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武爱萍 马一涵 +6 位作者 李兴雨 韩旭 刘倩 宋永健 李国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背景长时血压变异性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长时血压变异性如何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尚不明确,且国内尚未见有关长时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目的探究长时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2006... 背景长时血压变异性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长时血压变异性如何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尚不明确,且国内尚未见有关长时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目的探究长时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2006、2008、2010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以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的21420例体检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体质指数(BMI)、心率(HR)、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血压、baPWV,并计算收缩压标准差(SBP_SD)。将调查对象按SBP_SD情况分为第一分位组(7188例)、第二分位组(7102例)、第三分位组(7130例),比较组间异质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BP_SD与baPWV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SBP_SD水平对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结果第二分位组调查对象年龄、SBP_SD、baPWV、BMI、2006年度收缩压(SBP06)、2008年度收缩压(SBP08)、2010年度收缩压(SBP10)、FBG、LDL水平高于第一分位组,第三分位组调查对象年龄、SBP_SD、baPWV、BMI、HR、SBP06、SBP08、SBP10、FBG、LDL水平高于第一分位组和第二分位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_SD是baPWV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_SD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且在非高血压人群及高血压人群中,SBP_SD仍是baPWV及发生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时血压变异性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长时血压变异性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收缩压标准差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