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K级联信号通路与长时程增强 被引量:39
1
作者 袁辉 杨胜 +1 位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9-774,共6页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被认为是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神经突触可塑性的生物学基础,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LTP的诱导与维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i-togen-activated prote in k inases,MAPK)级联信号通路是介导细胞反应... 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被认为是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神经突触可塑性的生物学基础,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LTP的诱导与维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i-togen-activated prote in k inases,MAPK)级联信号通路是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是细胞外信号从细胞表面传导到细胞核内部的重要传递途径,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调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APK的上游调节物质和下游作用分子在神经元中广泛存在,MAPK级联信号通路通过磷酸化神经元参与LTP诱导与维持的多种受体和酶,进而发挥对LTP的调节作用,影响神经突触可塑性。该文综述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 lar signal-regu lated k inase,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N-term inal k inase,JNK)和p38 3条MAPK通路对LTP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时程增强(ltp)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及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敏 宗贤刚 +2 位作者 郭莲军 徐旭林 何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GABA在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在体电生理研究方法,观察局部给予GABA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海马CA3区LTP诱导和维持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测定LT... 目的探讨GABA在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在体电生理研究方法,观察局部给予GABA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海马CA3区LTP诱导和维持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测定LTP诱导90min后实验侧海马组织GABA含量变化。结果①强直刺激PP纤维诱导LTP90min后,海马组织GABA水平(119.3±10.8)μmol.g-1protein较对照组(206.4±24.7)μmol.g-1protein降低(P<0.01);谷氨酸含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强直刺激前5min局部给予GABA200nmol,LTP诱导明显被抑制,相对PS幅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LTP诱导组(P<0.01)而与对照组接近(P>0.05);给予GABAA受体拮抗剂甲基溴化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 methbromide,BMB)1nmol1min再给予GABA200nmol,发现GABA对LTP的抑制作用减弱,PS幅值高于只给予GABA组(P<0.01)。③强直刺激PP纤维诱导LTP形成30min后,海马CA3区局部给予GABA200nmol,LTP效应被翻转,相对PS幅值在各时间点均低于LTP诱导组(P<0.01)而与对照组接近(P>0.05);给予BMB1nmol1min后再给予GABA200nmol,GABA对LTP效应的抑制作用减弱,PS幅值高于只给予GABA组(P<0.01)而低于LTP组(P<0.01)。④BMB1nmol可使低频测试刺激诱发的场电位PS幅值明显升高,90min内稳定在基础幅值的194.8%±3.6%水平,与强直刺激诱导的LTP组PS幅值接近(P>0.05)。结论GABA可抑制大鼠海马CA3区LTP的诱导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穿通纤维 CA3区 时程增强(ltp)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强 陈学伟 +2 位作者 王静 安改红 刘洪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效应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2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运动组,每组14只。运动组采用4周自愿跑轮运动为体力运动模型。脑立体定位-神经电生理法检测海...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效应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2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运动组,每组14只。运动组采用4周自愿跑轮运动为体力运动模型。脑立体定位-神经电生理法检测海马齿状回LTP;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海马5-HT1A受体、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结果:运动组海马齿状回LTP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运动组海马5-HT含量(P<0.01)、5-HT1A受体mRNA(P<0.01)、CREB和BDNF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可能通过对5-HT—5-HT1A受体—cAMP—CREB—BDNF—LTP通路元件的上调机制,发挥增强海马LT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时程增强(ltp) 5-羟色胺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脉冲射频对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谢长春 高崇荣 +4 位作者 卢振和 信文君 周利君 胡能伟 刘先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脉冲射频(DRF)对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镇痛效应的机制。方法: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频率脉冲射频:I组(2 Hz),II组(4 Hz),III组(8 Hz),细胞外记录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脉冲射频(DRF)对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镇痛效应的机制。方法: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频率脉冲射频:I组(2 Hz),II组(4 Hz),III组(8 Hz),细胞外记录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出C-纤维诱发电位LTP 1小时后,按分组在坐骨神经干分别给予2、4、8 Hz(30 V,20 ms)脉冲射频刺激120 s。