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发明对荧光粉表面进行纳米包覆的低热固相方法
1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4-71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固相方法 纳米包覆 荧光粉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低热 表面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出新型材料刹车片 被引量:3
2
作者 中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6-36,共1页
由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聚酰亚胺半金属轿车刹车片日前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的鉴定。鉴定意见称,这种刹车片制动性能好,耐热耐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汽车刹车片主要是由酚醛树脂、增强纤维及各种矿物填... 由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聚酰亚胺半金属轿车刹车片日前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的鉴定。鉴定意见称,这种刹车片制动性能好,耐热耐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汽车刹车片主要是由酚醛树脂、增强纤维及各种矿物填料复合制成、酚醛树脂是最古老的合成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制 新型材料 刹车片 聚酰亚胺 半金属 制动性能 耐热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甘肃银光聚银公司合作开发500t/a聚碳酸酯新技术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29,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t/a聚碳酸酯产业化新技术。他们采用一步光气界面法制备聚碳酸酯,于2005年获得小试成功,并在工艺路线选择、合成反应条件选取、产品...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t/a聚碳酸酯产业化新技术。他们采用一步光气界面法制备聚碳酸酯,于2005年获得小试成功,并在工艺路线选择、合成反应条件选取、产品的理化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开展了500t/a聚碳酸酯产业化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碳酸酯 合作开发 技术 甘肃 自主知识产权 路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海正集团合作建聚乳酸装置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7-577,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合作建成了5 kt/a可降解聚乳酸树脂工业示范生产线,并实现批量生产,所得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全面达到或部分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水平。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乳酸 合作 正集 装置 树脂工业 批量生产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基塑料产业化取得进展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4-1124,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已完成30kt/a生产线工艺包设计。该项目相比已建成的万吨级生产线,使用了第二代催化剂,且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产业化 二氧化 塑料 碳基 自动化程度 创新工程 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南通华盛公司开发的CO2塑料薄膜装置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5-405,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南通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CO2塑料薄膜装置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两家单位经过3年的研究,突破了CO2共聚物连续吹制成膜的技术难题,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降解CO2塑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南通华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CO2塑料薄膜装置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两家单位经过3年的研究,突破了CO2共聚物连续吹制成膜的技术难题,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降解CO2塑料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工业化生产 塑料薄膜 薄膜装置 CO2 开发 南通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聚乳酸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85-1185,共1页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聚乳酸产业化及加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共...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聚乳酸产业化及加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产业化项目 聚乳酸 材料技术 创新工程 研究与发展 加工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低成本聚乳酸项目通过验收
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29,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低成本聚乳酸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了长春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为聚乳酸的产业化提供了成套的低成本新型工艺技术,为聚乳酸万吨级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该所深入开展了从乳酸到丙交酯单体的制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低成本聚乳酸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了长春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为聚乳酸的产业化提供了成套的低成本新型工艺技术,为聚乳酸万吨级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该所深入开展了从乳酸到丙交酯单体的制备及其聚合得到聚乳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工艺探索,提高了产物收率,将丙交酯的收率从90%提高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乳酸 低成本 项目 最佳反应条件 规模化生产 产物收率 丙交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出四元复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
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4-974,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四元复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聚乳酸抗撕裂强度低、热稳定性较差,使其难以进行稳定的吹塑成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的四元复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四元复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聚乳酸抗撕裂强度低、热稳定性较差,使其难以进行稳定的吹塑成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的四元复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改善了聚乳酸的流变行为,可制备适合于通用设备加工、具有良好柔韧性和抗撕裂强度的聚乳酸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包装行业和农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完全生物降解 复合材料 聚乳酸 复配 四元 抗撕裂强度 国家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聚苯胺类导电塑料的研究开发”通过鉴定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9-729,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聚苯胺类导电塑料的研究开发”通过了专家鉴定。聚苯胺类导电高分子材料(俗称导电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由该所和吉林大学联合创办的吉林正基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建立了一条1...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聚苯胺类导电塑料的研究开发”通过了专家鉴定。聚苯胺类导电高分子材料(俗称导电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由该所和吉林大学联合创办的吉林正基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建立了一条100t/a可溶性导电聚苯胺原料的中试生产线、一条1kt/a的导电聚苯胺涂料生产线以及与之配套的涂料质量检测体系,率先在国内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苯胺防腐涂料、聚苯胺防腐油脂、聚苯胺防腐密封胶、聚苯胺防冻液、防腐添加剂、抗静电油墨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下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苯胺类 研究开发 导电塑料 通过鉴定 涂料生产线 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聚苯胺 防腐涂料 质量检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长江化纤公司联合研发玉米淀粉纺丝技术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8-698,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采用玉米淀粉纺出纤维材料的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技术名为“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乳酸长丝”,简称“一步法纺丝”。聚乳酸长幺幺是以玉米淀...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采用玉米淀粉纺出纤维材料的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技术名为“连续聚合熔体直纺聚乳酸长丝”,简称“一步法纺丝”。聚乳酸长幺幺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细菌发酵和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新型高分子纤维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由该技术纺出的聚乳酸长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纺丝技术 玉米淀粉 化纤公司 研发 长江 高分子纤维材料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3-5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该所经过4年的艰辛开发,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冷流难题,并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还获得全球首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该所经过4年的艰辛开发,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冷流难题,并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还获得全球首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生产许可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二氧化碳共聚物 产业化项目 专家鉴定 产品 可降解性能 生产许可证 可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催化剂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8-878,共1页
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经过三年多的合作攻关,采用自主研发的磷酸酯类给电子体聚丙烯催化剂制备出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共聚聚丙烯 科学研究 产品性能 自主研发 合金催化剂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骨骼再生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1301,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智能型生物可吸收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与电刺激定向诱导组织再生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骨骼缺损后由于细胞...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智能型生物可吸收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与电刺激定向诱导组织再生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骨骼缺损后由于细胞信号传导和力学传导中断,导致组织再生能力下降。而传统的骨修复材料缺乏必要的信号传导能力和力学性能。长春应化所最新研究表明,聚苯胺等导电高分子可作为新型的智能生物材料,定向诱导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但存在生物相容性差、不可降解、溶解性差、难以加工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组织再生 骨骼 细胞信号传导 “863”计划 长春应化所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油田用废水处理剂通过鉴定
15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6,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丕新课题组与吉林申大建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经过为期3a的不懈努力、反复攻关.终于在国内首创出油田用废水处理剂及废弃物高值化应用新技术,并于日前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长...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丕新课题组与吉林申大建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经过为期3a的不懈努力、反复攻关.终于在国内首创出油田用废水处理剂及废弃物高值化应用新技术,并于日前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吉林申大建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这项成果工艺合理、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居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废水处理剂 专家鉴定 油田用 有限责任公司 自主知识产权 国际领先水平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93,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中国...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8人。2001年3月,长春应化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长春应化所 博士生导师 百人计划 创新工程 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105,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中国...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8人。2001年3月,长春应化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长春应化所 博士生导师 百人计划 创新工程 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8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2-92,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中...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83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7人。2001年3月,长春应化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春应化所 第三世界科学院 博士生导师 百人计划 创新工程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获重要进展
19
作者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科技信息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接收芯片 卫星导航 太阳电池 染料敏化 多模式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2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博士学位授权点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