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林
季江徽
-
机构
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1 98730 2 0 )
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资助课题
-
文摘
主要阐述近年来在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基本结果 ,即合理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有效算法 ,并以实际预报算例 (近地小行星与地球的交会状态 )与有关权威性的结果作了比较 ,证实这些研究结果确实是可信的 .在给出的力学模型中 ,考虑了所有可能影响近地小行星运动的力学因素 ,包括各大天体和较大的主带小行星的引力作用、有关天体的扁率影响以及源于太阳引力的后牛顿效应 .而在计算方法中 ,合理地处理了变步长问题和月球位置量这种相对而言的快变化问题 ,使得数值求解一个高维方程组时 ,对各天体而言 ,可采用同一步长进行积分 ,避免了求解过程中的复杂性 .
-
关键词
轨道演化
动力模型
数值方法
交会
长期共振
近地小行星
-
Keywords
orbital evolution, dynamical model, mumerical method, close approach, secular resonance
-
分类号
P185.7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季江徽
刘林
廖新浩
-
机构
南京大学天文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
文摘
近地小行星由于与地球的特殊关系为世人所瞩目, 对其研究始于50 年代, 近年来已成为太阳系动力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近地小行星( 小天体) 的研究状况, 包括对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阐明了在轨道演化过程中相应力学模型的选取、有关数值方法的引用以及积分步长变化的处理等具体问题, 并介绍了轨道长期共振的作用以及对这种共振的处理方法, 最后给出了根据目前研究所知的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一些小行星的轨道特征等。
-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轨道演化
平运动共振
长期共振
-
Keywords
Near-Earth Asteroids—orbital evolution—mean resonance—secular resonance—Symplectic Algorithm.
-
分类号
P135.3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P134.2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
-
题名GJ876行星系统中潜在类地行星研究
- 3
-
-
作者
季江徽
刘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大学天文系
-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2-40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0573040
10203005
+1 种基金
10233020)
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基金会资助
-
文摘
用数值积分方法模拟探讨了GJ876行星系统中存在潜在类地行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分别产生于内外两颗巨行星的长期共振v1和v2可激发类地行星(其轨道半长轴分布在0.21AU≤α〈0.50AU之间)的偏心率,并使它们在极短时间内被抛射出系统.然而,从动力学角度而言,类地行星潜在存在区域可分布在0.50AU≤α≤1.00AU之间,其能在系统中10^5年时间尺度上稳定地存在.
-
关键词
天体力学
平运动共振
长期共振
类地行星
行星系统(GJ876
47
UMa)
-
Keywords
celestial mechanics: mean motion resonance, secular resonance, Earth-like planets, planetary systems (GJ 876, 47 UMa)
-
分类号
P135
[天文地球—天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