结果:I组LTP抑制了22.2±3.5%(n=7,P<0.01);II组LTP抑制率为2.57±0.6%(P>0.05);III组脉冲射频刺激对LTP无抑制作用,相反LTP由272.6±64.0%升至347.4±71.9%。结论:2 Hz脉冲射频对LTP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可能是PRF镇痛效应的生物学机制之一;脉冲射频的镇痛效应具有频率响应低频优于高频;脉冲射频频率大于8 Hz可能产生非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 C-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雌性Wistar大鼠学习记忆和长时程增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蔓 孟涛 +1 位作者 赵文锦 李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研究重复sc给予丙烯酰胺(AM)28 d后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单次sc给予AM后对大鼠海马高频刺激后群峰电位(PS)幅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分别sc给予AM 10,20和40 mg·kg-1(给药当天计为第1天),连续给... 目的研究重复sc给予丙烯酰胺(AM)28 d后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单次sc给予AM后对大鼠海马高频刺激后群峰电位(PS)幅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分别sc给予AM 10,20和40 mg·kg-1(给药当天计为第1天),连续给予28 d。每周记录1次体质量。于第22~第27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AM对大鼠空间定位能力的影响;分别于第29和第30天进行跳台实验,观察5 min内大鼠跳下平台的次数以及首次跳下平台的时间。取AM 40 mg·kg-1组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A及2B与Ⅱ型钙调蛋白激酶(Ca MKⅡ)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另取Wistar雌性大鼠,单次sc给予AM 40 mg·kg-1,进行长时程增强(LTP)实验,观察高频刺激后PS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给予AM后,大鼠体质量增长减缓(P<0.01)。AM 20及40 mg·kg-1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但是对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无显著影响。与实验首日(第29天)相比,经过电击强化学习记忆,正常对照组大鼠为躲避电击,次日(第30天)5 min内跳下平台的次数显著减少(P<0.01),且首次跳下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AM 10,20和40 mg·kg-1组5 min内的错误次数以及首次跳下平台的时间无显著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 40 mg·kg-1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R2A及NR2B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且Ca MK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LTP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次sc给予AM 40 mg·kg-1显著降低Wistar雌性大鼠海马的PS幅度(P<0.01),损伤了大鼠海马部位的突触可塑性。结论 AM可能通过改变谷氨酸的含量,增加NR的表达与活性,导致钙超载,引发神经细胞死亡,从而使LTP的PS幅度下降,影响海马神经突触的可塑性,最终影响中枢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跳台实验 MORRIS水迷宫 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酮对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长时程增强效应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建政 张永祥 +1 位作者 刘传缋 周金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通过胞外记录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诱发电位观察了皮质酮对麻醉大鼠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皮质酮(1, 4 和10 m g·kg- 1, ip)有使单刺激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基础群峰电位(PS)幅度升高的趋势,但... 通过胞外记录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诱发电位观察了皮质酮对麻醉大鼠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皮质酮(1, 4 和10 m g·kg- 1, ip)有使单刺激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基础群峰电位(PS)幅度升高的趋势,但同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给予大鼠穿行通路以串刺激(60 Hz, 30 次)可使海马颗粒细胞层PS幅度持续增高,增幅达70% - 80% ,说明在海马诱生长时程增强效应(LTP). 预先1 h给予大鼠皮质酮(1, 4 和10 m g·kg- 1, ip)可剂量依赖地降低串刺激诱导的PS幅度的升高,说明皮质酮可抑制海马颗粒细胞层LTP的诱生. 结果提示,皮质酮可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海马 电位测定法 时程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菁 孙黎光 +4 位作者 蔡葵 宗志宏 邢伟 刘素媛 刘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急性 慢性 海马CA1区 蛋白激酶类 时程增强 活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尚游 姚尚龙 +2 位作者 江山 曾因明 刘红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30张海马脑片分为五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应用浓度为30、10和3μmolo/L的丙泊酚,Ⅳ组用脂肪乳,Ⅴ组不用药物作为对照。利用细胞外记录方式,以海马脑片CA1区群...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30张海马脑片分为五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应用浓度为30、10和3μmolo/L的丙泊酚,Ⅳ组用脂肪乳,Ⅴ组不用药物作为对照。利用细胞外记录方式,以海马脑片CA1区群峰电位(PS)为观察指标,首先观察丙泊酚对CA1区基础传递的影响,待基线稳定后,记录高频刺激(HFS)后海马脑片CA1区PS的变化情况。结果Ⅰ、Ⅱ、Ⅲ组应用丙泊酚后PS降低,在持续给药后30min恢复至基线。实施HFS后,Ⅲ、Ⅳ和Ⅴ组的PS较HFS前显著升高(P<0.05,P<0.01);而Ⅰ、Ⅱ组PS与HFS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FS后,Ⅰ组PS显著低于Ⅱ、Ⅲ、Ⅳ和Ⅴ组(P<0.01),Ⅱ组PS也低于Ⅲ、Ⅳ和Ⅴ组(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抑制大鼠离体海马脑片CA1区LTP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海马脑片 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长时程增强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琳 张均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301,共4页
