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时间尺度的长期模型优化方法的比较
1
作者 胡锦伦 林钦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了降低时间尺度的时间起伏标准偏差,对卫星时间尺度(GPS,GLONASS)的长期模型优化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时间中心和时间实验室的数据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模型方法进行修正或控制,卫星时间尺度的长期时间... 为了降低时间尺度的时间起伏标准偏差,对卫星时间尺度(GPS,GLONASS)的长期模型优化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时间中心和时间实验室的数据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模型方法进行修正或控制,卫星时间尺度的长期时间起伏可变为白噪声过程;GPS时间尺度的时间起伏标准偏差可下降到10~20ns,与一天内的短期结果接近;GLONASS时间尺度的结果大些,GLONASS时间尺度的时间起伏标准偏差的平均改善程度比GPS时间尺度的结果约大2倍。这些结果表明GLONASS时间尺度的季节性周年变化影响比GPS时间尺度明显,GLONASS时间尺度长期模型修正(或控制)方法要改进的程度比GPS时间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时间尺度 长期模型优化 GPS GLON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供电系统负荷中长期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袁明友 肖先勇 +2 位作者 杨洪耕 曾立渊 杨兵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历史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变化趋势、运算简便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在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下 ,县 (区 )级电力负荷的中长期预测模型 ,并对某供电局 1997年到 2 0 0 0年的销售电量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与各年...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历史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变化趋势、运算简便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在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下 ,县 (区 )级电力负荷的中长期预测模型 ,并对某供电局 1997年到 2 0 0 0年的销售电量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与各年度的实际售电量相比 ,最大误差小于 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系统 长期预测模型 灰色理论 电力市场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性和定量长期预报模型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金龙 苗春生 +1 位作者 陈宁 罗莹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9-484,共6页
根据相同的 50 0 h Pa和海温场预报因子 ,利用神经网络灵活可变的拓朴结构 ,分别构造了定性和定量的降水长期预报模型。并在同等条件下 ,建立了逐步回归预报方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 ,这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神经网络综合预报分析方法 ,... 根据相同的 50 0 h Pa和海温场预报因子 ,利用神经网络灵活可变的拓朴结构 ,分别构造了定性和定量的降水长期预报模型。并在同等条件下 ,建立了逐步回归预报方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 ,这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神经网络综合预报分析方法 ,是增强预报结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该预报建模方法具有比较合理的分析依据 ,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分析 降水预报 长期预报模型 定性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索洛长期均衡模型的饱和电力需求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洁 薛季良 +1 位作者 杨宗麟 程浩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共5页
饱和电力需求是电网规划中确定电网健康发展最终规模的关键性指标,能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信息,指导电网的建设和输电线路的合理布局。鉴于索洛模型在经济学的规模报酬及劳动产出问题中的成功应用,借鉴索洛模型的思路研究饱和电力需求规... 饱和电力需求是电网规划中确定电网健康发展最终规模的关键性指标,能为电网规划提供重要信息,指导电网的建设和输电线路的合理布局。鉴于索洛模型在经济学的规模报酬及劳动产出问题中的成功应用,借鉴索洛模型的思路研究饱和电力需求规模问题,通过引入以产业结构及用电结构为表征的结构效应因素,同时结合多种规模效应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期均衡预测模型。以我国南方某大型都市为例,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该地区的未来饱和用电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社会经济、电网现状及未来政策,对未来饱和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网 饱和电力需求 扩展索洛模型 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 长期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预测模型的GMDH不同水平算法优势比较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田益祥 《预测》 CSSCI 1999年第6期73-75,共3页
本文给出了二、三水平算法的一般模式,分析不同水平算法的优势,利用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算法水平的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不断加强,预测效果越来越好,进一步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GMDH 算法 长期预测模型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背景值双变权GM(1,1)中长期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王彤 张凯 +4 位作者 杨军 刘瑞 张浩祥 周晓 涂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0,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GM(1,1)模型在中长期预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较大偏差问题,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拓宽其应用范围,结合全信息变权弱化缓冲算子、全信息加权平均法、Newton-Cotes公式和三次牛顿插值公式,从原始数据变换、背景值重构、初始条件优化... 为了解决传统GM(1,1)模型在中长期预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较大偏差问题,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拓宽其应用范围,结合全信息变权弱化缓冲算子、全信息加权平均法、Newton-Cotes公式和三次牛顿插值公式,从原始数据变换、背景值重构、初始条件优化3个方面对传统GM(1,1)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重构背景值双变权GM(1,1)中长期预测模型。用西安市年供水量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精度检验等级为一级,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可用于西安市年供水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变权弱化缓冲算子 加权平均法 长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有限增长期红利贴现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7
