时高效的市场化融资路径迫在眉睫... 自设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然而要深入落实"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总战略,探索一条适时高效的市场化融资路径迫在眉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融资的市场化运作分为融资主体的市场化、融资项目的市场化、融资条件的市场化以及融资工具的市场化四个环节。打造市场化的融资主体,首先要打造融资平台,其次要提升融资平台的服务能力;培育市场化的融资项目,要科学规划一批重点项目,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项目转换;完善市场化的融资条件,要构造均衡的现金流和完善的信用结构;选择市场化的融资工具,要充分发挥单一融资工具的功能,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融资工具的组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两社会” 市场化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融改革与创新助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进 罗红艳 朱静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在分析长株潭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经验,并结合长株潭自身的区域环境,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 在分析长株潭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经验,并结合长株潭自身的区域环境,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建议,以此来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创新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婵娟 李林 叶文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章针对"两型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未来"...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章针对"两型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未来"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社会 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飞龙 李贵龙 吴世园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6-160,共5页
通过分析长株潭区域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以实现长株潭区域社会快速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总体目标,构建了以竞合性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两翼("一体两翼")的科技自主创新... 通过分析长株潭区域构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的现实基础,以实现长株潭区域社会快速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总体目标,构建了以竞合性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两翼("一体两翼")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并阐述了模型的运行机制,最后,给出了长株潭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社会 自主创新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型”社会理念在城市空间上的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中心示范区概念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肃 何志军 +1 位作者 焦胜 朱忠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1,共4页
如何把"两型"社会理念落实到特定的城市空间上,是目前构建"两型"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建设中心示范区,是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与实现机制。中心示范区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建设两大设计... 如何把"两型"社会理念落实到特定的城市空间上,是目前构建"两型"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建设中心示范区,是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与实现机制。中心示范区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建设两大设计理念,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保障体系,待取得一定实效后再全面展开,并将经验加以提炼推广,可为全国的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城市群 中心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正德 韩丽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160,共6页
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改善长株潭城市群传统的金融体系,为两型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立足于... 两型产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改善长株潭城市群传统的金融体系,为两型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支持体系需要政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立足于城市群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结合湖南特色和实际,大胆先试先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社会 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两型社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被引量:14
15
作者 蔡立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0,共4页
明确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重点从空间、产业、环境、社会、资源、交通等方面表达"两型社会"建设的规划理念。从城市群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域、外围城镇密集地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重点空... 明确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重点从空间、产业、环境、社会、资源、交通等方面表达"两型社会"建设的规划理念。从城市群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域、外围城镇密集地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重点空间要素协调。立足"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四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区域规划 一体化 空间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大都市周边地区城乡统筹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贤军 江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城乡二元发展的现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城乡统筹规划,使之达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 城乡二元发展的现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城乡统筹规划,使之达到城乡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探索了大都市周边地区统筹城乡空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建设管理方式,以期对全国其它大都市周边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规划 社会 生态绿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人才开发的重点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梅健 宋本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61,共6页
本文首先对长株潭城市群人才开发与"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由此确立"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人才开发的重点任务,最后提出创新人才开发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完善人才开发保障... 本文首先对长株潭城市群人才开发与"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由此确立"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人才开发的重点任务,最后提出创新人才开发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完善人才开发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城市群 人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1
18
作者 刘茂松 《湖湘论坛》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相互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等五大特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成效,...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相互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等五大特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成效,其主抓手在于创新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城市群 社会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湘雄 戴清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3期68-72,共5页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关系着带动湖南、探索中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实现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长株潭城市群具有自身的实际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具体实际,...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关系着带动湖南、探索中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实现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长株潭城市群具有自身的实际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具体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文章主要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政府与社会行为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社会”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洞庭湖湿地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训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4,79,共6页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重要功能区和全球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同时也是支撑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应当以湿地科学为指导,树立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打破... 洞庭湖湿地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重要功能区和全球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同时也是支撑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应当以湿地科学为指导,树立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打破条块结合的湿地行政管理格局,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与环洞庭湖地区的整体联动机制,将洞庭湖自然湿地当作统一的省重点生态区进行管理,在长株潭城市群与洞庭湖地区之间建立生态和经济的对接与互补关系,设立洞庭湖管理委员会协调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的湿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社会 湿地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