高等动物脑内突触传递的可塑性是近 30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是神经元可塑性的反映 ,其形成主要与突触后机制有关。过去关于LTP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N 甲基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的... 高等动物脑内突触传递的可塑性是近 30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是神经元可塑性的反映 ,其形成主要与突触后机制有关。过去关于LTP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N 甲基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的特征及该受体被激活后的细胞内级联反应。现认为脑内存在只具有NMDA受体而不具有α 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 (AMPA)受体的“静寂突触 (silentsynapse)” ,这一概念的提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增强 N-甲基-D门冬氨酸 海马 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 突触 中枢神经系统 l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孝美 陈远寿 +2 位作者 彭昌 潘贵书 田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H2S供体NaHS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LTP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heroin组、heroin+NaHS组。先通过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记录高频刺激(HFS)前后在体海马CA1区群体峰电位(PS... 目的:观察外源性H2S供体NaHS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LTP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heroin组、heroin+NaHS组。先通过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记录高频刺激(HFS)前后在体海马CA1区群体峰电位(PS)变化,诱导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最后通过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eroin组和heroin+NaHS组学习记忆成绩均降低(P<0.05),PS幅值变化率减小(P<0.01),且形态学观察可见海马神经元损伤;与heroin组比较,heroin+NaHS组学习记忆成绩提高(P<0.05),PS幅值变化率增大(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较轻。结论:(1)海洛因依赖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抑制海马CA1区LTP的产生,从而降低正常学习记忆能力;(2)外源性H2S可减轻海洛因依赖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易化海马CA1区LTP的产生,改善海洛因依赖导致的正常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海洛因依赖 海马 时程增强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春生 王艳姝 +2 位作者 仇金鹏 岳云 麻海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943,共5页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400μm海马脑片。取42张脑片,随机分为6组(n=7):对照组及咪唑安定0.1、0.5、1.0、2.0和5.0μmol...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400μm海马脑片。取42张脑片,随机分为6组(n=7):对照组及咪唑安定0.1、0.5、1.0、2.0和5.0μmol·L-1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及咪唑安定0.1、0.5、1.0、2.0和5.0μ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的变化。另取84张脑片,随机分为12组(n=7):LTP组,咪唑安定LTP0.1、0.5、1.0、2.0和5.0μmol·L-1组,印防己毒素组,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组,印防己毒素+咪唑安定组,荷包牡丹碱+咪唑安定组,CGP35348+咪唑安定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及其他各组相对应药物。海马脑片记录PS30min后,施以100Hz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LTP,观察各组脑片HFS后PS幅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唑安定1.0、2.0和5.0μmol·L-1组给药后PS幅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LTP组HFS后PS幅值增高,较刺激前增加了52%±12%(P<0.01)。与LTP组比较,咪唑安定LTP0.1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咪唑安定LTP0.5、1.0、2.0及5.0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P<0.01)。印防己毒素+咪唑安定组、荷包牡丹碱+咪唑安定组HFS后PS幅值与HFS前和咪唑安定LTP2.0μmol·L-1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与LT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GP35348+咪唑安定组HFS后PS幅值与HFS前和咪唑安定LTP2.0μmol·L-1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LT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咪唑安定能够抑制海马LTP的形成而影响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活化海马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海马 突触 时程增强 记忆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春生 王金 +2 位作者 岳云 麻海春 徐海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98只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μm的海马脑片。取49张脑片,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氯胺酮1、5、10、30、50和100μmol.L-1组...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记忆的机制。方法:98只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μm的海马脑片。取49张脑片,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氯胺酮1、5、10、30、50和100μmol.L-1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氯胺酮1、5、10、30、50和100μmol.L-1。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的变化。另取49张脑片,随机分为7组:LTP组、氯胺酮LTP1、5、10、30、50和100μmol.L-1组。各组脑片分别灌流ACSF、氯胺酮1、5、10、30、50和100μmol.L-1。