作者 黄学庭 张群 鞠彦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5-37,共3页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 ,指出了 Gordon和 Gordon的有限增长期红利贴现模型存在的不足 ;通过分析企业在竞争优势期过后总净资产收益率和盈余水平的变化过程 ,建立了新的股票估值模型。最后是一个算例分析。
关键词 竞争优势期 竞争平衡期 有限增长期红利贴现模型 净资产收益率 风险调整贴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预测模型的GMDH三水平算法计算的实现
8
作者 田益祥 陈华富 李红松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23-425, ,共3页
提出三水平算法的一般模式和差分结构,利用多阶段算法减少计算量,并研究编程上机计算的实现。
关键词 多层迭代 三水平算法 长期预测模型 GMDH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和BP神经网络的鄱阳湖流域旱涝长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智巍 蒋梅鑫 +2 位作者 贾玉连 洪祎君 章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基于鄱阳湖流域1470~2014年的原始旱涝等级序列,利用最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构建了鄱阳湖流域旱涝的长期预测CEEMD-BP模型... 基于鄱阳湖流域1470~2014年的原始旱涝等级序列,利用最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构建了鄱阳湖流域旱涝的长期预测CEEMD-BP模型。结果表明:与EEMD相比,C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提取原始数据中隐含的周期信号和长期趋势;原始数据经CEEMD分解后得到若干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序列,BP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拟合或预测这些IMF序列;CEEMD-BP模型对鄱阳湖流域1985~2014年旱涝等级序列的预测精度优于单一BP神经网络的。CEEMD-BP模型对2015~2064年的长期预测显示,未来50年鄱阳湖流域的旱涝指数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长期预测模型 CEEMD BP神经网络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翔宇 李新源 +2 位作者 李明宇 聂俊霞 冯晓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基于上海地铁二号线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以弥补BP神经网络在网络结构、权值和阈值选择上的随机性以及容易局部收敛等缺陷,据此提出了两种新型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模型,即GA-BP神... 基于上海地铁二号线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以弥补BP神经网络在网络结构、权值和阈值选择上的随机性以及容易局部收敛等缺陷,据此提出了两种新型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模型,即GA-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比研究了经验曲线、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以及PSO-BP神经网络等模型方法的优缺点及预测效果.研究发现,以上各神经网络模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其中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佳,且运算速度最快,是文中所提方法中最适用的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长期沉降预测模型 GA-BP神经网络模型 PSO-BP神经网络模型 经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长期货币需求模型
11
作者 王清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3-164,共2页
文章从我国现阶段宏观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解释变量,利用局部调整模式,建立我国现阶段的货币需求模型。
关键词 长期货币需求模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木材供需中长期预测系统模型和计算机支持系统研究”通过鉴定
12
作者 吕志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6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支持系统 木材供需 长期预测系统模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衡模型的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薛建谱 王卫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8-121,共4页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因果关系检验、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房价泡沫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房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PI与房价相关性较弱;长期内,人均收入、造价和股价对房价的显著性影响较强;短期内收入和股价的...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因果关系检验、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房价泡沫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房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PI与房价相关性较弱;长期内,人均收入、造价和股价对房价的显著性影响较强;短期内收入和股价的变动对房价影响的显著性较强,造价的显著性相对较弱。说明长期内,房价受到人均收入、造价和股价的决定性影响;短期内股市的不稳定干扰推动房价的大幅上扬,投机需求膨胀,揭示我国房价上涨不合理,存在一定泡沫性,政策调控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影响因素 因果关系检验 长期均衡模型 短期波动 政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径流的长期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秦莉俐 陈云霞 许有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地表状况的改变,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对径流的产生过程有很大的影响.选取浙江临安市南笤溪以上流域为例,利用L_THIA城市水文模型对流域35年的日雨量记录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城镇化地区降雨径流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化...  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地表状况的改变,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对径流的产生过程有很大的影响.选取浙江临安市南笤溪以上流域为例,利用L_THIA城市水文模型对流域35年的日雨量记录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城镇化地区降雨径流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化对径流的长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模拟预测了城市规模扩大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雨量情况下,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是导致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将会有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水文影响分析模型 降雨径流 城镇化 临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东亚地区地磁长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元芳 安振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287-295,共9页
