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棉铃虫发生与北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及其长期灾变预警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秦淑莲
翟保平
张孝羲
屈西峰
姜玉英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9-488,共10页
-
基金
国家 973项目 (TG2 0 0 0 0 162 10 )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 2 0 0 1BA5 0PB0 1)
国家 863项目 ( 2 0 0 1AA2 45 0 3 2 2 )
-
文摘
本文分析了山东郓城 2 6年 (1974~ 1999)、德州 2 2年 (1978~ 1999)和江苏丰县 2 0年 (1980~ 1999)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与北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关系及其时空动态规律 ,并选出相关显著程度P <0 0 5概率水平、空间分布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而稳定的组合作为关键预测因子组建了郓城、德州棉铃虫三代卵 ,丰县棉铃虫二代卵的预测模型 ,并筛选出最优长期灾变预警模型。结果表明 :①北太平洋海温场与棉铃虫种群数量消长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遥相关区域 ,其位置及范围随时间变化 ,但存在若干呈现出空间稳定性和时间持续性的大面积相关显著区域。②郓城棉铃虫三代卵量和丰县棉铃虫二代卵量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相关区分布形式很相似 ,与前两年 1月份北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场存在大片相关显著的区域 (35°~ 5 5°N ,135°E~ 135°W) ,持续时间达 4个月之久 ;而德州棉铃虫三代卵量与前两年 7~ 9月份北太平洋低纬度海温有大范围相关显著区 (1°~ 17°N ,16 5°E~ 12 0°W)。③用前两年 1~ 11月份北太平洋海温场相关显著区内各格点的月平均海温距平的平均值做因子建立了棉铃虫长期灾变预警模型 ,预测检验结果表明 :郓城棉铃虫三代卵 6年 (1994~ 1999)中报准 5年 ,丰县棉铃虫二代卵 5年 (1995~ 1999)中报准
-
关键词
棉铃虫
海温
相关分析
长期灾变预测
-
Keywords
Helicoverpa armiger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correlation analysis
long term outbreak forecast.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