海马脑片记录PS30min后,施以100Hz的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发LTP,观察各组脑片HFS后PS幅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1、5和10μmol.L-1组给药后PS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氯胺酮30、50和100μmol.L-1组给药后PS幅值明显降低(P<0.01)。LTP组HFS后PS幅值增高,较刺激前增加了(52±12)%(P<0.01)。与LTP组比较,氯胺酮LTP1和5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无明显改变(P>0.05),氯胺酮LTP10、30、50和100μmol.L-1组HFS后其PS幅值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氯胺酮能够抑制海马LTP的形成而影响记忆功能,其机制与抑制海马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海马 突触 时程增强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辉明 麻伟青 +3 位作者 李治贵 董发团 张承华 杨民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模型组,结扎左侧L4/L5脊神经;D-2-氨基-5-磷酸戊酸(AP5)组,侧脑室输注AP5,余同模型组;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不结...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模型组,结扎左侧L4/L5脊神经;D-2-氨基-5-磷酸戊酸(AP5)组,侧脑室输注AP5,余同模型组;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不结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连续3周测定大鼠电痛阈值,1次/周;记录海马CA1区树突层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EPSP)、输入/输出曲线及LT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AP5组大鼠术后行为异常,术后各时点电痛阈值低于术前值及假手术组相应时点值(P<0.05);三组基础EPSP幅值稳定,最大基础EPSP幅值的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LTP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结扎老年大鼠L4/L5脊神经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干扰海马CA1区突触及锥体细胞兴奋性,但可易化该区突触L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时程增强 海马 老年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长时程增强相关的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虹 韩太真 +1 位作者 陈耀文 秦达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长时程增强 (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现象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反映突触的可塑性 ,它被认为是记忆过程中神经元活动的客观电生理指标。对其机制的研究表明 ,伴随着LTP的产生 ,有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成分的改变。揭开LTP形成过程中所... 长时程增强 (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现象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反映突触的可塑性 ,它被认为是记忆过程中神经元活动的客观电生理指标。对其机制的研究表明 ,伴随着LTP的产生 ,有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成分的改变。揭开LTP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基因表达的改变 ,也许是探讨LTP形成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增强 基因表达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对纹状体长时程增强和强直刺激后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蓉 崔胜忠 +2 位作者 谢桂琴 陈玲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05-1208,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NMDA受体对强直刺激后纹状体长时程增强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纹状体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电生理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NMDA受体的拮抗剂MK-801(20μmol/L)完全抑制了长时程增强的产生以及强直刺激后c-fos的表达。结... 目的:观察NMDA受体对强直刺激后纹状体长时程增强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纹状体离体脑片细胞外记录电生理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NMDA受体的拮抗剂MK-801(20μmol/L)完全抑制了长时程增强的产生以及强直刺激后c-fos的表达。结论:NMDA受体参与了纹状体长时程增强的过程和强直刺激后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增强 NMDA受体 MK-801 C-FOS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人藻酸毁损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后对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钧 舒斯云 +1 位作者 包新民 李胜修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3,136,共3页
目的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脑内其他与学习记忆有关脑区间的关系。方法高频刺激穿通纤维-齿状回通路在海马诱发长时程增强(LTP),观察海人藻酸毁损纹状体边缘区后对海马LTP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穿通通路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的群体峰电位... 目的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脑内其他与学习记忆有关脑区间的关系。方法高频刺激穿通纤维-齿状回通路在海马诱发长时程增强(LTP),观察海人藻酸毁损纹状体边缘区后对海马LTP的影响。结果高频刺激穿通通路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的群体峰电位幅度显著增加;毁损组动物在高频刺激后,群体峰电位增加幅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毁损组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也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表明毁损边缘区后海马LTP明显降低。结论毁损纹状体边缘区后对海马LTP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增强 海人藻酸 纹状体 边缘区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铅所致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娄志义 汪铭 +1 位作者 罗云云 阮迪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损伤是否有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从出生至断奶通过母乳摄入铅(母鼠每天饮用0.2%醋酸铅溶液20 mL),在出生后的20 ~25 d记录其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诱导长时程...