收集了东亚地区近30年以来地磁观测台的7个地磁要素年均值,分成与国际参考地磁场相应的6个时间段,用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出东亚地区的地磁长期变化时间空间分布多项式模型。并与国际参考地磁场的长期变化(SV)比较,与实测的SV... 收集了东亚地区近30年以来地磁观测台的7个地磁要素年均值,分成与国际参考地磁场相应的6个时间段,用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出东亚地区的地磁长期变化时间空间分布多项式模型。并与国际参考地磁场的长期变化(SV)比较,与实测的SV值相比较,所有地磁要素5阶多项式SV模型的均方偏差(RMS)都比国际参考地磁场的RMS小。本文结果说明,利用地磁台的数据可以建立很好的东亚地区地磁长期变化模型,得到切合实际的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今后东亚地区修正地磁长期变化提供方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长期变化模型 东亚地区 地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分数阶变异时序回归GSA-TSGM(1,1)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飞 方海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8-1672,共5页
为了利用分数阶累加算子在灰色短期预测中的高效性能,首次将分数阶累加算子引入变异时序回归模型以期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主要方法如下:首先取湖北省链子崖某监测点1978—1987年的十年数据作为训练集并使用引力搜索算法确定最佳分数阶... 为了利用分数阶累加算子在灰色短期预测中的高效性能,首次将分数阶累加算子引入变异时序回归模型以期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主要方法如下:首先取湖北省链子崖某监测点1978—1987年的十年数据作为训练集并使用引力搜索算法确定最佳分数阶累加阶数,而1988—1993年的六年数据作为验证集验证提出的模型;其次对比了经典灰色模型GM(1,1)、分数阶累加灰色模型、变异时序回归模型TSGM(1,1)三种灰色模型。结果如下:首先修正了陈西江等人变异时序回归模型仿真时出现的错误,其次表明了相比于其他的模型,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分数阶累加时序回归模型在进行灰色长期预测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因此,通过分数阶累加算子提高了灰色理论中长期预测模型的精度,为灰色长期预测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累加算子 引力搜索算法 变异时序回归模型 灰色长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卫星时间标准的长期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锦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446-451,共6页
根据1991~1995年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时间公报公布的两种卫星时间标准(GPSTIMESCALE和GLONASSTIMESCALE)的数据[1],我们从时域到频域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用近几年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和上海天文台(SO)时间公报的类似数... 根据1991~1995年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时间公报公布的两种卫星时间标准(GPSTIMESCALE和GLONASSTIMESCALE)的数据[1],我们从时域到频域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用近几年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和上海天文台(SO)时间公报的类似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照[2,3],得到了如下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1)时域特性的分析结果:①时间起伏标准偏差,GLONASSTIME的五年平均结果比GPSTIME的结果约大3倍。②长期频率稳定度,GPSTIME的结果主要是调频白噪声;GLONASSTIME的结果有波浪性变化,为非白噪声。(2)频域特性的分析结果:①时间起伏功率谱密度,GLONASSTIME的结果比GPSTIME的结果有更明显的峰值。②这些卫星时间标准有长周期现象,主要是半年周期及其倍数周期,GLONASSTIME的结果比GPSTIME的结果更显著。这些差异是两种卫星时间标准的长期时间模型和及其控制方法优化程度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时间标准 GPS 长期时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发电和多种合同的配电公司中长期购电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玲 杨明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7,共5页
提出了在输配分离的电力市场中存在多种电力双边合同和分布式发电时配电公司的中长期购电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混合0-1整数规划问题得到配电公司从各个不同电能来源处的最优购电比例以使得购电费用最小。双边合同考虑了非常灵活的合同形式... 提出了在输配分离的电力市场中存在多种电力双边合同和分布式发电时配电公司的中长期购电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混合0-1整数规划问题得到配电公司从各个不同电能来源处的最优购电比例以使得购电费用最小。双边合同考虑了非常灵活的合同形式,和实际电力市场中的双边电力合同相接近。算例结果表明配电公司可以通过多种合同和不同市场的组合购电来降低购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购电模型 输配分离的电力市场 分布式发电 多种双边合同 最优购电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精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67-67,117,共2页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补充医疗保险是大额医疗保险,必须进行再保险。本文基于长期风险聚合模型,探讨了发展补充医疗保险的保费及面临的风险精算问题,并举例说明所建立模型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再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 长期风险聚合模型 精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交通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6
20
作者 黄莹 郭洪旭 +1 位作者 廖翠萍 赵黛青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0-683,共14页
以广州市为例,应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通过设置政策情景、低碳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广州交通领域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和CO2排放趋势,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 以广州市为例,应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通过设置政策情景、低碳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广州交通领域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和CO2排放趋势,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生活运输需求的增加,广州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政策情景下,广州交通领域的CO2排放将于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严重滞后于广州市提出的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低碳和绿色低碳情景下,通过加大低碳政策措施的力度,达峰时间有望分别提前到2025年和2023年。要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发展,促进交通碳排放提前达峰,需要大力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效控制小汽车数量和出行频率,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清洁化和能效水平,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 低碳交通 情景分析 发展路径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