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持续惊厥后幼年大鼠海马电生理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佳佳
蒋莉
+1 位作者
陈恒胜
胡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研究幼年期大鼠长时程惊厥(status convulsion,SC)后海马电生理学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探索两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生后21 d Wistar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目的:研究幼年期大鼠长时程惊厥(status convulsion,SC)后海马电生理学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探索两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生后21 d Wistar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制造SC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造模后1、7、14、21 d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斜率与波幅的变化,比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造模后12 h、1 d、3、7、14、21 d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区BDNF表达的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其表达情况。结果:(1)SC后7 d,实验组fEPSP斜率为(162.30±28.50)%高于对照组(124.01±26.46)%(P<0.05);SC后14 d实验组和对照组fEPSP斜率分别为(83.06±8.32)%和(121.64±23.12)%,波幅分别为(100.54±16.03)%和(135.65±35.85)%,实验组较对照组斜率及波幅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组织检查发现SC后大鼠海马CA1,CA3区BDNF阳性着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实验组在SC后12 h、1 d、3、7 d较正常组有增多趋势,14 d及21 d组无明显差别。(3)Western blot测定BDNF表达情况,SC后12 h、1 d、3、7 d分别为:1.08±0.10、1.39±0.08、0.85±0.04、0.53±0.06,对照组分别为:0.39±0.16、0.37±0.03、0.39±0.02、0.37±0.0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幼年大鼠SC后fEPSP斜率在SC后7 d较正常组增高;在SC后14 d fEPSP斜率及波幅较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明显降低。提示SC后急性期LTP增高,潜伏期LTP降低。(2)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提示BDNF表达受SC刺激影响,在SC后急性期表达明显增多。(3)BDNF在LTP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大鼠
长时程惊厥
长
时程
增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续惊厥后幼年大鼠海马电生理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熊佳佳
蒋莉
陈恒胜
胡越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1056)
文摘
目的:研究幼年期大鼠长时程惊厥(status convulsion,SC)后海马电生理学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探索两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生后21 d Wistar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制造SC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造模后1、7、14、21 d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斜率与波幅的变化,比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造模后12 h、1 d、3、7、14、21 d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区BDNF表达的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其表达情况。结果:(1)SC后7 d,实验组fEPSP斜率为(162.30±28.50)%高于对照组(124.01±26.46)%(P<0.05);SC后14 d实验组和对照组fEPSP斜率分别为(83.06±8.32)%和(121.64±23.12)%,波幅分别为(100.54±16.03)%和(135.65±35.85)%,实验组较对照组斜率及波幅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组织检查发现SC后大鼠海马CA1,CA3区BDNF阳性着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实验组在SC后12 h、1 d、3、7 d较正常组有增多趋势,14 d及21 d组无明显差别。(3)Western blot测定BDNF表达情况,SC后12 h、1 d、3、7 d分别为:1.08±0.10、1.39±0.08、0.85±0.04、0.53±0.06,对照组分别为:0.39±0.16、0.37±0.03、0.39±0.02、0.37±0.0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幼年大鼠SC后fEPSP斜率在SC后7 d较正常组增高;在SC后14 d fEPSP斜率及波幅较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明显降低。提示SC后急性期LTP增高,潜伏期LTP降低。(2)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提示BDNF表达受SC刺激影响,在SC后急性期表达明显增多。(3)BDNF在LTP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幼年大鼠
长时程惊厥
长
时程
增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Keywords
juvenile rats
status convulsion
long-term potentiati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分类号
R748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4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持续惊厥后幼年大鼠海马电生理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
熊佳佳
蒋莉
陈恒胜
胡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