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损伤是否有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从出生至断奶通过母乳摄入铅(母鼠每天饮用0.2%醋酸铅溶液20 mL),在出生后的20 ~25 d记录其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诱导长时程增强。结果人参皂苷Rg1 (50μmo.lL-1)灌流对照组和铅暴露组大鼠海马脑片20min均能诱导出LTP,铅暴露组大鼠的LTP幅度较对照组低。在铅暴露组大鼠的海马脑片上,高频刺激(HFS,1 s, 100 Hz)诱导的LT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50μmol.L-1人参皂苷Rg1灌流20 min,HFS诱导的LTP幅度提高47.1%。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提高基础的突触传递,并能部分修复铅损伤的HFS-L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时程增强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25-35伤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联合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丽薇 武美娜 +2 位作者 韩维娜 高秀萍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Alzheizer’s病(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机制,为联合开展AD动物行为学和在体电生理学研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给...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Alzheizer’s病(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机制,为联合开展AD动物行为学和在体电生理学研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给予大鼠双侧海马分别注射4 nmol/L Aβ25-35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侧2μl,手术后恢复2周,每只大鼠依次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两部分实验。首先,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测试;之后,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引导记录实验,观察突触可塑性指标长时程增强(LTP)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马内注射Aβ25-35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和在体海马突触可塑性LTP均有改变,其中:逃避潜伏期和逃避距离明显增加(P<0.01);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和距离明显缩短(P<0.01);在体海马LTP幅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25-35可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联合实验中Aβ25-35同样可引起在体海马LTP改变。提示同批动物先后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试的方法是可行的,行为学实验不会影响后续LTP的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为行为学改变后进行在体LTP机制探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有效开展行为学和电生理学实验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25-35 空间学习记忆 时程增强 MORRIS水迷宫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内注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及TNF-α,IL-1β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俊超 马虹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假手术组(B组)18只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18只。B、C组手术后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假手术组(B组)18只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18只。B、C组手术后1,3,7d进行LTP测试分为B1、B3、B7亚组和C1、C3、C7亚组,每亚组6只。B组大鼠仅挂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LTP,RT-PCR检测海马内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TNF-α、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TNF-α、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C组HO-1 mRNA水平均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P<0.05)。与A、B1、B3组相比,C1、C3组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增多;与A、B1组相比,C1组IL-1β蛋白的表达增多(P<0.05)。与A、B1、B3组相比,C1、C3组LTP受到抑制(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1,3d存在短暂认知功能改变,可能与海马内TNF-α mRNA、IL-1β mRNA升高和IL-1β蛋白表达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 海马 时程增强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辉明 麻伟青 +3 位作者 杨云丽 董发团 张承华 王慧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体重190~220 g,随机分为3组(n=6):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组、假手术组、氯胺酮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体重190~220 g,随机分为3组(n=6):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组、假手术组、氯胺酮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模型制备后1周、2周和3周观察大鼠痛行为学及足部形态;于模型制备前、后1周、2周和3周时测定痛阈;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3 d记录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以高频刺激(HFS)诱发LTP,氯胺酮组HFS前20 min经腹腔注射25 mg/kg。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氯胺酮组各时点痛阈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氯胺酮组LTP程度减弱(P〈0.01)。结论:氯胺酮可抑制神经病理性痛对大鼠海马CA1区突触LTP的易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时程增强 海马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